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生意破冰盈利 花商期待市場拐點早日到來

2020-12-17 臨沂市人民政府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鮮花市場迎來了嚴峻的考驗。但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鮮花市場漸漸回暖。近日,記者調查臨沂鮮花實體店、批發市場、鮮花團購發現,一些鮮花實體店尋求自救成功,線上線下結合得以突破困局,而鮮花批發生意卻受到了重創。與此同時,家庭插花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鮮花團購模式異軍突起。

實體店:

主戰場轉為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求突破

疫情之下,臨沂各個花店是如何度過這個寒冬的?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臨沂多家花店發現,線上尋求突破成為花店自救的主要途徑,將線下線上相結合,一些花店安全「過冬」。

而隨著清明節的到來,臨沂這些花店即將迎來春天。

在市區沂蒙北路與濟南路交會處的東方花藝鮮花店,記者看到幾個顧客正在選購鮮花。太陽花、小雛菊、康乃馨、玫瑰、菊花等爭相開放,特別吸引眼球。「這種小雛菊既清新又漂亮,關鍵是價格不貴。」顧客張女士邊選購邊說,家裡正好有個玻璃花瓶,和這個花特別配。

這家鮮花店是孫慶田夫妻倆開的,他們已經營7年,鮮花生意做得也越來越順手。正當生意蒸蒸日上之時,卻與突如其來的疫情迎面相撞,然而這並未嚇退他們夫妻二人。「我們藉助原有的線上銷售基礎,在疫情期間大力拓展線上客戶。」孫慶田告訴記者,疫情帶給花店的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孫慶田在穩固線上銷售的同時,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

「店內鮮花銷售漸漸恢復常態,我們也看到了希望。」孫慶田說,目前線上銷售主要以花束為主,線下銷售主要以家庭插花為主。

據孫慶田介紹,近幾年來,鮮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漸漸成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不少顧客定期購買鮮花來裝飾居家生活,這也說明市民的消費結構在漸漸發生變化,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物質生活層面的追求,而是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

批發市場:

批發遭遇斷崖式下跌 期待拐點早日到來

面對疫情給鮮花市場帶來的挑戰,鮮花批發市場是一種什麼樣的經營狀態呢?

在後園花卉市場,幾十家鮮花批發商正在忙著發貨,一家鮮花批發商李老闆坦言,「受疫情影響,花卉批發遭遇斷崖式下跌,下半年會好轉,但拐點何時到來還很難說。」

該市場順鑫鮮花批發商閆皓經營花卉生意20年,她除了經營鮮花批發,還有9個鮮花種植大棚。「我們的鮮花批發貨源主要來自本地,也會從昆明、廣州等地進貨。」閆皓告訴記者,因受疫情影響,鮮花批發生意斷崖式下滑,讓他們這些花卉批發商叫苦不迭,卻又無計可施。

「這段時間疫情形勢好轉,鮮花批發生意漸漸有了起色,但和往年相比,生意還是大打折扣。」閆皓說,疫情對鮮花批發商戶而言,損失是嚴重的,對於她這種有種植基地的鮮花批發商戶而言,損失更是慘重。

閆皓介紹,以非洲菊為例,種植基地批發一紮20支0.5元,花套的成本就要0.3元,這還不算人工成本、花苗成本、承包地成本。「今年這個行情,非洲菊連花苗成本都賣不出來,我都想轉行了。」閆皓無助地說,她已經將其中3個大棚改種果樹了。

記者調查發現,因受疫情影響,臨沂多地種植非洲菊的花農受到重創。以黃白菊花為例,20支的批發價為4元,比往年同期便宜四五元。而玫瑰的市場行情也不樂觀,一紮玫瑰批發四五元,還不到往年一支玫瑰花的價格。

「上半年的花卉批發生意已經沒啥指望了,現在就期待市場拐點快點兒到來。」不少鮮花批發商戶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房租、人工等成本仿佛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們頭上,只有拐點早點到來,才能儘快改變目前的困局。

