-
【名詞解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歷史文化風貌區是指「歷史建築集中成片,建築樣式、空間格局和街區景觀較完整地體現上海某一歷史時期地域文化特點的地區。」上海中心城區劃定的12處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包括外灘、老城廂、人民廣場、衡山路一復興路、南京西路、愚園路、新華路、山陰路、提籃橋、江灣、龍華、虹橋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總面積約27平方公裡。2005年,在郊區和浦東新區劃定的32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總面積約14平方公裡。
-
崇明堡鎮光明街、三星鎮草棚村被納入上海歷史風貌保護區
歷史文脈要精心保護、文化記憶要用心留存!
-
滬將新增4個歷史風貌保護區 石庫門弄堂首次納入
東方網實習生周媛10月14日報導:上海將新增4個歷史風貌保護區,增補不同類別的城市建築遺產,金陵路商業街、石庫門弄堂都將首次被納入保護範圍。 據上海市規土部門表示,金陵路是舊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道之一,有豐富的歷史痕跡。
-
上海百年前是小漁村嗎?哪片歷史風貌保護區有磁力?
上海開埠前是小漁村嗎?如果不是,500年前沒有造城以前的上海是什麼樣?上海歷史上究竟留下多少地圖?在這些地圖真實的記錄串連下,呈現出怎樣的城市變遷史? 近日,在虹口建投書局開展的上海史系列講座中,上海師範大學鍾翀教授以上海歷史地圖作為基礎材料,並運用目前海外流行的城市歷史形態學,嘗試推演、解讀上海的城市變遷,由此獲得了有關上海早期歷史的一些新穎而又重要的發現。
-
南京出臺16處歷史保護區規劃 老城南、民國建築全涵蓋|圖
365地產家居網 南京訊 處處能遇見歷史,這就是南京。上至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下接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南京城市的某一條街道,一條小巷,很有可能暗含歷史風霜。今天(1月18日),南京市規劃局一口氣發布11個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及5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涵蓋總統府、頤和路、梅園新村民國歷史保護街區,評事街、雙塘園、大油坊巷等老城南歷史風貌保護區,下關濱江歷史風貌區及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學院歷史風貌區。
-
另類上海超讚的建築,儂都去過伐?
這些雖說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但除此之外阿拉上海還有更多超讚的建築有些或許你聽說過有些可能你都不知道可這每一棟都刻畫著這座城市的肌理!8.上生新所上生新所地處延安西路1262號,在歷史上曾扮演過多種角色。1925年英美工部局在這裡建造成立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成為僑民度假娛樂的天堂。解放後這裡成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所在地,是70年不對外的神秘之地。
-
上海已劃定41平方公裡歷史文化風貌區,年底還將再次擴容
10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市規劃和土地資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今後將建立優秀歷史建築增補的常態化機制,每隔一兩年就公布一次;在單棟建築保護和一般風貌保護區的基礎上加大歷史風貌成片保護力度;此外,包括保護街坊在內的風貌區擴大具體名單也有望在2015年年底公布。
-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曉田(紐約)許多旅居海外幾十年的老上海人回到上海,除了依然講一口捨不得丟棄的吳儂軟語,卻很難找到回家的路,也難感受老上海的老味道。上海就像一 座推被倒重建的新型摩登城市,就連滿大街的行人也像換了一批,問個路也不能先用上海話。講上海話的上海人都去哪了?崇尚海派文化的文人墨客筆下老上海的老腔調好像也不見了蹤影。
-
上海這40種非遺美食,儂吃過多少種?
上海人對吃可講究著呢,沒點精巧細緻勁兒,可是進不得眼、入不得口的。上海人不僅會吃,也會做,不然哪來的這40種非遺美食!!憑著對吃的這股子熱忱,稱個「美食之都」,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
上海嘉定婁塘古鎮,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找回記憶中的古鎮
春光明媚、美色撩人,這會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們安耐不住想要出去浪的心,雖然目前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一定還是要堅持住,不聚眾,多通風,勤洗手,保護好自己,也為他人著想,一定會度過這次的難關,加油!中國加油!等待疫情過去再去浪,世界之大,不要急於一時,美麗的風景看不完,需要慢慢欣賞!
-
【探索】上海最受市民喜愛的20處「老建築」,你去過多少處?
