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噪音「屢教不改」 樓下鄰居竟用「震樓器」反擊

2020-12-20 東北網

東北網11月9日訊 當你想安靜休息一下,樓上突然傳來了惱人的噪音;當你想上個網課,卻一直被鄰居家的噪聲所打擾,你會怎麼做?

相信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輕則,上樓找鄰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重了,還可能鄰裡撕破臉甚至驚動警方。11月5日,家住大唐世家的讀者吳女士,就向記者講述了一件鄰居噪音擾民的事。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樓下一怒買來震樓器

吳女士說,她所在的小區有一位業主,因為長期備受樓上鄰居家的噪音困擾,在多次溝通無效的情況下,買來了震樓器「對付」樓上。

據了解,備受噪音困擾的業主反映說,自家樓上經常有孩子來回跑的聲音,自己一開始選擇忍耐,後來實在忍不住就上樓去找,結果,對方竟說樓上也是這麼吵的。當再次上門理論的時候,被對方不算友善的態度給懟了回來。無奈之下,這位業主求助了社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幾次登門勸說後,都沒有效果。

有一次這位業主白天要在家上網課,結果背景音全是樓上的噪聲,該業主報警後,警察說晚上10點以後產生噪聲才算擾民,而樓上有時不到晚上10點就「鳴金收兵」了。

事情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一氣之下,這位業主從網上買來了震樓器。

震樓器到底該不該用引來鄰裡熱議

鄰居們得知這位「受氣」的業主買來震樓器對付樓上鄰居後,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業主表示理解和支持,既然樓上不近人情「屢教不改」,那麼就可以採取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還有的業主「聲援」道:「非常理解這位業主的做法,我家以前就被鄰居家的縫紉機煩得不得了,後來都出現幻聽了。」

有的業主還建議說,用震樓器反制沒毛病,但也要適可而止,及時關閉。對此,買來震樓器的業主說,自己也是被逼得實在沒辦法才不得已而為之,只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對方他們在擾民,只要對方消停了,自己也馬上關閉了震樓器。

面對業主的這種做法,有些人說出了不同的想法。

反對的業主表示,雖然樓上的鄰居有點兒過分,但擅自使用震樓器不僅會打擾業主自己休息,產生的噪音大了自己的做法也違法,實在不妥。還有的業主說,「以惡制惡」不提倡。

記者隨機走訪發現噪音擾民並不鮮見

針對這樣的問題,記者隨後展開了隨機的採訪調查。

家住世奧小區的市民王女士說,在她懷孕期間,就曾因為樓上沒有底線的裝修聲而憤怒報警。王女士說,那時候她已經懷孕7個月了,每天晚上六七點鐘,樓上就準時傳來叮叮噹噹的裝修聲,後來還傳出了電鑽刺耳的聲音。王女士忍無可忍,向物業尋求了幫助,沒什麼效果後,只能報警求助。

家住萬寶小區的李先生對記者說,自己家也曾受到過樓上的噪音困擾,同時,他也曾因為自家的噪音問題被鄰居報警過。原來,一次李先生請朋友全家來做客,兩家的孩子玩嗨了,有點「沒收住」,結果被聞訊而來的民警「教育」了。「打那之後,我就更注意了,咱自己都不喜歡的事兒啊,也別對別人做,街坊鄰居真得相互體諒才行!」

採訪中,有的市民說,自己家正被樓上孩子的練琴聲困擾著,有的是因為鄰居家的狗叫聲被打擾著,理由可謂各不相同,五花八門,處理方法更是風格迥異。

律師解讀:遇到噪音擾民這樣做

那麼,一旦遇到噪音擾民,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黑龍江鴻大律師事務所秦嵐律師說,樓上樓下之間屬於相鄰關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所以相鄰方之間不能造成幹擾,影響他人的生活。如果發生噪音這樣的行為,受到影響的另一方有權利要求產生噪音的一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礙。另外,受到噪音影響的住戶也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噪聲汙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請求公安機關對產生噪音的行為人進行行政處罰。

針對這起事件,秦律師說,使用震樓器對抗噪音,肯定是不合適的,應該採取合法的手段。此外,不到晚上10點不算擾民,法律上並沒有這個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上也沒有對噪音的時間做限制,只要是達到噪音程度影響到鄰居了,就得承擔責任。

