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神話》,荒誕的北歐神話故事,冰與火之歌

2020-12-24 琳姐理財

矛盾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近日讀得中國作家矛盾編著的《北歐神話》,同一個星球,不同地域、不同生存環境下,神話故事在特殊背景下的誕生,人物的雕刻,人物的構成,人物故事,文化相近與相別之處,精彩紛呈。

北歐神話在我看來,是一個更為極端的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這個神話故事裡邊的神,多是博大、巨偉的,神話故事裡的人都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不是作為單獨的一個個故事個體而存在。

北歐神話相比古希臘神話更兇殘,更淫亂,更血腥。如果說古希臘神話是一本記載了希臘眾神之間的軼事,探索人與神之間的關聯,命運與情慾的糾葛,如果把古希臘神話比成格林童話或是伊索寓言,那北歐神話就完全是一本暗黑版成人童話。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什麼英雄,沒有什麼美麗愛情,一切最現實殘酷的東西都被剖開了擺在你的眼前,人們通過北歐神話看到的不只是希臘神話中的神澤恩典,神仙眷侶,也有國讎家恨,惡和善的決鬥。

北歐的神永遠在和有害於人類的惡勢力——惡神和惡巨人族相鬥爭。諸神是逐漸勝利了,但到了後來——可說是到了悲劇的頂點,那不可避免的命運之神造就預言了的"諸神之黃昏"到來了,於是在神與惡神、惡巨人的一場大戰以後,諸神都滅了,惡神與惡巨人們也滅亡了。這是悲劇的一位,悲劇的結構!

┃北歐故事:錯綜複雜的人物結構

┃世界的誕生:混沌的世界

《北歐神話》開篇介紹世界的誕生,就讓我大跌眼鏡,自此,我就定性為北歐神話為一部荒誕片,也不由得佩服神話世界裡的自由無度。

北歐神話描述中,天、地、人是這樣形成的:

在開天闢地的原始狀態之時,世界就是由冰與火包圍,中間有一條無底鴻溝"金儂加鴻溝",鴻溝以北是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鴻溝以南是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在常年累月的冰與火、冷與熱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冰霜,誕生出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冰霜巨人"——伊米爾。

同樣冰火之間集結誕生的還有一頭名為奧德姆拉的大母牛,它的乳房噴出四股極粗的乳汁,供給伊米爾。母牛依靠舔舐冰山上的鹽水為食糧,漸漸得冰山消融,又誕生了一位生產者,祖神布利。剛誕生的祖先布利隨即生下了兒子包爾(生產的人格化),他倆是"善"的化身。

在那個混沌黑暗、冰天雪地的洪荒時代裡,善與惡的出現都是那麼離奇!

伊米爾在睡覺的時候,從他的腋下的汗水中生下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貝斯特拉)。伊米爾後又從腳生下了一個六個頭的巨人瑟羅特格爾米爾和巨人勃爾格爾密爾,這兩個巨人為一切"惡"的始祖。

┃善惡終不兩立:悲劇的起源

善惡終究勢不兩立,決不能公平共存。

常年累月的兵戎相見、不分勝負,直到包爾和女巨人貝斯特拉結合,生下了奧丁、維萊、維伊,他們是精神、意志和神聖的代表。三個兒子和父親聯合加入了戰鬥,最終將最厲害的霜巨人伊米爾殺死。

但是伊米爾的另一個巨人兒子勃爾格爾密爾並沒有死,他帶著妻子順著父親的血液凝聚成的洪流,逃亡到了世界的邊僻,尤騰海姆(巨人之家),慢慢繁衍生息,又創建了一個巨大的霜巨人之國,他們隨時蠢蠢欲動,企圖復仇。

我們真不能用正常的思維去想像北歐神話中人物的出身、人物的複雜關係、一切都是無章可依卻又有跡可尋!

例如,生產的化身包爾娶了巨人的女兒為妻,包爾卻要帶著兩方一起生下的兒子去對抗母親的那一族系呢?為了追求和平而聯姻在北歐的神話世界裡是失效的!只有善與惡、愛與恨、覬覦與爭奪,所有的人性的一切都詮釋在神話故事的人格化世界裡。

霜巨人伊米爾的死,可以說取之於天地,回贈於天地。他死去之後,真的是"人無完人"。肉身變成了陸地、眉毛成了大地與天空無垠之間的界牆、血和汗凝聚成了海洋、骨頭變成了連綿起伏的山川、牙齒成了崖石、頭髮成了樹木和百草、顱骨成為了懸於天與海之間的天體、腦子變成了天空中的雲朵。而天體呢又由四個健壯的矮人諸神撐起,指徵東西南北。火種划過,成了天空的群星、太陽和月亮。

