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一老和尚:有朝一日,我要中興東林寺

2020-12-25 騰訊網

果一老和尚(1922—1994),1922出生於松滋鄉間農村,俗家姓劉,名明益,湖北省松滋縣人。他的父親務農為業,母親易氏,信仰佛教,果一法師常隨母親到寺廟禮佛,自幼八識田中就種下菩提種子。在果一法師成長的歲月裡,他一直在戰爭中度過。幼年斷斷續續地讀過幾年書,間或隨著父親下田。抗戰期間的一九四一年前後,國家正陷於日寇鐵蹄的蹂躪之中,他入伍轉戰各地,看到戰爭的殘酷,農村人民生活的艱困,體悟到人生是大苦聚,因而萌起出家之想。

抗戰末期,果一法師脫離軍隊,回到家鄉,一九四五年春季,他二十四歲之年,至湖北梁山觀音禪寺,依聖觀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果一,號道心。在寺中學習佛門儀軌半年,同年秋天,在湖北枝江縣聖壽寺,依妙禮和尚受具足戒,成為一名比丘。翌年,移居枝江縣的彌陀寺,專修淨土法門,以持名念佛為宗。

一九四七年春,行腳參訪,到過江、浙的諸大叢林。據說參訪寧波四明觀宗寺時,曾在弘法研究社聽過幾個月的課,後來研究社受時局影響停課,他乃渡海去朝禮普陀山。朝山歸來,秋天到了廬山,掛單于歸宗寺。後來應常住之請,先後擔任過維那、副寺的職事。翌年,移錫於星子縣的棲賢寺,任副寺。後來因寺中的《五百羅漢圖譜》失竊,因他是外來的和尚,被星子縣政府拘捕,關入監獄,冤枉牢坐了近一年多,次年春天案情偵破,他始獲得無罪開釋。

再回到廬山,受一位韓大載居士的照顧,住在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代為守塔。後來他在小天池附近選了一處風景絕佳之地,結茅而居,把茅蓬命名為廣濟茅蓬,他在蓬中念佛潛修。他是修淨土的,而淨土祖庭東林寺就在山上,他常到東林寺禮佛拜塔,此時慧遠大師所創建的千年古剎,只剩下破寮數間,薄田數畝,住著幾個非僧非俗的出家人,守著破落的廟宇。他徘徊傷感,心中發願:「有朝一日,我要中興東林。」

他在廣濟茅蓬一住數年,到一九五三年春末夏初,聽說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要到廬山養病。得此消息,他滿心歡喜,天天翹首盼望,希望早一天能見到這位當代大德。是年五月,老和尚到了廬山,駐錫大林寺。果一法師當天就去參謁老和尚,請求留下服雜役。老和尚應允,果一法師就留下服侍湯水,任諸雜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虛雲老和尚駐錫雲門。一九五三年老和尚到廬山養病,老和尚在大林寺期間,果一法師曾陪著他往九江能仁寺、靖安寶峰寺禮佛,自然也去朝禮東林寺遠祖道場。果一法師曾把他發願中興東林之事稟告老和尚,老和尚對他說:「你可以去住茅蓬,有著東林寺這樣的祖師道場,就是守著一磚半瓦,也比茅蓬強得多。」果一法師敬聞教誨,銘記於心。是年七月,老和尚要去雲居山,中興真如禪寺,時老和尚身邊只有侍者覺民法師一人,果一法師稟告老和尚,他要隨侍同去,另外兩位僧侶也要同去,老和尚應允,命他三人先到雲居山察看,並做準備。

雲居山在廬山之東,佔地三百餘畝,屬江西省永修縣管轄,層巒青翠,望若插霄,及登山頂,又為大片平地,群峰環抱,有若天然城廓。老和尚抵達之日,果一法師預在山下迎候。沿西路登山,沿途所見,峭壁插天,荒草沒膝,盤山二十餘裡,果一法師扶持老和尚前進,遇到陡險狹窄之處,甚至背上一段路。抵達真如寺,但見斷垣殘壁,瓦礫荒榛。附近有破屋數間,覺民法師、果一法師及二僧臨時棲止。老和尚愛靜,擇定距破屋半裡處,果一法師等伐木取材,搭蓋了一處茅屋,由老和尚獨居。

