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古鎮成了旅遊的熱門。一個個知名的不知名的古鎮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有的靠各種各樣紀念品美食咖啡吧華麗轉身,成為文藝小資的新去處。有的則落寞蕭條,原住民越來越少,漸漸失去生命力。而這一次我們來到的堯壩古鎮,就不是以上這兩種類型。
來到堯壩古鎮是在一個夏天的午後。很多古鎮入口處都會有牌坊,這裡也不例外。又當婊子又立牌坊這個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但是這個並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貞節牌坊,而是進士牌坊。因為這個鎮裡曾經有人高中了進士,看來這裡是一個出人才的地方啊。
走進古鎮不遠,就是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著名導演凌子風的故居,果然這裡是出人才的地方,而且還是藝術類的人才。
走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感覺這裡沒有過度的商業化,有著古鎮本來的味道。臨街很多老人,專心致志的用手工製作著當地傳統的小工藝品——香猴。
很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價格卻並不貴。香猴散發著草藥的幽香,這正是用當地的草藥來充當香料,完全沒有經過化學調配。把它掛到身上,包上,真的是有著傳統的優雅。我們一人買了一個,閒聊中得知眼前這位婆婆已經90幾歲,不過她耳聰目明,而且還能做得一手好針線,看來,這個古鎮的確適合居住。
鎮上到處在賣草鞋,我感覺就是當地人做農活時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看上去,覺得草鞋應該是特別粗糙,但真正穿上之後我覺得特別涼快,特別舒服。
穿上這個與我們平時穿的鞋子材質完全不同的草鞋。我覺得它很貼近自然,反而有一種奇怪的時尚感。
穿上地道的草鞋走在古鎮的巷子裡,感覺觸碰到了青石板路上的記憶。這裡店鋪林立,卻沒有賣到處都有的紀念品。
當鋪,茶館,油紙傘,柴米油鹽,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氣息。
堯壩古鎮雖不大,但這裡精美的古建築群,再加上獨特的民俗風情,讓它成為川南有名的影視基地。而建於清朝的大鴻米店。更是是古鎮標誌性建築。
全木質穿鬥式結構,四合院布局,上下兩層都用木頭建造,雕梁畫柱精緻典雅,經過歲月洗禮卻完好如初。
站在大鴻米店的2樓放眼望去,延綿兩公裡的古鎮全景盡收眼底。看著清一色的青瓦屋頂。我們好像進入了電影場景一樣。
2000年的歲月從這條街上匆匆流過,事過境遷,這裡沒有蕭條,沒有被商業化變得面目全非,這樣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