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漫威三大IP之一的雷神索爾的故事吸引時,不會想到,早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茅盾先生,就已將諸如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和火與惡之神洛基等北歐諸神引入了中國。茅盾先生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研究領域的第一人。
這本《北歐神話》,系茅盾先生潛心研究八本相關文獻書籍之後,條理清晰地梳理出了其中的人物關係和發展脈絡,用其簡練且優美的文筆為我們講述著北歐諸神的種種軼事,讀來輕鬆有趣,又多體系化的認識,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此外,書中配有著名插畫師王浣繪製的諸神插畫,從視覺上更能感受到北歐神話裡的超凡意境。
我們在讀神話故事時,不僅會被其中有感染力的故事所打動,也會被那種種瑰麗的想像力所折服。進而思索其中的意義,試著理解其中蘊藏的東西時,我們得以深切地感知到那時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崇敬和敬畏,這實是一種民族在精神意義上的信仰與圖騰,神話實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
《燃燒的太陽》劇照,傳教士稱薩米族女孩的帽子裡藏著魔鬼(薩米族為北歐最後的土著)
我們的思緒進而飄遠——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人們便踏上了漫長的探索之旅。人們敬畏大自然,渴望了解有關生命起源和自然萬物的真諦,不停地追尋關於自然與生命、大地與星空、災難與重生,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這種持續不斷地探索和思考,最終不約而同地迸發出靈感,人們開始試著理解和闡釋自然的種種神秘之處——不同國度和文明之間創造出了獨特的神話傳奇和故事,人們賦予自然萬物以神的屬性,臣服於眾神不可思議的力量之下,並從中找到文化傳統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如今,已知的幾大古文明體系裡就存有這樣源遠流長而又神秘莫測的神話故事,比如埃及神話、希臘羅馬神話、中國神話等等,這些神話故事又各成體系,各有特色。其中,北歐神話異軍突起,與「浪漫的抒情詩式」的希臘神話大為不同,北歐神話自誕生起,就與惡劣的自然環境相關聯,人們看到和聯想到的是冷峻和悲涼,是冰與火、善與惡、憂鬱與光明之間直接的矛盾對立,這在眾神之間無休止的殺伐鬥爭裡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因此,北歐神話更具「悲劇性」,帶有其悲壯的色彩。
我們試著走進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去窺探北歐民族那些莊嚴博大的諸神軼事。
01
北歐神話中獨樹一幟的眾神體系
北歐神話中的神話人物眾多,體系也顯得龐雜,這與希臘神話相類似,眾神各在其位、各司其職。總體而言,眾神統治下的宇宙分為三層九大世界,由一棵巨大的梣樹(奧丁所創,名為伊格德拉西爾,又稱尤克特拉希爾,是為宇宙之樹、時間之樹、生命之樹)相連接:
