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鮮花市場迎來了嚴峻的考驗。但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鮮花市場漸漸回暖。近日,記者調查臨沂鮮花實體店、批發市場、鮮花團購發現,一些鮮花實體店尋求自救成功,線上線下結合得以突破困局,而鮮花批發生意卻受到了重創。與此同時,家庭插花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鮮花團購模式異軍突起。
實體店:
主戰場轉為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求突破
疫情之下,臨沂各個花店是如何度過這個寒冬的?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臨沂多家花店發現,線上尋求突破成為花店自救的主要途徑,將線下線上相結合,一些花店安全「過冬」。
而隨著清明節的到來,臨沂這些花店即將迎來春天。
在市區沂蒙北路與濟南路交會處的東方花藝鮮花店,記者看到幾個顧客正在選購鮮花。太陽花、小雛菊、康乃馨、玫瑰、菊花等爭相開放,特別吸引眼球。「這種小雛菊既清新又漂亮,關鍵是價格不貴。」顧客張女士邊選購邊說,家裡正好有個玻璃花瓶,和這個花特別配。
這家鮮花店是孫慶田夫妻倆開的,他們已經營7年,鮮花生意做得也越來越順手。正當生意蒸蒸日上之時,卻與突如其來的疫情迎面相撞,然而這並未嚇退他們夫妻二人。「我們藉助原有的線上銷售基礎,在疫情期間大力拓展線上客戶。」孫慶田告訴記者,疫情帶給花店的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孫慶田在穩固線上銷售的同時,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
「店內鮮花銷售漸漸恢復常態,我們也看到了希望。」孫慶田說,目前線上銷售主要以花束為主,線下銷售主要以家庭插花為主。
據孫慶田介紹,近幾年來,鮮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漸漸成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不少顧客定期購買鮮花來裝飾居家生活,這也說明市民的消費結構在漸漸發生變化,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物質生活層面的追求,而是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
批發市場:
批發遭遇斷崖式下跌 期待拐點早日到來
面對疫情給鮮花市場帶來的挑戰,鮮花批發市場是一種什麼樣的經營狀態呢?
在後園花卉市場,幾十家鮮花批發商正在忙著發貨,一家鮮花批發商李老闆坦言,「受疫情影響,花卉批發遭遇斷崖式下跌,下半年會好轉,但拐點何時到來還很難說。」
該市場順鑫鮮花批發商閆皓經營花卉生意20年,她除了經營鮮花批發,還有9個鮮花種植大棚。「我們的鮮花批發貨源主要來自本地,也會從昆明、廣州等地進貨。」閆皓告訴記者,因受疫情影響,鮮花批發生意斷崖式下滑,讓他們這些花卉批發商叫苦不迭,卻又無計可施。
「這段時間疫情形勢好轉,鮮花批發生意漸漸有了起色,但和往年相比,生意還是大打折扣。」閆皓說,疫情對鮮花批發商戶而言,損失是嚴重的,對於她這種有種植基地的鮮花批發商戶而言,損失更是慘重。
閆皓介紹,以非洲菊為例,種植基地批發一紮20支0.5元,花套的成本就要0.3元,這還不算人工成本、花苗成本、承包地成本。「今年這個行情,非洲菊連花苗成本都賣不出來,我都想轉行了。」閆皓無助地說,她已經將其中3個大棚改種果樹了。
記者調查發現,因受疫情影響,臨沂多地種植非洲菊的花農受到重創。以黃白菊花為例,20支的批發價為4元,比往年同期便宜四五元。而玫瑰的市場行情也不樂觀,一紮玫瑰批發四五元,還不到往年一支玫瑰花的價格。
「上半年的花卉批發生意已經沒啥指望了,現在就期待市場拐點快點兒到來。」不少鮮花批發商戶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房租、人工等成本仿佛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們頭上,只有拐點早點到來,才能儘快改變目前的困局。
鮮花團購:
家庭插花成大眾需求 團購迅速成長
在鮮花市場,悄然興起一股清流,鮮花團購漸漸走進千家萬戶。據了解,目前在臨沂有兩個規模比較大的鮮花團購平臺,一個是喜得優品,另一個是拾花者。鮮花團購的興起,讓家庭插花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寵愛。
2018年12月,從事護膚品生意的黃曉偉加盟了某品牌的鮮花團購,第二年7月,她開始獨立運營自己的鮮花團購品牌喜得優品。目前,黃曉偉已經在臨沂3區9縣建立起200多個提花點,每周一束鮮花是她們團隊的理念。
「鮮花代表美,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一束花從9.9元到30元,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黃曉偉說,家庭插花越來越成為大眾需求,也是鮮花團購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個動力。而她們做鮮花團購的初衷是給實體店引流客流量,但現在鮮花團購卻實現了三方共贏,即為實體店引流、方便花友提花、團購團實現盈利。
因受疫情影響,鮮花團購也受到了衝擊。據黃曉偉介紹,疫情之前,一期鮮花團購數量約3萬束,而疫情之下一起鮮花團購數量僅有兩三千束。「我們的鮮花貨源都是從雲南、廣州等地運來的,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可想而知。」黃曉偉說,但近期鮮花團購的數量正在朝著好轉的方向發展。
據拾花者河東區團長張靜介紹,拾花者是一個全國性的鮮花團購平臺,總部在雲南。她是從朋友圈接觸到這個平臺的,因為自己喜歡鮮花就聯繫做了團長。目前,拾花者這個平臺在臨沂有20多個提花點,在臨沂有專門的運作團隊。
「我們這個鮮花團購的平臺所有的貨源都是空運過來的,9.9元一束,每周一團。」張靜說,她有兩個微信團購群,一次能團購100多束,其他團長有能團到七八百束的。張靜認為,「家庭插花已經漸漸成為居家裝飾的必需品,這也代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魯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