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藝文化蓬勃發展 山區紙燈籠漂了洋過了海

2020-12-26 東南網南平頻道

1日,來自建甌市紙藝文化產業協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建甌紙燈籠產值預計達9000多萬元;今年全年產值,在去年超1億元的基礎上,有望同比增長10%-20%。

建甌紙燈籠製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上世紀90年代,當地研發的工藝彩紙燈籠便填補了我省空白,被列入福建省新產品推廣「星火計劃」。2007年,當地自主文化創意的紙燈籠精品到德國參展,備受歐洲人推崇。「從那以後,建甌生產的紙燈籠產品絕大多數出口歐美等國。」建甌市文改辦負責人說。

作為南平市紙燈籠生產的龍頭企業,建甌市尚鴻工藝品有限公司已由過去傳統單一的生產型企業發展成為集進出口貿易、諮詢設計、生產加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躋身紙燈籠出口企業前列。「一路來,我們非常注重文化創意,緊跟市場需求變化,不斷推陳出新,從而增強紙燈籠民俗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全國出口佔有率不斷提高。」總經理練周金說,公司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日本、中東以及我國香港等地。

經近30年發展,建甌紙燈籠產業發展迅猛,已成為全國著名紙燈籠產地。目前,當地基本形成一條匯集裁紙、染紙、印刷、模具製作、繞線、設計等操作工序的較完整的產業鏈。

據了解,建甌紙燈籠加工企業遍布各鄉鎮街道,全市現有紙燈籠生產企業30多家、家庭作坊70餘家。當地設計的具有自主文化創意的紙燈籠多達1000餘種,形成針對聖誕節、萬聖節、復活節、情人節、歌舞會、生日聚會、公司慶典等各種系列的卡通燈、動物燈、提燈、西瓜燈、花籃燈、拉花燈、節日燈、廣告燈等工藝彩紙燈籠,每年都有數百種造型獨特、款式新穎的工藝紙燈籠銷往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全國紙燈籠出口產值達10億多元,其配套的紙燈罩60%以上產自於建甌。」建甌市紙藝文化產業協會顧問林建明告訴記者,這些年,很多建甌人改變了「坐等生意上門」的習慣,主動到福州、廈門和浙江義烏、廣州、湖北等地拓展市場。

為更好實現人才集聚、資源整合、抱團發展,4月,建甌市成立紙藝文化產業協會。林建明表示,下一步,協會將研究如何打造紙藝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名牌企業、精品力作和文化名人。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利用網絡銷售平臺加快紙藝電子商務發展,讓建甌的紙燈籠更多地在海內外落地。

採訪手記>>>

近幾年,建甌紙燈籠產業發展迅猛。然而,我們在採訪中了解到,該產業要進一步壯大,還有一些瓶頸亟待破解——

現有企業點多面廣,普遍低、小、散: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規模偏小、實力偏弱,在與外地大中型企業配套合作時往往處劣勢,只能依附為其配套,無話語權;尚未形成抱團式和鏈條式發展,企業各自為戰,難以形成行業、產業優勢。此外,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的紙燈籠企業屈指可數,而紙燈籠產業又是流動資金需求大、需求時間長的行業,缺乏銀行支持,企業生產和發展成本高企。

建甌紙燈籠行業要發展得更好更大更持久,對於企業而言,須儘快打造一支有較高素質的隊伍,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將其作為文創產業來運營,往中高端產品謀求轉型升級;同時,勇敢「走出去」,直面市場,提升產品的知名度、產品附加值和定價話語權。

對當地有關部門而言,應分類指導、重點幫扶,對基礎條件紮實、經營狀況良好、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採取減輕稅負、資金扶持、信貸支持等措施,助推其做大做強;合理布局整合資源,制定統一的紙燈籠產品質量標準,建立退出機制,防止惡意競爭,避免無序發展;同時,建立優化、兼併、整合的平臺,科學布局產業發展。(朱海華 魏劍生)

