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動輒要求老師、家長、學生籤訂承諾書,是負責任還是甩鍋?

2021-01-09 教育隨記

目前,我國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綜合各種因素分析,全國各省市相繼宣布各類學校開學的時間,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已經返校或者準備返校。不過,我們注意到,各個學校在學生返校時候,除了要做嚴格體溫檢測、消毒等程序,還有一項必做的,就是需要家長或者學生籤訂《個人疫情防控承諾書》。

這個承諾書各校內容也不統一,但是大致都是對家長學生對無跨地流動史、無發燒史、無與病毒攜帶者接觸史做出承諾,甚至要承諾能夠自覺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自覺用洗手液洗手等比較苛刻的細節。

學校要求籤訂的承諾書有哪些呢?

籤訂承諾書是學校的慣用手段。常見的有教師拒絕有償家教承諾書,教師師德師風承諾書,教師教學目標完成責任書,遵守學校紀律承諾書,手機不進校園承諾書,個人誠信考試承諾書,誠信報考承諾書,防溺水安全教育承諾書,交通安全承諾書,等等。

承諾書滿天飛,承諾名目五花八門,承諾內容事無巨細,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學校感覺工作有壓力的,出了問題可能會承擔責任的,學校首先會考慮先讓相關方鄭重籤訂承諾書,這樣才會睡覺踏實。而且,籤訂承諾書時候還要按上紅紅的指印,儀式感非常強,給人一種非常嚴肅的感覺。哎,膽小的估計被嚇得腿軟了!

非籤訂不可的承諾書,背後隱藏著哪些原因呢?

1、學校工作責任和壓力加大。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人數兩億左右,大學生近3000萬人,基本相當於兩個日本人口了。每個學生背後就是一個家庭,動一發牽千鈞,學生安全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衝突。一個學校如果在學生安全方面出了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各個學校都非常重視,並且要求家長籤訂承諾書,一方面意示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已經開展且傳達到位,學校已經盡到責任,如果出了意外不要責難學校,另外一方面也有一種「甩鍋」的意味,其他如師德師風、誠信考試承諾等無不有提前撇清責任的意思。現實中,如果你不甩鍋,他就把鍋甩給你,提前甩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2、「形式主義」傳染。

橫觀全國,很多政府部門都是責任狀一個又一個,一級壓一級。古代有軍令狀,今日有責任狀、承諾書,政府安排布置的工作,似乎只有籤訂了責任狀、承諾書,才算是真正的落實了工作。大會開一天,最終儀式就是以責任狀、承諾書閉幕。既然重點是是籤訂責任書、承諾書,為何要把幾分鐘搞定的事情擴大到幾個小時呢。學校要求相關各方籤訂的承諾書,到底有沒有「形式主義」的影子?

3、落實上級精神。學校各項承諾書,大多數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的,是必檢內容,是學校軟實力的象徵之一。學校作為公共事業單位,要接受各個政府部門的檢查,表面上的形象、衛生、各種軟體比如籤到記錄、查寢記錄、大門出入登記還有這些承諾書,都是檢查內容,學校誰都不敢得罪,只有一一切實落實,對上級負責。

承諾書二問

1、承諾書是否能真的有效果?學校要求家長師生籤訂的承諾書,不能不說沒有作用,不能說是完全的形式,最起碼起到一個思想上的警示和震懾,到底是否發揮了有效作用,誰也不能給出肯定回答。因為每年都有學生安全事故的悲劇發生,每年都有師德師風、考試作弊的違紀違法行為。所以承諾書也不是金鐘罩。

2、承諾書是否有法律效力?學校和各方籤訂的承諾書,只要內容上不違法,不違反公共道德,又不是被逼迫籤訂,一般來說還是具有法律效率的。不過,學校籤訂的免責條款,比如學生安全事故發生在校園內,不管哪一種情況,學校都有擺脫不了的責任。

結語

學校和家長學生老師籤訂的承諾書,是有一些形式主義的影子,但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管理手段。這些承諾書對大多數情況下是對個人行為的一種警示、約束,是一種道德壓制,既有負責任的表現,也有「甩鍋」的意味。如果一旦出現問題,也並非和學校沒有一點關係,學校想「甩鍋」也不是學校說了算,最終還要看法律怎麼說。

對於這些承諾書,諸君如何看待?歡迎交流~

往期推薦

一張燙金國家榮譽證書,為何把它鎖在抽屜裡,而不是裝裱懸掛?