初到山上時,除老和尚外,只有果一法師等四個人,不到一個月,各地衲子聞風而至,已有四、五十個人。老和尚命果一法師為真如寺副寺,照應眾人生活。以後人數與月俱增,寒冬漸至,住的方面,可以伐木取材,搭建茅蓬;而一日兩餐,食酯浩繁,也煞費周章。虧得上海慈善家簡玉階居士,捐施淨資,維持道糧。而採購運輸,由果一法師一身任之。渡過寒冬,老和尚籌劃修建殿宇,及墾荒種植。是時山上僧侶已逾百人,老和尚乃升果一法師為當家師兼知客,把僧侶分為兩組,善土木工程者,修造殿宇;善耕耘種植者,從事墾田。

果一法師在老和尚身邊任事,前後一年多,到了是年秋天,山上各種人才俱備,工程和種植都進行得很順利,此時他乃稟告老和尚,說明他欲返回廬山中興東林的願望。老和尚點頭應允,果一法師拜別老和尚,回到廬山。他到東林寺去掛單,不意寺中僧侶告訴他說,東林寺是子孫廟,不接受掛單,而被拒於門外。果一法師感慨萬分,心中發願:

東林寺本是遠公初祖開創的道場,與十八高賢在內的百餘人共結蓮社,六時念佛,何等風光。而今竟淪為子孫廟,遠公有知,當作何想?我有生之年,定要中興東林,革此陋習。

他住不進東林寺,乃到九峰馬尾,另結茅蓬,仍度其念佛潛修的生活,以待機緣。他朝夕繫念:「居九峰,心懷東林。何時才能達到中興東林的宿願?」天不負苦心人,七年之後,機會終於來了,一九六一年,周總理南下視察,在廬山管理單位人員陪同下,也去視察了東林寺。周總理當場指示:「東林寺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在歷史上有極大的影響,應列為重點文物予以保護。」

廬山有關部門找到果一法師,請他去住持東林寺。果一法師乃遷錫東林寺,他宿願得償,立即展開行動。他到東林寺之初,以殿宇年久失修,倒塌的固是斷垣殘壁,未倒塌也是殘破不堪。甚至於屋簷下就是農民的菜園。寺中雖有寺產,但零零落落的兩三畝地,也都荒蕪著。他拿寺產與農民交換,先收回院落中的土地。繼而就有出家人來依附,他來者不拒,率眾墾荒,一則自給,再則與農民交換,收回寺院周圍的寺產,並進一步修葺殿堂,經過數年的努力,東林寺已初具規模。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果一法師和常住僧侶被趕出寺院。果一法師乃又回到九峰茅蓬,自耕自食,度過十年艱苦歲月。十年浩劫過去,一九七八年,果一法師又被有關部門找回東林寺,他一切從頭開始,再來一一整修。一九八零年,果一法師正式成為東林寺住持,他恢復十方叢林舊制,開單接眾。進而更積極進行建設工作,用盡一切辦法,向政府請求補助,向四方善信募化,先後修復了慧遠祖師塔,佛陀跋陀羅和尚塔,齋堂、蓮社、三笑堂、藏經樓等等;新建了山門、五百羅漢堂,重新開鑿蓮池,種植蓮花。

一九八九年大雄寶殿竣工。重建後的東林寺總面積一萬餘平方公尺,而寺產已達到兩百餘畝土地。其中可耕田種植農作物,另有一部分山林地,種植松柏杉竹,使寺中常住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果一老和尚身為方丈,一切以身作則,出坡勞作,身居人先;上殿過堂,從不落後。他一生堅持清修苦行,嚴於律己,生活簡樸,有出人想像者。