這是一棟上海典型的石庫門式樣建築,外牆青紅磚交錯,鑲嵌白色粉線,門楣有礬紅色雕花,黑漆大門上配銅環,門框圍以米黃色石條,門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飾。現在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還能看到1919-1932年間不同歷史時期建造的各式建築,集合中式、日式和歐式風格於一體,採取修舊如舊的手法,並注入現代元素,既保留了老廠房、老建築的歷史特色,又使老廠房煥發出了新生命。園內還有一處婚紗攝影和電視、電影取景熱門打卡點——10號樓,建設於1933年。
-
去上海北外灘微旅行,這兩條線路串聯多處紅色文化資源
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大廈、外白渡橋、建投書局、上海郵輪城、「老上海碼頭文化」、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白馬咖啡館……上海北外灘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何進一步講好這裡的紅色故事?澎湃新聞記者從12月28日舉行的「第三屆長三角紅色文化旅遊論壇」上獲悉,虹口區圍繞「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推出了五條「四史」教育城市微旅行線路,其中有兩條線路將北外灘地區的多處紅色文化資源串聯起來。
-
在上海,周末值得一去的8處石庫門弄堂,看看你去過幾個
大家知道,上海有很多弄堂,這是大部分上海居民生活的地方。可以說,沒有弄堂,就沒有上海,更沒有上海人。很多去上海旅遊的人,都會特地去參觀上海弄堂。弄堂的建築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痕跡,也有西方建築的特點。確實,這樣中西合璧的建築恰好是上海弄堂的特色,這些被稱為「石庫門建築」。
-
[武裡南府|公園]何必去柬埔寨,泰國也有一個「吳哥窟」——帕儂藍歷史公園
武裡南府 (Buriram) 位於泰國東北部泰文原名意指「幸福之城」這座小鎮歷史上曾經是高棉王國的一個重要區域坐落著的數百處大大小小的高棉式石廟使其坐擁「石廟之都」的美譽Photo by Thailand web 這裡處處散發歷史沉澱的氣息經歷過幾百年間的紛亂戰爭牆身上都是斑駁的痕跡滄海桑田仿若在眼前流轉低訴著它們飽受風霜的磨難
-
跨越了五個世紀的福建中路,儂逛過伐?
福建中路儂逛過伐?老底子君講起福建路,儂曉得伐?上海市中心有三條,自南向北,一字排開,依次是福建南路、福建中路、福建北路。今天,阿拉以懷舊的心境,去逛一逛、聊一聊老底子叫「石路」的福建中路。同年,有裡民張榮等捐資鋪石板大路,俗稱閘路或石路,這也是「石路」名稱的出處。在當時,這一條石路成為嘉定、太倉、崑山、常熟等地由陸路到達上海縣城的重要通道。清末的老閘橋2上海開埠初租界生活用水分別在今福建路橋和今福建中路南端洋涇浜(今延安東路)處汲取。
-
惠州5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具濃厚文化底蘊
2014年9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確認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包括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金帶街歷史文化街區、鐵爐湖歷史文化街區、北門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淡水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等五處。惠州歷史文化街區重在整體風貌的保護,注重道路、街巷、院牆、古樹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嚴格保護歷史建築風貌,活化利用城市...
這條650多米的小路是上海市井文化與歷史結合的典型。兩邊有魯迅、瞿秋白等名人故居,有以恆豐裡為代表的早期石庫門裡弄,這些歷史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同時裡弄中也有雜貨鋪、小麵館、買手店和老上海民宿。為了更好保護城市歷史風貌,今年1月1日上海市實行了修改後的《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公布了五批1058處、3075幢優秀歷史建築,3437處不可移動文物,397條風貌保護道路(街巷),84條風貌保護河道,44片包括山陰路在內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及250處風貌保護街坊。
-
上海百年前是小漁村嗎?哪片歷史風貌保護區有蜂巢般磁力?從老地圖...
上海開埠前是小漁村嗎?如果不是,500年前沒有造城以前的上海是什麼樣?上海歷史上究竟留下多少地圖?在這些地圖真實的記錄串連下,呈現出怎樣的城市變遷史? 近日,在虹口建投書局開展的上海史系列講座中,上海師範大學鍾翀教授以上海歷史地圖作為基礎材料,並運用目前海外流行的城市歷史形態學,嘗試推演、解讀上海的城市變遷,由此獲得了有關上海早期歷史的一些新穎而又重要的發現。
-
上海書展·新書丨鄭時齡:上海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的故事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使用中保護,這是必須要遵循的重要原則。」8月15日,在上海書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說。鄭時齡在現場演講上海建築是濃縮版的「世界建築史」「上海近代建築對城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有44處歷史風貌區,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在上海,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的切片,從1843年開埠以後遺留下來的建築就像一部濃縮版的世界建築史,各個時期、各個風格、各個國家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
上海多舉並下保護歷史風貌,越來越多老建築重煥青春
上海多舉並下保護歷史風貌,越來越多老建築重煥青春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4-28 09:13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