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慶山的安妮寶貝:我的旅行大多和修行、孩子有關,最近一次去了...

2020-12-24 上遊新聞

慶山近照

推出散文小說集《月童度河》一年後,改名為慶山的安妮寶貝再度走進了讀者的視線:3日下午,她在北京宣布自己多年前的兩部名作長篇小說《春宴》和隨筆集《眠空》正式推出插圖珍藏版。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其他作家出修訂版不同的是,此次版本中,各隨書新增慶山未曾發表的短篇小說《花謝》、《表演》以及「慶山答編輯問」別冊。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別冊,慶山把自己創作和生活的點滴、細節都在其中作出了回答。比如向來喜歡旅行、並將旅行視為「修行」的她就坦言,自己的最近一次旅行是帶著孩子來了重慶看大足石刻。

插圖珍藏版的《春宴》

在此前的《春宴》中,當時還叫安妮寶貝的她,以前所未有的超長篇幅,描寫了周慶長、沈信得兩個女子在各自人生中所經歷的生命狀態。安妮寶貝說,自己希望通過小說講述一個人與所置身的時代,可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以及由愛的試煉而得到的關於人和自我、外界的關係。

而隨筆集《眠空》則是安妮寶貝在創作長篇小說《春宴》前後一年的時間裡觀察與冥想的內容、結果。它除了延續一貫空靈、精緻、哲思的特色外,更多融入安妮寶貝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安妮寶貝寫和「母親、女兒一起旅行」、「與友人一期一會飲茶聚談」、「與父親在上海車站的多次告別」等。

插圖珍藏版《眠空》

在本次新出的「慶山答編輯問」別冊中,她首次回憶起了自己創作這兩部作品時細節。「《眠空》集中的是2011、2012期間的日記、筆記、專欄,離現在已經有段時間。我的心更新得比較快,每個階段的表達和想法都會有所差別。」而《眠空》正好可以說是自己在那個階段的閱讀和思考的重心。慶山直言,自己對日本文學、中國古典文學有由衷的喜愛,在那幾年閱讀比較多一些,比如日本俳句、明清筆記之類,所以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眠空》那樣體裁特別的內容。

慶山說自己23歲開始寫作,從那時開始就是用電腦寫作,所以自己「從沒在稿紙上寫過書」。要知道,那時她還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業餘寫作者。但3年前就已改名(筆名)為慶山的她說自己現在「首先是一個寫作者」。「我每年有一些時間會固定寫作,其餘的時間,或許在旅行、種花、讀書……也照顧養育孩子。但這一切行動最終又會返照於寫作之中。寫作與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密不可分,也與行為和心境態密不可分。最終,這一切都會在寫作中得到過濾及萃取。寫作保留這些萃取中最精華的部分。如此才可以與眾人分享。」

也正因如此,旅行是慶山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經常旅行。但一般不會漫無目的,總是會有一個方向。現在的旅行大多數與修行有關,或者與孩子有關。最近帶女兒去了大足石窟,看到精妙絕倫的圓覺洞。」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相關焦點

