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600名醫雲集,仲景故裡話中醫

2020-12-14 求醫網

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600名醫雲集,仲景故裡話中醫

時間: 2019-04-01 15:27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2019年3月30日,約600餘名國內外中醫專家學者共聚醫聖聖地——河南鄧州,參加《中國·鄧州第三屆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暨國醫大師唐祖宣...

摘要:

  2019年3月30日,約600餘名國內外中醫專家學者共聚醫聖聖地——河南鄧州,參加《中國·鄧州第三屆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暨國醫大師唐祖宣106部著作出版新聞發布會》,會議主要深刻探討了中醫的發展、經方臨床的應用等。

  參加本次盛會的重要人員有南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阿穎;遼寧省撫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臧紅;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秘書長、原中央文獻出版社社長、現任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鄭德興;河南中醫管理局醫政處處長段瑞昌;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局長劉玉斌;南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陳少禹;河南遠程教育雜誌社主編、光明中醫雜誌社主編楊建宇;鄧州市人大主任趙顯三等領導和國醫大師唐祖宣106部著作的主編和編委代表、武漢廣杏堂國醫館代表名老中醫楊俊林教授、國內外知名中醫藥專家學者代表、製藥企業代表以及新華社河南分社、健康報、河南日報等20餘家新聞媒體等。

  唐祖宣,男,漢族,生於1942年3月,中共黨員,現任鄧州市中醫院院長、第二屆國醫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鄧州市、南陽市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屆人大代表,第七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他1963年7月河南省中醫學徒出師,在半個世紀的臨床與科研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對仲景典籍極為推崇,在總結前人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對溫陽藥物的運用具有獨到見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觀點。

  1995年獲得「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市)」稱號;2014年鄧州市中醫院院長唐祖宣榮膺第二屆國醫大師,也是全國唯一位當選的縣級「國醫大師」;2016年鄧州市張仲景展覽館通過「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驗收,成為全國50家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之一。2017年以來,鄧州已經成功承辦了兩屆「中國•鄧州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

  從60年代開始,他帶領弟子撰寫論文,著書立說。尤其2014年10月,他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後,仍孜孜以求,筆耕不輟。從80年代出版第一本專著《脫疽》以來,近40年間,他帶領眾弟子累計出版106部著作,合計7300萬字。他的學術著作主要包括:唐祖宣醫學六書系列6本、唐祖宣醫書集成系列6本、國醫大師唐祖宣臨床研究系列7本、唐祖宣談養生保健系列16本、國醫大師唐祖宣經典研讀、經方研讀類29本;全國大大代表履職著作42部包括:我當代表30年系列、《國醫大師唐祖宣》《履職見證》《振興之路》《奮鬥足跡》《民聲》、《民情》《民意》《民心》《民願》《民言》。

  會上唐祖宣發布了他的最新著作,並特別講解了經方運用的嚴謹與規範及人才的培養。本次舉行仲景經方國際論壇的目的,就是希望中醫能被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相互交流經驗,提高中醫思辨的能力,提高臨床診療的水平。

  會議後筆者特別採訪了廣杏堂國醫館代表名老中醫楊俊林教授。楊俊林教授表示:「國醫大師唐祖宣同志為中醫事業之發展,為民眾之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乃中醫藥界的泰鬥與楷模。我今年70歲,從醫近50年,受邀參會,感到非常榮幸。唐祖宣同志40多年來寫了106部著作流傳於世,對後人的幫助很大、極有學術研究和臨床價值,同時也給鄧州的經濟帶來了不可預估的貢獻,他的所作所為令我很欽佩!」