相關焦點

  • 學校要求家長籤訂安全回家承諾書,途中出事監護人負責,合適嗎?
    最近,來自蘇州的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馬上要開學了,而學校竟然要求家長籤訂安全回家承諾書,途中出事監護人負責,請問學校這樣做是否合適?尤其是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們放學後回家的安全問題更加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蘇州有的小學要求家長籤訂安全回家承諾書,途中出事監護人負責,我覺得是合適的。 諸多事實一再警告我們,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於泰山。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對於孩子們這個階段的安全教育尤為重要。
  • 小學生上課偷吃零食,一不小心把自己噎死,學校:老師沒有責任!
    事情發生後,這名學生的家長便來到學校裡請任課教師要對孩子的意外負責!不過學校的領導卻表示:發生這樣的意外,老師心情也很悲痛,但老師並沒有犯錯,也不用對此負責任!一、小學生行為準則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 潼南米心溺水事故造成八名小學生死亡,相關領導會負什麼責任?
    不論是上學時間還是假期,家長永遠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學生在上學時間在學校,這時學校也只是學生零時的看護人,對學生只有看管保護的義務,沒有監護人的責任。因為是學生,所以出了事,哪怕不是行課期間,哪怕學校平時喉嚨都吼破了不準私自下塘下河洗澡,安全責任書也籤了若干,但是就因學生,只要破了點皮,咳了聲嗽也該學校負責。學生在校期間,一切安全事故,老師和學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離校回家,且見到家長,報了平安,再出現溺水事故,教師和學校何錯之有?
  • 學生去海裡遊泳溺水,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學生離開了學校,作為孩子監護人的家長,必須負起看管好自己孩子的責任,這和學生沒有關係,即便是有關係,那也只是安全常識教育不到位而已,真正的責任在家長身上。家長如果非要追究責任的話,那麼先把自己送進去吧,如果不是家長的疏忽大意,怎能任由孩子下海遊泳呢?周六是放假時間,家長不陪著孩子難道讓老師去陪?
  • 大旺中學、肇慶中學實驗學校關於2020年春季學生返校複課致家長的...
    為確保孩子返校複課工作能順利開展,請各位家長積極配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以確保孩子健康安全萬無一失:1.返校前,盡心履責。學生返校複課前,請您如實填寫孩子安全健康承諾書並籤字,不瞞報、不謊報。儘量減少或避免走親訪友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儘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自覺降低感染機率。您的健康就是守護孩子安全的一道屏障。幫助孩子準備好開學複課所必需的生活和學習用品。
  • 老師要求學生砸手機,被教育局停職,網友卻為老師感到不平!
    以前的教師可以說是權威者,對學生可以提出各種苛刻的要求,也可以體罰學生。但是如今時代發生變化,教師一切的做法都變得更加的謹慎,體罰學生已經成為過去式。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都變得更加的「佛系」,只完成教學任務,對於學生品德方面基本沒有教育,不敢體罰學生,也不敢罵學生,害怕學生做出各種出格的行為。這樣的教師形象一直都存在著巨大的爭議,老師能不能管學生?
  • 學生感冒,老師卻要求家長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家長炸了鍋
    有網友提問:「學生感冒,老師要求家長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你怎麼看?」對於此事,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待這事,家長或網友們可能會覺得學校老師的這一要求十分無理,孩子一個小感冒,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老師做得十分過分。
  • 要求老師有「師德」,是否應該對學生和家長有一定要求呢?
    「師德」是作為一名老師最基本的道德修養。老師為了這兩個字,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付出心血與努力是職責所在,理所當然。但是,老師也因此背了太多黑鍋。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只要一有問題,就會被媒體大肆渲染,甚至被攻擊,被謾罵。
  • 四年級學生寫作業問題特別多,家長生氣老師不管,到底是誰的責任
    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仍然在寫作業這件事上各種問題,光是聽家長說說就已經很頭疼了:拖拉磨蹭,寫作業前掏書包要半個小時,把作業擺好、鋼筆文具都拿出來又過了半個小時,講道理、批評、家長盯著、言傳身教、糾正習慣、甚至是寫到12點也不管……辦法都試過了,孩子還是這樣,家長徹底沒辦法了,只能找到老師,老師卻說,這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家長不盯著,都指望老師來管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質疑 學生成績下降後家長要求換人
