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犁:我國GDP總量在2025年左右將超美國

2020-12-21 和訊股票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處處長 牛犁

  和訊股票消息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新時代,新格局,新智慧——『十三五』規劃思路及2049戰略研討會暨民新指數發布會」12月21日於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隆重召開。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處處長牛犁表示:我們在2025年前後,我們的GDP總量將首次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當然,這是市場規律的角度來看。在2025年,中國的GDP總量佔世界的比重由2013年的12.7%,這就是剛剛普查結束後調整的一個數據,上升到大體上升到21%左右,而美國的由現在的22.4,將放慢到20.3%。我們的GDP總量佔美國的比重,今天是56.6%,而到那時候要略微超過他的水平,而到了2049年,中國的GDP總量佔世界將近25%這樣一個水平。那時候我們的總量將是美國的1.8倍這樣的一個概念。

  從人均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按照新的基數調整完以後,人均GDP總量大體上2020年前後達到1.62萬美元,首次邁入世行的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高收入是按照過去20年平均大體上民意增速2.4%進行推算。到這個時候儘管總量是邁入高收入的行列,但是佔美國的比重緊緊圍22%左右,還差的比較遠。到了2030年總量達到2.9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30%左右。

    以下為牛犁演講實錄:

  牛犁:尊敬的洪理事長,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此次論壇。鑑於時間關係,我匯報集中在第二點,第一是未來35年發展的環境和目標,這也是我們最近才接到,這裡面簡要的點一下。第二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主要指標的測算。第三是主要的量化比較。

  從第一部分大體看,我們要從經濟發展、資本流動、貿易格局、技術潮流、資源環境,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等方面進行國際、國內有利的、不利的,還有機遇和挑戰這些方面環境的對比。作為發展目標的角度來看,過去三十多年我們處於追趕型的一個發展態勢,走的是投資拉動型和出口導向型的一種發展模式。而作為未來,我們逐步的走向引領型的這樣的一種國家,積極參與到全球規則的制定過程中,特別是我們國家近中期推進的一系列大的發展戰略,比如一帶一路等等,是給相關的國家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的好處。所以,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第二,對發展目標的測算,大的思路的角度,我們主要是通過從要素結構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增長的潛力和動力到底在哪個地方。

  第一步,建立一個生產函數,來回顧我們過去的資本積累,勞動力,以及全要素的各個貢獻的一個因素。

  第二步,我們主要把全要素進一步分解到勞動力轉移、人力資本、對外開放、科技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其他這種細項,通過再分析這些細項來總體的看我們TFP發展的一些情況。

  總體上來看,運用生產函數,對一些方法我們進行了一些總數,但是相對而言穩定性更好一些。

  從未來大的發展的角度看,中長期我們的儲蓄率主要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已經從峰值開始回落,這樣一個大的趨勢已經基本形成。當然,最關鍵的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紅利開始逐步的消失。

  第二,我們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有利於降低總的儲蓄率。

  第三,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降低儲蓄動機。

  第四,要素價格改革的加快降低企業的那種儲蓄和提高他投資的傾向。

  第二個因素是勞動力數量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以後,2012年,2013年總量下降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的變成了負值。

  我們按照15—59歲,因為中國是60歲退休,現在是按照這樣的口徑推算的未來的適齡勞動人口的總規模處於一個下降的態勢,我們的勞動時間應該是明顯在縮短,改革開放以來也是這樣的特點,過去我們工作的時間是非常長的,現在有所減小。第三就是就業的參與率,特別是部分女同志回家,大家追求更加好的一個享受。所以,參與率也有所下降,就是總體的勞動力因素。