看似世界的一切美好起源來自惡勢力的代表伊米爾的凋零。可回過頭想,存在即合理,沒有這樣的開端,也就沒有北歐神話世界的開源。

┃神話故事揭露多面的人性

北歐神話故事中,先祖都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誕生,他們生活的境地都是極寒極冷的。

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對同類幫助的衝動等等。儘管在北歐神話中,最終諸神與惡勢力都會一起消亡,然後又孵化出新的世界,組建新的格局,循環往復。

但是無論是在怎樣的環境背景下,無論是北歐神話、希臘神話、中國古神話,都是圍繞著人性來做文章,因人性而發生了各種看似匪夷所思卻又符合本性的故事。

在神話故事裡,不論人、神、鬼或善的惡的或天上的凡間的,追求的都是和平、正義、平等、愛情、物質、地位、財富等等。而在追求所想要的一切時,就不免和其他的人的追求有衝突,不同的人性中產生了嫉妒、貪婪,一切都在給予、施捨、追求、掠奪、公正、復仇等等複雜的人性心理狀態中迸發出來。從而形成了神話故事各種各樣代表著人性某個特徵的化身。

而北歐神話故事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它將多面的人性詮釋到了極致,沒有任何的道德約束、制度約束,任憑臆想,在一個無度的空間裡生存、鬥爭、消亡和重啟。

