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印度神話和道教神話取樣對比下,看看誰逼格高,咱要文化自信點

2020-12-07 道士的聊齋

之前看了幾篇幕後流小說,評論區某些讀者一個勁叫囂華夏神話弱敵不過印度和西方的神話,我想問下要點臉不!

如有心,能否看下中國神話?而不是以小說為源流代替中國神話!

所以這篇文章就是我的反擊,咱們先取幾個樣對比一下

第一個:山

道教神話這邊是崑崙山

印度神話這邊是須彌山

須彌山是古印度神話位於世界中心的山,是印度眾神的居所。

而崑崙山又名崑崙丘,崑崙墟,是中國古神話中的神山,道教奉為神仙所居的仙山。崑崙山在道教神話中雖然是祖庭,然祂之上還有玉京山,不周山。

根據印度神話記載須彌山有84000由旬高,1由旬約13公裡,即須彌山有110萬公裡高。

而崑崙山在《太上大道玉清經》中有描述:「有四大蟒蛇身長六百萬裡,圓繞崑崙。」

四條六百萬裡大蟒圓環崑崙山,這高度雖沒有說出來,但這也扯麵反應了崑崙山之大。

還有《洞玄靈寶諸天天世界造化經》說道:我在玄化之前,故有太上號,見彼崑崙山王,以金銀琉璃水精作之。上高三百三十六萬裡,下有大海圍之,深亦三百三十六萬裡,廣亦三百三十六萬裡。地深二十億萬裡。次下有地,亦深二十億萬裡。次下有粟金二十億萬裡,次下有剛鐵二十億萬裡,次下有水深八十億萬裡,次下有大風,深厚五百二十億萬裡。以是大風持地,使有墮落地浮水上,水浮風上,其下大空,異天地也。

不知道這樣我道教崑崙山能比之須彌山了嗎?

第二個:主神化身

因為一箭射穿三千世界,這個羅摩被這些宣成超牛的存在,但是我就是不服,不管那個國家的人都是覺得自家神話牛,可唯獨在此某些讀者卻喜歡拍洋屁,要求小說作者打壓一下華夏神話,抬高外國神話,真是氣人。

這些讀者那麼喜歡所謂的平衡,咋不讓美漫和日漫平衡一下,抬高點華夏,貶低點自己了?

羅摩是印度神話三相神毗溼奴的化身,手持溼婆和梵天的法寶,加之猴神哈奴曼和金翅大鵬雕的幫助擊敗了十首王羅波那。總結一下就是毗溼奴的神力,溼婆的弓,大梵天的箭射穿了三千大世界擊殺羅波那。

在印度神話中一個小世界就是有日月環繞的世界即一個地球這樣,而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神話中太上老君的化身,最高功績蕩平三界妖魔。

至於道教中的三界可不是指三個世界,一個世界有很多天,一天有無數境,一境有無數國。

別的不說,就一個大羅天,即是無限的大。大羅,其中大為廣,意指無量。羅為網,意指包羅。大羅無量,即是包容諸有。

《太上大道玉清經》道:「爾時,天尊又以大悲方便之力,忽令千二百五十白象合為一象;又令千二百五十仙人合成一仙,坐此象上;又令十方國土合成一土,大如微塵,此中人民及諸大眾合成一人,在此塵中微毫之內。」

簡單的說法就是可以把大變成小,可以把小變成大,如這一微塵只要天尊想那麼就可化作無數世界。

《太上大道玉清經》還說:「爾時,天尊與諸大聖眾數如微塵,以玄化元年,歲在辛卯七月十五日,日中之時,於玉清天中雲官之內,俱放神光,照曜下界,四天之境,其光流變無數億萬,一一光中各有道境,無邊廣大;日月星宿、山川城邑、樓臺宮闕,非常華麗。」

此等意思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相同,就是大,大到沒有之外更大的了;小,小到沒有更小的了——大和小都沒有邊際,代表無限。

同時兩者殺死的妖魔也是沒有比較的,羅波那靠著大梵天給予的不死花蜜和願望,導致不會被神魔殺死,只會被凡人殺人,所以毗溼奴轉生凡人,但從本質上神力依舊不變,且還拿著溼婆和梵天的寶物,以及眾神的賜福和幫助,在於此條件下,羅摩殺死了羅波那。

而玄天上帝蕩平的群魔可不是這等玩意,這羅波那還屬於現實緯度,然玄天上帝蕩平的魔可是屬於概念級別的。

如陽魔陰魔之輩,只要還有念和欲便是存在!

