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醫院寧養院:讓癌症患者有尊嚴地離去

2021-01-08 騰訊網

12年來,省立醫院寧養院的醫護人員,每天都會到貧困的晚期癌症患者家中,免費為他們作止痛治療;已有5000多名患者在關愛中走得安詳平靜

海峽都市報(微博)11月27日訊(記者 侯希辰/文 肖春道/圖) 對於放棄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除了難以承受的疼痛,他們還要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無助。他們不僅需要止痛,更需要心靈的撫慰。

有這麼一群醫護人員,他們每天奔波於福州各區縣崎嶇難行的山路,或者走進陋巷攀爬蜿蜒而昏暗的階梯,往返於晚期貧困癌症患者家中,免費為絕望的病人進行止痛治療、護理常識指導等,和病人及家屬聊天嘮嗑,驅走他們心中的恐懼。12年時間,這些醫護人員陪伴5000多名患者走完生命最後的時光,讓他們安詳地走完人生旅程。作為全省唯一免費為晚期貧困癌症病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療慈善機構,福建省立醫院寧養院的醫護人員說,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人最需要的是尊嚴,而他們的使命就是讓生命有尊嚴地離去。

「和她們說說話,能忘一會兒痛」

11月22日早上7點半,大雨,記者趕到福建省立醫院寧養院,73歲的主任醫師王麗冰和護士劉新勇、義工醫生施小妹已經在做出診前的準備。

「一定要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家人,不談死亡,不談疾病,多談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路上,她們反覆地交代著。車到閩侯白沙鎮一名70多歲的直腸癌患者家,「老張,我們又來看你了。」走進患者的房間,迎面是一股刺鼻的味道,「我這房裡除了老婆孩子,也就你們不嫌棄敢進來了。」老張的臉上有些落寞,3個人卻拉著老人的手,拉起了家常。

王麗冰問著老張的情況,劉新勇和施小妹則麻利地給他量血壓、做記錄。老張一直咳嗽,劉新勇招呼他的老伴過來,一遍遍示範著拍撫背部。問診完,王麗冰拿出一周服用的鎮痛藥。見醫生、護士忙著打掃房間,老張轉過身,一把按住腹部,偷偷地告訴記者,知道治療無效後,恐懼和劇烈的疼痛折磨著他,「幸虧遇到她們這些好人啊,和她們說說話,能忘記一會兒的痛」。

這段時間老張的身體越發不好,寧養院開始上門服務,「第一次來,看我房間裡亂,幫忙收拾,尿墊這麼髒的東西都給洗了。」老張說,時不時就會給寧養院打個電話,「問問她們什麼時候來,算著日子啊」。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約好了下次上門服務時間,老張一定要送到門口,車開出去很遠了,他卻一直站在門前揮著手。

「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真正去關愛」

車上,劉新勇說,由於服務的對象都是失去所有治療機會,只能帶著病痛回家等待人生最後一刻到來的晚期貧困癌症患者,這些患者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疼痛,不止一次,患者開口就乞求說,「求你們儘快讓我死吧」。除了疼痛,他們還承受著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無助感。

劉新勇記得,有一名鼻咽癌女患者,離婚前經常被丈夫毆打,她懷疑自己得癌症與前夫的毆打有關,仇恨引發的痛苦超過了癌症和死亡所帶來的恐懼。寧養院的醫生知情後,反覆鼓勵她說出心裡的痛楚。幾次傾訴後,她在醫生面前放聲痛哭。最終,她卸下沉重的心靈枷鎖,安然離世。正是這樣的傾聽,使得寧養院的醫生、護士們出診一兩次後,患者就將他們當成親人,說出心裡話、回憶自己的一生、訴說自己的遺憾、解開心中的鬱結……

臨別前,出診小隊總會告訴患者一句話,「我們很快會再來看你。」她們說,平等的關懷,是患者除了止痛藥以外最需要的東西,「不只習慣性地拍拍病人的肩、拉拉病人的手,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真正去關愛」。

