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民生痛點使力 圍繞百姓有感努力 濟南兩年打通七十二條「斷頭...

2020-12-12 大眾網

  本報濟南5月18日電 (記者徐錦庚、潘俊強)新婚喬遷,雙喜臨門,家住山東省濟南市的任濤小夫妻搬新居沒幾日,卻急火火又搬到父母家住,婚房一空數年。不過,最近他們又搬回了。當初為啥搬走?堵心!如今為啥搬回?舒心!

  任濤婚房所在的「陽光舜城」住了10萬人,可進出僅一條道。「肚大口細,像葫蘆,進不去,出不來。」任濤比劃,開車上班,出小區進主路,少說等五六個紅燈。小區旁其實有路,卻皆「斷頭」。高架快速就在小區南邊,卻乾瞪眼上不去。如今,「斷頭路」都通了,接入路網,四面八方皆可出行,自然舒心!

  城市如人,道路便是血脈,「斷頭路」像血栓,堵了路,就堵了心。前年,高德地圖出行記錄顯示,濟南是全國嚴重擁堵城市。堵,成為濟南最大的民生痛點。

  嚴重擁堵,也有原因。一是地形受限。濟南南倚泰山餘脈,北臨滔滔黃河,南北難擴展,只好往東西抻,而城中又多山,路便彎彎繞。二是發展使然。濟南近年城市擴展快,郊區變城區,路不夠長,道不夠寬,出現「瓶頸路」「斷頭路」。

  「民生痛點,就是政府的工作重點。」2017年以來,濟南市委和市政府集中「火力」,圍剿「斷頭路」,連接快速路,延長主幹道,使每個社區周邊形成交通「微循環」。「斷頭路」由來已久,不可能一蹴而就,先通哪條須看民意。市交通委調研,從群眾投訴中發現最堵的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路之所以「斷頭」,是因為「攔路虎」太多。要打通,須一個一個啃:動遷「釘子戶」、電網入地、交通保障、地下管線遷移。「到各部門辦手續,串聯變並聯,一路綠燈辦完。」市交通委交通設施管理處處長楊峰欣喜,民生痛點項目,優先給辦理,年初走手續,還沒出正月,開工20餘條。不過,這也是合力攻堅克難的結果。最難在徵地拆遷,比如,和平路東延項目,一所學校橫亙,多家單位宿舍樓得拆,換熱站得挪,硯泉需要護……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掃清障礙,建成通車。

  「斷頭路」施工,治堵不添堵。不少「斷頭路」,使用多年有破損,趁著打通正施工,舊路也重修。以往施工,整條路一圍,方便省力,可群眾出行不便。治堵,不能再添新堵。夜深人靜時,施工高峰期。為不耽誤群眾出行,隊伍全員進場,通宵飽和作業,天一露白,鋪上鋼板撤離,恢復交通。

  當年開工,當年打通,這是濟南市委和市政府的公開承諾,報紙上登,電視裡播,接受群眾監督。為保當年完工,向不利天氣要時間。雨季不宜施工,但學生放假擁堵緩解,正是施工黃金季節,在移動式遮陽遮雨棚下,挖槽、放管、鋪瀝青,保質保量,一段一段幹,竣工時間一分一秒搶出來。

  到2018年底,濟南已打通72條「斷頭路」。

 

