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旅行提案,搭高鐵玩臺灣雲林,虎尾景點總整理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下一站,雲林這一個廣播聲,雲林人等了好幾年,終於盼到了。雲林是臺灣的農業大縣,我們每日吃的的五穀、蔬果大多都是產自於雲林,這一座富饒豐收的綠色之都。隨著四季變化,春天雲林的農人忙著替下一季彩繪上一株秧苗,入夏後是一片金黃浪海隨風飄逸。
秋天豐收後的雲林是一片寂寥僻壤,冬天農田再度披上璀璨花海,準備替下一季的春天繪上新妝。雲林比起其他縣市,建設和民生等等都始終走得相當緩慢,光是拜訪雲林的交通問題就使人困擾不已,如今高鐵站停靠在這片美麗的綠色寶石之上,就讓我們搭上高鐵去雲林旅行吧。
雲林高鐵站,車站就是藝術品
高鐵雲林站設立於雲林正中心的虎尾鎮,車站本身就是一大亮點,以雲山霧水、林木茂密為主題,建材多運用輕質金屬、玻璃並設有許多太陽能板,整體建築強調自然採光及通風導入,是一座名符其實的綠建築車站。
高鐵站正面以三十七組傾斜不一的巨型波浪柱排列呈現出流線型的車站外觀, 外觀以透明的帷幕搭建而成, 白天遠眺高鐵雲林站他像是一座矗立在油綠田野之上的城堡,當夜色漆黑,搖身變成一盞點亮雲林未來的光引,開始記載起雲林交通進化的開端。
虎尾驛站,原來虎尾以前也有火車站
在高鐵還沒開通以前,更早一輩的雲林人都知道虎尾是有一座虎尾火車站的。在我的印象中,虎尾是我小時候夢寐的地方,當時它曾擁有過雲林第一間百貨公司三商百貨,使它成為雲林人休閒時候必去的城鎮,也是小時候奶奶帶我去買玩具的地方。
早期虎尾有條主要運送虎尾糖廠的物料的糖鐵路線從鬥南車站延伸而出並設立了虎尾車站,當時鐵道不僅運送糖也提供載客的服務的支線。隨著糖廠的沒落,虎尾車站也跟著廢站,僅留下當時的全木造的虎尾車站遺址。
原本廢棄的虎尾車站目前轉型為展區及咖啡廳,內部充分保留了木造車站的原木色調,當時的售票口依然完整保留,宛如還可以探頭進入找站長購票一般。穿越車站來到後方即可看見糖廠的倉庫,雖然車站已經廢站無用,卻依然可以找到糖業鐵路的軌跡,期待有緣人來感受虎尾時光的重量。
虎尾厝沙龍,老宅搖身成為非常有個性的態度書店咖啡館
黑板上上的粉筆字、紅磚牆包不住庭院裡的綠意,兼具和風與洋味的興亞式風格透露出獨有的魅力,它是虎尾厝沙龍。
虎尾厝沙龍融合了東方文化與現代主義的精神,採興亞式建築風格,館內老家具與華麗燈飾、吊燈揮灑著黃燈光,空間飄逸檜著木香氣,擋不住的那文學氣息從書柜上不斷流瀉而出。館內大量的藏書多為生態、性別、文化等書籍,牆面上掛滿充滿理念的記錄影像,透露出虎尾厝的偏執個性。
虎尾厝沙龍是書店與餐飲空間的綜合體,除了可以來此閱讀書籍之外,也有提供一些特色小餐點。延續日本時期的軌跡,老房重新燃起新生命,變成迎接遊客的虎尾厝沙龍,徜徉在這樣的書香空間,醞釀不一樣文化氣息。
雲林布袋戲館,夢幻小屋裡藏著是傳統的偶戲藝術
雲林布袋戲館原為雲林縣舊警察分局,外觀以三合院的大氣格局、搭配二層樓的磚木造廳舍,是虎尾地區最具氣勢的官方建築,黃色的磚牆搭配蒂芬妮藍的窗框很讓人駐足慢慢欣賞,館內展示著偶戲的發展史、及相關文物保存等。
小時候覺得布袋戲偶看久了很可怕,長大後觀念改變,進而發現原來每尊布袋戲偶從顏色、穿著、臉譜等等都分別代表不同的身份與執掌,也代表著一齣戲的靈魂,擁有著不同的性格,對於喜歡布袋戲的朋友是個好所在。
雲林故事館,雲林的老故事都在這棟老房子裡
雲林故事館外觀呈現灰咖啡色的木造建築,共同擁有一大片寬況的庭園,是早期的郡守官邸,曾有許多雲林地區的高官入住其官邸,它也曾經閒置多年,在整頓後成了當今舉辦常態展覽的博物館,時常在館內舉辦抓周活動,搖身變成了許多年輕爸媽新一代的記憶亮點。
雲林蛋糕毛巾咖啡館,原來毛巾可以這樣玩
離開了熱鬧的虎尾市區,接近虎尾交流道的一方有一座蛋糕毛巾咖啡館。虎尾是臺灣毛巾的溫床,不說你可能不知道,虎尾可是臺灣唯一一個有種植生產棉花田的鄉鎮。
雲林蛋糕毛巾咖啡館是虎尾十家毛巾工廠的前哨站,以藍白色的歐式風格小屋外觀矗立在省道邊,館內展售著全世界最多的造型毛巾,並有許多駐點人員將蛋糕毛巾生產的過程公開透明化,是全臺最大的毛巾市集。
每每搭著高鐵南來北往,經過油綠的嘉南平原,總是想著,高鐵何時會停靠在這片美麗的綠色平原之上。如今願望達成,旅人們,歡迎你們搭上快速的高鐵來到雲林,你會發現在高速進行之中的自己,來到了雲林,突然都變得緩慢。我說,歡迎來到時光走得最緩慢的地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大家還喜歡嗎?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擁有一段美妙的旅程,謝謝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我們的留言區裡和我們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