  結語:第三屆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大會於2019年3月31日上午圓滿結束。本次會議通過論壇和國內外同道交流學術經驗,推進學術創新,在創新仲景經方運用、打造仲景文化、提升鄧州中醫藥知名度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應,對鄧州市的經濟推動有著重大影響。同時為中醫的推進、發展、和傳承有著突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仲景故裡話經方 中醫抗疫薪火傳第八屆仲景論壇在南陽開幕
    10月17日,在新冠疫情進入秋冬季防控的關鍵時刻,以「仲景經方與新冠肺炎防治」為主題的第八屆「仲景論壇」在南陽開幕,國醫大師張大寧敲響開壇銅鑼。在本屆論壇上,以國醫大師石學敏、張大寧、唐祖宣為領銜的中醫藥學者,圍繞新冠肺炎的中醫藥防治,總結仲景經方在新冠肺炎抗疫中的應用經驗,就如何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防治中的特色優勢、如何提升張仲景經方的學術帶動力、文化輻射力、品牌影響力,使中醫藥在維護人類健康上發揮更大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人民英雄」、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向大會發來賀信。
  • 廣杏堂楊俊林胃腸病臟腑聯合療法 在仲景經方論壇引反響
    廣杏堂楊俊林胃腸病臟腑聯合療法 在仲景經方論壇引反響 時間: 2019-04-01 15:3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摘要:   2019年3月30日廣杏堂國醫館名老中醫受邀參加,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唐祖宣醫學工作委員會和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唐祖宣學術研究分會主辦,鄧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鄧州第三屆仲景經方運用國際論壇暨國醫大師唐祖宣106部著作出版新聞發布會》。
  • 仲景宛西製藥連線名中醫徐立然:中醫抗疫,心安不懼
    多地都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巧用經方辨證施治。  近日,河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徐立然教授受到人民日報主管下的《生命時報》聯合仲景宛西製藥的邀請,通過連線直播進行中醫藥健康科普,解讀中醫治未病、戰瘟疫的優勢,並指導大家運用中醫藥進行日常慢病管理。
  • 大師雲集!首屆中國中醫經方大會在河南鄭州成功舉辦
    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國醫大師孫光榮、張磊、唐祖宣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名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討論中醫經方應用的臨床經驗與研究成果,讓中醫在守護群眾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經方主要是指東漢醫家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裡記載的古醫方,所謂仲景方。經方是經典方的略稱,更是中醫學的標準方。經方是千古相傳的經驗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使用天然藥物的經驗結晶,是中醫學的規範和準繩。  「經方之所以為經方,就是因為古代醫生經常使用,是經過臨床驗證、可以重複療效的方劑,也就是能指導後世的『經典』方劑。」
  • 美麗中國有中醫,中醫傳承有我你,中醫萬歲!‖ 仲聖平臺2018第六期(總第22期)經方臨床實戰講座盛大開幕!
    醫聖仲景經方醫學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塗華新先生恭請聖像2018年戊午年秋仲聖平臺攜眾師友恭祭醫聖仲景先師,表達對醫聖先賢的懷緬。 我們相信在實現中華文化偉大中國夢的徵程中,醫聖仲景的《傷寒論》會綻放更加絢麗的光芒。 我們要有這個文化自信,更要有這份為萬世開太平,為往聖繼絕學的心! 今天的現場還來了一位特別的來賓,他就是中華中醫藥學會《光明中醫》雜誌主編、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仲景醫學分會秘書長楊建宇教授。
  • 【永遠的榜樣】系列報導之品牌故事——仲景藥業:縱觀歷史 著眼...
    張仲景(公元150-154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偉大的臨床醫學奠基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今天日本的漢方處方和成藥製劑中, 大部分仍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及《金匱要略》中的經方。中醫界學者專家和中醫醫學院校的師生都以張仲景為楷模,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世的探索。
  • 敢問中醫:仲景用「術」究竟是白朮還是蒼朮?
    敢問中醫:仲景用「術」究竟是白朮還是蒼朮?
  • 本草鉤沉:仲景用「術」淺探
    微信:beijing7788123日期:2021年02月06日感悟:中醫是一回古文化之旅,是一場人生的修行,有詩有遠方。這就涉及到仲景用「術」的問題,在時間上《傷寒雜病論》與《神農本草經》比較接近,較南朝陶弘景又早。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張仲景闢一切惡氣,用赤朮同豬蹄甲燒煙」,清代張志聰《本草崇原》又說「《本經》未分,而漢時仲祖湯方始有赤朮、白朮之分」,結合時珍、志聰的說法,也有理由認為,是張仲景最初將兩種術分開使用的,後世陶弘景總結前代經驗時將術予以分別開來。
  • 治療常見嘔吐,仲景這32首方夠了
    仲景所列35首止吐方,重複者3首(吳茱萸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實有32首。治療常見嘔吐,這些方就夠了。(1)葛根加半夏湯——外邪內迫陽明而嘔逆。發汗解表,降逆止嘔。(2)小青龍湯——表實兼水飲而乾嘔。外解表寒,內消水飲。(3)五苓散——太陽蓄水重證,水逆而吐。化氣行水,兼以解表。