  第三,全要素總體的因素,包括我們的改革、人力資本的投入和技術研發的投入,以及新一輪的開放帶來的TFP的變化。

  第四,要充分考慮了環境因素對我們增長潛力的影響。確確實實我們按照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以及2030年時碳排放總量都要達到峰值的情況下來測算要加大環境汙染的治理必然要增加投入,會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個負約束。當然,部分新興的生態產業也是帶來經濟增長的。從總體尚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角度來看,我們在未來35年,大體上是這樣一個格局,首先到2020年前,這一段時期我們的工業化由中期向後期過渡,城鎮化是繼續快速推進的。從經濟增長本身,應該說處於中高速增長的階段,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我們從2012年開始,到2020年這一段6%—8%這樣的一個水平,大體上就是一個中高速的狀態。到2020年前後,也就是建黨100周年前後的時候,一個是基本實現工業化,第二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第一個大的百年目標。第二個就是2021到2030,工業化高位趨穩穩定發展一段時間,城市化還要再快速增長一段時間,經濟增速本身已經是要進入到中速的這樣的增長態勢,又要比前面的中高速發展,從階段性上來看要下一個臺階。這是大的前兩個階段。到了第三階段,從2030年之後,我們就進入後工業化發展階段,服務業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那時候我們的經濟增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成熟的發展階段。到2049年的時候,我們實現中等發達國家的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也實現我們建國100周年時,把我們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的一個目標。這是大的幾個階段的判斷。第四方面對於主要指標的測算,這裡面我們是從人口、經濟、人均量、結構等等方面做了一個測算,我們這裡面把主要的結論簡要的匯報一下。

  1、人口總量角度,我們發現有這樣一個大的特點,我總體上來看對於中國未來人口的研究,凡是最新的研究得到的峰值越低,而峰值的時間越靠前。第二個發現,凡是政府的官方的一些機構做出的預測偏高,而研究結構、學術機構做出來的偏低,而且相對之間的誤差還是比較大的。根據國內外各方面的研究,也考慮到我們近期計生政策的調整,考慮到未來可能要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我們做初步的測算,我們2020年的人口總量大體上在14.07億人這樣的水平。在2028年前後達到我們的人口峰值總量。大概是14.3億的水平,到2049年逐步的放慢到13.57億人這個水平。之前類似於計生委,中科院的峰值時間略早一些,要到14.7,甚至接近15億。有一些大學甚至認為現在已經到了人口峰值。所以,差距還是很大的。這是總體的增速,到2030年之後出現明顯的下降的一個態勢。

  2、從人口大的結構角度來看,我們老齡化的這種趨勢是逐步的加劇局面,2020年前後,我們老齡人口,主要指的60歲以上的人口,大概是2.38億,佔的比例是達到了16.9%左右。2030年時比例提高到23.8%,2049年前後進一步的擴大到32%左右,有4.4億的老齡人口。剛才我們提到大概13.57億人,也就是說差不多我們社會三個人裡一個人是老人,60歲以上的,這麼一個概念。這是主要人口的預測表,這個是主要的一些研究機構在不同的段對老齡人口的一個比重做出的一個測算。

  3、城鎮化的一個發展水平。第一個時段2020前後因為是新型的城鎮化已經明確的提出了60%左右的這樣一個目標,而到2030年我們大體上要回升到66%左右,到2049年大體上超過70%,到72%左右。我個人始終覺得中國的城鎮化率到了70%左右基本就穩定了,不像部分國家可能到80%-85%,因為中國各個民族的特性決定了他不願意都住到樓裡,這是未來的一個走勢。

  4、我們經濟增長情況。在「十三五」期間,我們的經濟增速處於中高速的一個水平,通過我們潛在增長能力的測算,「十三五」期間的平均增速大體在6.5%左右,但實際的經濟增速可能在6.5上或者下附近波動,從改善型的這樣一個方案來看,有可能會比這好一些,但是有嚴格的假設條件,第一,我們三中全會確定的各項改革在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預期的目標。第二,G20峰會今天達成的目標是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未來五年的GDP增長提高兩個百分點,但是這個確實是有很大難度的。如果實現了這兩個目標的話,我們測算「十三五」期間的潛在能力可能會提高到7%左右。2020年前後我們人均GDP按照市場匯價,大體上超過1.3萬美元這樣的一個水平,而從不變價看,2020年GDP總量完全可以實現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第二個時段我們中速階段,經濟增速在4%—6%,我們現在大體上認為是中速,一般我們的高速調整到一半就是到中速,大體上平均水平就是5%左右,而在2025年前後,我們GDP總量將要達到29萬億美元這樣一個水平,到2030年41萬億,而緊接著第三個階段增速顯著的放慢到3%—4%的這樣一個低速穩定階段。即便到了那個階段,我們仍然是一個中等發達的程度,還不是像今天我們看到的美國、日本、歐洲這些最發達的狀態。

