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場規模將達840.5億元 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還將洗牌多久?

2020-12-06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本報記者 周巖

中國人越來越愛喝咖啡了?從數據上看的確如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餐寶典(NCBD)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840.5億元,隨著速溶咖啡的市場發展速度逐漸減慢,現磨咖啡佔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對咖啡的消費需求從社交性變成了習慣性。」麥當勞中國品牌拓展業務總裁龐琦日前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於咖啡的高品質以及性價比的需求,已遠遠超過了對環境和氛圍的需求。

現磨咖啡市場未來可期

隨著麥當勞日前宣布將重金打造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中國內地現磨咖啡市場的火熱程度再次上升至新高度。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表示,麥當勞2022年將達到4500家門店數,新開店大部分會在三線城市,加快下沉速度與布局。「未來3年計劃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4000家麥咖啡提供現磨咖啡。」

從連鎖咖啡店到新式茶飲品牌,從快餐業巨頭到零售企業,各路「大軍」都在爭奪咖啡市場。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近日在江蘇崑山正式開工,並宣布將總投資追加至約10.25億元;大有「翻身」趨勢的瑞幸咖啡也在近日上線精品冷萃即溶系列產品(凍乾粉),推出的兩款新品,造型像是微縮版的瑞幸「小藍杯」;同為連鎖餐飲的肯德基也與義大利咖啡巨頭Lavazza合資再拓咖啡業務,有數據顯示,肯德基推出自有的現磨咖啡品牌KCoffee線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6534家,僅次於瑞幸和星巴克。

紛紛加碼咖啡產業,表明巨頭們在今年頗具挑戰的態勢下,對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反彈的能力以及中國未來咖啡市場的潛力,抱持樂觀態度。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而且到了成長期的中段,消費頻次和消費模式也已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比如麥當勞,依託其品牌效能和規模效應布局中國咖啡市場,一定會讓它在整個門店的流量及營收利潤得到很好的支撐和加持。」

作為中國本土咖啡品牌試水者,瑞幸曾在招股書中指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去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7.2杯。當時瑞幸以中外對咖啡的需求差異,佐證中國市場對咖啡產品的需求前景廣闊。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認為,通過此前瑞幸快速攻城略地,說明咖啡這一品類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不低,驗證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瑞幸此前對咖啡市場的開墾,使其他企業更加認真看待在中國咖啡市場的成長機會,會去填補瑞幸沒有覆蓋到的空白。」

細分市場和多元化是方向

有不少消費者坦言:「價格是首要的考慮因素,根本不關心咖啡企業在中國是否能存活,只在意能不能喝到一杯便宜又好喝的咖啡。」業內一直將星巴克和瑞幸的價格及口味進行對比,星巴克價格偏高,只適合嘗鮮,如果將咖啡作為生活必需品,瑞幸的價格更適合日常飲用。

在瑞幸看來,咖啡之所以還沒能在國內成為國民飲品,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太貴了。咖啡消費習慣的培養,最重要的是「便宜」二字。這也是為什麼瑞幸「出事」的當天,卻迎來了單日銷售的新高峰,因為太多人擔心自己手上的代金券明天就不能用了。

雖然張家茵直言「並沒有把誰看作競爭對手」,但麥咖啡也難逃消費者在性價比方面的比較。在沈萌看來,麥當勞投資麥咖啡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另外布局,可在全國幾千家店順利分出區間做麥咖啡,所需投入有限,但難點在於「別人是否認可麥咖啡的品質」,以及其咖啡品牌的號召力能否獲得市場認同。假如做不到這一點,市場對麥咖啡的認知將仍然是「漢堡包的補充品」,將會少有人「為了麥咖啡走進麥當勞」。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這些年中國消費者對於咖啡的產地、味道、烘焙程度甚至果香特色都有一定了解,對口味也有了更加嚴苛的要求,並且在心中也早已對不同的咖啡品牌有了自己的定位。朱丹蓬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乃至整個快消品市場,已經裂變為多個不同的消費層次,無論是星巴克、瑞幸還是麥咖啡,他們之間並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市場補充的關係,無論是高端品牌還是中低端品牌,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粉絲」大軍。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咖啡品牌都受到一輪衝擊。6月,星巴克宣布計劃18個月永久關閉美洲約400家門店,並將本財年計劃開設的新店數量削減一半至300家左右。未來兩年內,還將重組在加拿大的經營業務,包括關閉200家門店。9月,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也啟動關店,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佔全國門店10%。連咖啡也在今年忙於關閉門店,不僅忙於融資償還供應商欠款、支付員工的遣散費用,還與中石化旗下的易捷集團合作,在加油站裡開上了易捷咖啡店。