  • 張仲景用來治咽炎的經方!只用兩味藥,清熱止痛,值得品味
    本文理論依據:《臨床仲景方劑學》、《中醫基礎理論》、《經方觀止》、《仲景方藥古今應用》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 仲景食品上市引「非議」:孫耀志單品神話不靈了?
    近日,以「香菇醬」為明星單品的仲景食品終於順利敲鐘,上市首日股價暴漲203.98%,每股報收120.80元,市值達120.8億元,但未堅挺到隔日,就下降了3.19%,市值蒸發了3.8億元。出師不利,仲景食品遭遇了群嘲。
  • 走進中醫聖地,體驗養生之城」網絡媒體醫聖故裡行南陽市西峽縣仲景百草園(四)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仲景百草園始建於2002年,佔地1600畝,旨在弘揚仲景醫藥文化,展示伏牛山中藥材資源。園中栽植從伏牛山上引進的中藥材、藥用植物、經濟林等苗木上千種。作為仲景宛西製藥大健康旅遊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內每年接待30多所國內著名高校大學生和100多所小學生的社會實踐團隊,近距離的接觸中藥,感受中醫藥的現代文明。
  • 像洛陽牡丹花會一樣,每年舉辦一屆中醫論壇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    黃帝、扁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提起在河南生活行醫的中醫大家,這些名字一定會讓河南人如數家珍。進入新時期,如何讓河南的中醫藥文化發展得更好?    「歷史上著名的中醫鼻祖、大家,從黃帝算起,扁鵲、華佗、孫思邈等,莫不是生長或生活、行醫在中原、河南。」王勝昔說,河南是中醫藥發生、發展的淵藪,來自南陽的醫聖張仲景以及創立的漢方,則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典範,是河南的驕傲。    王勝昔認為,必須更加注重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發掘、彰顯與張揚。
  • 八百裡伏牛山天然中醫藥寶庫,探索宛西製藥的仲景文化醫學魅力
    10月15日下午,各位媒體朋友,從人傑地靈的的南陽,到美麗的藥材基地西峽縣,繼續參觀,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百度鄭州頻道也對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跟蹤報導,共同領略仲景中醫藥的先進生產工藝和文化魅力。
  • 仲景宛西製藥安徽、江蘇近百名員工齊聚蕪湖學經典、增技能
    品牌部副經理黃昊,仲景商學院培訓師燕自飛,院務部張文麗等做培訓。有豐富市場經驗的區域經理和新入職的實習生代表,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江蘇銷售分公司區域經理 謝玥斌:   三分鐘講透經典,通過五部十六法講單品,中醫科普化辨品類,科學高效的產品及品類辨析方式,使我對公司產品的認知有了新的層次,也給貼櫃培訓提供了新的思路,由原來的固定培訓產品知識,轉變為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經典名方。
  • 《訪古探幽》之瞻訪南宋「名醫進士」許叔微故居舊址
    兩人晚年時有往來,敬佩之情日深,進而題寫「名醫進士」的牌匾贈與好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0.9(1):9-1120、範洪亮,導師:徐國仟.許叔微傷寒論著探析.山東中醫藥大學1991屆碩士研究生論文21、虞勝清.試論許叔微的脾腎觀.江西中醫藥.1993.(1):56-5722、孫浩.許叔微「通腎氣治遺精「的運用體會.中醫雜誌.1994.35(4):24623、孫浩.許叔微情鍾蒼朮.中醫雜誌.1995.36(
  • 仲景食品擬打造全渠道覆蓋營銷網絡
    其中,綠色製造體系正在成為河南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範標杆、參與國際競爭的領軍力量。最近兩年,河南省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的企業數量,穩居中部第一。9月15日,「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系列報導正式啟動,這是「六穩六保看河南·企業一線見聞」系列報導的落地深化,同時也是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一次特別行動。
  • 仲景宛西製藥再登「2019年度中華民族醫藥百強品牌企業」榜單
    2020年,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仲景宛西製藥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投身到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100餘萬元的清熱解毒口服液、銀黃顆粒、口罩等藥品和物資;按南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防治專家組公布的預防方案中處方,緊急加工生產抗新冠1、2、3、4、5號配方顆粒藥品約1500件、160多萬人份。
  • 仲景宛西製藥張海英:為武漢市民送藥,感動別人先感動自己
    張海英,2004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同年進入仲景宛西製藥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歷任終端業務經理、地區經理、省區OTC高管等職,現任仲景宛西製藥湖北省區銷售總經理。從企業層面,我們以仲景文化為核心,以傳統經方為主。那麼站在市場的角度,張總對疫情後的湖北市場有著怎樣的規劃和布局?以傳統中醫藥為主的健康產品應該承擔怎樣的市場角色?雖然這次疫情對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造成了很大傷害,這主要指的是經濟方面的。在人們的消費行為上,有幾點是可以預見的。一、野生動物將餐桌上消失。二、疫情時期培養的網購人群會越來越多。
  • 它被譽為「千古經方第一藥」,究竟有何玄機,且看醫聖張仲景如何運用
    然而,以桂枝湯的基礎方開始變化,在仲景的經方之中,桂枝又開啟了其他的治療功效,具體如下: 2.溫通心陽、通陽化氣 (1)溫通心陽 桂枝去芍藥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