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新區顧官屯鎮:「小」產業做出扶貧「大」文章

2020-12-26 齊魯壹點

△顧官屯鎮曹莊村制釘產業扶貧車間

△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扶貧產業基地

為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目標,聊城高新區顧官屯鎮黨委用足用活扶貧政策,依託扶貧企業,成功建設了扶貧基地,設立了黨支部,以「黨建+基地+扶貧」模式,使貧困群眾獲得了全市最高的扶貧項目收益率,成功做出了產業扶貧的「大」文章。山東省扶貧辦副主任邵國君在顧官屯鎮調研時對此讚嘆有加,表示:這是扶貧產業的一個典型,對打贏脫貧攻堅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以深入總結經驗,廣泛進行推廣。

貧困群眾有了穩定收入

在顧官屯鎮曹莊村村委對面,一座佔地300平方米的制釘產業扶貧車間一派繁忙場景。這其中,一間佔地約60平方米的操作間內,10餘位平均年齡在60歲的婦女圍坐在一張自動旋轉的圓桌前,將一個個釘帽排列在一個擁有6行4列釘孔的鐵板模具上,再將一個個釘子通過釘帽穿到釘孔中。等所有釘子都已排列完畢,她們便將這一板釘子放到眼前的旋轉圓桌上,再隨手拿下另一個空置的模具重複上述操作。

於玉紅要比在座的所有工人年輕得多,也特殊得多——她的右手始終沒能抬到桌子上,與其他人一樣進行雙手操作。「俺的右胳膊骨質增生,抬起來就疼。醫院說做手術得花5000塊錢,俺沒捨得。」於玉紅說。

「她對象有心臟病,常年用藥,也幹不了體力活。她本身腿也不方便,家裡雖然有3畝地,但也種不好,所以她家被確定為了貧困戶。」曹莊村黨支部書記孟昭舉回憶道,2016年5月,制釘產業扶貧車間在村內成立,於玉紅隨其餘7戶有勞動意願的貧困戶一同加入其中,想通過在車間勞動摘掉頭上的「窮」帽子。

「孩子長大了,能自己掙錢了,家裡壓力也沒以前那麼大了。我現在在車間裡按個釘子帽也費不了多少勁,一天還能掙30來塊錢,挺合適的。」於玉紅高興地說道。

據孟昭舉介紹,制釘產業扶貧車間由顧官屯鎮的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建設。車間內的原材料及成品都由該公司負責運輸,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依靠雙手獲得穩定收入。

原來,為踐行「富民強企,產業扶貧」,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投身顧官屯鎮脫貧攻堅中,將符合用工條件的貧困群眾吸收進廠上班,而對達不到入廠上班條件的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則採用「來料加工」的扶貧方式,由公司提供4輛下鄉扶貧專用服務車,及時到貧困群眾家門口送貨、收貨,不耽擱他們種地、接送子女。

「脫貧攻堅始終是鎮黨委會的熱門話題。每月的黨委會上,我們至少要專題研究1次扶貧工作。」顧官屯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說。雖然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吸納貧困群眾進廠務工,但是離貧困群眾渴望脫貧致富的願景還有一段距離。「為了幫助貧困群眾儘快走上致富路,我們決定利用區、鎮整合的28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購入五金設備,以租賃的方式,將設備租賃給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我們與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共識,產業項目收益的10.5%以分紅的形式差異化分配給貧困戶。截至目前,全鎮的扶貧產業收益率居全市首位。」

扶貧產業立足長期收益

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外的空地上,5個貨櫃的產品整裝待發。「每個貨櫃能裝16噸產品,馬上就要發往美國了。」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張麗萍介紹,該公司屬於一家全出口企業,生產鐵帽釘等各類建築五金及其他金屬衝壓件,年銷售產品1萬多噸,年生產總值高達4千餘萬元,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南美、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創匯8千多萬元,不僅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也是高新區出口產業扶貧基地。

