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南陽對於美食的關注,一直顯得格外「含蓄」,這與其他的「古城」有著極大的區別,比如開封的「不夜城」、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武侯祠」周邊,可謂給了「食客」們無數徜徉在舌尖上的「樂趣」,以至於,這些以美食為主題的街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旅遊打卡地、食客歸屬感十足!
實際上,南陽的「美食街」並不少,但似乎唯一可以擺上檯面的當屬「府衙」,可從頭至尾,幾乎皆是「舶來品」,琳琅滿目的串串、辣味十足的「小吃」,名稱更是五花八門,說到底,拿的都是他鄉的「美味」,唯獨少了帶著「南陽」的本土特色味道!
所以,有時候想想,很多時間,美食也代表了一個地方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自信!就比如:北京的「豆汁」,喝起來明顯讓很多外地人無可適從,可仍舊成為很多遊客必嘗的地域名吃,再比如廣州的「早茶」,各種滷味與茶點,也的確讓很多外地人很不適應,可依舊免不了一定嘗嘗的決心!還有南陽的芝麻葉,很多外地人口感很不習慣……
或許是為了配合打造「旅遊城市」的規劃,也或許是在經濟內循環下南陽人想出的「新點子」,南陽在今年全力打造「武侯祠」風景區的契機下,一下子上馬了兩座「美食城」,一個是位於北部的「獨山達士營」,另一個是位於南部的「城南裡」,那麼兩座美食城究竟如何?能否能夠成為南陽特色美食的「新名片」?我們拭目以待!
達士營是位於南陽獨山腳下的一個「自然村」,作為南陽城北的制高點,達士營有著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從區位上說,西邊立足獨山,東邊連接南陽體育場、李寧體育館,又有道教聖地獨山玄妙觀、祖師宮、佛教聖地醒佛寺作為文化支撐,再加上名鎮天下的「獨山玉」,可謂是天時地利佔盡!
可如今的達士營美食街,並非和預想的一樣,除了今年美食節的火爆外,現在看起來,人氣平平,甚至用慘澹也不為過,原因除了「人氣不聚集」之外,更大的原因,看起來有點像是「一陣風」,即缺少堅持、又缺少特色,所以這樣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位於白河南天冠大道附近的城南裡,依託周邊的工業和物流企業,人氣相比達士營來說,要好一些!從打造環境的角度看,走的是江南路線,白牆灰瓦之下,綠茵嫋嫋,環境相對顯得舒適與安逸,但林立的店鋪,卻依舊沒能引來食客如織,反倒有一種「招商」感,與小吃街相反的是門口幾家小店,裝修一般,但生意火爆,特別是一家以「方城燴麵」為招牌的店鋪,人氣相當旺!
南陽的美食街,從一種角度分析:似乎更主要的方向,目標針對的是吸引本地人,而且總有一股「複製粘貼」的味道,從府衙美食街開始,到理工旁的寬窄巷子、再到師院的一條街,幾乎雷同度比較高,唯獨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對象是「年輕的上班族」,後者是「大學的學生」,所以從口味上,也是無一例外地以「酸辣甜香」為主,製作上,也主要採用的是「燒烤煎炸」,而新打造的兩處美食街,雖然從環境上有所改變,但依舊沒有從「美食」本身下功夫,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沒有好「特色」如何能引來「金鳳凰」?
因此,要想讓外人憧憬南陽「古城」,則一定少不了文化自信與地方特色!因為,即便「模仿」得再像,仍然只能達到「像」或「很像」,絕不會替代本來的特色,只有自己把自己做好了,才能成就真正屬於「一個城市、一個地域」的名片,也才能成為引入「入勝」的獨一無二的特色!
關於南陽的2處「新美食」街,你有哪些想法和感觸?歡迎留言、評論、關注!
來源:今日頭條青年新視線
圖文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分享此文出於傳播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進行刪除。
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