他第二度回到東林寺,感於僧材缺乏,首先禮請福建海燈和尚,山西淨天法師等到寺中為常住講經;繼而在東林寺開壇傳戒,以續佛慧命,紹隆佛種。例如一九九三年,他生前最後一次傳戒,戒子達千餘人之多。由第一次傳戒後,他即著手籌備江西佛學院,其間也是經過種種困難,終於在一九九二年開始招生。為了禮請優良教師,編定教材,也費了他無限心力。為了弘揚淨土法門及淨宗文化,他於一九九一年發起組織淨土宗文化研究學會,並向真禪法師、明暘法師、惟賢法師、海燈法師及黃念祖、鄭頌英等緇素大德徵詢意見。此學會於一九九二年成立,並於是年召開過學術會議,同時也由學會發行了《淨土》雜誌。

果一老和尚晚年,先後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暨九江市佛教協會會長,以及江西省人民政協常務委員等職務。果一老和尚自一九六一年入住東林寺,其間除「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外,他為東林寺盡瘁二十餘年,把一所殘垣斷壁的破落道場,中興重建為莊嚴名剎。一九九四年初,他計劃雕刻一座四十八公尺高的阿彌陀佛石像。他特別由西安聘請佛像美工師,美工師尚在途中,他三月四日發病,五日向身邊弟子一一交待後事,特別關照知客師,西安美工師來時,一定要好好招待。三月六日午後,在弟子念佛聲中示寂。世壽七十三歲,僧臘、戒臘各五十年。火化時許多人看見,一道白光從火化爐中直衝天際。

