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5月25日,日本解除全國緊急事態。6月1日,東京進入社會經濟恢復第二階段。入夜,一度沉寂的銀座街頭,又陸續出現了商家攬客的身影。「銀座四季陸氏廚房」也開門接受預約客的堂食。
接送中國遊客的大巴消失了
「要恢復到疫情前的車水馬龍,還需要時間。」「銀座四季」老闆陸鳴說。「銀座四季」是東京知名的中餐廳,主打精緻上海菜。店面不大,生意卻好。疫情前,每天客人都會爆滿,沒有預約很難入座。
今年50歲的陸鳴出生在上海,十幾歲出來學廚。上世紀末,去德國幫朋友料理餐廳。2002年回國,在北京西三環和人合夥開了飯店,沒幾個月就遇上了非典,一夜間生意全無。熬了幾個月,關門歇業,跑到日本重新開始,一晃又是十幾年。
陸鳴說,雖然日本政府並沒有明文要求餐廳停業,但從3月末的晚上,銀座90%以上的俱樂部和高級酒店已經停止營業。三越伊勢丹、優衣庫門前經常出現的接送中國遊客的旅遊大巴,一部都沒有了。
受疫情影響,陸鳴先是在2月中旬放棄了深夜營業,收縮戰線,當月營業額虧損20%。到了3月份,營業額更是減少了三分之二。3月28日,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呼籲市民儘量不要出門,陸鳴對餐廳進行了一次消毒大掃除和內裝修,特地把休息時間延長。但隨著形勢越來越嚴峻,陸鳴不得不和員工開會討論,決定從4月2日暫停營業。「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員工健康,一方面生意也確實清淡。」
大廚當起外賣小哥
「應該說日本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還是相當給力的。」疫情至今,陸鳴已經陸續收到各類補貼250萬日元,還在向信用金庫申請低至0.1%的貸款,可以先還息,兩年後再還本。房東也答應今年四五月份的房租可以延緩到明年三月再交。
停業之後,陸鳴只能暫時將員工從12人減至5人。儘管如此,員工薪水和房租還是壓力巨大。「四季」所在的商務樓7家餐廳,已經有兩家倒閉。陸鳴不甘心坐等,決定採取東京都內大多數中餐店的自救之舉——做外賣。
由於此前店裡沒有和日本主流的外賣平臺UBEREATS合作,而且外賣平臺的佣金高達38%,陸鳴採取了自主送貨的模式。開業5年多,陸鳴積累了大量朋友圈熟客,60%是華人華僑。陸鳴每天早上到築地市場進貨,10點在朋友圈髮菜單,接到訂單後開始製作。下午要花2-3小時,自己開車去送外賣。沒有一天休息,比以前辛苦得多。
為了保證外賣餐飲的絕對安全,陸鳴在店裡嚴格消毒和員工不接觸外界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嚴格禁止客人進店,在店門口設立等候區,客人只能在此區域等候取餐。另外,餐廳員工全部居住在銀座的社員宿舍,每天步行上班,不坐公共運輸,不與外界接觸,保持「自肅模式」。
「老陸外賣」既有鹹酸飯、紅燒獅子頭、浦東魚頭湯這樣的經典上海菜,也有伊勢龍蝦粉絲、氣仙沼魚翅這樣的「日菜中做」,最受歡迎的是18000日元的花膠湯。
4月時外賣高峰期,陸鳴從早忙到晚,但是進入5月後,外賣越來越少,少的時候每天只有幾單。「可能是外賣店越來越多,也可能是疫情常態化讓大家開始收緊錢包。」
旅遊重啟才能恢復行情
6月恢復營業後,陸鳴暫時只開放了包房預約業務。為了讓食客安心,他考慮把原先的卡座用屏風隔成相對獨立的空間。
疫情對華人經營的中餐廳影響巨大。「雖然現在很多中餐館在勉強維持,但是疫情持續下去,整個行業會面臨洗牌,一些小店就可能自然消亡了。」
最讓陸鳴擔憂的還是疫情是否會反彈。日本全國「解封」後,東京又出現了聚集性感染病例。對日式「佛系抗疫」取得的成功,陸鳴歸功於是日本國民自覺和運氣好。
相比非典,這次疫情持續時間更長。「我能熬到現在,主要是飯店有特色,積累了不少高端客戶。」陸鳴表示,「銀座四季」就像自己養大的孩子,只要飯店開一天,就會認認真真做好。
雖然自身的經營壓力很大,陸鳴還是積極參與旅日華人公益組織「熊貓口罩」舉辦的愛心活動,向醫務人員捐贈了價值21萬日元的愛心套餐。
「經過這次疫情,我更加感受到中日經濟互動關聯有多強。」陸鳴說:「我做的是高端餐飲,只有等到中日航班全面恢復,人氣提升,信心重提,我的生意才可能恢復如常。」
特約記者 田泓
—— / 好文推薦 / ——
原標題:《銀座上海大廚的復工之旅 | 海外華人抗疫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