  從匯率的角度,我們認為在2020年前仍然會保持一定的小幅升值的態勢,之後基本上趨於穩定。從產業結構的角度來看,一產是持續走低,二產現在高峰已經過了,開始趨於回落,三產是穩步的回升。到2049年前後,我們農業可能掉到4%以下,甚至更低。最新的普查,農業的比進一步下調了0.6個百分點,這可能對未來有一定的影響。工業的水平大體上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點幾,服務業要提升到70%以上來。

  從需求結構的角度來看,我們人口結構的變化使得儲蓄率下降,進而導致投資率已經呈趨勢性下降,而消費率應該說這幾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穩步回升的態勢。從2020年前後投資率大體上要降到43%左右,消費率回升到55,我們還有一點出口,保持一定的順差。到1949年前後,投資率進一步的下降到了大概30%以下,而現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大部分在20%以下,而消費率回升到72%左右這樣的水平,而貿易項下1930年之後是略微有一些小幅的逆差這樣一個總體局面。

  下面我們簡要的對比一下跟國際主要的指標。剛才黃院長介紹的從現狀的角度是非常的系統全面,這裡面我們選擇了最主要的幾個大的指標,而且下一步還需要從結構上,從其他方面進一步的完善。

  首先,主要發達國家過去一段時間增長,經歷了擴張到衰退,現在溫和復甦這樣的一個總體的態勢。

  從主要大國的增長的預測這個角度,坦率的講,我們要把那麼多國際機構做出來,尤其在這麼有限的時間和經濟的範圍內是很困難的,主要國家的預測更多的是參考了聯合國、IMF、世行,以及相關的一些國際機構的判斷做出的,特別是人口這些因素,主要是聯合國人口司的一個預測,以及世界銀行的一個預測,因為它的數據系列是非常的完善,非常好。

  從主要國家的對比簡要的提兩個結論,一個是經濟總量的概念,按照基本方案,市場匯率計算,不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我們在2025年前後,我們的GDP總量將首次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當然,這是市場規律的角度來看。在2025年,中國的GDP總量佔世界的比重由2013年的12.7%,這就是剛剛普查結束後調整的一個數據,上升到大體上升到21%左右,而美國的由現在的22.4,將放慢到20.3%。我們的GDP總量佔美國的比重,今天是56.6%,而到那時候要略微超過他的水平,而到了2049年,中國的GDP總量佔世界將近25%這樣一個水平。那時候我們的總量將是美國的1.8倍這樣的一個概念。

