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臺人數暴增近9000人 桃園機場急調防疫車隊
臺灣地區宣布19日起禁止非臺籍民眾入境,包括臺籍民眾返臺也要居家檢疫,機場防疫車隊需求量暴增,候車處大排長龍,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林祥生指出,當日需求量暴增10倍,已協調加派計程車、租賃車與遊覽車,預計可提供3400趟服務。
-
6地區返臺禁搭大眾運輸 桃園機場防疫計程車4日上路
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民眾從大陸、香港、澳門、韓國、義大利、伊朗等6個地區返臺,都需要居家檢疫14天,且入臺後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臺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宣布,桃園機場的防疫計程車4日上路,短程採跳表,長程計價則依高鐵票價乘以2倍計算。
-
臺日航班恢復正常 臺當局將發紅包為返臺民眾壓驚
臺日航班恢復正常 臺當局將發紅包為返臺民眾壓驚 2011年03月12日 15:1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防疫部門稱:武漢「解封」後滯留臺胞返臺防疫措施不變
(抗擊新冠肺炎)臺防疫部門稱:武漢「解封」後滯留臺胞返臺防疫措施不變中新社臺北4月7日電 關於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和離鄂(湖北省)通道管控措施後的臺胞返臺事宜,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7日稱,目前當局防疫措施不變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觀察者網訊)自臺灣地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後,臺灣當局加大了檢疫防控力度,規定自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需「1人1戶」。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由於返臺民眾需要接受為期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工作,因此臺當局預估,從1月15日起至28日將會是臺灣民眾從大陸或海外返臺的高峰。
-
蔡英文又搞小動作,臺灣發布返臺政策,卻阻止大陸學生,島內不滿
據環球網6月18日報導,臺媒日前透露,臺「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當天公布境外生返臺政策,優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應屆畢業生分批返臺就學,包括越南、香港、澳門、泰國、帛琉、澳大利亞、紐西蘭、汶萊、斐濟、蒙古國和不丹。然而學生數量眾多的大陸,卻並沒有出現在這波開放之列。
-
放行「小明」如擠牙膏,臺當局要不要這麼虛偽?
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 距離9月開學僅有半個月,過去半年來學業深受影響的學齡「小明」返臺仍遙遙無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臺灣當局於2月初關閉境外人員入境渠道。大陸疫情降溫後,陸配家庭一再向臺當局陳情,希望開放滯留大陸的2000多名陸籍子女返臺。臺灣當局置之不理,還以「小明的故事」等一套花言巧語來辯解。
-
就在臺當局對大陸築起銅牆鐵壁時,後方卻出現巨大「破口」!
「武漢臺胞包機風波」引發臺灣島內口水戰,民進黨當局將臺胞利益當做政治籌碼,無視疫情人情,讓人倍感心痛和遺憾。從表面上看,臺當局是在打造兩岸防疫「戰線」,但就在他們對大陸築起銅牆鐵壁時,後方卻出現了巨大「破口」。一艘名為「鑽石公主號」的國際郵輪,曾搭載1名確診感染新型肺炎的香港旅客。截至目前為止,這艘郵輪總計64人確診,其中1人為臺灣女性。
-
受臺灣防疫措施影響 「寶瓶星號」郵輪返臺行程一波三折
受臺灣防疫措施影響 「寶瓶星號」郵輪返臺行程一波三折 臺灣疾控中心6日宣布禁止國際郵輪停靠轄內各港口,導致原計劃6日下午抵達的、載有1700多名臺灣旅客的「寶瓶星號」郵輪無法靠岸,持續在海上漂泊。經過多方溝通與研判,臺當局同意郵輪今天進港,但需要登船檢疫。8日下午,臺當局宣布已經採檢完畢,預計8日晚9點有結果。
-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 臺專家憂在臺感染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 臺專家憂在臺感染 2020年12月11日 14: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示意圖,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浙江臺商持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返臺後確診,經PCR檢驗中的Ct值判斷,臺專家憂心是在臺感染。
