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是作為一名老師最基本的道德修養。老師為了這兩個字,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付出心血與努力是職責所在,理所當然。但是,老師也因此背了太多黑鍋。老師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只要一有問題,就會被媒體大肆渲染,甚至被攻擊,被謾罵。作為一個群體,老師能做什麼?除了默默承受,別無他法。是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沒有師德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教師中的確有部分敗類,但是學生中又有沒有品行不好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昨天我們學校一位同事談起他們班上的那個學生發生了一點摩擦,學生甲始終說同學乙把他腦袋給打痛了,痛得特別厲害,把家長叫來詢問了事情的原因後,才知道是這位學生甲先出手。經過觀察,學生甲也沒有什麼問題,乙同學的家長也已經回家。等到下午再來上課,學生甲卻冒出一句話:「難道我的打就白挨了?」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覺非常無語。一個八年級的孩子,就有著這樣的報復心理,長大後會怎樣呢?這位學生為什麼會有種這樣的想法?與家庭教育應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熊孩子的背後有著熊家長。教育絕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也不單單是學校的責任。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那麼老師們做的就是「5+2=0」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是沒有任何意義和效果的。老師有師德,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家長是否應該有「德」,學生也是否應該有「德」,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