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裡鬥氣半夜用上了震樓器,同樓居民:求放過

2020-10-29 半島都市報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西海岸新區的徐先生打來求助熱線說,最近大夥被鄰居家的震樓器鬧的不行了。

  大人睡不好覺,孩子學習受影響,這是啥情況?西海岸新區珠海二區教師樓的住戶說,10月15號晚上,2單元的4樓和5樓住戶之間,因為之前的一些矛盾升級,雙方互相用起了震樓器,導致整棟樓的鄰居都跟著受了影響。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樓上樓下的鄰居為啥要互相開震樓器呢?

  鄰居們說,兩家人的矛盾就是因為聲音,為了這個事也已經鬧了大半年了。現在,兩家的矛盾已經影響到了整棟樓的鄰居。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正好5樓的住戶也在現場。

  5樓住戶周女士說,兩家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孩子的哭聲。關於這個矛盾,兩家已經鬧了將近4年了。並且周女士說自己家並沒有使用震樓器,是樓下住戶使用的。那麼關於這件事,4樓又有什麼說法呢,正好4樓的業主也來到了現場。

  王先生承認,自己確實使用了震樓器,但並不方便出示。王先生說,樓上的噪音已經影響到了自家,而且與樓上鄰居周女士多次溝通無果,這才使用了震樓器。另外,樓上鄰居雖然沒用震樓器,但是也有故意鬧動靜的武器。

  雙方溝通不暢,樓上樓下心裡都窩了火,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這鄰裡鄰居的,啥事不能商量著來?

  這麼爭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那麼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能幫著協調一下嗎?行動員聯繫了隱珠街道雙珠路社區居委會。

  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多次對雙方進行溝通調解,可事情始終無法得到解決。後續到底該怎麼辦?在行動員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樓上樓下鄰居終於答應了,互相做出讓步。


  所謂震樓器,是一種專門給樓上製造噪音的機器。記者瀏覽了多個網購平臺,發現很容易就能買到。


  據介紹,這其實是一種振動馬達,原本是工業上用于振動篩分的設備,使用時會發出較大的噪音,現在它被一些網商發現新用途,標榜成「噪音反擊神器」。


  記者發現,很多賣家為了避免糾紛都巧妙地修改了商品名字,有的叫手持振動器,有的乾脆取了個根本不搭邊的名字。還有一種聲稱 「共振音響」,可以直接安裝在天花板上,賣家聲稱它是為了增加音樂的振動感,聽歌更帶勁,但商品標題上仍然帶有「震樓」字樣。


  在這類產品的提問頁面,有不少買家直接詢問震樓效果。而在商品的評價頁面,很多買家就直接留言,買這些裝置是因為樓上太吵了,專門用來以暴制暴、噪音反擊的。

  鄰裡之間因噪音發生摩擦,用這種方式反擊真的好嗎?有律師提醒,鄰裡之間遇到摩擦,儘量還是調解溝通,使用震樓機反擊有可能原本有理也變成沒理,還有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

