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宅故裡」開街,東陽又添網紅打卡地!

2020-12-16 騰訊網

一條老街,一段記憶。

上月29日,「盧宅故裡」正式開街。無論是已「嘗鮮」的遊客,還是等著有空來慢慢逛逛的老市民,都看見或聽見,老街變得不一樣了。

素有「民間故宮」之稱的盧宅古建築群始建於1456年。6年前,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盧宅保護利用的相關決定,拉開了盧宅改造提升的序幕。目前,盧宅「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業態已經初步形成,成為結合古建、非遺、影視、美食、文創、客棧等多類型元素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街區和文化旅遊目的地。

開街當日,東陽日報記者走進現場,領略老街新顏。

東白山茶葉炒制技藝傳承人呂琴:

在盧宅這個文化 地標裡沁入茶香

「入駐的茶館項目兩年前就開始準備了,目前還沒正式開張,只是借著文化節的活動預熱。」東白山茶葉炒制技藝傳承人呂琴說,文化節這幾天時不時有周邊居民和遊客前來詢問,表達了對茶館的期待。

「很感謝這個入駐機會。技藝的傳承是一個辛苦的行當,所以更要做好一名守藝人。」呂琴說,盧宅的文化底蘊本就非常深厚,「盧宅故裡」整個商圈也與其他商圈不同,因此她將這間茶館起名為「老茶館」。在她目前的規劃中,前院的體驗式茶葉炒製作坊和後院的茶館將面向多年齡段,是個以多種形式體現東陽韻味的文化集聚點。

為了本次盧宅文化節和「盧宅故裡」開街儀式,呂琴精心準備了許多,如道情傳承人的專場表演、不間斷的茶藝服務貫穿文化節,此外還有「東白茶·三人影像志」攝影展在茶館內設展,讓市民和遊客感受茶文化魅力的同時,欣賞到攝影作品裡東白山的秀麗景色。

呂琴說,節後老茶館將開始籌備東陽方言講故事比賽,邀請曲藝表演者入駐,開展公益講座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盧宅這個文化地標伴隨著淡雅的茶香煥發出更多魅力和精彩。

錫藝傳承人盧曉侃:

這是一塊錫藝傳承的沃土

盧曉侃帶孩子們參觀自己的錫藝工作室

「入駐盧宅,可以讓錫藝這門古老的手藝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在嫋嫋的茶香中,錫藝傳承人盧曉侃用自製的錫制茶具給記者倒了一杯茶,說起了自己的故事。

盧曉侃出生於錫藝世家,祖上三代打錫,從小耳濡目染的他喜歡跟在長輩後面敲敲打打,也喜歡收集古老錫器。長大後的盧曉侃卻並沒有從事家族行當,學過木雕,也做過設計,但是眼看著祖輩從事的錫藝漸漸隱沒在時代的洪流中,家族基因賦予他對錫藝的熱愛使其毅然走上了探索錫藝傳承復興的道路。

但是,傳統手工藝已逐漸不為人知,如若沒有一個好的平臺,很難走入大眾視野。這時候,是盧宅非遺區給他帶來了曙光。去年年初,盧曉侃錫藝工作室正式入駐盧宅。工作室主要做錫文化的展示、體驗和教學,盧曉侃也展出了多種錫與竹、木、瓷結合的創新之作。

對於錫文化,盧曉侃有自己的理解:「儒家文化講究格物致知,製作錫器的過程便是如此。」他說,文化節開幕後,工作室迎來了南山小學的孩子們,他們欣賞了錫具,體驗打制錫器,孩子們在體驗中理解了制錫原理,知曉了錫器文化,這就是格物致知的踐行,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傳統手工技藝的種子。

除此之外,文化節期間,老錫器勾起了許多人的鄉愁,引來很多老人參觀回憶。盧曉侃說,有孩子體驗,有老人懷念,錫藝的傳承與發展在這裡有了希望的沃土。

柏悅膳食:

為傳統飲食打上時尚標籤

冬日裡捧一杯溫暖的燕窩,坐在舒適的榻榻米上,或獨自一人看書,或三兩朋友聚會聊天,就這樣消磨一個下午,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裡可能是很多人所嚮往的。而隨著盧宅文化節的開幕,主打魚膠、燕窩的飲食店柏悅膳食給了大家圓夢的機會。