  • 成為慶山的安妮寶貝
    慶山落座:可以叫我安妮。現在書的作者就在對面,就像奉獻出四季的園丁般爽朗坦然。冬風能看得到,越是清朗,寒氣就越重。此時可以想見的寒意,能呼應合上的書裡我理解的寂寥或是錯覺。十幾年前,出版《蓮花》的時候,她還是安妮寶貝,和現在的慶山是同一個人。作家的時光同他人一樣,有步履和節點。我們和她的不同,是享用閱讀時各個不同的感受。一個人可以有很多階段,稱謂都是鄭重的。愛她作品的人,可以奉若圭臬去敬仰。當然還有掩卷無法進入的人。時間輕輕過往,她時光的註解,就是這些字句篇章。
  •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 重複還是轉身?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作家的改名其實也象徵一種「轉身」,仿佛開始遠離都市,向山而尋,自然,遠離塵囂。慶山保持和媒體及受眾一定的距離,但她的書寫主題依舊和時代貼近,相向而行。讀者對作家的接受,她的小說風潮,也幾乎與昆德拉、村上春樹等作家在中國流行相同步。
  • 安妮寶貝談改名:以現在的心境 可以有個新名字
    安妮寶貝是出版圈的一位「隱者」。多少年來,大家對於這位作家只見其文,難見其人。她幾乎從不出席任何公開活動,連為自己新書「吆喝」也毫無興趣,更別說籤售了。這些年來,安妮寶貝書是一本接著一本出,但卻很少接受採訪。  昨天,長期處於「隱身」狀態的作家安妮寶貝破天荒地出席了自己改名「慶山」後推出的首部作品《得未曾有》新書沙龍。
  •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 重複還是轉身?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作家的改名其實也象徵一種「轉身」,仿佛開始遠離都市,向山而尋,自然,遠離塵囂。慶山保持和媒體及受眾一定的距離,但她的書寫主題依舊和時代貼近,相向而行。讀者對作家的接受,她的小說風潮,也幾乎與昆德拉、村上春樹等作家在中國流行相同步。
  • 安妮寶貝·慶山·《得未曾有》
    其實現在想來,也說不太清楚,為何當年會忽然拋棄迷戀許久的郭小四,轉而去喜歡上安妮寶貝,或許該是青春叛逆期特有的善變吧,也或許是同彼時郭小四「矯揉造作」的文字相比起來,安妮寶貝的文字顯得更為清冷和殘酷一些,且給青春期的少年帶來更多的「幻想」吧?
  • 安妮寶貝的「上山」記
    「帕格尼尼有時會謀殺我……他會用兩根琴弦,謀殺我的思想。」這種乍一看平淡無奇,卻又餘味深長的字句,出自她的第一本書《告別薇安》。她被視為小資女作家的代表:清新、唯美,又帶著幾分慵懶和頹廢。然而,這只是慶山的一個側面。
  • 安妮寶貝的「上山」記
    當時她的筆名,叫「安妮寶貝」。26歲時,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告別薇安》。此後,她接連出版多部作品。這些作品大都是熱賣一時的暢銷書,也是多年不斷再版的長銷書。她確實堪稱文壇的「寶貝」,或者說,是一座寶藏。2014年,她40歲,正處於寫作巔峰。那一年,她把自己的筆名,改成了「慶山」。
  • 《夏摩山谷》:改名慶山的安妮,開始思考生命與宗教
    也正是如此,我們才得以有機會看到這本書——因為正如書的封面注釋一樣,這是慶山8年的修行與收穫。修行,往往與旅行是不可分割的。像16年前《蓮花》裡的墨脫之行一樣,《夏摩山谷》拋開裡邊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人名和幾對男女主人公的紛雜情慾,我們會發現旅行依然是其重要線索之一。
  •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一同成長的新中產中年危機
    改名慶山的安妮寶貝,七年裡沒出過長篇小說,直到今年1月推出《夏摩山谷》。
  • 安妮寶貝將啟用新筆名「慶山」 稱無需解釋太多
    16日,女作家安妮寶貝微博宣布改名「慶山」「以現在的狀態和心境,我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會之中,因此無需解釋太多。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寶貝這個名字的消失。如同一棵樹長出新的枝幹,一個旅人走到新的邊界。你可以照舊一直稱呼我為安妮或者安,它融化於這個新名字之中,有它自己的存在和位置。」——安妮寶貝在微博中談改名。
  • 遠去的「安妮寶貝」,歸來的「慶山」