相關焦點

  • 深圳2020年打通47條斷頭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通訊員 於洪君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斷頭路」打通工作,將其作為重要民生實事持續推進。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20年全年深圳打通47條「斷頭路」,其中近半數分布在龍崗區。
  • 濟南這些斷頭路、瓶頸路的打通有盼頭了
    10日,記者從濟南電視問政中了解到,今年濟南市共打通了27條斷頭路,但是全市仍有200條左右的斷頭路、瓶頸路沒有打通。  針對奧體西路斷頭路問題,濟南市交通運輸委黨委書記、主任賈玉良表示,根據目前的計劃安排,已經正式納入明年工作計劃。不過,因為過鐵路工程比較複雜,可能需要2019年完成。
  • 市城管局建管並舉打通阻礙城市發展痛點堵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進入四季度以來,市城管局對標對表市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實事、省市考核事項、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等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衝刺發力,全力提升落實力、執行力,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落細落實,答好「年終考卷」。「今年市政府確定的20項民生實事,涉及我局的有10項,目前已提前完成10處遊園新建,4條小街巷路燈改造,四河生態補水、火車站廣場站前落客通道建設、50公裡綠道慢行系統啟動等任務,全市11月1日提前供暖,16個縣(市)都至少建成1個遊園,其餘少量工程正在有序收尾,年底前全部完成。」
  • 打通供熱中梗阻,濟南中心城區464個小區自管站今冬「收編」
    消除「中梗阻」打造全市供熱「一張網」每年採暖季,自管站能否提前開啟供熱調試,正式供暖後能否達標及滿足政府延長供熱需求,是制約濟南市集中供熱服務質量的一大問題,成為百姓心頭之痛。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有所求必有所為。
  • 民生銀行濟南分行:做逐夢小微金融的「行動派」
    近兩年來,小微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下降,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持續改善,這樣的改變,與民生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的努力付出不無關係。據了解,民生銀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切實踐行國家普惠金融政策,深刻履行金融機構服務社會、服務小微的基本義務。  陪伴是對小微企業最長情的告白。
  • 上海市北橫通道的浦東段地面道路建設順利:東靖路斷頭處已經打通
    周家嘴隧道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一條越江隧道,這條隧道位於上海市區偏北的地方。對於浦東新區來說,周家嘴隧道周圍的地區也是比較偏北的地區。按照上海的路網結構,周家嘴隧道和東靖路都是北橫通道的一部分。周家嘴隧道在浦東新區的地面道路就是東靖路,東靖路原本是一條斷頭路,在2018年12月中的時候,這條斷頭路也已經起來。浦東段地面道路可能早於北橫通道的整體,提前完工通車。下面就是周家嘴隧道在上海市路網地圖上面的位置。
  • 濟南七十二名泉有哪些?濟南七十二名泉介紹
    你知道濟南七十二名泉有哪些?如果你計劃去濟南旅遊,那麼不要忘記去找泉哦,濟南七十二名泉介紹收藏起來吧。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繁華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景區 ,東與泉城廣場連接,是以泉水為主題的特色園林。
  • 浙閩斷頭高速打通 龍麗溫高速文泰先行段零點通車
    浙閩斷頭高速打通 龍麗溫高速文泰先行段零點通車 2020年01月01日 07:57:34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張帆 來逸晨 張亦盈 通訊員 張一旦   1月1日零點,龍麗溫高速公路文泰先行段建成通車,標誌著浙閩兩省間最後一條高速公路斷頭路打通,加上計劃於1月1日12時開通的龍麗溫高速公路文瑞段,浙江將迎來了「陸域縣縣有高速」時代。
  • 點讚!濟南城市公共安全感連續兩年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點讚!連續兩年排名進入前十的城市是拉薩、濟南和杭州。一些城市交通安全感指數的進步很大,昆明、濟南都較2017年上升了20名以上,昆明從2017年的0.4362上升到2018年的0.5330,排名從倒數第4躍居到全國第一,濟南從2017年的0.4502上升到2018年的0.5182,躍升到全國第五。
  • 「濟南」尋找泉城「七十二泉」,濟南自助遊攻略