柏悅膳食獨創「杯式燕窩」,區別於傳統用碗吃燕窩的方法,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將燕窩像奶茶一樣裝入杯中,時尚美觀又便於攜帶。在燕窩燉法上則引進法式低溫燉煮,將溫度控制在95攝氏度慢燉40分鐘,以保留燕窩營養精華。

「我們提倡健康、輕奢的慢飲食文化。」店主張丹介紹,她開店的初衷就是厭倦了以前快節奏的外貿工作,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開家店享受生活。於是,歷史悠久的盧宅就成了張丹的目標。在研究盧宅家族歷史的過程中,她發現盧宅素有注重健康營養飲食的傳統,更有傳盧宅閨秀擅做膳食。因此,張丹以一位盧宅閨秀的名字「柏悅」為店名,推出了這家店,用時尚的方式在飲食中推廣盧宅文化。

店內大膽混搭的裝修風格頗受年輕人青睞,無論是日式家居風還是中式禪意風,都有一種家的感覺,讓人想坐下來慢慢享受。「盧宅文化節的開幕,打響了盧宅故裡這個新地標,也為店裡帶來了客流量。」張丹說,從上月24日開業以來,生意一直十分不錯,客人評價也很高,甚至有人主動為自己做宣傳,相信會有更多人通過柏悅膳食了解並愛上傳統美食和盧宅文化。

元生咖啡:

為古街注入新鮮力量

上月29日,記者剛進盧宅街口,便被一陣濃鬱的咖啡香所吸引。循香而去,盧宅特有的古門窗恍若一道時光之門,外頭是粉牆黛瓦的明清風貌,裡面是簡約、時尚、極具空間感的現代家居,兩者截然不同卻又在碰撞中奇異地融合在一起。

走進店內,才發現這是一家咖啡館。來自臺灣的元生咖啡創立於2012年,是一家融合餐飲、咖啡、空間設計為一體的創意家居生活館,在全國各地均有連鎖分店。老闆洪倉蔚是臺灣人,這天特意抽出時間來東參加開街典禮。

聊天中得知,洪倉蔚是名建築設計師,店內家居多由他親自設計,講究在保留建築原味的基礎上,用現代設計手法詮釋空間,讓空間保留最自然原始的狀態。洪倉蔚說,鍾愛建築文化的他對東陽古建築和木雕十分感興趣,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入駐盧宅。盧宅的建築風格讓他靈感頓生,心中有了一套設計方案,文化節期間一邊開門試營業,一邊繼續裝修,雖未完成,卻也有三兩散客被吸引至此。

除了建築文化的碰撞交融,元生咖啡還給東陽人帶來了臺灣美食:鳳梨酥、牛軋糖、臺灣水果麵包……

隨著盧宅商業街的開街,這個展示東陽文化的窗口必將更加精彩紛呈,洪倉蔚表示,相信完善後的元生咖啡能在與盧宅文化的碰撞交流中為這裡注入新鮮力量。

老街四合院:

重現東陽人記憶中的味道

走進老街四合院,園林亭臺、江南水榭一一展現在眼前,充滿古樸韻味的三進院落大宅與盧宅建築風格完美融合,瀰漫在鼻尖的卻又是東陽人骨子裡最熟悉的味道:土雞煲、焐肉、梅乾菜……讓人倍感親切。

老闆王國堯匆匆從廚房走出,講起了老街四合院和盧宅的故事。王國堯愛吃,吃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的美食,但心中最放不下的還是記憶中家鄉的味道,因此他萌生了開一家東陽土菜館的想法,他個人又極其偏愛古建築文化,於是一眼相中了盧宅老街,盧宅招商後更是主動前來,籤下了一號合同。去年11月,老街四合院率先開張試營業。

「我們的理念就是老街老味道。」王國堯介紹,這裡很多菜都源於他的童年記憶,並由他親自研發試菜而成,「比如這道土雞煲,裡面不僅有豬肉,還有黃豆。」他說,這是小時候家裡省吃儉用的做法,加了黃豆後一道菜能吃三頓。他相信,很多人在品嘗後也能回憶起那段艱苦卻又快樂的日子。同時,王國堯認為要抓住食客的胃,除了「打感情牌」,還要把土菜做得精緻,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選用純天然食材。為此,他不惜從雲南等地空運野生綠色食材回東,只為讓大家吃得放心健康。