鮮花團購:

家庭插花成大眾需求 團購迅速成長

在鮮花市場,悄然興起一股清流,鮮花團購漸漸走進千家萬戶。據了解,目前在臨沂有兩個規模比較大的鮮花團購平臺,一個是喜得優品,另一個是拾花者。鮮花團購的興起,讓家庭插花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寵愛。

2018年12月,從事護膚品生意的黃曉偉加盟了某品牌的鮮花團購,第二年7月,她開始獨立運營自己的鮮花團購品牌喜得優品。目前,黃曉偉已經在臨沂3區9縣建立起200多個提花點,每周一束鮮花是她們團隊的理念。

「鮮花代表美,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一束花從9.9元到30元,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黃曉偉說,家庭插花越來越成為大眾需求,也是鮮花團購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個動力。而她們做鮮花團購的初衷是給實體店引流客流量,但現在鮮花團購卻實現了三方共贏,即為實體店引流、方便花友提花、團購團實現盈利。

因受疫情影響,鮮花團購也受到了衝擊。據黃曉偉介紹,疫情之前,一期鮮花團購數量約3萬束,而疫情之下一起鮮花團購數量僅有兩三千束。「我們的鮮花貨源都是從雲南、廣州等地運來的,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可想而知。」黃曉偉說,但近期鮮花團購的數量正在朝著好轉的方向發展。

據拾花者河東區團長張靜介紹,拾花者是一個全國性的鮮花團購平臺,總部在雲南。她是從朋友圈接觸到這個平臺的,因為自己喜歡鮮花就聯繫做了團長。目前,拾花者這個平臺在臨沂有20多個提花點,在臨沂有專門的運作團隊。

「我們這個鮮花團購的平臺所有的貨源都是空運過來的,9.9元一束,每周一團。」張靜說,她有兩個微信團購群,一次能團購100多束,其他團長有能團到七八百束的。張靜認為,「家庭插花已經漸漸成為居家裝飾的必需品,這也代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魯南商報)

