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老店賣蘇州糰子上百年,3元一個顧客排長隊,大爺從小吃到老

2020-12-21 牛肉頑

很多人都說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堅持總會有成功的時候。大叔所經營的這家老店,到現在已有百年的歷史,許多老顧客對這家店所做的美食很追求,看似簡單的做法,裡面卻隱藏著眾多食客們的回憶,吃的人多了大叔也出名了。這家老店賣蘇州糰子上百年,3元一個顧客排長隊,大爺從小吃到老。

這種美食就是糰子了,跟農村裡面所做的生煎包很是相似,但這款並不是煎,而是去炸。吃起來外脆裡軟,儒儒地很有嚼勁。選用的肉餡都要事先用攪拌機攪拌,邊攪拌的過程邊淋上醬油,速度適中就好,可以促使肉的質感變得更入味,而麵團也是要經過醒面之後才能做,每一塊麵團都是一樣重量的。

當你品嘗到的這款食物得到眾多人喜愛之後,來吃的顧客不再是老顧客,也有大小小孩都來嘗鮮的。炸好的這些糰子外表金黃有好的口感,從吃過的一些美味食物上更能得到眾多人們的追求,一份裡面有六個,吃多不油膩,更多是美味,大叔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來吃的老規矩都被這裡面包含到的口感吸引到眾人們的喜愛,做出的這個口味的糰子在外面買不到,更是富豪都在追求的美味食物,有時候吃到這裡面包含到的口感上也能得到眾多食客們的喜歡,大叔今年六十多歲,來吃的老顧客還有比他大得多的,主要還是東西好吃。

當年這家店要被拆遷的時候,時大叔的堅持才保了下來,老顧客們也覺得這種美味要繼續傳承,許多沒吃過的人都很愛吃的,一些從當年吃到現在的大爺大媽都有七八十歲了,每天都會來吃上一兩個,表示吃到的每一口都勾起美好滴回憶,吃到90歲的老爺爺表示很幸福,你們有吃過這款糰子嗎。