神話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北歐神話》則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荒誕的北歐神話故事,冰與火之歌
    矛盾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近日讀得中國作家矛盾編著的《北歐神話》,同一個星球,不同地域、不同生存環境下,神話故事在特殊背景下的誕生,人物的雕刻,人物的構成,人物故事,文化相近與相別之處,精彩紛呈。北歐神話在我看來,是一個更為極端的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這個神話故事裡邊的神,多是博大、巨偉的,神話故事裡的人都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不是作為單獨的一個個故事個體而存在。北歐神話相比古希臘神話更兇殘,更淫亂,更血腥。
  • 茅盾:《北歐神話》| 冰與火之歌
    精裝的版本、黑灰的色調、精緻而神秘的插畫中幾抹耀眼的橘色穿插其中,印證了北歐神話的主色調:莊嚴的、悲壯的。譜寫了一曲充滿個性的「冰與火之歌」。茅盾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現了一群莊重、正直、博大的北歐諸神。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熟知的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火與惡之神洛基、死神海拉等,書中有詳細的概述。讓我認識了一個個粗樸而巨偉,莊重而鮮活的北歐眾神。人類在悠悠藍天和蒼茫大地之間生活、繁衍,用辛勤勞作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用智慧和想像,不斷地解釋世界、解釋生活。
  • 茅盾:《北歐神話》|冰與火之歌
    《北歐神話》在1930年初版之際,茅盾先生所用的筆名為「方璧」出版。果麥出品茅盾先生這本鮮為人知的《北歐神話》,我能讀到,實乃有幸!精裝的版本、黑灰的色調、精緻而神秘的插畫中幾抹耀眼的橘色穿插其中,印證了北歐神話的主色調:莊嚴的、悲壯的。譜寫了一曲充滿個性的「冰與火之歌」。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方形貓火卷首語:《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自「玫瑰戰爭」,但維斯洛特世界魔法的一面仍然有北歐神話的影子。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堪稱「冰與火之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北歐居民的生活狀態。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比如《貝奧武夫》《尼伯龍根的指環》等,甚至《變相怪傑》也取材於北歐神話中邪惡與火焰之神洛基的神奇面具。更不用說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還有網上大火的《冰與火之歌》,它們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與其有著極為緊密的血脈聯繫。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 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更不用說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還有網上大火的《冰與火之歌》,它們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與其有著極為緊密的血脈聯繫。 但北歐神話自身卻並不為我們熟悉,我們並不像熟悉希臘神話一樣熟悉北歐神話。對我們來說,西方世界現在的樣子是源於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的。
  • 《北歐神話》用《冰與火之歌》告訴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
    近些年,《雷神》系列電影大火,雖然編劇把故事設定在現今的地球以及奧斯卡的奇幻世界,但《雷神》故事本身取材於北歐神話。網上大火的歐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有著緊密的血脈聯繫。他們都給了我想看完《北歐神話》這本書的衝動。
  • 從「天地創造」到「諸神黃昏」|《北歐神話》:冰與火的交響曲
    不管是漫威系列,還是近幾年大火的《冰與火之歌》,都與北歐神話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而跳脫出來看,北歐神話豐富綺麗,不是簡單的幾個人物、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今天,就讓我們在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一書中體驗原汁原味的神話故事吧。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在遠古時代,北歐的原始人注意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自然現象:一方面是巨偉的山川、慘澹的陽光、北極光的耀亮、洶湧澎湃的大海和極圈內的冰山;另一面是短暫夏季的藍天碧海,長在的光明和植物的繁盛。兩者寒冷和溫暖的強烈對比,讓原始的北歐人認為宇宙是冰與火的奇怪組合。
  • 北歐神話的冰與火之歌,巨人始祖的誕生與覆滅
    盤古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打破混沌的開端的始祖就是盤古。那麼你了解其他國家神話中的始祖嗎?霜巨人伊米爾北歐神話同樣有誕生在混沌之初的始祖,也就是巨人的祖先伊米爾。和盤古有一點很相似,他們死後,身體的血液都化成了大地的河流。不同的地方是,伊米爾是被殺死的。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而且《大埃達》的編輯者和公布者都是基督教中的人,所以當今的北歐神話並不等同於遠古時期的北歐神話,因為基督教的基因不可避免地潛入在內。另外茅盾先生認為,從北歐人種原為亞洲中部移民這一說來看,北歐神話的有些地方與中國的神話也有相似之處。譬如日月蝕被天狼吞食、以大地由巨人身體所創造之說。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在遠古時代,北歐的原始人注意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自然現象:一方面是巨偉的山川、慘澹的陽光、北極光的耀亮、洶湧澎湃的大海和極圈內的冰山;另一面是短暫夏季的藍天碧海,長在的光明和植物的繁盛。兩者寒冷和溫暖的強烈對比,讓原始的北歐人認為宇宙是冰與火的奇怪組合。
  • 從「天地創造」到「諸神黃昏」|《北歐神話》:冰與火的交響曲
    不管是漫威系列,還是近幾年大火的《冰與火之歌》,都與北歐神話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而跳脫出來看,北歐神話豐富綺麗,不是簡單的幾個人物、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今天,就讓我們在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一書中體驗原汁原味的神話故事吧。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比如系列美劇《權利的遊戲》,改編自馬丁大叔的神作《冰與火之歌》,光是看這個名字,便不難聯想到其北歐神話的影子;又比如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以及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裡面的精靈和矮人,也都是脫胎於北歐神話;更不用說漫威系列裡的《雷神》,更是立體影視化了北歐神話裡最有名的三大主神: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以及火與惡之神洛基。
  • 北歐神話 | 始於冰火之歌,終於諸神黃昏(上)
    這次給大家帶到的是北歐神話!北歐神話聽名字可能沒有希臘神話或者羅馬神話那麼熟悉,但相信大家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魔戒》,或者是《魔戒》改編的電影《指環王》系列吧。這些故事的主要元素就是來自北歐神話噢。接下來就讓餅乾給大家來簡單介紹一下北歐神話的起源吧。
  • 《北歐神話》:絢麗悲壯的奇幻之境,冰與火鬥爭中的毀滅與重生
    當我們被漫威三大IP之一的雷神索爾的故事吸引時,不會想到,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茅盾先生,就已將諸如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和火與惡之神洛基等北歐諸神引入了中國。茅盾先生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研究領域的第一人。
  • 贈書|迄今為止最好看的北歐神話《北歐眾神》
    去年在中國出版,又成年度最火外國小說。這次,隨著新學院獎揭曉,尼爾帶來全新神作——《北歐眾神》《北歐眾神》[英] 尼爾·蓋曼   著北歐神話是奇幻文化的重要起源!而地獄(Hell)的名字,則來源於北歐的地獄之主——半人半屍的海拉(Hela)。其影響可見一斑。
  • 索爾、洛基與奧丁的故事,赫爾曼《北歐神話》簡體中文版首度引進
    在這外緣世界創造之初,眾神展露蹤跡,啟動了北歐神話世界的歷史。赫爾曼以其博大宏深的研究,採擷冰島、挪威、瑞典的民間傳說習俗,深入探討《詩體埃達》、《伊林格傳奇》、冰島的《史前傳說》等傳統文獻,加上考古學和字源學的佐證與推敲,構築成一部翔實完備的北歐神話總論。此次簡體中文版的問世,讓我們得以跟隨赫爾曼的腳步,探究北歐神話深入到毛細血管的海量細節,揭秘冰與火之地的古老習俗, 破解諸神信仰的文化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