盧宅文化節的開幕,讓老街四合院吸引了路人的目光。開業以來,店裡生意一直很穩定,但大多是熟客和回頭客。文化節舉辦後,大量遊客來到這裡,於是店裡多了許多散客,有的是路過時感覺新鮮而入,有的是慕名而來。王國堯說,期待「嶄新」的盧宅讓更多人愛上盧宅文化,戀上東陽味道。

「盧家人」:

現在的盧宅好吃好玩好熱鬧

「盧宅更美了,人更多了,生活更豐富了。」近日,從小在盧宅生活的90後盧翩和朋友一起到「盧宅故裡」商圈遊玩。她說,以前提起盧宅,大家都只會想到肅雍堂,但現在提到盧宅,大家還會聯想到很多知名特色餐飲和非遺文化。盧宅知名度更高了,人氣也更足了。

盧翩一直為自己是盧宅人而驕傲,因為這裡有「民間故宮」之稱的肅雍堂。每當有朋友來,她都會熱情地帶他們遊覽盧宅。「之前周邊配套設施不完善,不能更好地留住遊客,大家遊覽時間也不會很長。」

在她看來,盧宅之前更注重對文化和古建的保護,但是並沒有挖掘其潛在的價值。再加上除了陳宅街上的老房子,大多數人家都已建了新房,由於規劃不到位導致與肅雍堂有點「違和」。好在現在盧宅風貌更好了,文化味也更濃了,年輕人更能接受和喜歡。

盧翩說,以前朋友喜歡約著到商場裡玩,現在很多人會向她打聽盧宅新開的店,想來嘗嘗鮮,或是體驗非遺項目,感受濃濃的文化氛圍。「新開的每家店都與盧宅古建文化進行了融合,既新鮮又有底蘊。」

近來,盧宅活動不斷,這些活動考慮到了不同年齡層的喜好。盧翩說,自己的奶奶時不時就會到非遺街區散散步。「這次盧宅文化節有這麼多活動,老人家可開心了,常常約上朋友一起去看。」

導遊陸晶晶:

每天接待兩批遊客

「盧宅古建築群氣勢恢宏,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古街上,仿佛置身於明朝街市,牌坊、園林、廳堂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這些年來,盧宅老街及周邊環境整治改造,不僅豐富了這裡的文化內涵,還帶來了許多商機。」市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盧宅愛必儂景區分公司的導遊陸晶晶邊走邊向記者介紹,以前盧宅四周住著的都是「盧家人」,自2012年市委、市政府實施盧宅保護利用一期工程以來,盧宅拉開了改造提升的序幕,許多「盧家人」陸續搬遷,目前大部分盧宅人分散居住在盧宅的周圍。

從事導遊工作已有7年的陸晶晶對盧宅景區了如指掌,遇見過形形色色的客人。陸晶晶說,去年曾遇到過一位對盧宅文化有濃厚興趣的遊客,在遊玩景區的過程中,她把盧宅的歷史脈絡告訴遊客,「遊客有耐心聽,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滿足。」

文化節期間,陸晶晶等導遊平均每天接待兩批遊客。「商業街區的開發能吸引更多遊客,希望明年盧宅能讓遊客深度體驗,創造更好的旅遊度假方式。」盧宅居民盧偉笑著說,看著盧宅越變越好,「盧家人」很自豪。

