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參加第五屆孔子文化節暨孔子誕辰2563周年祭祀典禮的代表們。 夏毅 攝
中新網衢州9月28日電(記者 夏毅)28日,第五屆孔子文化節暨孔子誕辰2563周年祭祀典禮在浙江衢州舉行。來自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義大利、韓國、西班牙、挪威等11個國家的孔子學院代表也齊聚此次盛會。
美國雷德溫東南科技學院院長詹姆斯?詹森表示,很榮幸應邀來衢參加孔子文化節。他說,雷德溫市與衢州市自1995年結為友好城市以來,兩市之間的友誼在不斷發展。這次來到衢州不僅代表了學校師生,也代表了雷德溫市民,除參加祭孔活動外,還將與衢州有關院校開展教學合作。
衢州孔廟是中國僅有的兩家孔氏家廟之一,素稱「南宗」,「北宗」為山東曲阜。
衢州恢復祭孔已有8個年頭。孔氏七十五世嫡長孫孔祥楷說,衢州祭孔大典自2004年恢復以來,就一直堅持「當代人祭孔」的原則,「不沿襲仿古的祭祀形式,我把它簡化為『活人祭孔夫子』。」
「《孔子禮運大同篇》僅107個字,已把社會的和諧描寫得很清楚,我們都很敬佩孔夫子,」在孔祥楷看來,該篇最後一句「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早在2500年前就已經為人類點明了理想社會的摸樣。
如何在民間促進各國間的儒家文化思想交流?孔先生認為,只能從點點滴滴做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去年我們做了24萬支鉛筆,鉛筆上刻上論語,新學年開始時,把筆送到新入學的一年級的小學生手上,有些小孩拿到鉛筆捨不得用。」孔祥楷說,他們就在做這樣的小事,儘管很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對此,美國雷德溫東南科技學院文科部副主任貝琪?阿爾索表示非常贊同孔先生的做法,「從小事做起非常好,我們要相信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柏維娜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俄羅斯人想去中國旅遊、工作,所以越來越的人在學習中文。在他們學校,6-60歲不等的近一千餘名學生在孔子學院學習,「現在孔子的言論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已經認識到學習漢語的重要性。「很多中學生認為學習中國對他們的幫助很大,機會更多,」挪威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魯楠這樣告訴記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