    如果說此前,寫作建構了我們認知中的安妮寶貝及其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在當代也極有代表性,這一次不同的是,她想如實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意識,而不是去建構它。把它轉化成升級中的意識」,這正是慶山在做的事:讀《莊子》《法華經》《金剛經》《維摩詰經》,對斷舍離式的清簡生活方式的踐行,面對痛苦苦難時老莊式的超脫,對印度教瑜伽修行及奧義的體悟,對日本禪宗佛理的研習。慶山在「葬禮」和「早慧」兩節中記錄了至親之人的衰老和死亡,描述和暢想了一種有信仰的、自由潔淨的生命歸宿。這些修行及觀念與全套身心靈有著極為相似的氣質和外貌。
  • 安妮寶貝:現代人大多沒有歸宿感
    是什麼樣一種 「任性」的想法讓你動筆去寫 《春宴》的呢?  安妮寶貝:《春宴》並沒有把太多重量放在故事情節上面,它有較多的觀點表達和情感分析。在習慣快速閱讀的當前閱讀氛圍中,它比較考驗讀者的耐心,也許會有一段時間讓他覺得沉悶和沒有目的,但在看完全部之後,如果他真融入了這個故事,他應該會有收穫。事實上,很多細節,很多段落之中,他都應該有所收穫。
  • 「無安妮,不青春」,安妮寶貝的愛欲與回歸!
    人物簡介安妮寶貝,本名勵婕,出生於浙江寧波,中國當代女性小說家、散文家和雜誌編輯。1998年開始發表小說。2014年6月16日,安妮寶貝在新浪微博上宣布改筆名為「慶山」。她現在叫「慶山」,一位脫胎新生的女作家重新出版書籍,同時高調改名慶山,不像某些作者的低調操作,安妮寶貝始終善於與媒體打交道,將個人半傳記濃厚色彩的小說,與虛幻超現實的情境相容,帶領人進入一種文學的逆旅。
  • 網紅美女作家安妮寶貝,為何更名?
    她要成長 ,我要成長,應是如此。」成長的母親最美麗,成長的孩子最可愛。」安妮寶貝在精神和物質上獲得了雙豐收。3.蛻變2014年6月「安妮寶貝」發微博證明自己筆名改為「慶山」,她的粉絲量上千萬。她改成了一個給人感覺上更加男性化的筆名,就正如大家可能一直誤認為「龍應臺」也是一位先生。「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寶貝這個名字的消失。
  • 安妮寶貝為孩子翻譯兒童繪本 親自參與裝幀(圖)
    因為懷孕生子而淡出文壇的安妮寶貝除偶有零散的文章見諸報端外,已經從媒體的視線中消失了。今年3月,新版《素年錦時》即將面市,而安妮寶貝也首次接受記者專訪,披露自己神秘而低調的隱退生活。在她多年安靜的生活中,堅持著旅行和攝影。
  • 慶山推出新書《春宴》《眠空》寫作就像開花一樣自然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從1995年在電腦上敲下第一個字,並取下一個女童式的網名「安妮寶貝」開始,慶山的寫作至今已逾20年。在這20年的時間裡,她從浙江寧波的一位銀行職員,到離職前往上海做雜誌編輯,後又辭職成為專職作家,慶山一直活躍在大眾視野,可是又隱匿在大眾視野之外。
  • 慶山推出新書《春宴》《眠空》寫作就像開花一樣自然
    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從1995年在電腦上敲下第一個字,並取下一個女童式的網名「安妮寶貝」開始,慶山的寫作至今已逾20年。在這20年的時間裡,她從浙江寧波的一位銀行職員,到離職前往上海做雜誌編輯,後又辭職成為專職作家,慶山一直活躍在大眾視野,可是又隱匿在大眾視野之外。
  • 《夏摩山谷》-安妮寶貝的這本書怎麼樣?我來告訴你
    十幾年不曾看過安妮寶貝的作品了,在看這本書之前,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很久之前,她年輕時期的作品給了我這樣的印象:文字很美,但表達的都是青春的迷惘、孤獨、矯情、偏執和頹廢。時至今日,忽然發現安妮寶貝早就改名為慶山了,而且還出了據說是她「暌違七年,重磅長篇」的小說,一時間讀者對她新作品進行了褒貶不一的探討,在這一波居高不下的討論熱度下,我拿起了這本書。
  • 安妮寶貝<眠空><古書之美>將同時上市
    寫作方式也由以前的「冷眼看世界」到現在寬容看世界,娓娓道來五年內有關親情、行走、閱讀、生活等方面的心理軌跡,既是和自己內心的一次坦誠交流,也是帶著感恩、寬容之心與周遭人事的一次和解。    《眠空》全書以關於四季「春夏秋冬」的時間線連接,分為「電露泡影」、「荷亭聽雨」、「心如秋月」、「人杳雙忘」四部分,闡釋安妮寶貝的文字美學。
  • 安妮寶貝人到中年:更名「慶山」後的變與不變
    慶山的《春宴》和《眠空》日前由人文社再版,這位一向不露面、不參加公眾活動的作者,出席了近距離的讀者分享會。在1998年提筆創作之初,慶山還叫「安妮寶貝」,她用女童般的任性文字書寫自己的「青春殘酷物語」,那些關於「愛、流浪和宿命」的故事藉助著早期網際網路的力量,在中國迅速傳播,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