    兩年前,原本擔任班主任的語文老師小吳因病辭去教職,二年級1班一盤散沙。周尚良臨時接到學校安排,在扛起兩個年級4個班體育教學任務的同時,擔任二年級1班的班主任。  下午4時後,土橋小學校門口漸漸聚滿來接學生的家長,相熟的家長三五成群聊著孩子和學校的小事。王女士記得,兩年前,每到接娃的時候,梧桐樹下二年級1班的家長尤其多,聚在一起討論孩子班上新來的班主任。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一位老師因為孩子不聽課,用格尺打了他。孩子回家之後告訴家長,家長大火,衝到學校鬧事。 隨後學校承諾一定妥善處理,要給家長和孩子最好的交代。最後,這個老師連連道歉,給家長賠償了5000元,才算了事。學校說,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事情完滿解決。
  • 臺灣新竹女教師組團霸凌學生致其抑鬱 教育局卻甩鍋家長
    然而,新竹縣教育處局稱3位教師並未達到霸凌行為,還甩鍋給家長,表明是家長不諒解屢次投訴才造成親師關係緊繃。東興國中,是新竹地區的明星學校,深得家長青睞據臺灣「東森新聞雲」9月17日消息,小恩就讀於臺灣新竹竹北東興國中,因為英語考不好,所以常被英語老師張簡「特別對待」,要求小恩每錯1個字罰寫100次、錯10個罰寫1千次,以致於小恩經常寫作業到凌晨三四點,隔天上課時總是打瞌睡,形成惡性循環,學習成效大打折扣。
  • 半月談評「退群事件」:修復家長群需要把好好溝通交流的鑰匙
    面對洶湧的指責和輿論,不少負責任的老師也有一肚子的「苦水」:班級學生多,現在最起碼要面對1:4的學生家長,老師們同樣要在家長群回應家長各種問題和要求,課表容量和在校課時有限,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承擔額外任務,如要應付各種安全檢查、培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老師還是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不負責任老師「甩鍋」給家長的情況。
  • 雲南一老師強迫多名學生摔手機,原因:懲罰她們把手機帶到學校
    當晚,蒙自市教育體育局發布通報,網傳視頻屬實,涉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方法不當引發社會關注。該教師進行停課調查,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安撫,並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及師德教育。面對老師強迫學生摔手機,出發點是好的,但行為方式處理不當。有孩子的家長几乎一邊倒,只呼砸得好,說不定老師早已三令五申,可學生還是不聽,被逼無奈,老師就用了這種方式。
  • 近日,學生仿家長籤名突然火起來,老師佩服不已,家長恨鐵不成鋼
    "模仿父母籤名" 是許多學生所熟悉的。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 我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不同的是, 我們模仿了的相似度很高, 為了不讓老師看到, 我們沒有少練習籤下父母的名字。但最近, 很多家長爆出孩子代替父母的位置籤了名, 這份 "家長" 的筆記, 可是受寵若驚。
  • 既噁心老師又坑娃!家長送老師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
    小徐老師從教二十多年,見識了形形色色的家長,自以為已經夠負責任,夠卑微了,但定然不能令所有家長滿意,當個別學生屢教不改、萬般無奈之下,我也會找家長,但感謝我所教學生的家長並沒有像徐州這位家長一樣給我送一面:「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的錦旗。
  • 周南雨花中學:三個「走進」,點燃學生、老師和家長的激情
    他認為,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長要走進老師心裡、走進學生心裡、走進家長心裡,從而影響老師、家長、學生;老師則要走進學生心裡,影響和教育好學生。  「身教重於言傳」,劉靈松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雖然上任校長才兩個多月,但全校師生、家長已逐漸被他「點燃」。
  • 老師用「教鞭」體罰學生,是愛還是傷害?
    現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1--2個孩子,都是父母親人的心肝寶貝,在家都是寵著,尤其使隔代的長輩們,更是見不得自己的孫輩們受委屈,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發生教師體罰自己小孩的行為,後果可想而知:一方面,如果體罰的不重,相信家長們的反應不會過分激烈,一般理性的家長會向老師問清相關情況,或者是與相關領導進行溝通,這種一般會妥善的解決。
  •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這個社會上,最讓人深惡痛絕的不是一些自然的東西,更多的是一些心懷不軌,見到一些利益就忘記原則,甚至違背自己該有的道德的人。下面的事件中,一名人民教師為了利益,迫使學生去做一些他們不願意的事情,事情的經過大致經過如下:1、最近,一名學生的家長在網際網路上爆料,稱學生的老師規定購買課外書籍,這倒沒有什麼,但是老師要求的是必須在他指定的地方,這就意味著該老師有著不太單純的目的。在父母帶孩子來到書店之後,他們發現店裡擠滿了人,基本上無法進入。
  • 學生家中服毒身亡 家長告老師學校被駁回
    2005-04-13 11:07:13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研法   4月11日,湖北省鄖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學生家中服毒自殺引發的訴訟賠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