「在這些發往美國的貨物中,就有來自我們扶貧車間及代加工點的產品。」張麗萍說,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藉自身優勢以及相關扶貧政策不斷壯大企業規模,先後在常廟村、曹莊村兩個省定貧困村內建設扶貧車間,將產業鏈條延伸到鄉村,把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簡單工序放到農村,組織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人口利用農閒時間到就業扶貧車間進行生產加工。「這既滿足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又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困難,讓當地貧困群眾真實地摸到了『脫貧的大門』。」

「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在常廟村、曹莊村兩個省定貧困村內建設扶貧車間,還在其餘4個省定貧困村及插花村設立了代加工點,這不僅帶動了全鎮貧困群眾長期穩定脫貧,還創造了110多個就業崗位。」顧官屯鎮扶貧辦主任吳浩然補充道。

「脫貧成果如何,最終還是要看群眾生活如何。」在顧官屯鎮黨委主要負責人看來,扶貧工作需踐行「落實」二字。脫貧攻堅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把平常的工作都做好就是不平常,把政策都運用到位、把資金都落實到位,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收益才是根本。

在顧官屯鎮南半部,由沉沙池區改造而成的位山溼地公園如今已成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也成為聊城市生態建設的示範區之一。

據介紹,溼地公園項目是聊城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黃河灘區(沉沙池區)扶貧開發重點項目,其中一期項目核心區暨主功能區——遊客接待中心、主要景點以及北大門全部坐落於此。為提升公園整體環境,顧官屯鎮黨委政府把實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積極推進沉沙池區周邊鄉村建設,致力於把池區周邊打造成園村一體、協同發展的旅遊片區。截至目前,溼地公園遊客接待中心廣場、水車、棧道、碼頭、遊船、中心島等一系列娛樂項目已建設完成,園區水渠、道路、停車場、綠化帶等基建設施已修建完畢。其間,顧官屯鎮黨委政府還積極協調附近村民到公園就業,鼓勵周邊村莊利用好優勢資源致富創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產業扶貧項目、差價建棚、差價送羊、光伏發電、援建廠房……讓群眾享受長期穩定收益,已經成為顧官屯鎮扶貧工作者的共識。

黨建引領助力產業發展

「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村建廠以來,確實為全村扶貧事業帶來了新發展。」顧官屯鎮棗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許以勝說,棗寨村雖有大棚種植傳統,卻並不適合村內體弱多病的貧困群眾。想要幫助這批勞動能力較弱的貧困群眾儘快脫貧,只得另謀出路。2016年3月的一天,他偶然得知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在顧官屯鎮建廠的消息。經過打聽,他認為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金屬製品來料加工扶貧項目門檻比較低,容易操作,且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現金結算快,沒有風險,比較適合村內貧困戶。

「我們棗寨村黨支部高度重視項目落地的發展情況。為儘快幫助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們棗寨村建廠,我們村黨支部積極開展群眾工作,協調村民用最短的時間清理地表附屬物,為企業的建設提供了時間保障。此外,張書記、許書記還帶著黨支部積極配合土管、工商、環保等部門,幫助企業辦理相關手續。」棗寨村黨支部書記馮忠苓回憶道。

顧官屯鎮的黨建工作可不止於村中。按照高新區政工部安排部署,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顧官屯鎮對轄區非公有制企業進行了系統排查,並發現黨員人數不夠3人的非公有制企業4家。經過仔細研究,顧官屯鎮決定組織這4家非公有制企業成立聯合黨支部,任命匯金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緒明為聯合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繼續增強企業在扶貧領域的帶動效應。

「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黨建抓好了,就能有力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基層黨建抓好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會更加密切。」顧官屯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聯合黨支部成立以來,注重從項目幫扶、資金投入、產業扶持等方面著力,圍繞產業扶貧項目開展支部活動,定期與省定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溝通協商,提高村集體和貧困群眾收入,匯金公司每年給棗寨村集體資金,幫助村裡提高集體收入,增強「兩新」黨組織精準扶貧能力,使基層黨支部成為精準扶貧的「戰鬥堡壘」。