相關焦點

  • 親承虛雲老和尚圓瑛大師來果老和尚教導的一代高僧:體光老和尚
    親承虛雲老和尚圓瑛大師來果老和尚教導的一代高僧:體光老和尚近代高僧禪宗泰鬥一百二十歲的虛雲老和尚有十二位著名的大弟子,每一位都是中國佛教界的頂級人物,都是修行證悟境界非凡的大師。虛雲老和尚的十二位大弟子:釋體光、釋具行、一誠長老、照禪長老 、釋聖一、釋淨慧、本煥長老、釋佛源、釋宣化、傳印長老、釋海燈、釋紹雲。今天我們介紹給大家的就是虛雲老和尚的第一位大弟子體光禪師。體光老和尚,俗家姓袁,祖籍河南項城人,體光老和尚出生於1924年4月。
  • 開營了 廬山東林寺《彼岸行夏令營》啟程
    「彼岸行夏令營 ——淨土法門與智慧人生」開營儀式隆重舉行,方丈大安大和尚、監院德首法師、弘法教育部負責人宏淨法師、大知客德雍法師和授課法師代表會同法師出席了開營儀式,九江市佛教協會秘書長範興海到場祝賀。
  • 廬山東林寺緊急趕赴遭遇泥石流災情的青原山淨居寺援助慰問
    ,那一刻,我忍不住痛哭感謝東林寺,我一定要去參拜東林寺,參拜東林大佛聽說廬山東林寺的法師來了,多年護持淨居寺的護法檀越熱情地參與了接待。「我一聽到寺院遭災了,立刻趕往寺院,我從來沒為工作和生活掉眼淚,那一刻,我忍不住痛哭。」
  • 東林寺2016年冬季佛七開始
    大安大和尚宣《說水文》(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東林寺)大安大和尚為四眾宣講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東林寺)2016年11月28日,東林寺本年度的精進佛七法會正式開始,來自全國各地二千多位淨業行人同聚祖庭。
  • 佛門耆宿 | 聖一老和尚
    佛門耆宿 | 聖一老和尚 聖一法師(1922-2010),字玄機,廣東陳氏子,新會天湖均和裡人,父諱炳容,母林氏月滿。(壬戌年)1922年11月13日生於江門市李家莊,2010年8月3日凌晨02:46時在逾百位四眾弟子念佛聲中安祥舍報。享年89歲。聖老19歲出家,22歲受具足戒,戒臘67載。
  • 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被稱禪門泰鬥 一己之力重建高旻寺
    禪門泰鬥百歲老人德林老和尚圓寂。德林長老的百年人生充滿傳奇,30多年前,在眾人的邀請下,他憑藉一人之力,重建高旻寺,現在的高旻寺一不賣門票,二不賣香火,三不做經懺佛事,一心參禪,求明心見性,見性即是成佛。老和尚設計的高旻寺禪堂,能容納五百人跑香、坐香,被稱為「中國第一禪堂」。百歲德林老和尚圓寂,整個佛教界都在紀念他。
  • 廬山東林寺除夕日普供掃塔祝聖及普茶會圓滿舉行
    四班普供最後集聚老念佛堂進行供養和回向。近11點,在大眾的佛號中,大安大和尚一行雙手合十、面帶微笑,緩步進入青蓮念佛堂,團年飯即將開始。東林寺首座和尚本通法師在新春致辭中特別提到說,東林寺在大和尚的英明領導下,班首和大眾師父的共同努力下,東林寺道風、法會、建設各方面都很圓滿,大眾精進用功辦道。但道人要講道人的話,雖然是與民同樂,但我們不能忘失道心,要時常提起正念,心向西方,了生脫死的心不能忘記。
  • 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廣欽老和尚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末學一直非常敬仰,關於老和尚的故事和語錄經常看,也一直在向他老人家學習。廣欽老和尚二十歲時在泉州承天寺出家,九十五歲圓寂。老和尚曾經在山中巖洞潛修十三年,終日以蔬菜水果充飢,被人稱為「水果師」,他在山中居住日久,與山中的猴子、老虎和平相處,於是又有了猿猴獻果、猛虎皈依的傳說。老和尚在洞中潛修,經常打坐入定,一定就是數月之久,甚至被人誤認為已經圓寂。老和尚的傳說非常之多,今天末學主要為大家分享一下老和尚忍辱的兩個故事。一,被人冤枉,若無其事。
  •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一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八曰地點:承天禪寺年齡:八十八歲晨間,灑掃畢,師父對弟子某某師說:『我們工作,不要說你現在寺裡為佛做事,或為師父做,而是為消自己的業障做。我這裡沒有什麼可學的。只是掃掃地,做些苦行。但是掃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會掃,要能高高興興地掃,否則,掃地掃得起煩惱,無明業障反而纏上來。』
  • 東林寺,寺廟中的一股清流,門票免費,但是禁止一種人進入!
    如果要是燒香求籤的話,肯定就會宰你宰到你懷疑人生,不過不是所有的寺廟都是這樣子的,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還是有非常好的寺廟的上香,吃飯都是免費的,這一個寺廟便是東林寺,這是一處佛家難得的一片淨土。它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因為這一座寺廟在西林寺的東邊,所以就起名為東林寺。