也如天魔地魔之輩,無形無影,是虛幻的,但也是現實的,以虛幻影響現實。

可就算是如此,這三界群魔還是被玄天上帝徵服了,以至於被道教收服成了「寶寶」和「考官」,用來考核修道者「成績」。

第三:主神

印度三主神誕生於混沌,三清卻是誕生混沌之前。

根據印度神話來看,印度三主神是誕生於混沌,是在混沌汪洋當中誕生,換成比方就這混沌汪洋便是道教中的「先天一氣」,而根據三相神在印度神話中的描述,他們代表的只是宇宙的表相,是的,他們就是宇宙的實體化,所有的權能都在宇宙規則當中。

而三清誕生混沌之前,先天五太為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極,歸為洪元

後天五太為太始、太易、太初、太素、太古,歸為混元。

根據諸多道經描述,三清皆是在洪元之前,《太上老君開天經》對此描述最為直白,有心者可去看下。

「八表之外,漸漸始分,下成微妙,以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虛空未分,清濁未判。「語出《雲笈七箋·開天經》

「洪元既判,而有混元。「語出《雲笈七箋·開天經》

「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未形,寂寥何有「語出《雲笈七箋·混元》

三清的本體太上就是道,而不是道的表象,道代表一切,不論是有概念或者無概念的,道都包含有,這便是有無。

印度三主神非全知全能者,如被印度教溼婆派尊為宇宙主宰的溼婆,曾向大梵天請求協助尋找格涅沙的頭顱下落,大梵天乃告訴溼婆,在他一路尋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個且頭朝北方的生物,就將它的頭拿來代替格涅沙的首級,溼婆便派遣他的天將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一隻正好頭朝北方的垂死大象,於是等那大象死後取下象頭裝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復活成為象頭神,並且成為天將的頭目。

最強的溼婆盡然不知道自己兒子頭顱去了哪裡?

而且更神奇的是溼婆被一位苦修者的精神感動,滿足了苦修者的一個願望,用手碰到誰的頭,誰就會化成灰。苦修者大喜過望,這不無敵了,碰到神的頭,神也會化成灰,苦修者垂涎溼婆妻子,雪山女神帕爾瓦蒂的美貌,決定先滅了溼婆。溼婆對此卻是一籌莫展,後面毗溼奴前來解圍,他變成一個美女摩西妮,勾引苦修者,從而讓苦修者自己殺死了自己,這樣的神也是夠弱了,要是道教這邊,隔著無數世界一個天雷劈過去,就完事了。

三相神還在執著著宇宙智慧,就像溼婆一樣還需要在喜馬拉雅山中修行獲得更多的智慧,根據印度神話來看他們連自身的感情都控制不了,梵天還因為「欲望」入魔從而被溼婆斬掉一個頭顱,類似這樣的事,時常在印度神話中出現。

而三清卻是已經是一念有無了,在感情上也是太上忘情,記住太上忘情不是無情,這種忘情是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為情緒所動,不為情感所擾。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言不語:眾生聽令,身不動:天地俯首。以無情化大愛。

太上忘情,並非無情,忘情是寂焉不動情,若遺忘之者。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打個比方吧!民間神話中,盤古以命開天地,這是對他自己的無情,反而對天地眾生卻是大愛。

至於權能上面,如下所說一段天尊救世布法,其威能便是不可計數。

《太上大道玉清經》曰:天尊以知其意,即告之言:我以道力,愍念汝等罪苦眾生,方便引導,示汝神變,令心開悟。須臾之頃,平復如本。此諸大眾心中亦覺知去來之相,道言如此,自在神力皆是不可思議。非是五通、三乘、七覺、八門、三界之所辯了,事離心想,見聞知覺,非有非無,非起非滅,非因非果,不可言說,不可思議,離諸語言,絕諸視聽,唯一道力究竟,一切諸法皆悉通達,畢竟無復遺餘。善男子,汝等當知我雖作此變化,初中後心未曾覺為變化一相,但以大慈一子之念普度眾生。善男子,我雖度眾生,初中後心亦無度眾生之想。善男子,大道之力、大道之神、大道之化、大道之機、大道之微、大道之虛、大道之無名,不可思議,解脫不可思議,知見不可思議,方便不可思議,造化不可思議,生成不可思議,動用不可思議

