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西海岸新區的徐先生打來求助熱線說,最近大夥被鄰居家的震樓器鬧的不行了。
大人睡不好覺,孩子學習受影響,這是啥情況?西海岸新區珠海二區教師樓的住戶說,10月15號晚上,2單元的4樓和5樓住戶之間,因為之前的一些矛盾升級,雙方互相用起了震樓器,導致整棟樓的鄰居都跟著受了影響。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樓上樓下的鄰居為啥要互相開震樓器呢?
鄰居們說,兩家人的矛盾就是因為聲音,為了這個事也已經鬧了大半年了。現在,兩家的矛盾已經影響到了整棟樓的鄰居。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正好5樓的住戶也在現場。
5樓住戶周女士說,兩家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孩子的哭聲。關於這個矛盾,兩家已經鬧了將近4年了。並且周女士說自己家並沒有使用震樓器,是樓下住戶使用的。那麼關於這件事,4樓又有什麼說法呢,正好4樓的業主也來到了現場。
王先生承認,自己確實使用了震樓器,但並不方便出示。王先生說,樓上的噪音已經影響到了自家,而且與樓上鄰居周女士多次溝通無果,這才使用了震樓器。另外,樓上鄰居雖然沒用震樓器,但是也有故意鬧動靜的武器。
雙方溝通不暢,樓上樓下心裡都窩了火,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這鄰裡鄰居的,啥事不能商量著來?
這麼爭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那麼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能幫著協調一下嗎?行動員聯繫了隱珠街道雙珠路社區居委會。
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多次對雙方進行溝通調解,可事情始終無法得到解決。後續到底該怎麼辦?在行動員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樓上樓下鄰居終於答應了,互相做出讓步。
所謂震樓器,是一種專門給樓上製造噪音的機器。記者瀏覽了多個網購平臺,發現很容易就能買到。
據介紹,這其實是一種振動馬達,原本是工業上用于振動篩分的設備,使用時會發出較大的噪音,現在它被一些網商發現新用途,標榜成「噪音反擊神器」。
記者發現,很多賣家為了避免糾紛都巧妙地修改了商品名字,有的叫手持振動器,有的乾脆取了個根本不搭邊的名字。還有一種聲稱 「共振音響」,可以直接安裝在天花板上,賣家聲稱它是為了增加音樂的振動感,聽歌更帶勁,但商品標題上仍然帶有「震樓」字樣。
在這類產品的提問頁面,有不少買家直接詢問震樓效果。而在商品的評價頁面,很多買家就直接留言,買這些裝置是因為樓上太吵了,專門用來以暴制暴、噪音反擊的。
鄰裡之間因噪音發生摩擦,用這種方式反擊真的好嗎?有律師提醒,鄰裡之間遇到摩擦,儘量還是調解溝通,使用震樓機反擊有可能原本有理也變成沒理,還有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
律師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使用「震樓神器」惡意為樓上製造噪音,連續數日且震動持續,性質惡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噪聲汙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因為使用「震樓神器」導致鄰居財產損壞,甚至因為矛盾升級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愛青島、廣東廣播電視臺、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