  律師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使用「震樓神器」惡意為樓上製造噪音,連續數日且震動持續,性質惡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噪聲汙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因為使用「震樓神器」導致鄰居財產損壞,甚至因為矛盾升級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 素材來源:愛青島、廣東廣播電視臺、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 樓下鄰居竟用「震樓器」反擊
    輕則,上樓找鄰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重了,還可能鄰裡撕破臉甚至驚動警方。11月5日,家住大唐世家的讀者吳女士,就向記者講述了一件鄰居噪音擾民的事。有一次這位業主白天要在家上網課,結果背景音全是樓上的噪聲,該業主報警後,警察說晚上10點以後產生噪聲才算擾民,而樓上有時不到晚上10點就「鳴金收兵」了。事情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一氣之下,這位業主從網上買來了震樓器。
  • 35歲女房客開「震樓器」公寓:我們需要「安家」徐阿姨
    讓我們看看所有者組中的吐槽在一棟樓的1104號,一位35歲的左右女士租了一間有三間臥室和兩間客廳的房間,因為她聽到樓上傳來的噪音睡不著,所以她把整棟樓和房子都扔了一整天。後來,女房客又開始吵鬧起來,說她在半夜裡開著洗衣機。如何報復?可能是網絡上常用的方法,使用震樓器。什麼是震樓器?我查詢了相關報導,發現基本上是地板和天花板之間一根兩米多長的電線桿。為了報復和1000個敵人而奮鬥。超過十個鄰居噪音「襲」。
  • 樓上小孩太吵,樓下用震樓器還擊,鄰裡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如今的社會,鄰居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以前親密了,大家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一旦鄰裡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甘肅的臨夏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住戶張先生說,樓上2歲的小孩子跑來跑去太吵了,影響到他的母親,他無奈才用震樓器還擊。而樓上則稱,小孩子跑來跑去很正常,會儘量去管。那麼,鄰裡之間到底應該如何相處呢?
  • 青島:嫌樓上聲音大用震樓器反擊,樓上覺得很冤:不是我家發出的
    有時聲音是隔了好幾層傳過來的,甚至居住在頂層也會感覺樓上有聲音,在這種情況之下,通常樓下都是會直接找樓上麻煩,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雙方的矛盾,在青島就有位樓下用震樓器反擊樓上,而樓上也覺得自己很冤,我們一起來看看。
  • 杭州小夥被樓上噪音逼得租房住,「以牙還牙」 竟用震樓器反擊
    小周說,自己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大家住同一棟樓,有些聲音也是難免,可樓上的噪聲對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影響實在太大了——孩子時常被驚醒、嚇哭;丈人和丈母娘休息不好,身體也吃不消;他和老婆總是「提心弔膽」。為了解決問題,小周先後通過物業、報警等方式找樓上的張大姐協商。張大姐承認家裡有兩個孩子,可能會比較吵鬧。
  • 大連鄰居安裝震樓器反擊樓上噪音最後打做一團 法院:互賠損失
    但大連市甘井子區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影響樓下休息,兩家不僅動手打了起來,樓下住戶還安裝「震樓器」進行反擊。因孩子吵上下樓鄰居打了起來姜先生與賀先生是甘井子區某小區同一棟樓的上下樓鄰居,住在樓上的賀先生家有小孩,孩子在屋內活動產生噪音,影響姜先生和家人休息,兩家為此產生矛盾。
  • 鄰裡和睦相處還需多多包容體諒
    居住地的樓下人家噪音很大影響其正常休息接警後民警前往現場處置發現此時竇某的樓下聚集了多名小區住戶均反映住宅樓幢內突然有噪音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民警立即聯繫上了該住戶姚某(男,36歲,江蘇淮安人)姚某回到家後打開房門民警對其住處進行排查在其客廳處發現可疑物品「震樓器」
  • 同住一棟樓鄰裡勝親友,徐家樓社區「樓·裡」黨建收穫豐
    自泰安市委組織部倡導「紅色物業·宜居泰安」暖心工程以來,社區結合實際,在泰山區委組織部「紅領益家」黨建品牌指引下,著力打造以「家」為主題的「樓·裡」黨建文化,同住一棟樓鄰裡勝親友,「樓」代表居民居住的樓房,「裡」代表鄰裡關係,也代表大家生活的空間。「樓·裡」黨建為徐家樓經濟、文化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明確了為居民服務的宗旨和內容。
  • 中山區杏林街一居民樓頻頻出現怪聲!業主痛苦不已
    在今年10月份之前,中山區杏林街一高層居民區一切都很正常,可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住在這幢大樓裡的不少業主都被逼搬了家,原因與這樓裡的奇怪異響有關。「白天夜裡都在響,低頻敲打聲24小時反覆出現。」業主們猜測,這種異響更像是有人在作怪。
  • 安靜點,小心我用「震樓神器」...
    但如果你家隔壁在裝修;或者住著一群喜歡半夜「嗨起來」的夜貓子;還有動不動就大聲叫喚,摔盆摔碗的不和諧夫妻.你很有可能積怨成憤,做出自認為「為民除害」的事情。先上圖 沒想到是家住杭州68歲的孫大伯自製的「震樓器」。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變淺,有點風吹草動就受不住。這不,孫大伯因為噪音這點事兒跟樓上住好多年的鄰居李老伯槓上了。
  • 鄰裡情一家親,七東社區鄰裡節上居民秀才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媛 鄰裡情,一家親,為增強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營造鄰裡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七裡山街道七東社區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八屆和諧鄰裡節暨「僑驛站」第二屆文藝聯誼會。
  • 讓「鄰裡匯」成為社區居民的溫馨港灣
    在 「鄰裡匯」裡,全年齡的融合互動比比皆是:爺爺陪著孫子聽故事、全職媽媽將親手製作的餅乾送到二樓的長者照護之家、大學生們為眼力漸弱的老人錄製有聲讀物、志願者為從未塗過指甲油的老人美甲、幼兒園的孩子在結對長者輔導下寫下植物生長日記…
  • 西行紀:龍祖用龍鬥霸氣,龍王用龍神鬥氣,普通龍族用什麼鬥氣?
    龍族掌控天象法術,還擁有龍魂,以強大的鬥氣,他們施展法術就是以龍魂催動自身鬥氣以此來實現的。龍魂是力量源泉,法術是效果,而鬥氣是具體的力量。龍魂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只有看他們掌握的鬥氣的類型來判斷高低!
  • 【長風新村美麗樓組】鄰裡同心願,共建「同心樓」
    經過根據多次調研考察,在充分挖掘樓組特色並結合居民需求的基礎上,最終樂航公益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居民們對於這份「接地氣」的改造方案十分認可,高興並鄭重地在「美麗樓組」項目方案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虛實結合,「中國風」軟裝定主調 8月14日,項目組負責人李斌攜測量、設計等專業人員再次前往長四一委5號樓落實「美麗樓組」軟裝事宜。
  • 居民期待的鄰裡中心 建成卻成了度假酒店
    附近居民說,和理解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鄰裡中心很不同本周,有幾位市民打進本報新聞熱線82374110,他們均在關注市區城北景觀公園邊的一家即將開張的酒店:原先這裡政府宣傳是要建成服務周邊居民的鄰裡中心,沒想到現在變成了酒店,而且看樣子快要開張了。「酒店看上去很高檔,怎麼會是便民的服務設施呢?」
  • [河南] 濮陽市社區「文明和諧樓」鄰裡一家親
    一棟樓,十幾戶人家,幾年來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形成了鄰裡和諧一家親的氛圍,鄰裡之間感覺比自家親戚還親。去年重陽節,這棟樓被天橋居民站評為「文明和諧樓」。   相互幫扶 樓裡一家親   「我們都是2005年搬來的,算是搬來較晚的了,我身體不好,全憑樓裡大家的幫忙,也是受到幫助最多的一戶了,對於大家的幫助,我真的是打心眼裡感激。」住在天橋小區25號樓3單元2樓的陶師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