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為」,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的洗牌還會持續很久,如何在網際網路大環境下持續收割消費者的黏性,或許也是品牌「逐鹿中原」的智慧體現。

相關焦點

  • 今年市場規模將達840.5億元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還將洗牌多久?
    本報記者 周巖 中國人越來越愛喝咖啡了?從數據上看的確如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 麥當勞將投入25億元加碼輕資產咖啡業務 國內手工現磨咖啡市場再...
    近日,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迎來全面升級。未來三年,麥咖啡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啟用全新團隊支持業務運作,預計到2023年麥咖啡將超過4000家,並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的點餐外送。
  • 2019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瑞幸咖啡僅佔4%市場份額
    測算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的邏輯本文測算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的邏輯是,從原材料端出發,根據中國咖啡豆消費量推算出中國一年賣出多少杯現磨咖啡,乘以每杯咖啡的單價(假設高中低三個場景),測算出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規模。
  • 現磨咖啡市場潛力巨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文章稱,近年來,國內新興咖啡連鎖品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破了咖啡消費邊界,咖啡店服務面積延伸,咖啡外送業務模式獲得消費者認可,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藉助新零售模式或將迎來轉折點和爆發點。  今年以來,知名投資機構入局新零售咖啡。
  • 現磨咖啡市場硝煙再起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琳)儘管剛剛被披露在2018年1~9月巨虧8.57億元,瑞幸並未停下前進步伐,並表示只是「戰略性虧損」;加拿大知名咖啡品牌Tim Hortons被傳將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未來十年內在中國開設1500多家店。
  • 2019年咖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現磨咖啡進一步佔據主導市場
    新零售商的加入促進了咖啡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為569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現磨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達到390億元,佔比為68.5%。1989年,雀巢咖啡在中國推出「1+2」速溶咖啡,迅速佔領國內速溶咖啡市場;1999年,星巴克在國內開設第一家門店,將精品咖啡帶入中國市場;2005年,雀巢咖啡聯手可口可樂,進軍即飲咖啡市場,將即飲咖啡與冷飲文化融合,賦予咖啡新的時尚概念;2010年,喜多士開始售賣現磨咖啡,價格對比精品咖啡更加低廉,極大擴大了受眾群體;2014年新零售咖啡代表連咖啡成立,2017
  • 千億咖啡市場,佔比七成的速溶賽道,被現磨咖啡倒逼升級?
    「上午精神抖擻, 下午困得像狗」確實是大多數職場白領的真實寫照,而從英國17世紀時期綿延至今的下午茶習慣,也演變成了白領們點一杯咖啡「提神續命」的功能剛需。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為569億元,同比增長31.1%,預計到2022年,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
  • 2019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
    1、近年來我國咖啡消費量迅猛增長近年來,我國消費不斷升級,咖啡消費量迅猛增長,2014-2018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除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外,現磨咖啡也深受我國消費者的歡迎,如星巴克、Costa等。
  • 2019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速溶咖啡更受我國消費者喜愛我國咖啡的主要產品可分為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等,雀巢在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領域有較高的知名度,速溶咖啡的主要品牌還包括中原除速溶咖啡和即飲咖啡外,現磨咖啡也深受我國消費者的歡迎,如星巴克、Costa等。中國咖啡主要產品分類及品牌統計情況
