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發出噪音,樓下自製「震樓神器」反擊,鄰裡之間怎能如此相處

2020-12-21 西瓜熱評

導讀:噪音對於大家來說都並不陌生,由噪音引發的矛盾也不少。這不家住鄭州市城東路23樓的馬先生求助我們說,自己在家經常會聽到「咚咚」的聲音。而且經常是半夜一兩點的時候,對於這些「咚咚」的聲音,他說可能是樓下的鄰居購買了震樓神器對他們家進行報復。都是鄰居住著,應該和睦相處,為什麼會報復馬先生一家。兩家究竟有著什麼矛盾?

馬先生說,前幾天下午四點多他和老伴兒在家裡休息的時候,樓下的鄰居上來敲門,說他家裡有噪音。當時家裡就他和老伴兩個人在休息,家裡也沒有孩子,不可能有聲音,所以他們拒不承認發出了聲音。但是從那以後,就經常聽到樓下傳來的「咚咚」的聲音。在他看來,樓下的鄰居就是買了傳說中的震樓神器來回擊他們。

隨後我們在購物網站搜索到,這個叫做震樓神器的產品,最高銷量竟然高達每月近4000件。可是大家相互都是鄰居,馬先生樓下的這戶人家為什麼這樣做呢?

我們決定去馬先生樓下鄰居家去問問情況。22樓的何女士一見到我們的到來就開始抱怨樓上馬先生家天天噪音不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馬先生說樓下製造噪音影響了自己的休息,而何女士卻說馬先生一家製造噪音。

這時候馬先生的女兒馬睿解釋說,並不是自己家產生了噪音,而是鄰居何女士的要求太嚴格了,不讓自己家裡發出一點聲音,做飯切菜,洗衣服放水的聲音都不行。就因為這些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聲音,何女士才購買了震樓神器報復他們家。

對於馬睿的說法,何女士很是氣憤。但是在搞清楚所有事情的原委之前。我們詢問何女士是不是家裡購買了震樓神器?在徵得何女士同意的情況下,我們對何女士家裡進行了排查,但是並沒有找到馬先生所說的震樓神器。那麼,既然何女士一家並沒有鎮樓神器,那麼聲音又是從何而來呢?

為了驗證兩家人的說法,我們待在22樓,讓23樓的馬先生一家故意發出生活噪音,希望能夠親身體驗一下,看看何女士是真的飽受噪音的困擾,還是誇大其詞。

經過測試,在22樓,確實能夠聽到23樓所發出的噪音,但是也並沒有和女士所說的那麼嚴重。這時馬先生的女兒說為了搞好鄰裡關係,他們家還買了個絞肉機,菜和肉都不切,用絞肉機絞。為了減少噪音,他已經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並不能達到何女士一家的要求,何女士還是用震樓神器來報復自己一家。

這些生活噪音可能和小區的結構有關,我們來到陽臺查看有沒有解決方法,但是卻意外發現了兩根奇怪的棍子。看著天花板上斑駁的痕跡,我們明白了馬先生一家飽受噪音困擾的原因。

這時何女士顯得有些尷尬,接著她的兒媳婦說,以前確實想過購買震樓神器,但是為了避免鄰裡之間矛盾加劇,所以沒有購買,但是馬先生一家的做法卻變本加厲,之所以出此下策,也實屬無奈。

我們也能看得出。為了維護好鄰裡關係,兩家也都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但是矛盾始終不斷。一家覺得自己很冤枉,並沒有發出噪音,一家覺得鄰居發出的噪音令自己無法生活。一時的調解也陷入了僵局,所以我們決定去尋找社區人員的幫助。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兩家已經調解多次了,何女士現在最大的心結在於,她認為23樓的鄰居已經不單單是製造日常的生活噪音,而是故意報復,有意製造噪音,為了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社區工作人員願意陪同我們一起,解決這兩家的糾紛。

