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要知道,今年的紡織服裝業受疫情影響整體行情下調,線下門店廣受打擊。
由於下半年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冷冬」消息的不脛而走,市場上防寒面料大行其道,熱銷一時。
但是隨著「冷冬」變「暖冬」消息的流出,相信曾經火爆市場的羽絨服、棉服等面料又將遇到瓶頸。
以優衣庫為例,2015年由於沒把握好氣候的變化,導致同店銷售年減 10%,全年業績陷入虧損。
2019年同樣是暖冬,優衣庫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銷售額同比下跌3.3%,營業利潤大跌12.4%。該企業表示,銷售額和利潤的下滑主要受暖冬天氣影響。
要知道前段時間,由於「冷冬」的預測,羽絨服銷量卻異常好。
單單就杭州地區,就有多家服裝廠表示,由於前期預計今年是冷冬,冬裝的需求量較往年大了很多,訂單量增長達20%-30%。
織造市場也同樣如此,近期秋冬面料又再次熱銷,如T400、四面彈、高彈春亞紡、滌錦棉複合絲、粘膠T8、仿醋酸等好幾款坯布走貨量增加,甚至清空庫存。
但是如果「暖冬」消息坐實了,可以預想那時候的紡織服裝市場將會受到怎樣的打擊。
若天氣升溫或者維持目前的氣溫,很難再帶動羽絨服的銷售,那麼近期下單的這一批服裝即將成為滯銷的庫存。
服裝廠將庫存壓在手裡,資金周轉困難。
於是,這批面料訂單的尾款也將很難收回。
因此部分羽絨服會回流到面料商手上,又會看到羽絨服隨處可見低價甩賣。
低價甩賣在壓縮市場利潤的同時,會進一步加劇企業淘汰的速度,行業兩極分化加劇。
有實力的大企業會繼續抓住時機,大力改革,而沒多少資金實力的中小型企業則會在市場殘酷的競爭中落寞淘汰。
可以這麼說,「冷冬」變「暖冬」的消息如果落實,不光是服裝業終端需求疲軟,將要面臨降價甩賣的困境。
整個產業鏈上遊部分的紡織產業也會受到影響,曾經火爆一時的防寒面料不再走俏,同時來自明年的訂單也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總之,「暖冬」如果真的來臨,希望各位做紡織、做服裝的小夥伴提前做好了準備,以應對「暖冬」帶來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