  • 中國咖啡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2019年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700億元(圖)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據瑞幸咖啡招股書,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僅為美國的1.6%和香港的2.5%。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569億元。
  • 喝不起現磨喝速溶!雀巢帶動下的中國咖啡市場,能否迎來變革?
    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的市場規模在700億元人民幣左右,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從速溶與現磨咖啡的消費佔比來看,國內速溶咖啡佔總消費量的84%,現磨咖啡佔16%。在民眾對生活品味越發追求的時代,現磨咖啡正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其市場份額也將逐步提升。並且,近年來興起的線上消費,也進一步擴展了咖啡的銷售市場。
  • 中國咖啡消費量12年增長近500%!但人均消費仍不足5杯/年,咖啡市場...
    據介紹,麥隆公司在雲南有咖啡農場,早期從事咖啡外貿起家,將雲南的咖啡豆和咖啡粉銷至其他市場。到2014年,該公司從雲南到上海創立了現在的麥隆咖啡館,2015年,又在上海郊區建了5家烘焙工廠,不僅生產自己品牌的咖啡,還從事代工業務。
  • 今年咖啡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861億元
    儘管在疫情的衝擊下,咖啡服務行業的閉店率達到83.3%,但隨著疫情呈現向好的態勢,長久被壓抑的消費欲望也會逐漸被點燃。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最新發布的《中國咖啡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咖啡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1億元人民幣。
  • 2018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 資本入局、現磨咖啡市場已...
    隨著消費升級,國人咖啡消費結構將逐漸優化 目前,中國市場以飲用速溶咖啡產品為主,與全球以飲用現磨咖啡為主的消費結構有極大差異。
  • 羅森、全家等5大便利店共4.3萬多家店鋪銷售現煮咖啡
    事實證明,在便利店裡賣現煮咖啡而不是罐裝咖啡是個不錯的主意,日本7-Eleven便利店已經嘗到了這麼做的甜頭。  2013年2月,日本7-Eleven在旗下1.5萬家便利店裡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現煮黑咖啡—「SevenCafé(7咖啡)」。這杯150毫升售價僅100日元(約合人民幣5.7元)的咖啡,迅速提升了日本7-Eleven的經營業績。
  • 去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達569億元 飲料巨頭紛紛進軍咖啡領域?
    王岡 攝/中新社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2018年市場規模達569億元飲料巨頭緣何紛紛進軍咖啡領域?本報記者 李國咖啡雖簡單,卻可以變幻出各種模樣。飲料巨頭進軍咖啡市場日前,農夫山泉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將推出一款新產品,正式進軍咖啡界。據介紹,該產品是一款碳酸飲料,其中結合了咖啡成分,定價在5~6元。
  • 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人均咖啡消費量達12杯...
    價格差異大,總體隨速溶-罐裝-現磨遞增。>規模約1000億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佔72%,現磨咖啡佔18%,即飲咖啡佔10%。  根據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和現磨咖啡價格的加權平均,初步估算2019年我國咖啡的市場消費均價為5元/杯,計算出2019年我國咖啡行業的市場規模在860億元左右。
  • 雀巢咖啡還能領跑多久 對速溶咖啡過於樂觀
    雀巢對速溶咖啡過於樂觀   今年2月,雀巢集團發布2014年年報,其中顯示全球銷售額為916億元瑞郎,有機增長4.5%,創5年來新低。其中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區的有機增長為2.6%,實際內部增長為-0.3%。其中增長率最大的來自於雀巢的營養品和保健品系列,烹飪調料略顯疲軟。
  • 中國茶飲市場規模將達4000億元 奈雪的茶等頭部品牌迎新增長周期
    12月5日,奈雪的茶與36氪研究院聯袂發布了《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下稱「白皮書」)。  白皮書數據顯示,按「新式茶飲門店銷售額+傳統茶葉銷售額」測算,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將突破4000億元。以同樣模式測算,中國咖啡市場的總規模在今年將接近2000億元。
  • 「麥咖啡」擬投資25億元加碼布局中國咖啡市場
    11月16日上午,麥當勞旗下專業咖啡品牌麥咖啡舉行發布會,宣布未來3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