相關焦點

  • 這家店賣蘇州糰子上百年,食客每天排長隊,70歲大爺總吃不膩
    這家店賣蘇州糰子上百年,食客每天排長隊,70歲大爺總吃不膩說起蘇州美食,人們印象中都是精緻而小巧。在蘇州,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做糰子,其種類豐富,以熟糯米為皮,內部包入各種餡料,有葷有素,甜鹹皆宜,取其團團圓圓之意。
  • 7旬大爺傳承「百年老店」,每天限量30斤,顧客:最怕前面人包圓
    主要是因為我國人民對吃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研發出了許多特色小吃。我國的特色小吃傳入國外的時候都會引起轟動,正是因為這樣它才會成為我國的象徵。對於很多美食來說,能成為百年老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鍋貼店,他們已經傳承了三代人了。可能有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他們會成為百年老店呢?主要是因為他家的味道一直沒有變過。
  • 這家百年老店賣滷肉飯,一碗15元很鮮香,外地人驅車只為吃上一份
    曾經在網上受到所有食客都追求的臺灣盒飯,當地人也對當地的這碗滷肉飯所吸引,會做香飯的人有許多,但做到像這家店如此有口碑的卻很少,顧客們既要品嘗到精華,更要品嘗到美味味道,經營數百年一直都是這個味, 吃過的人都成回頭客。
  • 蘇州老夫妻賣小吃40年成地標,顧客蹲點才能吃到,3大桶不抗賣
    蘇州老夫妻賣小吃40年成地標,顧客蹲點才能吃到,3大桶不抗賣說起蘇州,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風景美如畫的城市,到處有是古香古色,生活節奏慢,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蘇州旅遊。而在蘇州,也有不少的美食小吃,比如蘇式湯麵、鍋貼、餛飩等都是很值得一嘗的。
  • 蘇州小吃80處,只有真正的吃貨才知道!
    幾乎透明的皮薄如縐紗,中間透出一點粉紅色的肉餡,湯裡撒上些碧綠生青的蔥花、嫩黃的蛋皮絲,再添少許紫菜和蝦皮,湯鮮味美,意猶未盡。推薦陳記泡泡餛飩。地址:吳趨坊106號 3 酒釀餅春季的時令點心,只賣一季。通常到了時節,觀前的老字號採芝齋、黃天源、葉受和都有售賣。
  • 【文化蘇州】蘇州的那些百年老店
    蘇城是座老城,城裡有很多老店,身邊總是有許多朋友來蘇旅遊或者工作,問起蘇州的百年老店
  • 【珍藏版】一般人都不知道的蘇州特色小吃80處 !
    蘇州人在飲食上還是相當講究的,小食點心,樣樣細緻美味,不僅味道好,賣相也棒,很多吃過蘇州特色美食的食客都有著濃濃的回味和思念。80處蘇州特色小吃,看看你都吃過哪幾個?吃過一半,駿馳君一定要給你讚一個。幾乎透明的皮薄如縐紗,中間透出一點粉紅色的肉餡,湯裡撒上些碧綠生青的蔥花、嫩黃的蛋皮絲,再添少許紫菜和蝦皮,湯鮮味美,意猶未盡。推薦陳記泡泡餛飩。3酒釀餅春季的時令點心,只賣一季。通常到了時節,觀前的老字號採芝齋、黃天源、葉受和都有售賣。現在做湯包做的好的越來越少了,感覺都是一個流水線出來的,推薦去朱鴻興和榮陽樓。
  • 大爺夜市攤賣「特色小吃」1份5元,限量300份,顧客:來晚吃不到
    下文轉載自作者:天天D農家小院大爺夜市攤賣「特色小吃」1份5元,限量300份,顧客:來晚吃不到!現在的飯店也是開得大街小巷遍地都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大爺在夜市攤擺攤賣的一種特色小吃,一份5塊錢,限量300份,賣完了就要收攤回家了,那麼也有很多的顧客紛紛表示:老闆是吃不到的。從圖片上你們能不能夠看的出來,大爺賣的這種是什麼樣的特色小吃呢?
  • 蘇州小吃80處 只有真正的吃貨才知道!
    東中市萬福興糕團店,平江路的品芳裡就有賣。(圖片作者見水印)15 襪底酥愛了很多年的小吃,長發,葉受和和稻香村有售。16 灰湯粽曾經是蘇州的明星小吃只一,用秸稈灰浸的水(灰汁)拌入糯米包粽子,粽子包得比一般粽子松,打開的時候是不成形的。黃天源賣了幾十年,一直到解放後停售。
  • 廣州西關一家老店,只賣三種小吃,顧客整天排長隊購買
    如果你到廣州旅遊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廣州有很多的小吃,而且廣州的小吃非常的有特色,很多人都說「食在廣州」,可見廣州的美食特別的多,而且包容性特別強。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位於廣州西關小巷裡的一家涼拌魚皮店。而且他家的店只賣三種小吃,涼拌魚皮、腸粉和艇仔粥,但是顧客整天排長隊購買。走到店門口就可以看到門外有很多顧客在排隊拿號。進店裡可以看到老闆正忙著切魚皮進行調製。魚皮用的鯪魚皮,是提前清理乾淨,煮好過涼水之後掛在的,用的時候直接切絲調製就可以了。切好的魚皮加上青椒絲,香菜和芝麻,加上秘制的調料,吃起來非常的爽脆,讓人回味無窮。