「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想給他們更多」

中午12點,出診小隊回到寧養院,熱一熱同事從食堂打回的飯,她們抓緊時間把上午的出診情況寫進病歷。那些病歷平均每一本都有13頁,詳細記錄著患者活動能力、疼痛性質和強度、生活質量等方面的評估。

在省立醫院,新入職的醫生在參加完上崗培訓後,都要到寧養院當兩周義工,每一天都將自己的服務內容和所感所悟記錄在工作日誌上。

寧養院負責人張曉芹說,2001年4月1日,在李嘉誠基金會支持下,省立醫院寧養院成立,免費為貧困晚癌患者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寧養服務。「現在我們有3名醫生2名護士,大家除了輪流每天出診上門服務外,還有門診服務、諮詢服務等方式,免費為晚期貧困癌症病人提供止痛治療、心理輔導、護理常識指導等。」

「患者教會我們珍惜和尊重生命」

王麗冰說,正是這些患者教會了我們去珍惜和尊重生命,一位肺癌晚期的病人,為感謝醫護人員的照料,在腰腹部癱瘓、使不上力的情況下,仍然用小提琴給醫生、護士演奏了一曲《青藏高原》,最後他走的時候很安詳。「讓病人在最後時刻最大限度地感受人間的真情與關愛,獲得尊嚴,安詳地走完人生旅程,這就是這份工作的意義。」

