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剛過去,這個節日可以說在我國是絕大部分青年都清楚的,甚至中年人對這個節日也依舊不陌生。不過要知道這個節日終究是西方的節日,而我國也依舊有很多的傳統的節日,這些傳統節日的歷史甚至比聖誕節還要悠久。
那麼我國的這些傳統節日為什麼現如今已經慢慢的變得鮮為人知了呢?這是有幾個原因的。首先就是清朝時候對我們民族的一些習俗的刪減與更改,還有就是在抗戰時期我國許許多多的歷史文獻都已經失傳了。那麼究竟有哪些我國鮮為人知的節日呢?
首先就是寒食節了,這個節日也稱為冷節。過節的習俗就像是這個節日的名字一樣,那就是不開火。只吃涼的。再有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上中下元節了,上元節大家都知道,就是正月十五。不過其實這是三個節日。
還有就是重陽節了,大家對這個節日都不算是陌生,但是這個節日的時間和習俗確實鮮有人知,不過其實我們在小的時候是對其有一定的了解的,那就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裡面的爬山和插茱萸都是這個節日的活動。
還有一個節日,這個節日的來頭可就大了,甚至所謂的聖誕節都是照著這個節日照搬的,那就是上巳節。為什麼說聖誕節是照搬的這個節日呢?因為這個節日其實就是黃帝的生日,而黃帝要是真的論起輩分來給耶穌當祖宗都綽綽有餘了。
再有就是我國現在基本已經沒人知道的祭祖節了。這個節日其實就是名字叫的那樣,用來祭奠祖先的,因為十月初一是剛到冬天,所以我國古代人民害怕先祖在陰間沒有棉衣,所以要給先祖祭奠一些冥衣。
其實我國的一些節日並不比這些洋節差,甚至在意義與活動上比西方要好的多,這才是作為漢族人應該去傳承與紀念的,而所謂的聖誕節之所以如此的火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西方基督教徒的佔比比較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