  • 杭州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店,20多年只賣3樣小吃,還沒開門就排長隊
    有人說世界上臭豆腐只有兩種,一是長沙臭豆腐,二是長沙臭豆腐以外的臭豆腐,雖然是玩笑話,但是也說明了長沙臭豆腐有多深入人心。其實作為中國傳統特色小吃,臭豆腐在各地都有製作和流行,長沙南京臭豆腐出名,就連香港路邊攤也愛賣臭豆腐。
  • 荔灣這家只賣兩款小吃三十年老店,為何招牌都無卻每日門庭若市?
    所以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就是這樣一家寶藏小吃老店,這家店在荔灣開了三十多年了,只賣兩種小吃連個招牌都沒有,但是每天這裡都是門庭若市大把食客排長隊,究竟有多好吃?讓我們一起來荔灣區隆慶裡20號這家「雞什豬紅」嘗嘗。
  • 農村大爺騎三輪車賣「罕見」小吃,1碗6元,顧客:吃過的都當爹了
    農村大爺騎三輪車賣「罕見」小吃,1碗6元,顧客:吃過的都當爹了美食不分貴賤,不管是街邊上的小吃還是大飯店裡面的山珍海味,只要是味道好吃,總會吸引很多的人,而這些食物也都統稱為美食。現在人們對於這邊的小吃也都是非常嚮往的,所以深受大家的追捧,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農村的大爺他賣的自創小吃,一碗六元錢。只要一出攤兒,就有很多的人來排隊買。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對於美食的種類也非常多的,而且各種各樣的美食都非常的多。
  • 日本20家百年老店的啟示:少囉嗦,先活過2021年!
    用純樸的米麵蒸出來的又白又圓的糰子,看著庭院吃糰子是江戶時代的一種習俗。我們沿著日暮裡複雜的街道,找到了這家並不顯眼的百年老店。店裡只賣抹著醬油的烤糰子和紅豆糰子,先甜後鹹,被綿密紅豆沙包裹的糰子輕柔細膩,而塗上醬油烤過的糰子有種樸素的滿足。感謝經歷歲月考驗依然存在於此的小店,讓我們有幸嘗到200年前不變的美好味道。
  • 大爺賣小吃,一斤30元,一天賣100斤,顧客一買就是好幾斤!
    大爺賣小吃,一斤30元,一天賣100斤,顧客一買就是好幾斤!現在的美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美食,它更是我們生活中的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時候,美食也不是簡單的味覺享受了,它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的精神的享受。
  • 這60處蘇州神級小吃,只有真正的吃貨才知道.
    清明三大時令美食:大方糕、青糰子、醬汁肉,白、青、紅三色,老蘇州每年都會一個都不落的吃一遍,推薦:桂香村。地址:平江區東北街178號拙政園園外苑A-2號蘇州賣生煎的不少,但好吃的話啞巴生煎算一個,有吃貨感嘆感覺味道不如從前。所以推薦大家嘗試下蘇州人經常去的早餐店去吃,比如老大坊生煎~地址:平江區白塔東路26號
  • 蘇州好吃又不貴的56處經典小吃!一般人不知道!
    清明三大時令美食:大方糕、青糰子、醬汁肉,白、青、紅三色,老蘇州每年都會一個都不落的吃一遍,推薦:桂香村。地址:平江區東北街178號拙政園園外苑A-2號蘇州賣生煎的不少,但好吃的話啞巴生煎算一個,有吃貨感嘆感覺味道不如從前。所以推薦大家嘗試下蘇州人經常去的早餐店去吃,比如老大坊生煎~地址:平江區白塔東路26號
  • 青糰子提前上市!蘇州各大老字號售賣一覽表看這裡!
    在2月4日立春的第二天,葑門橫街上一家祖傳的青糰子店前,就已經擠滿了前來嘗鮮的市民。 清明前後吃青糰子的風俗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當時把清明前一、二日定為「寒日節」。百姓不可以生火,要「寒食三日」。
  • 姑蘇第一名街七裡山塘街上的蘇州老味道,愛了愛了!
    從御碑亭到新民橋的那段,是遊客所熟悉的山塘。而從新民橋開始往西的那一段,不那麼擁擠,不那麼繁華,卻十分接地氣,是更貼近蘇州人生活的山塘。有生活氣息的地方,就少不了小吃美食。許多餐飲老店在山塘街上紮根了幾十年,見證了老街的歲月變遷,也陪伴了幾代蘇州人生活與成長。這些幾十年不變的老味道,每每想起,每每嘗到,都讓人倍感親切,有一種「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