  • 2012年廬山東林寺第九屆夏令營正式開營
    凌晨4點20分,新念佛堂一樓燈火通明,從全國各地來到東林祖庭的六百多名營員,身穿海青,分東西兩單肅立。夏令營導師、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為營員作了有關唱念東林佛號的開示。大安法師說,念佛要思維自己業障深重,苦不堪言,幸虧阿彌陀佛慈悲不舍,垂憐召喚浪子回家,所以念佛不是口頭念,要用生命去念。
  • 好厲害的老和尚,這個和尚證了初果,還會降服鬼怪
    此行,上人多次到承天寺去拜訪廣欽老和尚。以下內容摘自《大乘起信論淺釋》:這一次很值得紀念的,我見著一位證初果的人。雖然他不會說法,不會怎麼樣子來教化眾生,他就用他這一個樣子來影響人。在我沒去的前一天,他就告訴他的徒弟,要把那個道路都打掃乾淨了它。他說明天呢,有一個特別的人來,那麼都要預備好了。
  • 法訊廬山東林寺第十三屆彼岸行夏令營開營
    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青年學子,與大安大和尚、市宗教局領導、此次夏令營的授課法師及輔導員法師們齊聚香光講堂,共同參與見證了這一殊勝時刻。營員們身著柔和淺藍色營服,一張張青春洋溢地面孔,仿佛為千年古剎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炎熱了多日的祖庭,竟然也配合地涼爽下來。前一天晚上的預備會議,德凱法師介紹了此次夏令營活動時間為8月8日至8月14日。
  • 廬山東林寺幫扶困難寺院項目順利進展
    在十方信眾的共同努力下,廬山東林寺幫扶困難寺院項目順利進展。幫扶款項將分期分批地打入各寺院所提供的帳戶中。 大安法師指示說,要發廣大慈悲心,盡力去幫扶和救助。經東林寺常住研究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幫扶100所困難寺院。
  • 江西廬山東林寺,常堅師兄一次殊勝的意外收穫!
    淨土苑東林大佛半年後的一次,見有師兄也提到廬山東林寺,並準備組團次日去拜訪,但因當時沒有安排上時間,也就沒有跟上。當晚,我夢見自己提了一些花果去了東林寺。我在想,這可能是提示我與東林寺有緣,並讓我有機會也去拜訪吧!直到兩年後的今天,這個機緣才真正成熟,趁事業上的變動,準備避開10.1國慶,在9月29日收拾好行裝正式出發了,去待上兩三天,看看東林寺到底有什麼不同!
  • 廬山東林寺第十二屆淨土文化夏令營開營
    2015年7月18日,來自天南地北的480多位青年朋友相聚匡廬之隈的淨宗祖庭,開始了「廬山東林寺第十二屆淨土文化夏令營」為期七天的營員生活。此日上午,本次活動舉行了莊嚴的開營儀式,東林寺方丈兼夏令營導師大安法師為營員們作了親切感人的慈悲開示。 東林寺開辦淨土文化夏令營已有多年歷史,受到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眾多青年及家長們的廣泛好評。
  • 璧山區丁家立山寺-華巖寺宏亮老和尚中興之道場
    據清同治《璧山縣誌卷一寺觀》載,「歷山寺,縣南六十裡」。從丁家鎮往西行約3裡,有山坵渾圓,狀若覆缽,名曰麒麟山,山雖不高,卻通體青翠,林雖不茂,草木清幽。邑中僧俗人等同聲懇請華巖寺宏亮和尚前來主持立山寺,中興道場。時宏亮和尚任華巖寺四十三代住持屆滿退居之機,應邀欣然前往立山寺,革弊澄穢,出缽資贖廟產,將寺廟修葺培修,不數年立山寺面貌一新,古剎得以重興。
  • 禪門耆宿:彌光老和尚開缸法會紀錄片
    彌光老和尚的肉身不壞,是繼唐代六祖慧能大師、九華山地藏菩薩、明代憨山大師等諸法身大士之後,為眾生再次示現的禪門殊勝成就。將猶如神話般的古人修行成就的傳說變成了現實,為曾經斷代的現代佛門及廣大信眾樹立了無可替代的榜樣。給予常年追隨左右的僧俗弟子以最為圓滿的安慰,也給「禪宗門下無人」的泛俗論一記十分磊落的辯駁。
  • 回憶:本煥老和尚的一天
    這位極具個性的方丈,就是弘法寺開山方丈、虛雲法師的弟子、南禪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本煥老和尚。本煥老和尚雖已百歲有五,但身體硬朗,生活完全自理。每天早上四點十八分準時起床,念經坐禪到七點,晚上九點準時休息。他開玩笑地問記者:「你看我年紀多大?」得到答案是「80歲」,他隨即開懷大笑,活脫脫一個彌勒佛。
  • 東林寺第夏令營大安法師講解《廬山蓮社發願文》
    營員虔誠聽法2016年8月12日晚6時許,廬山東林寺彼岸行夏令營的營員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大安大和尚的講座《廬山蓮社發願文》。大安大和尚介紹說,《廬山蓮社發願文》是東林寺白蓮社肇建以來的第一篇文獻,也是中國在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方面最早的文獻,距今有1600年了。發願文中含攝著蓮社中諸位高賢的精神境界、心路歷程及他們神妙的感應體驗,都是非常超越的。佛法是緇白二眾都可以修的,這篇願文的作者劉遺民,道德不俗,氣節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