相關焦點

  • 山區紙燈籠 漂了洋過了海
    本報訊 (記者 朱海華 通訊員 魏劍生) 來自建甌市紙藝文化產業協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1-9月,建甌紙燈籠產值預計達9000多萬元;今年全年產值,在去年超1億元的基礎上,有望同比增長10%-20%。作為南平市紙燈籠生產的龍頭企業,建甌市尚鴻工藝品有限公司已由過去傳統單一的生產型企業發展成為集進出口貿易、諮詢設計、生產加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躋身紙燈籠出口企業前列。「一路來,我們非常注重文化創意,緊跟市場需求變化,不斷推陳出新,從而增強紙燈籠民俗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全國出口佔有率不斷提高。」
  • 建甌紙燈籠發展迅猛 已成為全國著名紙燈籠產地
    原標題:建甌紙燈籠發展迅猛 已成為全國著名紙燈籠產地   來自建甌市紙藝文化產業協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1-9月,建甌紙燈籠產值預計達9000多萬元;今年全年產值,在去年超1億元的基礎上,有望同比增長10%-20%。   建甌紙燈籠製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
  • 紙藝與花卉點亮文化之美
    昨日,第十三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正式落下帷幕。最後一天的展會現場,依然有大量觀眾前來觀展。特色街區手工紙藝、超萌治癒柴犬周邊與海卉花市的盆栽鮮花,將會場點綴得生機勃勃。不少商家現場清貨,超低價折扣更讓不少市民滿載而歸。紙藝展臺成打卡熱點 半價柴犬周邊被一掃而空
  • 建甌:紙燈籠「照亮」婦女脫貧致富路
    建甌市是全國著名的紙燈籠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紙燈籠之鄉」,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條匯集裁紙、染紙、印刷、模具製作、繞線、設計等操作工序的較完整產業鏈,大多數產品出口歐美等國。2019年,全國出口紙燈籠產值約10億元,建甌佔80%以上。  在產業發展的迅猛帶動下,建甌全市18個鄉鎮(街道)有兩萬名婦女在「家門口」從事紙燈籠加工,邁向脫貧致富路。
  • 烏魯木齊文創產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隨著烏魯木齊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這裡已經成為新疆首個文創集結地,煥發出新的光彩。7坊街創意產業集聚區的變化,也是近年來烏魯木齊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烏魯木齊充分利用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專業人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積累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政府與企業的兩輪驅動下,文創產業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展現了獨特的魅力。
  • 2018中國(北方)國際紙業展覽會暨首屆全國紙藝用品展銷會
    展會主題:綠色製造  創新未來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助推紙產業鏈的騰飛,形成綠色發展新篇章。本世紀以來,我國造紙產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供給結構明顯改善,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綠色製造大力發展,生產規模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 2018中國(北方)國際紙業展暨首屆全國紙藝用品展銷會以秉承綠色發展理念「綠色製造、創新未來」為主題,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真正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 《動物餐廳》紙燈籠作用介紹 紙燈籠獲取攻略
    導 讀   在動物餐廳這款遊戲裡會有各種不同的道具,紙燈籠會散發出柔和的光,今天小編就與玩家們分享下關於動物餐廳紙燈籠怎麼解鎖攻略
  • 記憶裡的紙燈籠
    孫紅巖  春節剛過,沉浸在喜慶氛圍裡的人們又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午,我領著小侄去街上買燈籠,賣家將各式各樣造型精美的塑料燈籠一一向我介紹著,這些燈籠都安有電池,不僅會亮,有的還會奏出歡快的音樂。小侄選了一個卡通形狀的燈籠,開心地玩起來。
  • 肅州區「文化+」模式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肅州區以「文化+」模式作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方向,著力推動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文化發展框架,形成了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格局。肅州區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 臺灣著名紙藝大師攜手國際總部廣場,舉辦廣州首屆紙藝陳列展!