陸晶晶告訴記者,接下來盧宅將通過體驗升級和服務配套,為遊客提供特色文化品鑑、特色餐飲品嘗、互動旅遊購物、活態非遺演示等服務,讓遊客在盧宅感受家的溫暖。

記者 朱凱迪 吳嘉沁 董瑩 王倩玫

圖片記者 孫振華

本文編輯:許琳琳

相關焦點

  • 500多年歷史老街華麗變身 東陽「盧宅故裡」 開街迎客
    9135757500多年歷史老街華麗變身 東陽「盧宅故裡」 開街迎客16510金華
  • 浙江東陽盧宅老街煥新生:傳承歷史文脈 重現江南繁華
    為激活「老街」,重煥新生,29日,浙江東陽舉辦「盧宅故裡」開街典禮,賞非遺之韻、逛民間雅集、體驗傳統技藝……持續9天的系列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和體驗,讓百年老街煥發了新的活力。酒坊 奚金燕 攝素有「民間故宮」之稱的盧宅古建築群始建於1456年,是東陽民居營造技藝的集大成者,融東陽的教育、木雕、建築「三鄉」文化於一體。
  • 500年盧宅老街盛景再現 東陽深挖文化優勢推動全域旅遊
    2018-12-30 17: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晨 東陽報導組 杜倩倩 蔡鳳賞非遺之韻、逛民間雅集、體驗傳統技藝……近日,東陽舉辦「盧宅故裡」開街典禮,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盧宅老街華麗變身,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體驗,也為東陽以文化盤活全市旅遊資源
  • 文化注入,喚醒500年盧宅老街
    新華社杭州1月3日電(記者許舜達)賞非遺之韻、逛民間雅集、體驗傳統技藝……日前,「盧宅故裡」開街典禮在浙江東陽市舉行,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盧宅老街「舊貌換新顏」,東陽土布、石雕、東陽道情、羅漢班、錫藝體驗等諸多非遺項目隨處可見,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和體驗。
  • 「食光裡」開街 石家莊再添網紅打卡地
    圖 /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震石家莊再添一處網紅打卡地。9 月 26 日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中冶和悅匯商圈的 " 食光裡 " 美食街舉行開街儀式,開門迎客。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商業街區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裕華區依據轄區商街特色,聯合中冶盛世國際廣場打造出 " 食光裡 " 美食街,該街區位於和悅匯商圈內,是一條集雲貴川各地傳統風味小吃於一體的時尚街區,建築形式是精美的貨櫃風格,現代感與工業風並存,品位潮流時尚又顯朝氣蓬勃,將成為省會市民聚集美拍,聚餐休閒,時尚意趣的潮流引領之地。
  • 石家莊又添一網紅打卡地 裕華萬達火車頭步行街開街
    圖為剛剛開街的裕華萬達「火車頭步行街」。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攝河北新聞網7月2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河北省石家莊又添一網紅打卡地。今天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萬達商圈的「火車頭步行街」舉行開街儀式 ,正式開門納客。此次開街儀式由石家莊市裕華區委宣傳部指導,裕華區商務局,裕華區槐底辦事處支持,河北守藝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圖為剛剛開街的裕華萬達「火車頭步行街」。
  • 火車頭步行街開街 石家莊市再添網紅打卡地
    石家莊再添一處網紅打卡地。7月25日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萬達商圈的「火車頭步行街」舉行開街儀式,開門迎客。「火車頭步行街」依託萬達商業區,以火車拉來的城市為主題,以旅遊手法打造全市首個市中心旅遊商務區,首個以火車文化為主題的商業綜合體。
  • ​火車頭步行街開街 石家莊市再添網紅打卡地
    石家莊再添一處網紅打卡地。7月25日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萬達商圈的「火車頭步行街」舉行開街儀式,開門迎客。石家莊市裕華區商務局負責人表示,「火車頭步行街」預計年客流量達800萬人次,將成為外地遊客來石家莊旅遊的首選地,本地人的文化休閒地、城市會客廳。來源:燕趙晚報記者:杜慧通訊員:張洪濤
  • 盧宅故裡的前世今生!有500多年歷史的老街華麗變身
    盧宅由盧氏一族所建,盧氏歷明清兩代,一直是東陽望族,人文香火頗盛,共中過9名進士,29名舉人,入選貢生119人。科舉場上還出現過盧氏「一躍雙龍」「祖孫父子兄弟科甲」的史跡。
  • 3月17日東陽盧宅景區恢復對外開放