相關焦點

  • 大連鄰居安裝震樓器反擊樓上噪音最後打做一團 法院:互賠損失
    樓上噪音樓下還擊鄰居不能好好處麼?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大連市甘井子區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影響樓下休息,兩家不僅動手打了起來,樓下住戶還安裝「震樓器」進行反擊。因孩子吵上下樓鄰居打了起來姜先生與賀先生是甘井子區某小區同一棟樓的上下樓鄰居,住在樓上的賀先生家有小孩,孩子在屋內活動產生噪音,影響姜先生和家人休息,兩家為此產生矛盾。
  • 青島:嫌樓上聲音大用震樓器反擊,樓上覺得很冤:不是我家發出的
    現在城市裡都是小區式住宅,鄰居之間的距離也很近,如果樓層的隔音不是很好,再加上樓上的走動比較用力,可能就會給樓下帶來困擾,對聲音比較敏感的是不適合住在小區房,不過有些時候,聲音聽著像樓上傳來的也不一定就是樓上。
  • 杭州小夥被樓上噪音逼得租房住,「以牙還牙」 竟用震樓器反擊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都住一個社區,都是業主,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只要不是過於自私的人,想必都是希望能和鄰居處好關係的。但是,杭州某小區一位姓周的業主,卻遇到了一戶極「難相處」的鄰居。有多難相處呢?據小周反饋,這戶鄰居就住在他們家樓上。自2018年搬入之後,樓上就時常傳來噪音。
  • 年輕媽媽上網求助:我們已經很小心了,但樓下鄰居還是裝了震樓神器
    「上周四晚上,我還在公司加班,我老公發微信給我說,貌似樓下鄰居在用震樓器震我們。」震樓器?陳女士第一次聽說這東西,還上網查了一下。當天陳女士意外加班到凌晨,回家快1點,並沒聽到樓下動靜。第二天她正常下班回家,晚上7點多,「樓下震樓器已經開了,站在地板上,很明顯感覺到地板的震動。咚咚咚,一聲接一聲,聽著讓人心煩。」
  • 鄰裡鬥氣半夜用上了震樓器,同樓居民:求放過
    西海岸新區珠海二區教師樓的住戶說,10月15號晚上,2單元的4樓和5樓住戶之間,因為之前的一些矛盾升級,雙方互相用起了震樓器,導致整棟樓的鄰居都跟著受了影響。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樓上樓下的鄰居為啥要互相開震樓器呢?
  • 嫌樓上女孩彈鋼琴擾民 樓下鄰居製造噪音來報復
    有個笑話,說一位父親為了鼓勵孩子學鋼琴,承諾彈一小時琴可以拿10元的零花錢,孩子學琴很熱情,可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不彈了,父親問為什麼,孩子說:樓下的奶奶說了,我不彈的話,她給我20元。這個笑話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學鋼琴很難,第二,隔音不好確實會引發鄰裡矛盾。
  • 樓上住戶製造噪音,樓下夫妻睡不著,鄰居:我才是受害者!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住在樓房裡,就會有一種現象很難避免,就是樓上有時會有噪音吵著樓下。作為鄰居,本應該相互謙讓,畢竟遠親不如近鄰,可是最近在寧波慈谿的一戶人家卻實在忍受不了樓上製造的噪音,因為這對夫妻覺得鄰居是故意的!到底是怎麼回事?林女士住在寧波慈谿的締景灣小區的4幢2樓裡,她說最近半年的時間裡收到3樓業主製造噪音的困擾,整夜睡不著覺。
  • 樓上樓下鄰居之間的噪音大戰,樓下要求9點後不能走路和看電視
    紛紛搬上樓的居民,一邊感嘆"登高望遠"的舒適,一邊吐槽著樓層噪音的煩惱。最近來自杭州的小樊給記者打電話,訴說了她與樓下鄰居趙先生間的鄰裡糾葛,希望記者能夠幫助進行調解。小樊居住在仁和大廈,最近幾天自家的地板經常會在半夜的時候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她覺得應該是樓下的住戶使用了震樓器一類的東西引發的。
  • 嫌3歲娃玩球噪音大,「樓下」鄰居闖入「樓上」打全家
    (樓上8歲女童被樓下鄰居入室打傷)晚餐時間,只因嫌棄樓上「動靜大」,樓下鄰居推門而入暴打全家,受傷的樓上男主人為保護家人出手還擊,最後被拘留10天。近期,在河南鄭州一小區居住的小芳一家遭遇了「一個皮球引發的血案」。
  • 江蘇太倉:「震樓神器」報復樓上鄰居?鄰裡和睦相處還需多多包容體諒
    >可這所謂「神器」真鎮得住樓上鄰居家的噪音嗎?姚某方才坦白因為其妻子處於懷孕期間平日裡樓上鄰居發出的陣陣噪音影響家人生活他反映多次卻遲遲得不到解決所以就想到用「震樓器」進行報復民警告知其涉嫌故意幹擾他人正常生活
  • 嫌3歲娃玩球噪音大,樓下闖入樓上打全家!警方操作惹爭議
    樓上8歲女童被樓下鄰居入室打傷晚餐時間,只因嫌棄樓上「動靜大」,樓下鄰居推門而入暴打全家,受傷的樓上男主人為保護家人出手還擊反而被拘留10天。樓上小芳說:「樓下擅闖我家,打我孩子、傷我老媽、嚇呆我娃,我老公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不還手?」樓下鄭先生說:「我們去反映噪音,樓上把我們反鎖在他家。」警方稱:「因為樓上男主人也打了對方,所以要拘留。」究竟是樓上男主人正當防衛還是警方違規處罰?記者進行探訪。