經過勸說,何女士的兒媳婦麗麗同意跟樓上馬先生一家共同商議,解決方案。

說起自己家奇怪的聲音,23樓的馬先生一家也覺得很委屈,自己一家人已經很注意了,可是矛盾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激化了。

麗麗告訴我們,因為她平日裡飽受噪音的折磨,所以她能夠準確分辨出正常的生活噪音和故意製造出的噪音,兩者之間的區別。

雙方家人也都不想繼續生活在你來我往的噪音鬥爭之下。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了共識,雙方約定晚上10:00到第二天早上8:00之間雙方都儘量不發出噪聲。

我們希望馬先生一家能夠以身作則,從生活的小細節中做出改變。隨後,我們來到22樓,把馬先生一家作出的改變,告訴了22樓的何女士,希望何女士也能夠放下以往的成見,給予對方信任,重拾鄰裡之情,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噪音是現代城市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產生噪音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我們認為只要雙方都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如果真的遇到了問題,也不要想著去報復對方,加劇矛盾,在這裡如果何女士一家如果能和馬先生一家及早的坐下來好好溝通,協商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想辦法報復,兩家人也不至於發生這種情況。

此文章為「西瓜熱評」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噪音對抗戰:嫌樓上太吵,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
    是這樣的,我女兒高三了,每晚都要複習,可樓上蹦蹦跳跳實在太吵了。」老王聽完一臉疑惑:「可我家不是10樓,是11樓啊!」這時,9樓住戶稍微猶豫了一下說道:「所以啊,我能在你們家跳會兒嗎?」樓上太吵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確困擾著一些住戶,碰到脾氣大的,說不定真的會用剛剛這個方法「懟」回去。最近,陝西西安的尉先生就被「懟」了,樓下的鄰居嫌他吵,居然用上了「震樓神器」。
  • 樓上噪音太大 男子自製震樓神器報復成功 結果太意外
    震樓器,不稀奇,自製震樓神器才真的牛!  僅僅幾個大泡沫箱子、數個擴音器、三根竹杆子和幾組線圈,加上簡單的組合拼裝,三隻震樓神器立馬製成,分別豎立在房屋的3個角落,妥妥製造出比樓上更為強大的噪音。  生活在城市,大部分人都過著樓上樓下的生活,當然肯定也或多或少經歷過被樓上噪音騷擾的煩惱。  孫某就認為自己正在被樓上可怕的噪音折磨的痛不欲生。  每天晚上,樓上總是傳來各種各樣的動靜,一會兒凳子倒了,一會兒彈珠掉了,一會兒又傳來高跟鞋的「噠噠噠」聲,沒一刻是可以讓他安安靜靜地睡覺的,簡直讓他頭痛欲裂,分分鐘想爆炸!
  • 江蘇太倉:「震樓神器」報復樓上鄰居?鄰裡和睦相處還需多多包容體諒
    因為樓上傳來咚咚噪音市民姚某日夜難安他在朋友的慫恿下決定祭出「絕殺」:一款備受推崇的「震樓神器」進入了他的視野>可這所謂「神器」真鎮得住樓上鄰居家的噪音嗎?4月20日19時40分太倉市高新區派出所接到竇某(女,40歲,原籍揚州)報警稱其位於華僑花園小區居住地的樓下人家噪音很大影響其正常休息
  • 年輕媽媽上網求助:我們已經很小心了,但樓下鄰居還是裝了震樓神器
    「震樓神器」一出現,雙方地位馬上轉換,這下輪到樓上受不了,著急上火,很多人選擇投訴或報警。4.關于震樓神器的公開報導,基本都集中在最近兩三年。在它出現之前,樓下完全處於弱勢地位,可以說對樓上幾乎毫無辦法——這可能也是「震樓神器」一經面世就迅速風靡,這兩年案例急劇增多的主要原因吧。
  • 西安一女子家半夜樓上噪音大 忍無可忍買震樓神器「報復」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買了震樓神器想提醒樓上業主安靜些,但沒想到用了後反而讓自己家也不得安寧。 王女士家在西安市鳳城九路附近,2012年交房後一家人入住小區,一兩年前樓上換了業主,她便偶爾會在半夜被驚醒。
