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三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正式落下帷幕。最後一天的展會現場,依然有大量觀眾前來觀展。特色街區手工紙藝、超萌治癒柴犬周邊與海卉花市的盆栽鮮花,將會場點綴得生機勃勃。不少商家現場清貨,超低價折扣更讓不少市民滿載而歸。
紙藝展臺成打卡熱點 半價柴犬周邊被一掃而空
超萌治癒柴犬周邊
由軍工廠改造的長江180藝術街區,是安徽省第一個將工業廠房注入創意元素,改造成的文創園區。本屆文博會中,長江180展區布展設計,結合了園區廠房建築特色,用半鏤空式展區形狀,表現出合肥創意街區的開放感與包容性。做舊的鋼管構成的門欄,將老工廠的歷史感搬到了現場。既有老軍工廠的歷史展示,又有亮眼的文創周邊,還有咖啡拉花和陶藝拉坯等互動體驗。這個集合肥最新最潮的人文、創意、休閒想法為一體的藝術街區展,即使是在文博會的最後一天,依然人氣爆棚。
Aimee紙藝工坊,是此次長江180藝術街區展的門面擔當。粉色的大枝玫瑰花近一人高,墨綠色寬葉子的椰子樹、仿真度極高的大朵牡丹,展區的一角被布置得宛若熱帶雨林。據老闆許玲容介紹,這些幾乎以假亂真的作品,都是Aimee紙藝工坊的工作人員,通過對紙張處理、上色、定型、粘連等一系列步驟,純手工製作出來的。
其中一朵盛開的淡黃色牡丹,嬌豔欲滴、亭亭玉立地站在展櫃邊。極度逼真的花瓣形態,十幾層花瓣共同包裹蕊心的壯觀景象,吸引了不少觀眾取景擺拍。許玲容向記者介紹,這朵牡丹採用了特殊的義大利皺紋紙為原料。因其獨特的紙張紋理,能賦予花瓣柔嫩又輕盈的狀態。經過黃色的漸變暈染後,從花心到花瓣,每一片都是工作人員一點一點剪出來的。再通過手工凹出花瓣的「表情」,由中心向外部花瓣層層拼接,使得這朵牡丹看上去既嬌嫩又有風骨。「花瓣的表情就是花瓣的造型,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絕對不會重複。純手工製作的紙藝,就是通過還原這種獨一無二的美,向大家展示生活中的創意與享受。」
「雲養狗」這個詞,在寵物越來越風靡我們社交圈的當下,已經是許多年輕人表達對動物的喜愛和減輕自己生活壓力的首選方式了。長江180藝術街區裡的「有柴治癒社」,就是這樣一個通過召集大家雲養柴犬,而緩解年輕人生活壓力的休閒咖啡館。作為此次長江180展區最熱門的展臺之一,有柴治癒社帶來的一系列原創柴犬周邊,更是受到了超多遊客的青睞。記者前來打卡時,正值展臺進行閉幕前的優惠活動。全場5折的柴犬擺件、茶杯、帆布包,立馬被眾多愛犬人士一掃而空。
「此次展出我們帶來了柴犬為主題的大中小型抱枕,還有一套六個的柴犬系列表情鑰匙扣。吃喝拉撒、生氣、撒嬌的柴犬形態都有。因為是最後一天展出,我們很多創意周邊的折扣都很低。」據展臺負責人朱穎介紹,此次展出的一款印著五隻小柴犬的雙層帆布包,折後價格僅售10元,不少柴犬愛好者一次就買了黑白黃三個顏色。還沒到中午,就已經賣光了。「因為場地限制,我們店鋪裡的柴犬沒辦法帶來現場。但平常在180街區,會有很多年輕人來和店裡的狗狗玩耍。這既是提倡人和小動物們和睦共處,更是給很多都市人一種排解壓力的方式。」
海卉花市打造文博會現場的園林美景
海卉花市的盆栽鮮花