  • 嫌3歲娃玩球噪音大,「樓下」闖入「樓上」打全家!鄭州警方這波操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婁元軍 實習生 張涵 樓上8歲女童被樓下三鄰居入室打傷晚餐時間,只因嫌棄樓上「動靜大」,樓下鄰居推門而入暴打全家,受傷的樓上男主人為保護家人出手還擊反而被拘留10天。近期鄭州管城區中嶽·七裡香堤小區小芳一家遭遇了「一個皮球引發的血案」。
  • 對於樓上鄰居製造的噪音困擾,我有話要說
    可事與願違,從年前放假回家到現在基本沒睡一個安穩覺,因為樓上鄰居太吵,每天想22:00點睡,基本到23:00點左右一定會被吵醒,樓上高跟鞋、家具移動、丟東西聲簡直比「午夜兇鈴」還恐怖。為不被吵醒,因此只能等樓上睡了,沒有大動靜了,以後我才敢睡,並且耳朵還得塞上隔音塞才放心躺下。
  • 樓上太吵樓下屋主對著屋頂錄噪音 樓上鄰居:孩子跑動是天性
    對於90後的小王來說,自從去年搬到新房,煩惱就開始了,因為樓上太「鬧騰」,噪音聲聲入耳,全家人無法安靜生活。對此,樓上的80後鄰居也有說法:「我不能把我家孩子綁著不讓動吧,孩子跑啊動啊是天性。」小王和樓上住戶差不多都是去年8月入住的,因不堪長期噪音困擾,她還寫了4000多字的噪音日記,「有一天晚上凌晨一點多的時候,樓上一直有光著腳從客廳走到主臥的聲音,來來回回特別明顯。」「我記不清是8月份的哪一天了,樓上突然在玩滑板車,在我們樓下聽著就像地震一樣,他們玩了很久我們實在受不了,就上樓溝通了下,這次是我婆婆上去的。
  • 樓下竹竿天天敲天花板,樓上打算買震樓器還擊……杭州兩對夫妻鬧了...
    他樓下的鄰居是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今年10月開始,兩戶人家因為戶外空調外機安裝的事起了矛盾,鬧得很不愉快。樓下的老夫妻覺得不對勁:「哎喲,你這裝到這裡來,空調一啟動,譁譁譁的熱風打到牆壁上反彈回來,我們家衛生間窗戶還要不要開了,而且噪音多大啊!」
  • 噪音對抗戰:嫌樓上太吵,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
    是這樣的,我女兒高三了,每晚都要複習,可樓上蹦蹦跳跳實在太吵了。」老王聽完一臉疑惑:「可我家不是10樓,是11樓啊!」這時,9樓住戶稍微猶豫了一下說道:「所以啊,我能在你們家跳會兒嗎?」樓上太吵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確困擾著一些住戶,碰到脾氣大的,說不定真的會用剛剛這個方法「懟」回去。最近,陝西西安的尉先生就被「懟」了,樓下的鄰居嫌他吵,居然用上了「震樓神器」。
  • 樓上太吵樓下入室施暴:世界如此美好,你們卻如此暴躁
    但就在近日,為了一個皮球,樓上樓下兩家人竟然大打出手,甚至進了醫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因調解無果,治安二中隊警官們只好將樓下鄭太太和其中一個兒子治安拘留15天(另一兒子失蹤),樓上楊家也有家人被治安拘留10天。
  • 樓上發出噪音,樓下自製「震樓神器」反擊,鄰裡之間怎能如此相處
    導讀:噪音對於大家來說都並不陌生,由噪音引發的矛盾也不少。這不家住鄭州市城東路23樓的馬先生求助我們說,自己在家經常會聽到「咚咚」的聲音。而且經常是半夜一兩點的時候,對於這些「咚咚」的聲音,他說可能是樓下的鄰居購買了震樓神器對他們家進行報復。都是鄰居住著,應該和睦相處,為什麼會報復馬先生一家。兩家究竟有著什麼矛盾?
  • 樓上小孩太吵,樓下用震樓器還擊,鄰裡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如今的社會,鄰居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以前親密了,大家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一旦鄰裡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甘肅的臨夏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住戶張先生說,樓上2歲的小孩子跑來跑去太吵了,影響到他的母親,他無奈才用震樓器還擊。而樓上則稱,小孩子跑來跑去很正常,會儘量去管。那麼,鄰裡之間到底應該如何相處呢?
  • 遠親不如近鄰,但樓上總是噪音擾民,有什麼辦法?震樓器違法嗎?
    短時間內無法實現自己的別墅夢想,那麼就只能選擇購買樓房,這就在無形中讓自己增加了很多鄰居:對門鄰居、樓上鄰居、樓下鄰居等等。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相互之間有個幫助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有時鄰居的一些擾民行為也會讓你感到抓狂,又無可奈何。在眾多抓狂的事情中,有一件事相信很多住樓房的人都遇到過,那就是樓上的噪音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