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老師有「師德」,是否應該對學生和家長有一定要求呢?

2020-12-13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師德」是作為一名老師最基本的道德修養。老師為了這兩個字,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付出心血與努力是職責所在,理所當然。但是,老師也因此背了太多黑鍋。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只要一有問題,就會被媒體大肆渲染,甚至被攻擊,被謾罵。作為一個群體,老師能做什麼?除了默默承受,別無他法。是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沒有師德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教師中的確有部分敗類,但是學生中又有沒有品行不好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昨天我們學校一位同事談起他們班上的那個學生發生了一點摩擦,學生甲始終說同學乙把他腦袋給打痛了,痛得特別厲害,把家長叫來詢問了事情的原因後,才知道是這位學生甲先出手。經過觀察,學生甲也沒有什麼問題,乙同學的家長也已經回家。等到下午再來上課,學生甲卻冒出一句話:「難道我的打就白挨了?」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覺非常無語。一個八年級的孩子,就有著這樣的報復心理,長大後會怎樣呢?這位學生為什麼會有種這樣的想法?與家庭教育應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熊孩子的背後有著熊家長。教育絕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也不單單是學校的責任。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那麼老師們做的就是「5+2=0」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是沒有任何意義和效果的。老師有師德,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家長是否應該有「德」,學生也是否應該有「德」,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要求老師有「師德」,是否應該對學生和家長有一定要求呢?
    「師德」是作為一名老師最基本的道德修養。老師為了這兩個字,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付出心血與努力是職責所在,理所當然。但是,老師也因此背了太多黑鍋。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只要一有問題,就會被媒體大肆渲染,甚至被攻擊,被謾罵。
  • 中小學老師在節假日,應有的家長要求給學生補課,算不算違規呢?
    中小學老師節假日應家長要求給學生補課算違規嗎?究竟算不算違規,判斷的唯一依據是有沒有收費、是不是「有償補課」;至於是否在節假日啦、有沒有應家長要求啦等什麼的,都和違規、不違規關係不大!教育部頒布的關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也即有償補課「六個嚴令」,以及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都非常清楚明白地規範了「有償補課」行為應受到的處分或處罰。有償輔導,破壞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違背了教育規律和孩子的成長規律,增加了孩子的學業負擔,加重了學生家庭的經濟壓力。
  • 學校動輒要求老師、家長、學生籤訂承諾書,是負責任還是甩鍋?
    不過,我們注意到,各個學校在學生返校時候,除了要做嚴格體溫檢測、消毒等程序,還有一項必做的,就是需要家長或者學生籤訂《個人疫情防控承諾書》。這個承諾書各校內容也不統一,但是大致都是對家長學生對無跨地流動史、無發燒史、無與病毒攜帶者接觸史做出承諾,甚至要承諾能夠自覺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自覺用洗手液洗手等比較苛刻的細節。學校要求籤訂的承諾書有哪些呢?
  • 家長舉報老師有賞補課,竟被老師丈夫打,網友:師德何在
    瀋陽市第127中學,有位家長舉報老師有賞補課,結果這位家長被老師的老公進行威脅和毆打。方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初一,班主任為金老師,金老師在校外組織學生開輔導班,每節課70元,一周上兩次課。金老師懷疑是方女士舉報,直接把方女士踢出家長群,並要求方女士去學校當面給她解釋。方女士到學校之後,沒有見到金老師,卻被金老師的老公給威脅和毆打一頓。方女士報警後,金老師老公面對警察仍然態度惡劣,絲毫沒有跟方女士道歉的意思。
  • 開學了,老師要求學生每天背誦一篇文言文,家長群嘲:適得其反
    當9月開學之後,就有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們每天都要背誦一篇文言文,甚至有的老師還讓家長在家監督孩子背文言文。等到上課時就開始點名,讓學生們挨個起來背誦。背誦不過關的學生還要被數落,要求重新開始背誦。孩子們每天學習任務繁重,又不單單只是學習語文,天天這樣背誦文言文有啥用啊,家長們對此都很苦惱。
  • 關於師德師風建設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朋友:您好!真誠地感謝您對杏坂小學工作的支持與信任。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師風是教育之魂。為落實立德樹人,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學校再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文件以及晉江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節假日期間師德師風建設的通知》《晉江市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使每位教師做到知準則、明要求、有敬畏、守底線,形成恪守師德「底線」的共識。
  • 學生對老師和課程都有哪些要求,老師應該了解
    目前,學校就學生學習問題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學生最喜歡的課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學習和邊講邊學習的課型;2.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是「他總是讓我看到未來的希望」和「我愛的老師」,而非「愛我的老師」;3.學生喜歡一門課程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這位老師」和「這門課程有趣味」,而非「這門課程對未來有用」:4.班級活動時,學生希望教師指導,但幹擾要少
  • 學生沒完成作業,老師要求家長中午到校陪學生一起做完,合適嗎?