  • 遠親不如近鄰,但樓上總是噪音擾民,有什麼辦法?震樓器違法嗎?
    短時間內無法實現自己的別墅夢想,那麼就只能選擇購買樓房,這就在無形中讓自己增加了很多鄰居:對門鄰居、樓上鄰居、樓下鄰居等等。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相互之間有個幫助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有時鄰居的一些擾民行為也會讓你感到抓狂,又無可奈何。在眾多抓狂的事情中,有一件事相信很多住樓房的人都遇到過,那就是樓上的噪音擾民。
  • 鄰裡鬥氣半夜用上了震樓器,同樓居民:求放過
    西海岸新區珠海二區教師樓的住戶說,10月15號晚上,2單元的4樓和5樓住戶之間,因為之前的一些矛盾升級,雙方互相用起了震樓器,導致整棟樓的鄰居都跟著受了影響。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樓上樓下的鄰居為啥要互相開震樓器呢?
  • 嫌樓上女孩彈鋼琴擾民 樓下鄰居製造噪音來報復
    有個笑話,說一位父親為了鼓勵孩子學鋼琴,承諾彈一小時琴可以拿10元的零花錢,孩子學琴很熱情,可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不彈了,父親問為什麼,孩子說:樓下的奶奶說了,我不彈的話,她給我20元。這個笑話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學鋼琴很難,第二,隔音不好確實會引發鄰裡矛盾。
  • 8點震到凌晨1點,杭州女子受不了求助:樓下裝了震樓神器怎麼辦?
    近日,一位杭州女子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家中快要被樓下安裝的震樓神器逼瘋,一個星期了,每天從晚8點震到凌晨1點,實在受不了了,希望網友能支招。很多使用震樓工具的人都是出於報復上下樓的心理,究竟這兩家之間有何矛盾?
  • 樓上太吵樓下入室施暴:世界如此美好,你們卻如此暴躁
    鄰裡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理應互相幫助、友好相處。但就在近日,為了一個皮球,樓上樓下兩家人竟然大打出手,甚至進了醫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安靜點,小心我用「震樓神器」...
    沒想到是家住杭州68歲的孫大伯自製的「震樓器」。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變淺,有點風吹草動就受不住。這不,孫大伯因為噪音這點事兒跟樓上住好多年的鄰居李老伯槓上了。 李老伯向民警訴苦說自家人在樓上一直很注意,平時儘量將活動音量降到最低,根本不可能吵到讓樓下睡不著覺的地步。之後,民警也從社區等處了解到,孫大伯因患有神經衰弱症,睡眠質量比較差,可能偶爾會有幻聽現象存在。將孫大伯自製的「震樓器」拆除後,民警對雙方進行了調解。
  • 樓上噪音引發鄰裡糾紛 張店警方調解和平相處
    民警接到電話後,及時調查協調成功化解了鄰裡糾紛民警迅速將兩家人拉開,分別了解情況後得知,住在樓下的劉大娘一家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以來飽受樓上住戶發出的噪音煩擾。「每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他們樓上總是有東西掉在地上還有小孩玩滑板車跑來跑去的聲音,長時間的噪音使我無法安心寫作業!」劉大娘的小孫女一臉委屈地向民警抱怨道。
  • 杭州小夥被樓上噪音逼得租房住,「以牙還牙」 竟用震樓器反擊
    但是,杭州某小區一位姓周的業主,卻遇到了一戶極「難相處」的鄰居。有多難相處呢?據小周反饋,這戶鄰居就住在他們家樓上。自2018年搬入之後,樓上就時常傳來噪音。比如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有拖拽桌椅板凳的聲音,有時候還會有小孩跳繩的聲音。當時,小周的孩子未滿1歲,妻子正在哺乳期,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時候。
  • 大連鄰居安裝震樓器反擊樓上噪音最後打做一團 法院:互賠損失