相關焦點

  • 鮮花生意破冰盈利 臨沂花商期待市場拐點早日到來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鮮花市場迎來了嚴峻的考驗。但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鮮花市場漸漸回暖。近日,記者調查臨沂鮮花實體店、批發市場、鮮花團購發現,一些鮮花實體店尋求自救成功,線上線下結合得以突破困局,而鮮花批發生意卻受到了重創。與此同時,家庭插花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鮮花團購模式異軍突起。▲在東方花藝鮮花店,顧客正在選購鮮花。
  • 七夕帶動中國鮮花市場趨熱 生意有望從疫情中恢復
    相關內容摘編如下:對於中國西南省份雲南的花商來說,玫瑰花的價格在過去一周上漲了一倍多,從每枝1元人民幣漲到2.5元人民幣,而且還在上漲。當地時間周二是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前的價格上漲讓趙倩蘭(音)這樣的花商充滿信心,生意有望從新冠疫情中恢復過來。「這可能是個好消息。
  • 資本寒冬之下,鮮花電商花加如何破局實現盈利?
    資本寒冬之下,鮮花電商花加如何破局實現盈利?羅丹曾經的感慨,流傳至當下,讓鮮花成為「美」的代名詞,並由此而滋生了鮮花電商平臺。從電商初興起,較為垂直的鮮花市場便有玩家涉足。時至今日,鮮花市場幾度迎來風口,又幾度式微,除了相關鮮花電商平臺外,阿里巴巴、京東等也相繼涉足。作為鮮花電商領導品牌的flowerplus花加,見證了鮮花市場的起起伏伏。
  • 《2017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行業報告》發布
    在計劃大幅擴張花卉與綠植產品數量及範圍的同時,加強與國內其他服務提供商維護和開發新的戰略關係,從而實現國際化發展。花集網計劃尋求B輪融資,試圖改善傳統鮮花商痛點花集網試圖通過鮮花網絡拍賣平臺「好香美」、鮮花轉單平臺「花集網」、C端的自主品牌「花集生活館」和「中央公園」這三大業務板塊來改善傳統鮮花商的痛點。
  • 我的鮮花行業創業記⑥鮮花批發市場會慢慢消失嗎?如何謀發展?
    批發老闆們抱怨貨賣不動、店鋪租金上漲,雖然聽起來做零售的電商與批發生意關係不大,因為許多淘寶店主都是從這些批發市場進貨的,然而當淘寶店們不斷長大,它們開始紛紛越過層層批發商,直接向工廠下單,批發市場變慢慢開始蕭條。最近幾年,如果你常在淘寶買衣服,一定熟悉張大奕、雪梨、錢夫人這些名字。2015年起,淘寶上賣得最好的十家女裝店有一半以上都來自網紅店。
  • 取消中間商、解放勞動力,宜花要從縮短供應鏈開始改造鮮花市場
    在如此狹長的垂直領域,屢屢斬獲如此高額的融資,這意味著在鮮花這個戰場上的格局已逐漸清晰。很多人會好奇,一個賣鮮花的公司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能增長如此之快?很多鮮花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很容易產生恐慌,宜花到底會不會搶走傳統花商的飯碗。
  • 德州:聖誕節到來 鮮花銷量比平時翻一番
    中國園林網12月24日消息:聖誕將至,與浪漫節日息息相關的鮮花市場最近也開始火爆起來。23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花店了解到,一周前許多鮮花店就已開始接受鮮花預訂,所接訂單數雖不及情人節,但較平日裡增幅不小。
  • 德國多措並舉抗疫 期待「春天」早日到來
    由於繼續保持社交疏離舉措,已禁足兩周的民眾難以抵禦明媚春光的誘惑,焦慮地期盼拐點的早日到來。積極檢測 限制社交積極的檢測,及時發現感染病例,是德國保持較低病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德國每周的測試能力已經達到50至70萬次。德羅斯滕教授表示,測試能力不可能無限增加,因此,只能在確實需要的地方增加測試,更多測試哪些真正有必要的人。
  • 房價「極點」到來 「拐點論」才具有實質意義
    房價「極點」到來 「拐點論」才具有實質意義 2008年01月02日 09:59 來源:證券時報   歲末年初,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加息、二套房新政等多輪調控之後,市場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耐人尋味的是,某些專家和地產大鱷對樓市「拐點」的解讀。
  • 走進鬥南花卉市場 感受繁榮的鮮花夜市
    在七排二號鄧女士的攤位前,不斷有買家來詢價,要是價格合適,他們就會把買的鮮花數量、品種、商鋪地址和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一張小紙上塞給攤主。  最終,這個花商和鄧女士定了20把三頭百合花,品種為「羅賓」。「她知道我這個花好,每一朵骨朵都幾乎一樣大,開起來花形就特別好。」在這裡做了11年生意的鄧女士,已經有了許多老顧客,來的都是熟面孔。她基本不看字條就知道送哪裡。
  • 初春到來鮮花盆栽走俏花卉市場進入銷售旺季
