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大安森林公園
1月11日 臺北自由廣場
選後第二天,臺北的天空,藍色沒有了,氣溫急劇轉冷。這似乎預示著什麼。
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因為大佬各懷鬼胎,因為全黨散若砂粒,導致了「下架蔡英文」的落空。主席吳敦義在韓國瑜選敗的當晚,並沒有立即宣布辭去黨魁職務,而是表態會領著副主席常委們在下周的中常會中請辭。相比於民進黨去年在九合一失敗蔡立即宣布辭黨魁,顯得有點戀位的意思。
去年11月。身為黨主席,吳敦義雖不去競選總統,但把自己納入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你會覺得這傢伙,一個小鉛筆一個小橡皮擦都要貪,再結合平時的處事待人,感覺其格局的確窄到家。
也難怪郭臺銘在跟他熱乎一段,就被他傳染,做出了脫黨的決定。
選後,代表國民黨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召開記者會,宣布發起「三支箭活動」,並呼籲周三國民黨舉行中常會時,挺吳派的中常委不要再上演慰留吳敦義的戲碼。
羅智強說,面對國民黨面臨自2016年以來第二度的大潰敗後,「這是國民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必須振作奮起,力圖改革,因此,我們號召本黨同志,成立『+1團隊』,推動國民黨系列改革工程。」羅智強也隨即提出「三支箭行動」,將黨的決策高層「打掉重練」。
第一支箭,吳敦義立辭黨主席,中常會不應慰留,黨內立刻進行世代交替工程。「吳敦義主席拒納忠言,諸多謀權保位的計算,卻是國民黨大敗的最重要原因。吳敦義必須下臺,擔起敗選首責。」
而第二支箭,則是吳斯懷應請辭不分區立委。
第三支箭,則是要吳敦義放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資格。
現場也聚集了其他國民黨內青壯派,身兼當然中常委的青年團主席田方倫表示,「2000年開始,我8歲的時候,國民黨就在喊改革;到現在我都28歲了,國民黨還是在喊改革。」
韓國瑜吹破了。韓粉心有不甘,說應該把黨鞭讓給他來執。但反對聲音很強,說總統得票,他在高雄輸給蔡一倍之多,34%對62%,說明當地人態度很堅決:我們選你當市長,你一年請了兩個月的假,心思全不在這兒,再去競選黨主席,乾脆把市長的職務給辭了好了。
人們把視線聚焦到一個帥哥身上,他叫蔣萬安,蔣介石的曾孫。在這次的立委競選中,他獲得95559票、得票率51.1%幹掉了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怡農(得票率45.75%)。
蔣萬安一針見血地對這次國民黨慘敗提出自己的見解:
國民黨兩次大選都慘敗,證明我們離中間選民太遠,這也是最大問題,包括論述、基層組織、吸納年輕人、廣增人才等,都必須要徹底改革。
要檢討的地方很多,不是今天短暫、一時片刻就可以解決,必須要痛定思痛、深刻檢討,從各個方面進行反省,必須要傾聽各方聲音,接近民意,抓準中間選民的想法。
蔣萬安生於1978年12月26日,原名章萬安,其父蔣孝嚴,一直從母姓章,直到2005年,改姓蔣。畢業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及法律學系雙主修、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法律博士(J.D.)、法學碩士,在加利福尼亞州擔任執業律師,並於2011年在舊金山合夥創辦萬澤國際法律事務所。
蔣萬安說,他是在十歲的時候,知道自己有蔣家的血統的。他一直叫章萬安,隨著父親從章孝嚴改成蔣孝嚴,他也有了一個新姓名:蔣萬安。
受到父親蔣孝嚴的影響,蔣萬安的政治生涯從立委開始。在2016年,蔣萬安在國民黨大環境極為不利的情形之下,以89673票當選中華民國臺北市第三選舉區第九屆立法委員,不過相較其父蔣孝嚴於2008年創下六成得票率的紀錄仍略遜一籌。這次同樣在國民黨的慘敗中,蔣萬安以剛剛過半的戰績擊敗對手,「萬安」之名為他兩次衝擊保安護航,保證「萬」無一失,大安方有大貴。
有著悠久歷史的「國民黨」,隨著軍隊在大陸的被擊潰,倉惶入臺,1949年後與「中華民國」一起成為蔣介石家族企業的兩個牌子。隨著異黨的強勢執政,尤其是蔡英文2016年的上臺,國民黨成了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
本來全黨在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後,希望靠韓國瑜的氣浪,捲土重來,下架蔡下架民進黨,怎知內部力量互相消弭,最終青天白夢成空。
這次大選,國民黨喊安全也喊團結,安全是對全臺灣而喊的,而團結則是對本黨的。對手也喊團結,但他們喊的是臺灣團結。所喊即所缺,國民黨內部裂痕重重,而民進黨執政當局也缺乏與其他黨的粘合。他們基本上視最大的在野黨為自己的仇敵。
離開這塊番薯形狀的島嶼前,我去臺北一個叫做大安的公園聖行了幾圈,完成了每日七公裡的晨拜,我祝福這個地方日安、月安、年安,萬安!更祈求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不毀不亡之安。
我還要來,這裡摒棄各種政治薄膜,我嗅到了阿嬤的味道。希望有關各方弘揚大智慧,展開大胸襟,讓海峽融冰。像我這麼繞公園就夠了,自北向南、自南向北的各種示威繞,能省則省。
蔡勝選第二日,就見了美日的代表,這是卑躬屈膝的不自信。第三方永遠巴不得一家兄弟打死一個,不可能有誠心實意的調和。家務事,必須且惟有靠自己人。學會妥協吧,否則永遠無解。海闊天空,是各退一步得出來的。
感恩,下一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