相關焦點

  • 聊城趕集·顧官屯鎮大集
    每逢逢陰曆「五、十」為顧官屯鎮大集,聊城市區居民可乘坐603路公交抵達。再一次跟隨念哥的視角來看一看鄉鎮大集。街上有個犇羴鱻的商店,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該怎麼念?不跟大家兜圈子了,剛在網上查了一下,它們念做(ben shan xian)。
  • 聊城高新區消費扶貧·惠民暖冬節在月季公園西門溫暖開幕
    2020年11月10日,由聊城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指導,聊城高新區商務經濟合作局與聊城高新區扶貧辦共同主辦的「山東消費年. 樂購促銷周」水城優品嗨購節活動在聊城九州窪月季公園西門廣場隆重舉行。決戰貧困,是最緊迫的政治責任;競進小康,是最光榮的時代使命;消費扶貧,是最直接的幫扶善舉。
  • 扶貧產業為聊城新增一處「網紅打卡地」
    在聊城市高新區韓集鄉石海子村,就引進了這些名貴香草,花開之時,不僅賞心悅目,還能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走進聊城芳香文化博覽園,一片紫色花海映入眼帘,薰衣草隨風搖曳,散發出陣陣清香,不遠處,黃白相間的羅馬甘菊也競相怒放。置身花海間,繁花滿園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 新華社︱山東聊城、重慶彭水東西扶貧協作助推茶產業發展
    新華社消息,近年來,山東聊城與重慶彭水兩地持續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堅持加大產業合作,山東聊城通過引種、引資、引技術,幫產、幫銷、幫推廣,招商推介引進企業,在彭水縣保家鎮發展白茶產業,打造魯渝協作茶葉產業園。
  • 聊城「火」之變:從風箱土灶大鍋臺到美味廚房無炊煙
    高新區顧官屯:這一生,大半輩子繞鍋臺這一刻,炊煙散去是新村12月8日上午,陽光穿過薄雲灑向大地,給冬日帶來一絲溫暖。在聊城市高新區顧官屯鎮中心社區,六七位老人坐在牆根兒下曬暖兒聊天。她們正說著早飯吃的是什麼,嘮叨著菜價的漲跌。六年前,在當地政府實施城鎮化與工業化「兩化互動」進程中,石莊村的村民一起搬進了社區新樓房。
  • 「自貢燈會」首次進聊城:火樹銀花花燈俏 高新區賀年會開幕
    中共自貢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智豔,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玉振,聊城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連臣,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光輝等自貢、聊城兩地部分領導幹部參加了此次活動。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水城優品嗨購節暨聊城市高新區「消費扶貧·惠民暖冬節」正式啟動
    11月10日,「山東消費年·樂購促消周」水城優品嗨購節暨聊城高新區「消費扶貧﹒惠民暖冬節」啟動儀式在九州窪月季公園西門舉行。聊城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強出席儀式,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郭志剛致辭,黨委會四級調研員張連及區直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參加活動。
  • 河南唐河「燒雞哥」:小燒雞做出大文章
    河南唐河「燒雞哥」:小燒雞做出大文章消費日報網訊(李躍武 趙從順 曹宗權)河南省唐河縣郭灘鎮因為燒雞出名,在這個小鎮上,不但有七、八家老牌子的燒雞,就是十幾家開飯店的,都有自己的燒雞。但要論起告別家庭作坊方式,上規模,上檔次,把小燒雞做出大文章的,只有李海舉一人。
  • 「沙海」變「綠洲」 聊城打造生態扶貧新樣板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旭光 通訊員 於海東) 位山灌區引黃事業在造福廣大群眾的同時,也引入了大量泥沙,形成了黃河流域乃至全國最大的沉沙池。池區土地貧瘠、生態脆弱,造成了區域性整體貧困。
  • 2019年聊城高新區50個村胡同鋪磚 2020年全部實現「戶戶通」
    齊魯網聊城5月22日訊目前,聊城市正在開展以「聊城要發展,我該怎麼辦」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期間,有高新區的村民反映,希望「戶戶通」工程能早日施工。對此,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辦近日給予回復。胡同硬化是高新區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為推動胡同硬化工作,高新區農辦牽頭制訂了工作方案,推動胡同鋪磚。胡同鋪磚是立足高新區財政實際、能夠滿足群眾需求的有效胡同硬化方式。根據工作計劃,高新區2019年計劃實施50個村莊的胡同鋪磚。實施的方式是高新區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發動村莊、群眾積極行動,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
  • 推廣種植櫻桃小西紅柿,小種子做出大產業