不論是小橋流水的風景如畫,還是清新淡雅的竹林籬笆,又或是栽滿綠植的假山、煙霧繚繞的魚池,這些在海卉花市的展區裡,都能滿足你。海卉的展區並不大,卻被設計師張默行用青磚地鋪、籬笆竹林和徽州最具代表性的灰瓦白牆,打造出了一個現場版的合肥院子。「展會年年有,展館也總是大同小異,這次想在傳統的展出形式上做一些調整,特別引入了花市裡知名度比較高的原生態景觀盆、自家可建的微型魚池等,讓大家感受一下園林式的風格。」
既然要打造園林式的展區,花卉自然是唱戲的主角。海卉花市此次特意在花材的選擇上下了一番功夫。「花朵不僅僅是養在家裡的,更是長在室外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因此,在文博會現場,除了家養蝴蝶蘭、幸福樹、龍血樹等老百姓熟悉的室內花材,適用於室外栽種的蘆葦、向日葵等庭院用花,更是為觀眾們帶來了不少野趣。現場還有書法字畫、漢服長裙等應景展臺,共同展現著文化與美景的相互交融。
肥東老照片牽手吳山鐵字畫 發掘合肥人的文化寶庫
「80年代肥東紡織廠粗紗車間」「2007年肥東最後一輛小紅車載客去合肥」「1982年撮鎮街道籌辦蚊香廠」……這是一組懸掛在肥東縣展區牆面上的老照片,更是一組記錄了70年來,祖輩父輩奮鬥足跡的光影畫卷。通過生產生活、社會事業、民俗民情、社會變遷等多個角度,記錄了合肥人為創建美好生活付出的辛勤勞動。而老照片的邊上,肥東1952糧倉文創街區,則通過以靈璧石為造型的純銅雕塑等文創產品,展示了這個環巢湖旅遊帶上,首家集鄉村文化與藝術創意街區為一體的鄉間文化集聚地,讓觀眾們在新老對比下,直觀地感受到了合肥的發展與進步。
長豐縣的吳山鐵字畫,不僅是長豐一張耀眼的名
吳山鐵字
「80年代肥東紡織廠粗紗車間」「2007年肥東最後一輛小紅車載客去合肥」「1982年撮鎮街道籌辦蚊香廠」……這是一組懸掛在肥東縣展區牆面上的老照片,更是一組記錄了70年來,祖輩父輩奮鬥足跡的光影畫卷。通過生產生活、社會事業、民俗民情、社會變遷等多個角度,記錄了合肥人為創建美好生活付出的辛勤勞動。而老照片的邊上,肥東1952糧倉文創街區,則通過以靈璧石為造型的純銅雕塑等文創產品,展示了這個環巢湖旅遊帶上,首家集鄉村文化與藝術創意街區為一體的鄉間文化集聚地,讓觀眾們在新老對比下,直觀地感受到了合肥的發展與進步。
長豐縣的吳山鐵字畫,不僅是長豐一張耀眼的名片,也是合肥的歷史文化瑰寶。作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山鐵字畫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鐵鑄工藝的同時,也與時俱進地在內容上賦予了更符合現代審美和情趣的內涵。一幅以「樂」為題的鐵字,筆鋒時而粗時而細,時而柔和時而遒勁有力。據安徽吳山鐵字畫非遺傳承人鄧之元介紹,創作這幅作品時,他想到了現代人最流行的一個詞「減肥」。他希望通過鐵藝的呈現,表達出「胖也樂、瘦也樂、剛強柔軟都得樂」的生活哲理。
「請系好安全帶,即將開始體驗無人駕駛。」要說科技感和趣味性,肥西縣的多項互動體現設備,給了不少合肥觀眾動手的樂趣。轉動把手就可觀察圓形變成花朵、坐在模擬駕車儀上喊一聲「開始」就能體驗無人駕駛,還有體感互動遊戲教你如何防止金融詐騙。不僅是小朋友,就連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也都忍不住上來體驗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