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行乞辦義學千古奇丐遠名揚

2020-12-10 騰訊網

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一個人說他「千古奇人,高山仰止」。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呢?

這個人就武訓,有人會問武訓何許人也?武訓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農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東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武訓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中因排行老七,故名武七。因為武訓用自己乞討的錢,創立三處義學清政府為嘉獎其教育之功替他改名武訓。

武訓並非書香之人,他大字不識,早年喪父,以乞討為生,更沒錢入私塾,那為何他又被稱之為教育家呢?這得從他14歲那年去地主家當傭工說起。

武訓在地主家做傭工三年,三年裡每天起早貧黑,又屢受地主欺壓,日子過的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武訓在地主家幹滿了三年,去找地主結算三年工錢 。地主知武訓大字不識,就想著不給武訓工錢,讓他白幹三年,於是就拿假帳矇騙武訓說,你三年的工錢早就結算清了。還拿出做好的假帳讓武訓看,武訓大字不識,但他心裡清楚,他知道是地主耍賴,不想給工錢,於是兩人便產生爭執。地主家人多勢眾,武訓勢單力薄,不僅工錢沒有要回來,還遭地主一頓毒打。武訓回家氣的口吐白沫,三天不吃也不說話。他想自己為什麼會受這樣的屈辱,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識字,沒有學問。武訓心想自己不識字遭受這麼大的羞辱,普天之下窮苦百姓不識字的太多了,也會遭受這樣那樣的屈辱,於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窮人能上的起學,為了不讓更多窮人步入後塵,武訓決定行乞辦學。在他二十歲那年他成為了乞丐一個遭人嫌棄的職業。就是這樣一個遭人嫌棄的職業卻做出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鹹豐九年,武訓帶著他「遠大」的理想,開始了他的乞討生涯,他走遍各地乞討,把討來的較好的東西換成金銀,有時他還像江湖藝人表演扛大鼎等,武訓白天乞討賣藝,晚上紡線織麻,農忙時還給人家做短工,把討來的錢財積攢起來。積少成多,時間久了,武訓也積累了不少錢財。他離自己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

武訓大字不識,他必須找一個可靠的有學問的人來幫他張羅如何開辦義學。堂邑縣有個舉人姓楊,這位楊舉人為人正直,名聲也好,況且武訓走南闖北,對於看人也有一套,他認為楊舉人是他合適的人選,於是就登門拜訪,你想一個乞丐要見一個舉人,就是一個乞丐要去普通人的家中,人們會把乞丐趕走,更何況是一個舉人,為了表達自己的誠心,武訓在楊舉人家門口跪了兩天,功夫不負有心人,楊舉人被武訓的誠心打動,接見了他。武訓把自己的想法和楊舉人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楊舉人很受感動,決定幫他開辦義學。

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用4000餘吊錢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建了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從他產生辦學的想法到第一所義學的建立,整整用了三十年,三十年他走遍全國各地,飽受苦難,受盡冷眼,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他用行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光緒十六年(1890年)他與寺院合作在館陶縣楊二莊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武訓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官紳的資助,用了3000吊,在臨清御史巷創辦了第三所義學「御史巷義塾」(今山東武訓實驗小學)。

武訓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靠著行乞創辦了三所義學,為貧苦的孩子創造了學習的條件,讓那些因為沒有文化而吃虧的貧苦大眾不再因為此而吃虧。

武訓的行為被山東巡撫知曉,巡撫對其所作所為感動,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並賜名武七為武訓。