在診室有一面牆,醫護人員會將新患者的資料做成卡片插上去,而患者病逝後,這卡片會被取下,張曉芹一有空總會站在牆前看看,「現在卡片編號是5200多號,我們正在服務的患者有100多人,這意味著我們已經送走了5000多名患者。」張曉芹講,幾年前寧養院服務的患者平均生存期是59天左右,而現在已經是90天,「我們在延續著生命,更重要的是服務的大多數貧困晚期癌症患者都無痛而終。」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腫瘤醫院寧養院: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託起生的希望
    王大哥哽咽著說,家裡原本就困難,近年來在政策扶持下在家經營農家樂,家庭狀況較前稍有改善,突然生病再次導致家中債臺高築,現依靠妻子在鎮上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實在無力購買止痛藥物。湖南省腫瘤醫院專家們的到來,讓王大哥一家看到了希望。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 滬推廣新華醫院寧養院"舒緩療護" 給患者"愛與尊嚴"
    東方網5月24日消息:腫瘤終末期患者,不可能一直住院,居家又不知如何妥善護理,怎樣讓他們有尊嚴地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一直是個大難題。新華醫院寧養院11年前開始探索「舒緩療護」,迄今已為近5000名晚期腫瘤患者免費上門提供服務。據悉,「舒緩療護」模式今年將在申城推廣。   2001年6月,在李嘉誠基金會支持下,上海新華醫院寧養院成立。
  • 晚期癌症患者被勸退出院 生命最後為何難留尊嚴
    李滋章說,2014年6月,他從朋友處聽說寧夏人民醫院寧養院可以為癌症晚期患者免費提供藥物,便立即為老伴提交了申請。如今,他們已經接受服務近一年,通過寧養院專業醫療團隊診斷,以疼痛舒緩為主,輔以精神開導和心理撫慰。
  • 晚期癌症患者被勸退出院 生命最後為何難留尊嚴
    李滋章說,2014年6月,他從朋友處聽說寧夏人民醫院寧養院可以為癌症晚期患者免費提供藥物,便立即為老伴提交了申請。如今,他們已經接受服務近一年,通過寧養院專業醫療團隊診斷,以疼痛舒緩為主,輔以精神開導和心理撫慰。
  •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院」落戶唐山人民醫院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院」落戶市人民醫院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郝秀鳳、趙雅靜、施疑)11月22日,李嘉誠基金會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唐山市人民醫院寧養院揭牌成立,我市貧困晚期癌症患者將有機會獲得免費上門服務。
  • 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走近臨終關懷志願者
    近日,中國聯勤保障部隊第九○○醫院倉山院區腫瘤科放療大廳裝扮一新,氣球、果盤、橫幅……一場感恩音樂會正在這裡舉行,參加這次演出的有抗癌多年的患者,也有他們的家人和醫務人員以及臨終關懷志願者,大家一起用歌聲唱響希望。現場,一位患者在音樂中起舞,舉手投足間完全不像和癌症鬥爭18年的病人。「在這裡有醫生護士治療身體上的病痛,還有美善的社工和志願者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撫慰。」
  • 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託起生的希望
    醫護人員為癌症患者上門服務。紅網時刻4月16日訊(通訊員 劉孝誼 黃旭芬)激動、興奮,又有點忐忑,家住長沙縣金井鎮的晚期直腸癌患者王大哥聽說湖南省腫瘤醫院專家要來看望他,4月15日一大早,他便拄著拐杖顫巍巍站在門口不停張望,滿懷期待。
  • 陝西晚期腫瘤患者3到4萬 24小時不間斷疼痛常人難以體會
    「媽媽今年61歲,宮頸癌晚期,從2008年5月開始,已經領了9年免費鎮痛藥物,這些藥物和心理關懷,讓她在癌症晚期也活的有尊嚴。」3月15日,在陝西省人民醫院寧養院,西安的哥劉先生感動地說。她說,除了少數幾個時間很長的患者外,每人月均鎮痛藥價值3000到5000元,很多患者提供鎮痛藥物半年甚至兩三個月就去世了,但對他們來說,最起碼在癌症晚期活的有質量,離開的有尊嚴。
  • 湖南省腫瘤醫院春節前夕慰問晚期癌症患者及遺孤
    湖南省腫瘤醫院領導上門慰問晚期癌症患者家屬 人民網長沙湖南省腫瘤醫院工作人員幫助他申請了免費的寧養服務,利用免費鎮痛藥物,幫助他走完人生中最後一程。 「謝謝劉院長,你們的大恩大德,我們全家永遠不會忘記!」臨走時,老人再次握住劉院長的手,淚水再也抑制不住,但語氣愈發堅定。 這是湖南省腫瘤醫院「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一次生動實踐。
  •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是不是很痛苦?專家呼籲:讓患者有尊嚴地死去
    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看法。癌症晚期,對患者而言意味什麼?癌症一旦發展到晚期,多已出現轉移、擴散,危害到身體其它組織器官,病人體質也可能出現惡化,很多治療方法無法進行,甚至出現耐藥等,所以治療效果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不僅如此,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還會面臨以下這些痛苦。
