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根據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部署,全國普速鐵路將於6月20日起實施電子客票。屆時,長三角鐵路65個普速客運車站和42個高普混合客運車站將告別紙質火車票,更多旅客可享受到電子客票「一證通行」帶來的便利。
據介紹,實施電子客票可進一步提高旅客出行體驗。購票方面,旅客可通過網際網路、車站窗口、自動售票機和代售點等各個渠道購買車票,購票流程和購票證件均沒有變化,購買電子客票後,旅客可通過網際網路退票和改籤,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操作;出行方面,進出站驗檢票憑證由過去的「身份證件+車票」,簡化為持有效身份證件實現「一證通行」,實名制核驗、檢票、驗票更加便捷,閘機檢票平均用時由3.8秒/人縮短至1.3秒/人,速度提高3倍左右,極大提升進出站效率,節約旅客出行時間成本,而且能夠有效防範丟失車票、購買假票等風險。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電子客票自助退改籤、無接觸進出站、網上辦理返崗務工團體票等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實行電子客票後,旅客出行在購票、進站乘車、退改籤等環節將發生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
在購票環節,旅客通過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下同)購票時,可自行列印或下載「行程信息提示」;旅客通過車站窗口、自動售票機購票時,將收到鐵路部門提供的「行程信息提示」。「行程信息提示」僅作為乘車提示信息,不作為乘車憑證。
在進出站環節,旅客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可自動識讀證件時,可憑購票時使用的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通過自助閘機完成實名制驗證、進出站檢票手續;旅客持戶口本等不可自動識讀證件時,可憑購票時使用的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通過人工通道完成實名制驗證、進出站檢票手續。
在乘車環節,旅客須按購票信息顯示的車廂號和座位號就坐。遇列車工作人員查驗車票時,旅客應出示購票時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旅客如需退票、改籤,使用電子支付方式購票且未領取報銷憑證的,可直接在鐵路12306網站辦理;如已領取報銷憑證或使用現金購買電子客票,也可先行在網上辦理退票,於180天內到任一車站完成退款等相關手續,一併交回報銷憑證。
旅客如需報銷憑證,可於開車前或乘車日期之日起30日內,憑購票時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到車站售票窗口(含自動售取票機、代售點窗口)列印;超過30日的,旅客可聯繫鐵路12306客服中心辦理。為了更加方便辦理行程變更手續,鐵路部門建議購買電子客票的旅客儘量使用電子支付,如需報銷,儘量在行程結束後領取報銷憑證。
普速鐵路旅客運輸是鐵路客運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客出行的重要選擇,目前全國普速鐵路年旅客發送量約佔旅客發送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長三角普速鐵路年旅客發送量約佔區域內旅客發送總量的23.4%左右。在內地高鐵和城際鐵路實現電子客票全覆蓋後,鐵路部門即著手普速鐵路實施電子客票的技術設備升級改造工作,目前已具備實施推廣條件。
電子客票在普速鐵路實施後,將覆蓋長三角鐵路管轄區段內京滬、滬昆、隴海、京九等24條普速鐵路路網幹線和運輸繁忙線路,涉及107個普速和高普混合車站,其中江蘇地區32個車站、安徽地區43個車站、浙江地區26個車站、上海地區3個車站、河南地區2個車站、湖北地區1個車站。金山鐵路開行的列車、寧波市域列車、紹興市域列車、連雲港市域列車售票方式不變,上海—拉薩Z164/165次列車上海至西寧以遠段、上海—香港紅磡Z99/100次列車上海直達香港紅磡段仍使用磁介質火車票。
據悉,我國鐵路電子客票於2018年11月在海南環島高鐵開始試點,2019年7月擴大至滬寧城際等4條高鐵城際鐵路試點,2019年四季度後在全國高鐵和城際線路大面積推進實施,並於今年4月在內地高鐵和城際鐵路實現了電子客票全覆蓋。電子客票的推廣經歷了春運暑運、小長假、黃金周客流高峰等各時期、各線路、各地域、各場景的應用考驗,系統運行穩定、業務辦理高效、現場組織有序、旅客體驗良好,在便捷旅客出行、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客運組織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效用。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全國鐵路網絡最發達完善的區域。作為票務領域的發展趨勢,全面實施電子客票是鐵路部門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持續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的重要舉措,對於全面提升客運服務質量、打造更高品質「軌道上的長三角」、促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鐵路部門歡迎廣大旅客多提建設性意見建議,不斷改善電子客票使用體驗,共同創造更加便捷美好的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