上層天國住著奧丁領銜的阿薩神族諸神,中層主要是人類和精靈族的家園,第三層則分布而居的有矮人族、巨人族、冥界和代表海與風之諸神的瓦納神族。
當然最初世界的樣貌並不是這樣,在創世之初,代表善的神族與代表的惡的巨人族一直在戰鬥,只不過兩方勢均力敵,等到奧丁三兄弟出生並加入戰鬥後,才取得勝利。戰勝了巨人的諸神,於是就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奧丁之後便打造出了那棵宇宙之樹。
阿薩神族
眾神之王奧丁,是北歐神話中最高的神,象徵了宇宙間無所不在的精神意志,是智慧與勝利之神。奧丁帶領著十二位男神和二十四位女神居住在阿斯加德。要進入阿斯加德,必須通過那座由水、火和空氣諸元素所構成的彩虹橋,守護此橋的神是海姆達爾(奧丁的私生子)。他有「最好的耳朵」,能聽見地面上草生長的聲音;又有「最好的眼睛」,能在黑夜看見千裡之外的東西;而且還不需要睡覺。海姆達爾就像一個全天候的具有視聽功能的監視器,後來在一天夜裡,發現洛基偷愛與美之神弗蕾雅最為心愛的黃金項鍊,並將其捉住。從此以後,洛基對海姆達爾心生怨恨,最後在「諸神之黃昏」到來時,洛基找上他,二人最終同歸於盡。
《雷神》系列電影中的阿斯加德
在北歐神話裡,人類是在諸神創造好了大地之後,由奧丁、海尼爾和洛多爾三位神創造的。據說,他們找來兩棵樹,一顆梣樹(男),一顆榆樹(女),用刀劍削成人的形狀,奧丁贈以靈魂,海尼爾給以動作和感覺,洛多爾給以血。於是人類有了生命和感知,成為地上的主宰。
冰霜巨人及其衍化而成的精靈族、矮人族
在天地初蒙之時,誕生了一位巨人的始祖伊米爾,後來的巨人族乃至衍生而出的霜巨人都是他的後代。在於諸神之戰時,被奧丁殺死。他的後裔逃到了尤騰海姆(約頓海姆),之後分化(生了)一大群的霜巨人。
伊米爾死後,肉身衍生出諸多的小生命。奧丁諸神將他們分成兩類,一類是那些有著黑皮膚、詐譎狡猾的,將其驅逐到地下的斯瓦爾塔爾海姆(瓦特阿爾海姆),不能白天出來,否則經日曬之後會變成石頭,這類被稱為矮人、魔怪、侏儒或小鬼,他們負責搜集金銀財寶,擅於打造精巧的工具和武器。另一類皮膚白皙、性格溫和的,諸神稱之為仙子或精靈,送他們住在大地之上位於空中的阿爾夫海姆(亞爾夫海姆),他們有翅膀,能飛翔,照料自然植物的生長。
矮人族在打造雷神之錘
海與風之瓦納神族
與天上諸神阿薩神族相對應的,還有代表海與風之神的瓦納神族。兩個神族之間早期亦有鬥爭,後達成和解。瓦納神族住在了瓦納海姆(華納海姆),並派了瓦納神族中尼奧爾德帶著他的兩個孩子出質到阿斯加德。這兩個孩子就是弗雷和弗蕾雅,之後成為阿薩神族中的兩位代表神:司五穀生長的稼穡之神弗雷和美與愛之神弗蕾雅——不僅關乎美貌與愛情,她還領導著女武神瓦爾基裡這個獨特的皇家護衛隊。
弗蕾雅披上「鷹之羽衣」化身為鷹
女武神瓦爾基裡
幽冥之國,死亡之神
還有一個幽冥世界,也即冥國,它的主宰者就是死神海拉。《雷神3:諸神的黃昏》中海拉是奧丁的第一個孩子,是雷神索爾的姐姐。實際上,這裡有很大的出入,海拉實際上是洛基私自與尤騰海姆的女巨人安吉布達(憤怒之身)結為夫妻後生下的三個孩子之一。惱怒的奧丁查悉後,「一手提起海拉,將她打入尼福爾海姆的深處,命令她在那裡為冥世的主宰,死之國王。」另外兩個孩子,一是纏繞著生命之樹伊格德拉西爾的那條巨蛇尤蒙剛德;另一個則是兇猛異常的芬裡爾狼,它不僅咬斷裡戰神提爾的一條右手臂,還最終在諸神的黃昏之戰中吞噬了奧丁。
電影《雷神3》凱特布蘭奇特飾演的死神海拉
在北歐神話裡,還有諸多可以細分的神,比如春之神伊敦恩、勇敢與戰爭之神提爾、詩歌與音樂之神布拉吉、光明神巴德爾等等,其人物之多、體系之龐雜可與希臘神話相比肩。後人從中汲取了很多的人物元素和故事結構,如託爾金的《指環王》系列,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乃至大熱劇《冰與火之歌》等等影視作品背後都能看到北歐神話的影子,許多如精靈和侏儒的設定則直接來源於北歐神話故事,可見北歐神話在西方乃至全世界影響之深遠。