    ,紙夢文化科技公司CEO:陳建仲親臨南沙!!!為越秀國際總部廣場打造廣州首屆紙藝陳列展!!紙藝就是普通摺紙?NONONO~!!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想在紙藝大展前提前過一過癮嗎?
  •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暨系列手作體驗活動在北京啟幕
    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產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突出表現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留下的審美細節,填補了一項大運河文明藝術表現形式的空白。
  • 沙坪垻:紙燈籠和中秋節才是絕配!
    沙坪垻:紙燈籠和中秋節才是絕配!,自古以來,中秋節就少不了燈籠這種文化元素。今天,盛德沙坪垻小學開展了一堂主題班會,現場教同學們如何製作紙燈籠。
  • 文化產業煥發蓬勃生機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葉洋特)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雲上文博會)正式拉開帷幕。記者獲悉,鹽田區參會的主題為「文旅融合、產業興鹽」,按照「1+1」的格局,籌備了「一個官網平面展區、一個3DVR虛擬展廳」。
  • 中國國內旅遊市場蓬勃發展
    原標題:中國國內旅遊市場蓬勃發展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月9日刊發題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旅遊市場》的報導稱,近期,中國頂級旅遊勝地5A級景區的名單又增加了成員
  • 傳統年貨最招人 電燈籠賣不過手工製作紙燈籠
    傳統年貨最招人 電燈籠賣不過手工製作的紙燈籠近日,新文化記者在歐亞超市、中東大市場、北方市場等商場發現,臨近春節,市民紛紛為迎新春做準備,對聯、剪紙、燈籠、中國結等年貨火爆熱銷。電燈籠賣不過紙燈籠近日,記者在北方市場看到,今年一些民間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紙燈籠,頗受廣大市民青睞。一位攤主表示:「往年都是電動塑料材質的燈籠好賣,沒想到今年這些傳統手工製作的紙燈籠竟然大受歡迎!」「今年市場上這些手工製作的紙燈籠做得很有意思,造型可愛,也很有創意,所以就忍不住把它買下了。」
  • 這恐怕是80後都做過的元宵節扎紙燈籠
    我小時候過正月十五,哪看過什麼花燈啊,都是自己扎一個紙燈籠,點上媽媽做的專屬面燈, 提著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的照照雞窩,照照牛欄,照照囤,等到燈油燃盡,大人們會根據燈芯結成的燈花來預測今年的收成。雖說苦了點,但回憶起來,卻有滿滿的幸福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記憶中的扎紙燈籠吧。多年不做,手藝退步不少,效果還算可以吧。
  • 元宵節電燈籠缺乏節日意義 傳統紙燈籠「復寵」
    但是近年來,由於電子聲光燈籠的盛行,紙燈籠較為少見了,但昨夜記者發現,不少孩子們又重新愛上了紙燈籠。「我小時候玩的是各種小動物外形的燈籠,如金魚燈、老虎燈,最好是燈籠上有個小輪子,小孩子拉著跑最開心。所以今年我給孩子買了紙燈籠。」
  • 浙江德清發展「洋家樂」的做法和啟示
    藉此機會,到湖州市德清縣「洋家樂」學習考察。通過當地有關同志介紹和到「法國山居」等「洋家樂」實地了解,深感「洋家樂」建設上思路新、有特色、成效好,許多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基本情況德清縣轄9個鎮、2個鄉,素有「名山之勝、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的美譽。
  • 以紙為馬 第三屆海峽兩岸紙藝產業博覽會在廈門「開跑」
    第三屆海峽兩岸紙藝產業博覽會在廈門開幕 莊楊筱/攝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9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12月19日,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紙藝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紙博會」)在廈門文化藝術中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榮譽館長夏敏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希望並期待以海峽兩岸紙博會持續舉辦為契機,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傳承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實現兩岸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新的力量。
  • 漳州水仙花海 洋水仙迎春開放
    臺海網2月27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曉琪 通訊員 蔡佳鑫 文/圖)繼漳州本土水仙花準時「報年」後,在這個冬去春來之際,漳州水仙花海的洋水仙接過「接力棒」,為廣大市民「報春」來了  導報記者了解到,洋水仙的種植地佔地約30畝,包括日本越前水仙、英國甜蜜水仙、丁香水仙、喇叭黃水仙等30多個珍稀品種。洋水仙花田與漳州水仙花田位於觀光長廊的左右側,遙相爭豔。這些異域的花朵花期大多可以到三四月份,開花後接近半個月的時長才會進入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