    二、旅遊服務 關注「盧宅故裡」微信公眾號,點擊相應菜單欄,可以獲得【景區介紹】【地圖導航】【720°全景】等多項免費服務。整個建築群落古樸典雅、宏偉秀麗、氣勢非凡,典型地反映出東陽濃鬱的地方特色和古時士大夫傳統風水意識的廳堂宅第,更是一部集教育、建築、工藝美術「三鄉」文化於一體的優秀的人文史集,被國內外專家譽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文化遺產"。
  • 「食光裡」美食街開街迎客 石家莊再添網紅打卡地
    石家莊再添一處網紅打卡地。2020年9 月 26 日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中冶和悅匯商圈的 " 食光裡 " 美食街舉行開街儀式,開門迎客。
  • 文化大觀園,東陽盧宅
    雕琢本心《東陽盧宅》盧宅本非宅,而是一個完整的雕刻藝術建築群落。王魯湘:也就是說你在現在的這個東陽盧氏中間,您輩分還算是高的了?盧啟源:對,我應該是第二高的。王魯湘:30多代。那麼它的鼎盛期,比如說像我們這個盧宅,是吧?這個盧宅不僅僅是我們現在這個宅子,包括我們這個整個這個行政區,好像這一大片都叫做盧宅,這個街也叫盧宅,是吧?
  • 「食光裡」美食街開街迎客 河北石家莊再添網紅打卡地
    石家莊再添一處網紅打卡地。9 月 26 日上午,位於石家莊市裕華區中冶和悅匯商圈的 " 食光裡 " 美食街舉行開街儀式,開門迎客。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商業街區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裕華區依據轄區商街特色,聯合中冶盛世國際廣場打造出 " 食光裡 " 美食街,該街區位於和悅匯商圈內,是一條集雲貴川各地傳統風味小吃於一體的時尚街區,建築形式是精美的貨櫃風格,現代感與工業風並存,品位潮流時尚又顯朝氣蓬勃,將成為省會市民聚集美拍,聚餐休閒,時尚意趣的潮流引領之地。
  • ...旅遊總評榜之年度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參評項目:36、金華東陽盧宅...
    2018浙江旅遊總評榜之年度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參評項目:36、金華東陽盧宅景區
  • 東陽盧宅:一指流沙凝固盧宅往昔風華
    然而,時間如風沙侵蝕了盧宅當年的風華,不斷地肢解吞噬人們對它的記憶。盧啟源和盧宅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同仁們歷時一年,用沙盤拼合歷史記憶,復原歷史風貌,凝固了盧宅最後的高光時刻。相較於這個大家族五百多年來科甲連綿、世代簪纓的榮耀,數量密集、類型豐富的傳統建築,聚族而居、溪水繞舍的村落格局,負陰抱陽、三峰列峙的借景造勢,才是盧宅的不世之美。遺憾的是,盧宅一直處於美而不自知的狀態。直到1988年東陽撤縣設市前夕,盧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們才開始正視這個聚族而居的傳統村落,頗有點「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的意味。
  • 浙江東陽盧宅明清古建築群
    盧宅位於浙江東陽縣城東門外,建於明景泰七年至天順六年。其後又不斷修建而成一區規模龐大的住宅群體。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築群,嚴謹規整,左右對稱,是古建築的傑出代表
  • 義烏「八面廳」與東陽盧宅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結巾帶長相思,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義烏「八面廳」與東陽盧宅。整幢建築的間架尺度、桂枋大小紋飾繁簡等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成功地運用「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技巧。百多年前留下的本色木雕作品,至今仍是富麗堂皇,清光可鑑。其魚蟲瑞獸神態生動,栩栩如生;人物則肌膚豐滿,形神兼備。
  • 傳承, 行走在東陽盧宅的木雕手藝人
    浙江在線4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 戴利強 曹楊)雕刻藝術,世上以中國為最;木雕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佳
  • 「東陽幫」題材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東陽幫」題材微電影在盧宅開機 發布日期
  • 音樂 啤酒 美食 世界盃主題活動盧宅故裡激情開啟
    6月30日晚,為期16天的「經典盧宅,精彩足球」世界盃主題活動在盧宅故裡開啟,在音樂和吶喊聲中,感受恣意的夏天,享受純粹的足球。7月1日晚,「盧仔的音樂理想——民謠歌唱大賽」也在盧宅正式開唱。《天空之城》、《理想三旬》……一首首民謠歌曲在盧宅唱響,選手們在舞臺上演繹著自己的「音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