02
北歐神話中極具人格化的諸神
其實每一位神,都是人們將自然之現象賦予人格化,經過想像加工之後創造出來的。
我們看奧丁,實為空氣和暴風等等的人格化,那些冰霜巨人為冰雪世界的人格化,主宰婚姻的女神弗麗嘉為大氣或雲霧的人格化,索爾為春雷的人格化,春之神伊敦恩為春天或青春不老的人格化……
人們賦予他們自然之神力,或尊崇、或敬畏、或喜愛、或鄙棄。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一些特徵或故事來了解他們。
北歐神話中的幾個主角
奧丁奧丁的樣貌通常是被說成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元氣充溢,黑色鬈髮,或是灰色的大鬍子而頂發微禿。他穿著灰色衣服,戴著青色大風帽,外面又披著青底而有灰色斑紋的大氅——這是有著青天和灰雲的北方天空的象徵。
奧丁作為眾神之王,是代表了一切的,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為天的人格化。他是智慧與勝利之神,但他同時擁有約二百個別名,每一個名字代表著他的一種本領,比如被視作「風神」時,他叫沃登。據說,北歐人稱暴風雨是奧丁在行獵,以秋冬風猛的季節為奧丁的狩獵季。
奧丁騎著八足天馬,馬前的一位女人向他奉上角杯
同時,奧丁又是一切智識之神。但他何以獨眼示人?乃是因為他曾找到智慧之泉,請求喝上一口(可知未來),守泉的老頭要求用奧丁的一隻眼睛作為代價進行交換,奧丁毫不猶豫地就挖出了自己的一隻眼睛。喝過泉水之後,奧丁的智慧便無可匹敵,不過卻從此變得憂愁起來,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諸神無法逃避的毀滅之命運,也即「諸神的黃昏」必將到來。
奧丁常到人間來視察,喜歡穿人類的衣服,混跡在人群裡;他還喜歡戴一頂寬邊的帽子,帽簷低垂以遮住他那隻瞎掉的眼睛。這種形象是不是覺著面熟?電影裡的海盜船長常常以獨眼的形象示人,這看上去是一種神模仿,也許就因為奧丁是北歐武士最愛的一位神。實際上,有科學解釋說,過去航海完全靠的是人工導航,完全依靠船長這種眼觀天象的特殊本領來識別方向,也正是因為常常要凝視太陽和星辰的位置,光線灼傷了眼睛,從而致盲。
奧丁用剩下的那隻眼睛巡視9個世界,目光總是炯炯發亮,於是在神話裡,人們把奧丁的這隻眼睛比作是天空中的太陽。
《北歐神話》中的插畫——奧丁
索爾
雷神索爾也喜歡帶著一頂像他爹奧丁那樣的闊邊帽,因此北歐人將大雷雨前的烏雲比作「索爾的帽子」。據說他從不騎馬,不是徒步就是坐著他的那輛羊車;也不從彩虹橋上走,怕被自己沉重的腳步或者雷電之力毀壞這座橋。
作為雷神最鮮明的一個標誌或符號,就是他的那把雷神之錘。有一說稱這把神錘所用材料是一顆即將死亡的恆星內核鍛造而成,由矮人族打造。按照這種說法,就得以理解為什麼其他諸神根本無法拿起這把神錘,而冰霜巨人何以那麼懼怕這錘子了,它的重量和能量足以在瞬間擊碎那些代表著冰雪、石塊的巨人身軀(使得冰雪消融的一種象徵)。
索爾出行必有雷雨,而這種雷雨類似於春雷,冰雪消融,大地初醒;又感覺像我們節氣中的驚蟄,「大地春又回,長空裂驚雷」,象徵著農事的豐收,因而索爾是最為百姓敬愛的神,他的神廟曾遍布各地,直到基督教進入北歐,摧毀了神殿和神像。
《北歐神話》中的插畫——雷神索爾