    樓上噪音樓下還擊鄰居不能好好處麼?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大連市甘井子區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影響樓下休息,兩家不僅動手打了起來,樓下住戶還安裝「震樓器」進行反擊。為報復樓下安震樓器賀先生提出上訴,其認為姜先生到自己家裡發生衝突,屬主動滋事,應從重處罰。另外,姜先生家使用震樓器,主動震動發出噪音,影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休息。而姜先生辯稱震樓器與本案無關。二審法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樓上阿姨愛製造噪音屢勸不聽 網推一神器:專制惡鄰居
    住在公寓大廈的民眾有時會有被樓上鄰居噪音幹擾的經驗,一般在經過勸說之後,彼此都會各退一步,希望以和為貴,畢竟可能要一起當鄰居好幾年。有位女網友近期上網發文分享,她說自家樓上的鄰居住著一位阿姨習慣穿鞋大聲走路,又愛移動家具,加上她2個女兒時常在樓上奔跑、打籃球,噪音吵得她受不了,而在樓主老公勸導3次後,對方竟主動加Line,結果每次吵鬧後對方還是裝死不認,令樓主感到崩潰,而貼文一出後,網友們紛紛推薦她使用一款神器,表示這是專門用來對付惡鄰居的法寶。
  • 樓上噪音「屢教不改」 樓下鄰居竟用「震樓器」反擊
    輕則,上樓找鄰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重了,還可能鄰裡撕破臉甚至驚動警方。11月5日,家住大唐世家的讀者吳女士,就向記者講述了一件鄰居噪音擾民的事。樓上噪音「屢教不改」樓下一怒買來震樓器吳女士說,她所在的小區有一位業主,因為長期備受樓上鄰居家的噪音困擾,在多次溝通無效的情況下,買來了震樓器「對付」樓上。
  • 樓上樓下鄰居之間的噪音大戰,樓下要求9點後不能走路和看電視
    紛紛搬上樓的居民,一邊感嘆"登高望遠"的舒適,一邊吐槽著樓層噪音的煩惱。最近來自杭州的小樊給記者打電話,訴說了她與樓下鄰居趙先生間的鄰裡糾葛,希望記者能夠幫助進行調解。小樊居住在仁和大廈,最近幾天自家的地板經常會在半夜的時候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她覺得應該是樓下的住戶使用了震樓器一類的東西引發的。
  • 樓上小孩太吵,樓下用震樓器還擊,鄰裡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如今的社會,鄰居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以前親密了,大家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一旦鄰裡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影響。在甘肅的臨夏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住戶張先生說,樓上2歲的小孩子跑來跑去太吵了,影響到他的母親,他無奈才用震樓器還擊。而樓上則稱,小孩子跑來跑去很正常,會儘量去管。那麼,鄰裡之間到底應該如何相處呢?
  • 又要用震樓神器還擊?杭州樓上樓下這兩戶人家 因為空調外機起了矛盾
    樓下的老夫妻覺得不對勁:「哎喲,你這裝到這裡來,空調一啟動,譁譁譁的熱風打到牆壁上反彈回來,我們家衛生間窗戶還要不要開了,而且噪音多大啊!」 雙方因此起了爭執,老夫妻堅持小張把空調外機挪走,但小張也不知道可以挪到哪裡去,而且著急入住,就讓安裝工繼續安裝。
  • 「震樓神器」引上千網友留言!杭州馮阿姨特地來電感謝樓下老教授...
    樓下鄰居幾次上來提意見,說樓上太吵,陳女士和老公覺得自己是正常居家過日子,孩子管了,已經很小心了。可沒想到,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每晚8點震到凌晨。陳女士很煩惱,發帖在網上求助。詳見《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昨天,家住清波苑的馮阿姨看到快報打來電話,說自己看了這篇報導也很有感觸,「還想感謝我樓下教授夫婦對我們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