    ,老師把這些學生的照片發到群裡,並要求這些學生的家長中午必須到校,陪同學生把作業一起做完。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不是隨意指使、指派學生家長。這位老師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家長又需要配合什麼?還是說一直以來頤指氣使已經成習慣了,根本想不起來,還要顧及學生和家長的感受。第二,提這種別人根本不可能辦到的要求,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威信。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質疑 學生成績下降後家長要求換人
    「大家都是從小學過來的,有幾個班主任是體育老師擔任的?簡直聞所未聞!」王女士說,在家長印象裡,體育老師都是帶著娃娃耍的,哪會用心來抓學習成績?何況一周3節體育課的相處,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時間遠遠不夠。意見信也將火力集中在這一點上:「小學期間語文數學課是最多的,這意味著這兩科的老師和學生的接觸也是最多的,也是最了解孩子的,包括習慣、性格、學習表現。」
  • 關乎每個學生和家長!赤峰市召開《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的看到,全市教師隊伍在師德師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比如,在職教師違規有償補課辦班、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等問題還較為普遍,有的地區和學校情況還比較嚴重,已經成為廣大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 學生被打手板,家長要求老師90度鞠躬道歉!你是老師怎麼辦?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個學生上課的時候,不聽話,老師打了他手板,手打紅了。於是家長到學校鬧事,要求老師道歉,並要求90度鞠躬。有教師問:現在老師該怎麼教育學生,管也不好,不管又不行。該何去何從?學生上課不聽話,不管是從教育孩子的角度,還是從為其他學生負責的角度,都是應該批評的。一般來說,對於初次在課堂上不聽話的學生,老師都會以語言批評教育為主,只有三番五次不聽的學生,才會採用「打手板」等懲戒方式。老師跟學生又沒仇,怎麼可能無緣無故懲戒學生呢?何況,即便懲戒了,也是教師在正常履行手中的教育權力。
  • 學生感冒,老師卻要求家長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家長炸了鍋
    有網友提問:「學生感冒,老師要求家長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你怎麼看?」對於此事,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待這事,家長或網友們可能會覺得學校老師的這一要求十分無理,孩子一個小感冒,到醫院開痊癒證明才可上學,老師做得十分過分。
  • 老師平翹舌不分遭學生罷課 家長要求換老師(圖)
    家長稱有孩子反映在課堂上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因為楊老師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不適應,並且蹩腳的普通話更是讓學生摸不著頭腦,板書字跡也非常潦草,要求換掉這位老師。家長投訴新來的語文老師普通話平、翹舌音不分並帶了嚴重的合江口音:「一樣」讀成了「一巷」(音同),連介紹自己的姓也將「楊」變成了「嚴」(音同)。
  • 從張桂梅校長教書育人來看現代社會的老師和家長
    但是最近老師這個名字在網絡上卻黑風不斷,感覺家長終於在網絡上集中爆發了自己心裏面對老師的諸多不滿,把累計在心裏面那種不吐不快全部吐槽在了各種社交平臺了,這些負面評價真的是把老師的師德擊得支離破碎,更使得老師這職業在家長在公眾的心裏面變得和之前不一樣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現在有一些老師在學校上完課,還要在校外拉班補課。
  • 從張桂梅校長教書育人的經歷來看現代社會的老師和家長
    老師這個稱呼在從古至今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是很有地位的,而且風平一直很好。但是最近老是這個名字在網絡上卻黑風不斷,感覺家長終於在網絡上集中爆發了自己心裏面對老師的諸多不滿,把累積在心裏面那種不吐不快全部吐槽在了各種社交平臺了,這些負面評價真的是把老師的師德擊得支離破碎,更使得老師這職業在家長在公眾的心裏面變得和之前不一樣了。
  •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這個社會上,最讓人深惡痛絕的不是一些自然的東西,更多的是一些心懷不軌,見到一些利益就忘記原則,甚至違背自己該有的道德的人。下面的事件中,一名人民教師為了利益,迫使學生去做一些他們不願意的事情,事情的經過大致經過如下:1、最近,一名學生的家長在網際網路上爆料,稱學生的老師規定購買課外書籍,這倒沒有什麼,但是老師要求的是必須在他指定的地方,這就意味著該老師有著不太單純的目的。在父母帶孩子來到書店之後,他們發現店裡擠滿了人,基本上無法進入。
  • 女老師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對學生破口大罵吐口水,為人師德呢?
    近日山西一小學女老師,畢業典禮上對學生大飆「口才」,成為了網上熱點, 7月17日在一場某小學的畢業典禮上,代課的王老師不滿意學生只給班主任送禮花,當著眾學生面怒砸花束。開始該老師讓全班同學起立罰站,並對送花同學做出了極端惡劣的行為,多次向該同學吐口水還說該學生:噁心死人。身為人師,怎會做出這種道德敗壞的行為!在受教這麼多年的生涯中,小編從為遇見過這樣的老師,這還是頭一次聽說。
  • 學生對老師和課程都有哪些要求,老師應該了解
    目前,學校就學生學習問題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學生最喜歡的課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學習和邊講邊學習的課型;2.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是「他總是讓我看到未來的希望」和「我愛的老師」,而非「愛我的老師」;3.學生喜歡一門課程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這位老師」和「這門課程有趣味」,而非「這門課程對未來有用」:4.班級活動時,學生希望教師指導,但幹擾要少
  • 作為老師,您和家長溝通時有哪些心得或準則?
    但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家庭,家長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各不相同,如何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和藝術與家長進行溝通呢?這其中一定有一些必備準則! 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集到許多老師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與做法,快來看看吧!
  • 考上大學的學生舉辦謝師宴,作為老師要不要參加?
    現代社會,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家長使用許多手段討好教師,無非是想在同等條件下,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但教師拿的是國家工資,教書育人是本質要求,無償奉獻、不接受家長宴請理所當然。否則,不僅會有礙教育公平,更不符合言傳身教的育人宗旨,是失德行為。但是,高考、中考後的學生已畢業,和教師再無工作上的師生角色,亦無學校裡的利害關係,是社會身份相對平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