-
訂不到防疫旅館不準回臺!在陸臺胞感受「冰火兩重天」
不少臺商訂不到房,也因為沒有檢疫住所證明根本無法上飛機,眼看就要錯過年節,還有臺商痛罵民進黨當局「沒人性」,放話要到臺「中央防疫指揮中心」丟雞蛋。 、上車、下車、住酒店和吃飯睡覺,等著結束隔離即可,臺灣卻要返臺民眾自己找旅館住。
-
春節加班機受阻 臺商返檯曆盡波折抱怨臺當局
春節臨近,在陸臺商陸續返臺過年。由於受到大陸春節加班機被迫取消等因素影響,今年春節臺商的返臺之路並不順暢,甚至可以稱為歷經波折。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隨著佳節越來越近,多數返臺臺商迫不得已改訂了上海周邊城市機位,在這幾日陸續返臺。 因臺商等民眾返臺問題「迫在眉睫」,臺當局有關部門「臨時抱佛腳」,公布5項應對措施。
-
臺當局24小時4變遭嘲諷
【文/觀察者網 徐蕾】從昨天(11日)下午到今天中午,臺當局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24小時變了4次。報導截圖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2月12日報導,此前6日,臺當局的限制入臺政策不包括陸配,因此造成沒有臺灣籍的陸配子女不能跟著父母返臺。因此,11日下午,陸委會在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基於人道考量,今起陸配子女準許入臺,但需要居家檢疫14天。
-
屏東縣一漁港「火燒船」漁會負責人直指臺當局防疫措施漏洞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醜說,這場大火也燒出臺當局對遠洋漁船檢疫漏洞問題。林漢醜說,「遠洋漁船境外僱傭外籍船員入境防疫措施」強制規定船員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產生「放空船」現象,根本無法應對火災等緊急事件,且增加漁民很大的住宿負擔。漁民想問,臺灣防疫都解禁了,來自境外的邊境檢疫縮短為5天,為何臺當局對於遠洋漁船訂立如此嚴格的14天防疫標準?
-
臺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多種因素使臺當局改弦更張 1987年9月,臺灣記者首次大陸行固然對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有著催化劑的作用,但只是其中之一個因素而已,還有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和島內老兵要求返鄉的強大民意的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後,又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友善措施。
-
菲律賓連夜發布公告,臺當局秒被打臉
菲律賓民航委員會10日晚下令,基於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包括在菲律賓對中國實施的「臨時旅行禁令」內。而就在10日傍晚,臺當局還信誓旦旦地向民眾保證菲律賓不會對臺灣實施禁令,此事隨即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臺媒:臺外事機構「秒被打臉」臺外事機構「秒被打臉」,臺灣中時電子報11日以此為題報導稱,菲民航部門10日晚在官網公布基於一中政策的包含臺灣的「旅遊禁令」,規定除了菲律賓公民及永久居留者外,暫時禁止自大陸和港澳臺直接入境菲律賓的任何國籍人士,14天內曾經到過大陸及港澳臺的任何國籍人士,暫時禁止進入菲律賓;暫時禁止菲律賓民眾前往大陸及港澳臺旅遊。
-
臺「去中國化」的防疫政策
臺灣對遏止非典型肺炎進行了幾個大動作:停止籤發香港、大陸入臺一般籤證;自四月二十八日起所有臺灣本地人返臺,立即強制執行隔離十天,謂之「專案防疫強制隔離」,違法者罰六萬到三十萬新臺幣,再可以提刑法訴訟,可處二年徒刑。
-
【江蘇返臺居民核酸陰性臺當局稱不幸】10月15日,臺灣防疫部門發言...
2020-10-15 23:47:24來源:FX168 【江蘇返臺居民核酸陰性臺當局稱不幸】10月15日,臺灣防疫部門發言人莊人祥公布11日從江蘇返臺的臺灣居民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時稱這名臺灣居民12日核酸檢測報告結果為陰性,14日再次採檢時「很不幸也是陰性」。
-
臺當局搞實名限購每人7天僅能買兩隻口罩,輿論猜恐掀「政治風暴」
按照臺當局的口罩限購令,民眾須出示健保卡,到全臺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每人7天內限購2隻;若需幫家人或朋友代買,每人每次僅能多拿一張健保卡代購。為分散人潮,凡身份證號碼尾號為單數者,僅能在周一三五日購買;身份證號碼尾號為雙數者,僅能在周二四六日購買。近幾天,島內各地都出現「排長龍」買口罩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