洛基在諸神之中,洛基是一個令人迷惑和搖擺不定的這麼一個人物。他看上去風度翩翩、英俊瀟灑,是個招人喜歡的人,然而實際上他是個詭計多端、狡猾善變的傢伙。
洛基的出身有多種說法,一說他與奧丁是親兄弟,又說他們並無親緣關係,還有一說認為他是原始巨人伊米爾的兒子(比奧丁更早出現)。
早期的洛基時常陪伴奧丁出巡,等索爾長大後又成了雷神的夥伴。他的狡猾的計謀常常能幫助諸神解除困境,但他的欲望似乎一直在膨脹變化,早期洛基的偷蒙拐騙、挑撥是非,他還特別喜歡打賭(與諸神、與巨人、與侏儒等),常常使用詭詐的方式,不過有時贏,多數是輸的(輸了就不認帳)。
剛開始諸神還可以當作是頑劣的一場惡作劇,只不過到了後期,洛基內心的嫉妒和欲望不斷膨脹,使得他越發的邪惡起來,直到他因為嫉妒並使用詭計殺害了光明之神巴德爾之後,才激起了諸神的公憤。之後洛基變本加厲地譏笑和羞辱諸神,特別是對索爾的妻子希芙調戲羞辱,這惹怒的雷神,洛基這時才不得不逃跑了。不過最後還是被雷神抓了回來,關進了囚牢裡。諸神的黃昏來到時,他才逃了出來,匯合霜巨人等敵對勢力,開始了他對諸神的復仇。
巨人巨人實際上是一個代表著惡的敵對群落,是雪、冰、寒冷、石頭和地下火的人格化。
一般總是以奧丁諸神的對立面而出現。巨人族給人的形象,是高大、笨重和愚蠢的,不過他們卻有著神族所沒有的能力,他們知曉一切過去的事情。
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當大地初成的時候,還是軟綿綿的一塊,於是巨人們用腳亂跺,就形成了高高低低不同的山脈和平原;而巨人的妻子們不喜歡丈夫們的所作所為,大哭起來,於是就形成了江河。
人們還把山頂的雪崩當作是巨人們抖肩所導致的。
巨人拖走了弗蕾雅
03
北歐神話的悲劇頂點:諸神的黃昏
北歐神話中多次提到「諸神的黃昏」,這其實是一場毀滅世界的大災難,是一種末日的景象,諸神的黃昏意味著奧丁和眾多主神的覆滅。
巨狼芬裡爾吞噬了奧丁、雷神在殺死巨蛇的同時被噴湧而出的毒血浸染中毒而死、海姆達爾與洛基火拼之後傷重而亡、弗雷被火焰巨人的火劍擊中要害……
火焰巨人揮動著火劍,天地等九界立刻燃燒起來,熊熊烈火燒毀了大地、蒸騰了海洋、彩虹橋的碎裂之聲震徹宇宙、生命之樹也被燒為灰燼……
冰島巴達本加(Bardarbunga)火山
一切的善與惡,在此時同歸於盡,大地沉淪、黑暗籠罩。
又將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等待著大地甦醒、萬物新生……
茅盾先生在其《北歐神話》書中寫道:
各民族的神話都有世界毀滅和再造的故事。在北歐,人們對洪水的印象大概沒有地下火噴發(火山)那麼深……北歐神話過早地受到基督教勢力的侵犯,尚未達到完具而即消滅……如果沒有基督教勢力的侵入,也許「諸神之黃昏」正是第二代故事的開始,而非第一代故事的結束。
有生必有死,諸神也不例外,這是北歐神話中牢不可破的觀念——只有經歷的肉體的死亡,才能達到精神的永存。
詩歌與音樂之神布拉吉,他彈起黃金豎琴,唱起生命之歌,令凋敝的樹木生長,迸發盎然生機
寫在最後
打開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你能感受到北歐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眾神是莊重、博大的,這些如同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冷峻粗樸故事和人物,無不透露出北歐民族冰與火的個性。
萬物,即使是神,也不免是善惡雜沓的混合,這便是北歐人的基本思想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