    而在此時,很多市民都會選擇購買一些鮮花或者盆栽植物擺放在家中或者辦公室。3月3日天氣晴好,記者走訪了和平鮮花港。採訪了市民買花的情況,也向一些養花的專業人士了解了春日養花的小秘訣。花卉市場「升溫」市民中意中小型盆栽3月3日中午時分,在和平鮮花港內。記者看到一派熱鬧的場景,來來往往的車輛絡繹不絕。
  • 專訪世紀星滑冰場王雄:真冰場品牌商的「破冰之旅」
    激烈的商業市場競爭中,真冰場作為較稀缺的業態,對購物中心起到匯聚人流的作用。然而,面對真冰場商業運營上高投入、低回報的「硬傷」,在許多開發商眼中,真冰場是購物中心裡如同噴泉一樣的擺設。真冰場品牌運營商,如何實現「破冰之旅」,摸索出一套成功的運營模式,尤為關鍵。
  • 每天十餘噸鮮花投放市場 成都人買走1億元年宵花①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春節期間,成都的花卉市場鮮花如海。家裡放上一束鮮花,成為不少人裝扮新年的首選。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僅成都三聖鄉溼地花卉產業園,今年1-2月鮮切花和綠植的市場銷售額就超過1億元,其中鮮切花銷售額達3000萬。而熱鬧的花卉市場裡,不僅承載著普通一家三口的生活,藏著90後小夥的創業夢,還為每一個到來的人帶來過年的喜悅。
  • 多家鮮花店開通網絡預訂平臺!九江鮮花市場美麗復甦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黃泰)伴隨著「520」表白日,鮮花市場步入銷售旺季。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今年,因受疫情影響,鮮花商家在接連錯過了一季度眾多節日後,終於等來了母親節與「520」表白日,眾多市民選擇送花表達情意,鮮花市場終於逐漸復甦。
  • 鮮花王國的鮮花路:探訪雲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
    在化忠義、華明昇等人的帶領下,幾年間鬥南的土地上全部改種了鮮花。1999年,鬥南的鮮花種植從最初的0.3畝發展到2589畝。鬥南花卉市場日上市鮮花120萬~150萬枝,高峰時達300餘萬枝。  撬動這塊土地的,除了政策還有科技。
  • 花點時間領航「電商鮮花」市場,質量服務不斷升級
    鮮花消費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早期多集中在會議、婚宴等需求,批量採購。如今鮮花已經漸漸變成了人們的一種日常消費。花點時間以電商鮮花為切入,在國內開啟了「每周一花」的訂閱式鮮花市場,隨著產品的創新,花點時間也更加注重鮮花質量和服務品質。
  • 永生花團隊:「設計」鮮花 讓花朵「永不凋謝」
    無論多麼美麗的鮮花都會「凋謝」,能否通過特殊工藝留住美麗的鮮花,如今這樣的期待變為了現實,日前,記者走進成都保利中心一家由5位年輕大學生創辦的公司「光合實驗室」,見到了經過脫水、脫色、烘乾、染色等複雜工藝製作而成的「永生花」,這批進口的「永生花」讓鮮花實現了永不凋謝,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後的「永生花」成為了寓意豐富的藝術品,如今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的
  • 越過7到10億的山丘,哪些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將突破盈利加速拐點?
    這一經常被市場簡稱「大基金」的產業投資基金,實屬名副其實。而與五年前成立的大基金一期相比,二期的規模更是翻了一倍不止,超出市場的預期。從這些真金白銀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扶持半導體行業的決心。國泰君安電子團隊近期發布深度報告《半導體設備系列成長模式篇——突破盈利拐點,邁向成長新平臺》,將IC前道設備營收突破7-10億元定義為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關鍵盈利拐點。一旦跨過,將邁入新的成長快車道。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廠商將成功的跨過這一門檻呢?
  • 廣深鐵路:「鐵改」春風迎面,盈利拐點向上
    鐵路客運核心標的,運價改革增厚盈利。日前,鐵路貨運運價改革已然落地:國鐵統一運價政府指導價浮動上限由原來的10%提升至15%,擴大市場調節價執行範圍。鐵路客運運價改革有望隨之推進:2017年11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傑介紹,普客運價成本監審進入起草最終監審報告階段。公司長途車收入佔比約為23%,普客提價彈性較大:根據測算,若普客提價10%,公司歸屬淨利潤將提升20%以上。
  • 門客生活四葉窩的鮮花風和日麗四季格格是一家——門客生活收花記
    說幾枝花的到來比春天的到來更令人開懷,是因為春天常有,因為客觀規律如此,節氣使然。而門客生活家的花現下卻如薛丁格的貓一般,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最近幾周的花式出狀況,周一準時收到花這事兒倒讓人好生不適應。不過好在無論如何,鮮花還是如約而至,自家這個收花日記的專欄總算是沒變成維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