    我在泉水豆腐博物館坐下點了一碗泉水豆花,吃起來確實比普通豆花要更滑一些。這條王府池子街上的泉也不少,以王府池子最有特色。王府池子是珍珠泉群的其中一員,「七十二泉」之一,又名「濯纓泉」。「池子」足有幾百平方米,原是在明代德王府內的,清軍佔領 濟南 後被劃了出來。即便如今池子已經「落入尋常百姓家」,但其氣派仍在,絲毫不減。
  • 合肥鳳臺路一斷好幾年 「斷頭處」短期無法打通
    記者近日獲悉,由於城中村改造和淮南線有軌電車方案尚未落定,鳳臺路短期打通無望。家住元一名城的劉女士說,這樣一個事關百姓出行的民生工程一拖再拖,令人不解。據了解,連接合肥火車站至阜陽北路的鳳臺路作為城市次幹道,多年來一直承受著「斷頭」的困擾。從合肥市地圖上看,鳳臺路與站前路「一脈相連」,在站西路以西地圖標識為「鳳臺路」,整個鳳臺路自東向西先後與老淮南線、嘉山路、阜陽路、合瓦路、蒙城路、藕塘路、潁上路等道路相交。
  • 濟南廚師「半路出家」玩陶塑 首創「孔門七十二賢」
    仇玉娟 攝 中新網濟南10月16日電 (仇玉娟)造型百變的茶具、花瓶,生動傳神的名人形象……從酒店廚師改行「從藝」的濟南陶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令濤,用靈巧的雙手和別出心裁的設計,創作出了不同類別和題材的手工陶塑作品。不僅如此,「半路出家」的他還在中國首創「孔門七十二賢」陶塑。
  • 布吉從「初心」出發 奮力寫好高質量發展「民生答卷」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擔當。布吉街道始終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把解決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落腳點,從「初心」出發,砥礪前行,不斷強化兜底保障,建設民生重點工程,打造生態宜居城區,推動文化惠民落地,切實交出了一份厚實的增進民生福祉時代答卷。
  • 濟南王官莊片區站,民生配套是規劃重點(圖)
    濟南王官莊片區站,民生配套是規劃重點(圖))   齊魯晚報聯合濟南市規劃局共同舉辦的「走進社區,對話未來家園—— —2016濟南中心城片區控規宣講論壇暨王官莊片區規劃發展論壇」於7月29日舉行。
  • 濟南七十二名泉,版本何其多
    「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濟南泉水因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底蘊豐厚而聞名全國,故濟南有「泉城」的雅號。濟南七十二名泉的說法更是享譽海內外,這種說法究竟源於何時?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版本呢?
  • 深圳今年將打通13條斷頭路現有5條已打通
    今年交委將打通的道路為13個項目,其中高新區高新中五道、沿山路市政工程、竹子林三路、海園二路、官龍路等5項已完工,其他8項正在緊張施工階段。  9月10日,副市長張文與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市建築工務署及各區籤訂責任狀,確保3年打通88條「斷頭路」。
  • 濟南打通供熱「中梗阻」 服務「最後一米」
    「一網」直供用戶自管站接管有「路線圖」每年採暖季,自管站能否提前開啟供熱調試,正式供暖後能否達標及滿足政府延長供熱需求,是制約濟南市集中供熱服務質量的一大問題,成為居民心頭之痛。針對供熱自管站這個幾十年來遺留的「老大難」,濟南市委、市政府今年下定決心全力破解,結合新情況、新形勢拿出新舉措、新辦法,打通供熱「中梗阻」、服務「最後一米」。濟南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濟南市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自管站接管改造「時間表」和「路線圖」。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近日,江蘇省鎮江新區召開新「7+2」民生實事現場觀摩會,圍繞「為百姓打造富有現代氣息的生活場景」這一主題,動員和激勵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以創新思路和務實舉措,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奮力開創健康樂享新區建設新局面,全力當好鎮江市委「三高一爭」更強排頭兵。
  • 寫出百姓心裡話 繪出泉城新藍圖
    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匯點上,一場攜手共繪泉城新藍圖的城市行動,讓冬日的濟南充滿激情與活力。「我想為濟南的城市建設提個建議」「關於小區的物業管理我有個想法」「圍繞濟南的高校發展,我想談一下個人思考」……「開門聽音,百姓參事,邀您一起寫《政府工作報告》」活動一啟動,就立即成為這座城市的熱門話題。
  • 中山坦洲共將打通7條中珠「斷頭路」,預計於2022年底全部建成通車
    坦洲鎮是中山南大門,近幾年隨著城鎮建設規模快速擴大,內外交通路網建設無法跟上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導致局部交通堵塞,成為民生痛點;也導致坦洲的「地理」優勢無法充分轉換為「地利」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