反正我就是不服,咋地看個小說還能遇到牧羊犬,那幾本幕後小說請各位去某點看下評論區{都是比較火熱的}。

相關焦點

  • 從天而降的敦煌飛天——佛教神話和道教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印度神話,佛教神話與天龍八部印度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度在世人眼中是神聖妙域之地,這與其多樣的自然山水有極大的關係。印度境內既有終年封雪的高山峻岭、茂密的叢林草原,也有落日孤煙的蒼涼沙漠以及土地膏腴、水土豐沛的平原。由於地域環境的多樣化,印度的神話和宗教也顯得非常的豐富多彩。在這裡,印度的人和神要感激的是養育他們生命和精神的高山與大河。
  • 孫悟空是《山海經》異獸,還是印度神話人物?
    孫悟空是明代神話小說《西遊記》塑造的英雄形象。他脫胎於上古靈石,後經道教神秘人物菩提祖師指點,成為法力通天的神猴和妖王。孫悟空亦正亦邪,他手持大禹的定海神鐵,將道教天庭攪得天翻地覆。《封神演義》雖然描寫的是上古神話,但它成書的時間,要比要比《西遊記》晚。反而是《封神演義》中許多的地方,借鑑了《西遊記》。例如描寫元始天尊時用到的讖語,完全照搬了《西遊記》中花果山的情節。
  • 《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樹,同樣存在於印度神話和北歐神話
    人類社會早期普遍存在自然崇拜現象,遠古先民習慣將巨木和異獸奉為神靈。因此,世界各地的遠古神話中,神樹仿佛是一個崇拜載體,象徵著大地的中心和天堂的階梯。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天梯——神樹建木,印度神話中的太陽棲息地——宇宙樹和太陽樹,以及北歐神話中的巨木——世界之樹。
  • 神話:道教三尊中,誰最厲害?
    神話:道教三尊中,誰最厲害? 看過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在道教中,最厲害的三個人就是三尊了。他們的實力都非常的厲害,那麼究竟誰才是實力最為強大的人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大徒弟太上老君,是道教的開創者也就是開山鼻祖。據說天地未開之時就創造世界創造神仙開創諸天萬界,萬法之祖,地位很高。關於它們三人的實力高低,我們從西遊記中是看不出來的,畢竟西遊記中只有老君出現過幾次,其他兩位大佬基本都是指被人提到過名字。所以無法對比。只能從封神榜中入手了。
  • 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喜歡亂來?那是你不知道印度神話
    在我們看來,古希臘神話的倫理道德關係非常混亂,所謂的眾神都喜歡亂搞,其實,那是你不知道印度神話,論腦洞我只服「三哥」,今天就說一說印度神話中那些令人窒息的操作。在印度主要的印度教神話中,地位最高的主神有三位,分別是梵天、溼婆和毗溼奴。
  • 天黑路滑,社會複雜,印度神話中的套路有多深?
    我們知道,印度曾經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文明,雖然現代還剩多少不好說,但自古以來,中國和印度一直有過不少交流,尤其是宗教、神話等文化層面,其實印度宗教、神話對中國宗教、神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觀印度神話,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腦洞清奇,套路很深,所謂天黑路滑,社會複雜,印度神話中的套路有多深?今天給大家說一說印度神話中的故事,來感受一下三哥的腦洞和在神話中的套路。首先在印度神話中,有三位主神,分別是梵天、溼婆和毗溼奴,相當於道教的三清。
  • 用《西遊記》原著對比《黑神話:悟空》
    這兩天《黑神話:悟空》可以說是刷爆全網。小金魚搜索了一下全網對《黑神話:悟空》的分析,大多都是誰誰誰對它的第一反應。小金魚長得不好看,所以就不做說明反應測試了。既然是解讀原著的磚家,磚頭我也已經準備好了。
  • 印度神話都講了什麼?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有著燦爛的文化。《吠陀》、《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都是印度的文化瑰寶,至今影響著印度人的生活。它們都體現著印度的哲學思想,是古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應。而印度神話則是哲學的一種世俗性延伸。
  • 古希臘神話中的赫拉,中國神話中的王母娘娘,誰的權力比較大?
    書中說,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位名叫赫拉的天后,她是神王宙斯的妻子。看到這裡,我一瞬間便想到了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王母娘娘,感覺兩個人很像,有沒有?都是神話中很尊貴的女子。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比較一下兩人之間到底誰比較厲害,權力比較大?
  • 當中國神話與印度神話相遇,我發現了一個古代飛彈的秘密
    昨天聽了一位大神一番話,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優秀,需要繼續學習和沉澱。所以就重新去刨書包,找了本比較另類的書《拾遺計》。本來打算是找點稀缺的觀點,後來又不知道怎麼刷到了一篇印度的神話故事。驚人的發現兩者在故事裡,好像有公布了一個隱藏的秘密,而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或者神話就是古代人想出來的,所以古代人都是當神奇的故事對待,但是你對比一下現代的科技,我發現,原來如此。我發現了什麼呢?