    陶青霞是青島永禾安種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和丈夫董永安經營推廣種子20餘年,從單一的種子經營,到農業合作社,發展成為集科研、實驗、育苗、技術服務、果品收購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服務公司,為廣大農戶提供種子篩選推廣、農資配套、技術服務、果品收購一條龍服務,在小種子上做出了
  • 通道:小鉤藤「長」出扶貧大產業
    小鉤藤「長」出扶貧大產業。紅網時刻3月26日訊(通訊員 石世忠 吳陽 王盼)3月24日,湖南省通道縣溪鎮大塘村的村民正在忙著將新採摘的鉤藤進行加工晾制。經過幾年的培育,縣溪鎮的鉤藤產業迎來了豐收。大塘村主任楊正東告訴記者,目前大塘村民種植鉤藤積極性很高,在疫情期間,村民依靠鉤藤產業就能在家就業。貧困戶吳慶書現年50歲,不用再外出打工,在村裡就找到了工作。
  • 一座工業城市裡的田園文章——廣西柳州特色產業扶貧記
    柳州人有自己獨特的思路——用工業化的思維推動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出於青山綠水間的農業特色產業,經由這座老工業城市沉澱的工業智慧打造,在山水田園之間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興村富民之路,更為鄉村振興築牢了產業基底。 一片茶葉、一顆金橘,都能成為特色產業的發力點。規模可以小,質量必須高;產業可以小,效益不能低。
  • 聊城高新區:專家「問診」防疫情,企業安心保生產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2月15日訊(記者喬思亞通訊員貝龍)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安全是前提。高新區多措並舉抓防控,把醫護專家請進企業現場「問診」,通過一對一指導,切實做到疫情防控與企業復產復工兩手抓,兩手硬。面對新一年訂單交付壓力,作為聊城高新區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博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剛剛復產復工,就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 畢節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做好山水文章 深耕康養產業
    魅力金海湖(章國綱 攝)近年來,畢節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賦予新區「川滇黔區域中心、西南重要門戶樞紐、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山水生態花園城市、產城融合示範新區」的發展定位,整體規劃布局同城化發展。統籌「七大組團」建設,發揮「一圈引領」作用,全方位提升新區城市品牌,大力發展「康養旅遊」等新業態。
  • 通許縣:小金桔託起扶貧大產業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近年來,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玉皇廟鎮在實施精準扶貧產業大棚種植中,因戶施策,從品種、技術、資金、市場等全方位給予貧困群眾幫助,利用種植產業扶貧,使貧困戶的腰包鼓起來,帶動貧困戶脫貧,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 「小水果」成就扶貧大產業
    全媒體記者 張國帆 通訊員 黃金建始縣景陽鎮地處清江中遊最開闊的地帶,素有「特色小水果之鄉」的美稱。該鎮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發展核桃、柑橘柚、梨等乾鮮果近4萬畝,產值1億元,乾鮮果成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路上,助農增收、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開心果、致富果。
  •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財政:做好三篇文章 描繪產業扶貧之路
    2017—2019年,每年至少統籌省級「兩山(一類)」建設財政專項激勵資金的50%(不少於7500萬元)用於扶貧工作,重點補齊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兩大民生短板,為扶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二、聚焦「扶持誰」,做好「鄉愁富民」文章  (一)扶持發展舌尖上的鄉愁富民產業。
  • 助力科技創新,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山東站在聊城開啟
    聊城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郭志剛,聊城高新區信息技術產業專班負責人彭傑,山東省壹街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高慶民,阿里雲智能山東大區副總經理田茂金,創頭條總裁李茂達等,以及聊城高新區相關委辦局等單位負責人一百多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