  • 6位癌症患者的尊嚴療法歷程
    患者處於譫妄狀態、詞不達意、不停地要求更換體位。我捧起患者的手,問她:你是感覺到害怕嗎?患者突然睜開雙眼,望著我,紅著眼眶,使勁地點點頭。當患者平靜的時候,我輕輕在身邊與她耳語;當患者躁動的時候,我去安撫她,像對待一個小嬰兒一樣,讓她有安全感。最後患者安詳平靜地離世。所有的家屬因為圓滿,而感到平靜。」「鄧先生,肝癌的新病人,63歲男性患者,他很有自己的想法,目前不願意接受心理輔導。
  • 海南省人民醫院為貧困癌晚期患者提供免費寧養服務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劉冀冀 馬珂  近日,記者從海南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寧養院開展寧養服務,為海南省家庭貧困癌症晚期患者免費提供止痛藥、家居探訪、門診接診、心理輔導等服務,提升晚期癌患及家屬生活品質。家庭經濟貧困、居住地距離海口100-150公裡範圍內且伴有明顯而持續疼痛症狀的癌症晚期患者,可向寧養院提出申請。
  • 山東省立三院骨外科:匠心仁術,讓患者重獲尊嚴人生
    山東省立三院骨外科團隊,孜孜不倦,勇於探索醫學之路,精益求精,不斷挑戰手術高峰,讓眾多不幸的骨病患者重新獲得了尊嚴人生。曾絕望喝下農藥的她,切除脊髓腫瘤後重獲新生 家住山東招遠的馮女士不幸罹患頸椎管內腫瘤,臨床症狀為左腿無力,站立易摔倒,邁步行走困難。
  • 身患癌症,如何讓生命有尊嚴的「謝幕」!
    · 怎樣才能讓終末期患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 怎樣才能讓患者家屬度過這段令人悲傷的終末期時間? · 如何才能讓絕症患者家屬走出死亡陰影?
  • 臨終關懷:深圳公立醫院難找一張床 香港勢頭最好
    小鍾想把生命即將走完的母親接到深圳,但是要上班的他又不能把母親留在家裡,於是,他想在深圳找一張臨終關懷病床讓母親住,也讓他能有機會在最後幾個月裡陪伴母親至離開。然而,他找了幾家公立醫院,卻沒有為母親找到一張臨終關懷病床。在深圳,到底哪裡可以為這些晚期的癌症患者找到一張臨終關懷的病床呢?記者調查發現,礙於種種原因,深圳公立醫院沒有開設一張臨終關懷病床,臨終關懷要麼在家,要麼去收費貴的民營醫療機構。
  • 安徽省立醫院經警群毆患者家屬
    據新華社電近日,安徽省立醫院發生一起經警群毆患者家屬事件,來自全椒縣的患者家人柏運勝因要進醫院看望病人被拒而與值班經警發生口角,遭到經警毆打,聞訊趕來的其家屬也遭到了毆打。  柏運勝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小。其三嫂是省立醫院腦外科腫瘤患者,3月26日住進醫院。
  • 癌症晚期患者用「旅行筆記」寫下生命最後時光
    在武漢,有一群身染沉痾的癌症晚期患者,用一本本「旅行筆記」來吐露心聲回憶往事,作為留給至親的紀念。   幫助病人們完成這些特殊的筆記的,是一支大學生義工隊伍。5月至今,義工們把精美的筆記本送到病人手中,鼓勵他們寫下最想說的話,並拍成DV或做成電子版。現在,越來越多的病人加入創作的隊伍中,記錄下直面死神時從不放棄的希望和追求。
  • 中國夢·申城美|他們讓癌症晚期患者「走」得有尊嚴
    上海嘉定區迎園醫院安寧療護團隊。醫院供圖「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後那一刻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詳離去,但也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這句話出自世界上第一所臨終關懷醫院的創始人、英國的一名護士西希裡桑德斯,簡單的文字敘述為那些即將面臨死亡的患者帶去了溫暖,也帶去了尊嚴。
  • 安徽省立醫院經警為何群毆患者家屬?(組圖)
    3月29日上午,安徽省立醫院發生一起經警群毆患者家屬事件,來自全椒縣的患者家人柏運勝因要進醫院看望病人被拒而與值班經警發生口角,遭到經警毆打,聞訊趕來的其家屬也遭到了毆打。  柏運勝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小。其三嫂是省立醫院腦外科腫瘤患者,3月26日住進醫院。
  • 省立醫院婦科專家李長忠談宮頸癌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山東省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華東地區婦科腔鏡學會委員,美國Mayo Clinic、Johns Hopkins醫院、M.D.Anderson癌症中心高級訪問學者。山東省立醫院婦科主任李長忠教授提醒,宮頸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通過早期發現和治療,是可以完全治癒的。30歲以上感染風險大  據李長忠介紹,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症病變中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症。「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能夠預防HPV感染,就可以預防宮頸癌;如果沒有HPV感染,也就不會得宮頸癌。」李長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