  • 元宵節的神話傳說和道教文化傳承,敲鑼打鼓是為了紀念天帝女兒!
    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都跟神話故事關聯在一起,而關於元宵節也有一番傳說。元宵節的神話傳說:相傳上古的時候,人們生活的地方各種飛禽走獸毒蛇很多,每一段時間都會有四處傷害人和家禽的情況,人們最終憤怒難忍, 於是都紛紛拿起弓箭和棍棒組織起來上山除害。
  • 南哲思享|孫亦平:論「記紀神話」中的道教元素———兼論古代日本...
    第二,「記紀神話」的開天闢地之說,從思維方式到詞語表達都明顯地脫胎於中國《淮南子》中《俶真訓》和《天文訓》《列子》《枕中書》以及《三五曆紀》的宇宙觀,其神學思想最接近北周時編撰的道教教理百科全書《無上秘要》和齊梁時期成立的道教神學奧義書《真誥》、道教神學教理書《九天生神經》,因此「記紀神話」中存在著豐富的道教元素。
  • 各國神話中的神明組合:中國有三清,日本有三貴子,印度有這三位
    奧林匹斯十二主神、埃及九柱神、十八重地獄、上帝七天創世,等等關於數字組合的現象,在眾多神話體系中都有其蹤跡,這些無意或有意的「數字神話」設定,豐富了當時神話傳說的本身內容。今天,小齊將對神話中的數字「三」組合展開論述。看看各國神話中關於數字「三」的神明組合有哪些?
  • 印度神話裡的凡人:悽慘一生和無休止的被摧殘
    神話的世界往往寄託人們瑰麗的想像,印度神話也不例外,這些瑰麗的想像往往會激發人們的嚮往。隨著FATE系列對阿周那、迦爾納等印度神話人物的塑造,與《摩訶婆羅多》、《眾神之神》等印度神話劇的引進,本來陌生的印度神話漸漸為人們所熟知,任誰也忘不了毗溼奴的溫和仁善與溼婆的灑脫重情。
  • 世界神話中的各大神王們,擁有哪些獨特的神器、法寶?
    這是很多動物不具備的優勢,也是人類引以為傲的點。如果我們從神話的角度把這句話改一改,叫「神仙與人的最大不同,就是會使用法寶」,那麼好像也沒什麼毛病。總得來說,神話只是人類現實生活、文化的映照,因此並不會完全脫離實際生活。所以人會使用工具,而神話中的神仙們,自然也會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當然我們美其名曰法寶、神器等等。
  • 中國道教神話文化:龍王為什么姓敖?其實中國的龍本沒有姓
    其實不然,中國的龍被沒有姓,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流傳了上千年一隻是沒有形式的,因為它代表著神聖和權威。而中國的四方星宿中代表東方的是青龍,龍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在道教鼓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謂,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所以按照道教的說法龍應該姓孟而非姓敖。
  • 太上老君在正統神話中的地位有多高?
    我想大部分人心中的太上老君就是一個專門煉丹的老頭,法力不高,但是法寶眾多,地位在玉皇大帝之下,在天庭工作多年,仍舊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官,這就是《西遊記》系列的影視劇中對於老君形象的刻畫,但是了解神話傳說的朋友知道,道觀中供奉的至高神靈就是太上老君,他的地位已經無法用這種對比來衡量了。
  • 印度神話中的三位至高神誰更強大?梵天孕育二神,為何不是最強?
    文|北暮每個國家的神話傳說有很大的區別,就拿印度神話來說,它就有著明顯的印度文化印記。在印度神話中,擁有最強大力量的是創造、維持、破壞神,他們又分別是誰呢?他們三人中誰又是最強大的呢?而天神並不是創造出來的,他們是由梵天孕育而來的,和梵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維持之神 毗溼奴毗溼奴是三大神之一,他是保護之神,也是護持之神。在印度神話中毗溼奴是光明和善良的化身,同時,他也是世界的本源和本體之一。
  • 創世神話,中華文化之基因-創世神話的概念、類型和譜系
    著有《神話與中國社會》《盟誓史》《商賈史》《文化人類學教程》《神話學與美學論集》《敘事譜系與文化傳承》《中華創世神話六講》等多種。緣起近年來,上海興起了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學術研究的工程,被視為民族國家培根固元,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大事。
  • 世界神話中的大神們怎麼生孩子?印度神話從不讓我失望
    世界各大文明都有一套獨特的神話體系,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趣的設定,比如說生孩子這個事,神仙也要生孩子嗎?這在中國神話中聽的比較少,但放眼世界神話,還是很常見的,不然那麼多神都是從哪來?只不過在神話中,神仙們的繁衍方式,和我們普通人不太一樣,神仙之所以是神仙,就是因為神仙做到了人做不到事,不然怎麼會有句話叫「神一樣的操作」呢,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今天就說一說世界上那些有趣的生育神話。一、古希臘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