  從人均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按照新的基數調整完以後,人均GDP總量大體上2020年前後達到1.62萬美元,首次邁入世行的高收入國家的行列。高收入是按照過去20年平均大體上民意增速2.4%進行推算。到這個時候儘管總量是邁入高收入的行列,但是佔美國的比重緊緊圍22%左右,還差的比較遠。到了2030年總量達到2.9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30%左右。到1949年大體上是8.5萬美元,相當於美國的52%左右。本來我們把PPP這些也做了一個題,鑑於時間關係介紹這麼多,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張潔 HF027)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25年深圳GDP總量或超4萬億?十四五時期能追上北京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日前,智庫機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下稱「《深圳新力量》」)報告認為,未來5年,深圳GDP增速預計達到6.5%,到2025年總量達到4.2-4.5萬億元,人均GDP達3.5萬美元。
  • 按購買力計算,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美國?人均GDP呢
    文/龍小林我國目前雖然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但人均GDP卻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還比較大。2018年我國的人均只有9700美元左右,看今年能不能突破1萬美元的關口,而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基本都在2萬美元以上。
  • 多家機構表示,我國的GDP將在8年後超越美國,是真看好我國嗎
    文/龍小林 我國與美國是當前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的GDP佔了全球GDP的40%以上。雖然我國的經濟總量與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也並非不可逾越。相反,目前幾乎全球都看好我國的GDP能超過美國,甚至有機構預測這種情況會在10年內就會發生。
  • 今年我國的GDP總量,有沒有可能逼近甚至超過美國的GDP總量?
    今年我國GDP能否逼近美國?我們希望大家都懷有一顆理性樂觀的心,成為更好的自己,也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說到祖國的偉大復興,我們必定繞不過我國的「GDP總量」,我們先來看看在十分困難的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 越南今年的GDP增速或再超我國,未來其GDP總量,會超過我國廣西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0全球經濟將出現4.9%的負增長。若是預測不差的話,那麼今年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將出現負增長,不過我國或許是一個例外,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我國今年的經濟預測為增長1%。
  • 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深圳GDP總量將達4.2-4.5萬億!
    報告認為,在新消費和新科技企業帶動下,未來5年,深圳GDP增速預計達到6.5%,到2025年總量達到4.2-4.5萬億,人均GDP達3.5萬美元,超過高收入經濟體中位數。展望:GDP達4萬億消費超2萬億 新經濟佔半壁江山經濟增長與城市發展新邏輯報告認為,深圳未來40年將是消費紅利和科技紅利進一步凸顯的40年。
  • 2018全國各省市gdp排行榜 17個城市GDP總量超萬億元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4日訊  2018中國城市gdp最新排名 。2018年,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GDP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有望達到17個。
  • 中國經濟在2028年趕超美國?比疫情之前預期提前8年
    日本最新機構預測中國經濟總量大約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2019年疫情之前預期提前了7年。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達到101.5萬億元,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持續升值最新數據已經突破6.5到6.492。2020年gdp折合15.61萬億美元。2021年經濟總量將達到111.65萬億元,假設人民幣升值6.2,折合18萬億美元。
  • 2025年我國鐵路網密度將接近美國、日本當前水平
    2025年我國鐵路網密度將接近美國、日本當前水平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發布了新一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到2020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裡;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裡的建設目標。
  • 深圳提出「十四五」總目標:2025年GDP超4萬億
    對於「十四五」總體目標,郭躍華表示,將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2025年GDP超4萬億,世界500強超1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5%。重點任務方面,將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打造戰略性高新產業發展高地;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打造全球服務經濟中心城市。
  • 中國GDP總量何時能夠超過美國
    國際國內市場普遍預計,中國的GDP總量將在2028~2030年間超過美國,而個人認為這個時間段有可能再向前移,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美國的債務增速過快、美股的估值過高,且美元匯率有長期貶值趨勢等因素造成的。一、中美GDP總量的差距中國近期將2019年的GDP數據做了修正,下調至986515億元人民幣,初值是990865億元。
  • 深圳GDP總量超2.6萬億元 2020年增長目標6.5%左右
    (原標題:深圳GDP總量超過2.6萬億元 2020年增長目標6.5%左右)
  • 二十年來,日本GDP增長1.2倍,美國GDP增長2.2倍,那麼我國呢?
    美國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中期就成為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GDP總量一直名列世界前三。相比之下,上世紀末期我國的經濟總量還徘徊在世界前十左右,直到最近二十年才逐漸趕了上來。2008年,我國GDP超過德國,躋身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現;兩年後,我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創造中國速度,中國2010年經濟總量超越同是亞洲的日本,位居世界第二。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很多世界500強企業豐田、索尼、本田、日產、東芝、佳能、鈴木、雷克薩斯、任天堂、松下等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公司。
  • 全球GDP總量87萬億美元,我國佔了16%,美國佔了24%,十年後呢
    數據顯示,在2019年美國的GDP總量達到了21.4萬億美元,全年的GDP增速在2.3%左右,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取得的經濟成績算比較不錯了。按照上面的數據來計算,在2019年美國的GDP總量大約佔到了全球的24.4%左右。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達到了14.4萬億美元左右,對比美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 我國首個沒有農村的城市,百分百城鎮化,GDP總量已超過香港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城市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現在的65%左右,雖然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那些西方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內一些新興的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的標準,以上海為例,城市劃片率已經超過88%。
  • 中國經濟最強省份:GDP總量超全球94%國家,甚至比澳洲還高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省的貢獻是很大的,畢竟國家的發展與國內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說起經濟實力,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蘇、廣東兩省。
  • 我國2019年經濟成績公布,GDP總量達14.3萬億美元,人均GDP呢
    2019年我國GDP總量達99萬億元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的GDP總量就已經達到90萬億元,對比近幾年的經濟增速,我國在2019年的GDP總量想要達到100萬億元難度不小。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機構認為我國在今年完不成百萬億元的目標。近日國家統計局披露了我國2019年經濟的粗略核算數據,從數據上面來看,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為99萬億元,距離百萬億元僅一步之遙。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位於華南珠三角地區。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