武訓為創辦義學奔走一生,光緒二十二年4月23日,在御史巷義塾,在學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中,武訓含笑病逝,享年五十九歲。他的一生歷經坎坷,他的事跡傳揚千古。後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牛乞丐,以乞丐身份被記入正史,穿著黃馬褂行乞幾十年
    史上最牛乞丐,以乞丐身份被記入正史,穿著黃馬褂行乞幾十年如果說起乞丐,或者說是在路上遇到乞丐,大多數人,可能會遠遠的避開,或是表現出很看不起的樣子。又成為了乞丐的武七,還在堅持辦學校,請先生。很多人看到他穿的一身破爛,十分的不屑,根本就不相信他。於是武七為了孩子們,甚至多次下跪請求。時間久了之後,大家終於明白,他確實是個大善人,而當地的巡撫知道之後,還下令免除了學校的賦稅和徭役,這使得武七的名聲更大了。
  • 《南亞佛教義學研究》徵稿啟事
    為推廣佛教義學研究理念,展現佛教義學研究成果,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 好兒郎渾身是膽,壯志豪情四海遠名揚
    好男兒生於天地間,不過數十載而已,何不四海遠名揚?古往今來,主宰天下,左右時局者,無外乎三類人:英雄、梟雄、奸雄耳!此三類人,大多具備龍騰虎躍之相,叱吒風雲之才,縱橫捭闔之術,再造乾坤之志。人各有志,所規不同,故而有登高而採玉者,入海而採珠者。蒼茫人世間,紅塵路縱橫交錯,千難萬險。
  • 千古絕對!上聯:狼行千裡吃肉,下聯眾說紛紜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古代沒有現代的燈紅酒綠,那麼怎麼來打發那麼多的閒暇時光呢,很多文人墨客就會選擇吟詩作對,不僅可以找到知己,更是留下許多千古絕對,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多麼高大上,多麼著名的對聯,而是流傳在民間市井的類似於歇後語的對聯,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得到的。
  • 女人抱BB在馬路中間行乞!有隱情?抑或「拐子佬」?
    流浪女懷抱孩子沿馬路行乞按照報料人的線索,記者在下班時間來到了指定地點,果然見到有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孩子站在路邊。只見她不停地向正在等紅燈的司機鞠躬乞討。記者觀察發現,這個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子,年紀約30歲左右 ,衣著比較殘舊,背上背著書包 ,懷中抱著小孩。
  • 名揚遊樂攜手巴拉格宗 打造「雲南之最」百米雪山滑索
    而這一項目的設計和建造者,竟是千裡之外、位於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新鄉市名揚景區遊樂用品有限公司(下面簡稱「名揚遊樂」)。名揚遊樂,因擁有獨立的自主設計研發團隊、高超的設計研發能力、精細的生產工藝流程、高精度的生產製造設備、嚴格規範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和一年內快速通過國檢等領先行業的硬實力,而得以承接國內重要景區的大型遊樂設施。
  • 港媒:跨國犯罪集團拐騙內地殘疾人到馬來西亞行乞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販賣人口情況嚴重,部分人被拐後甚至被弄殘及毀容,再帶到國內外多地,淪為行乞工具,情況存在多年。馬來西亞警方前日搗毀一個有組織的行乞集團,抓獲1名集團首領及6名負責接送行乞者的司機,並救出14名中國籍殘疾行乞者。
  • 千古絕對!上聯:「狼行千裡吃肉」,下聯拍案叫絕很經典
    千古絕對!上聯:「狼行千裡吃肉」,下聯拍案叫絕很經典《亮劍》這部電視劇,與以往的神劇截然不同,相對真實還原了幾十年抗戰的經歷。在小編印象中,有一幕情節設計,最讓人印象深刻。當時李雲龍帶領的部隊打了敗仗,被旅長說成是「發麵團」,戰士們對此耿耿於懷。
  • 學誠法師:金陵刻經處與近現代佛教義學
    同時,清晰梳理了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來經典翻譯及義學研究的嬗變脈絡,尤為翔實地闡述了金陵刻經處對近現代佛教義學的巨大貢獻和深遠影響。二、佛教義學的歷史淵源1、「佛教義學」的概念佛教中「義學」一詞,我國古已有之。《釋氏稽古略》中這樣定義「義學」:即名相訓義之學、理論之學。又稱解學。如俱舍、唯識之學,分析法相之名目與數量,並詳細規定修行因果階位之組織與文字章句之解釋;亦即有關教義理論之學問。
  • 「龍生九子」,九大神獸被人為操作,蹭了龍的熱度,名揚千古了
    雖然是有些牽強附會,但是想想也蠻有意義,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們各自有了自己的天命和職責,為世人所樂道,大家說這是不是人為地被賦予了「名人效應」,成了龍的親人,蹭了龍的熱度,便名揚千古了!
  • 赤壁賦名揚千古,佛道的超曠不可忽視,其實底色是儒家
    《赤壁賦》名揚千古,不僅僅是因為蘇軾才華橫溢,還和他的儒釋道精神息息相關。作品裡有厚重的佛道思想,其實,蘇軾的思想首先是儒家的。林語堂說蘇東坡是跳動的火焰,無論何時何地,都給人以溫暖。終於,這三朵花,交相輝映成名揚千古的《赤壁賦》。林語堂說:倘若哲學有何用處,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赤壁賦》橫空出世;三個月之後,《後赤壁賦》也跟著熠熠生輝。
  • 「名揚國旅」境外旅遊團被取消
    生活報訊(見習記者張博)近日,本報持續關注了「名揚國旅」旅行團被投訴一事。據了解,「名揚國旅」原計劃5月9日再次發團的「龍遊港珠澳」夕陽紅產品被下架。記者獲悉,由於沒有境外遊資質,「名揚國旅」的境外遊宣傳廣告全部下架,相應的旅遊項目也被取消。
  • 南頭街道義學街舊改城市更新單元
    義學街城市更新單元 義學街更新項目位於南頭街道,南山大道與義學路交匯處東南側,臨近南頭古城。擬拆除重建用地面積42569㎡,擬更新方向為二類居住、 商業等功能,拆除重建用地範圍內應落實不少於15513㎡用地用於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或城市公共利益項目,擬貢獻率不少於36%。
  • 背包行乞不是窮遊!捐錢去旅行都是套路,我們拒絕捐一分錢
    之前就興起了一個背包行乞窮遊的方式,像這樣背著一個背包窮遊世界,聽起來好像更酷,也更刺激。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這樣的窮遊我們真的該捐錢嗎,答案是拒絕捐一分錢。背包乞丐窮遊指的是背著背包在地上行乞,然後希望過路的人可以好心幫助他們,捐助點錢財完成他們環遊世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