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寫春天最好的一首詞,情感真摯,開篇直接提問春歸何處

2020-12-13 每天讀文史

《清平樂》

清平樂·春歸何處黃庭堅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春天將歸向何處?現在的我卻找不到春的蹤跡。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請把它叫回來和我一起居住。

可是又有誰會知道春天離開的蹤跡呢?除非你問一問黃鸝鳥。但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它迂迴婉轉的啼鳴聲。看吧,它已經趁著風勢飛過了那片薔薇。

詞人黃庭堅是北宋書法家、詩人。號山谷道人早年間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為「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這首詞表達出詞人對春天的珍惜與喜愛之情。詞人表達出自己惜春,戀春的深厚情感。把春天比作人物。擁有人類的情感。表達出詞人對美好春光的喜愛與執著。

《清平樂》

其實,這首惜春詞,何止是對春的珍惜,更是對昔日朝堂名仕濟濟生活的留戀和懷念。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蔡京當權後,假託「紹述」名義,獨攬大權,廢除原來科舉法,篡改朝廷法治,加害元祐朝臣。不過幾日,朝堂上下往日景象一去不復返,變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山谷道人被蔡京等人陷害貶謫宜州,這首詞便是他在貶謫途中所作。所以說這首詞是一首悲情詞,詞人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在這種局面下,自己更是無能為力。就像著春天逝去一般,不會再回來了,起碼自己已經看不到了。這種絕望和惆悵只能化作這一首惜春詞,留給我們後人琢磨。

由此看來,詞,何嘗不是一種今人感悟那段千年歷史的鮮活見證啊。

詩詞文章,之所以歷經千年還能保持獨有的生命力,或許不僅僅是因為作者的功底和書寫時的意境,更是因為後世千千萬萬的讀者,不同的讀者,給予它的種種不同的解讀,正升華了詩詞的境界,這是詩詞生命力的根本。縱是一首悲詞,在不同場景下,我們或許可以當成一種灑脫曠然態度的表達,不是嗎?那下文且不談這首詞的本意了,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去欣賞,或許有另一番滋味。

若是春天要離去了?那麼它又能去到哪裡呢?孤獨寂寞的它找不到回去的路,不知道該何去何從。詞人把春天當做一個迷失了的人,她要離開卻又不知道要去哪裡?更不知道要回到哪裡?詞人產生了憐愛之情。「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詞人因憐惜不知道歸往何處的春光,邀請它回來和自己一起居住。山谷道人捨不得這美好的春光,更不願它孤獨寂寥,沒有人陪伴。才寫下「喚取歸來同住」這一句詞來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美好的春光令人嚮往,但也總會有消逝的那一天,詞人就是不願接受這一點,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感情迸發出來。春光的逝去是無比可惜的,但是又有誰能阻止的了呢?沒有人知道春天消逝的蹤跡。更不用再說去何處尋找它了。

《清平樂》

就算你去問一問那紛飛的黃鸝鳥,你也不會知曉它啼鳴聲中的內涵。恐怕只有那要逝去的春光才會知曉黃鸝鳥的啼鳴聲。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如曇花一現般珍貴,詞人對美好春光的執著,堅持不懈的追尋。所有的深沉的情感全部寄托在這首詞中,看似簡單而直接的情感抒發,其實暗藏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無限的深情。

你可曾有令你執著的追求的事物,是什麼原因讓你堅持下去的?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放下的呢?美好的事物總是易逝去的,我們只能在擁有它的時刻,好好的珍惜它。縱然最後躲不過消逝的命運,但至少在擁有的時候,我們曾真心愛過,或許這樣子就夠了。

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無限深情縱然抵不過消逝那一剎那的悵惘,但是能夠短暫的擁有過也是幸福的了。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心裏面要永遠會記得那美好的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與感動。

儘管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弄清楚美好的春光會消逝去何處?但你可曾還記得那個執著追尋的你?就算記不得也沒關係了,只要我們曾經奮不顧身的追尋過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一首很美的送別詞,比喻出彩,有溫度有情感的文字讓送別充滿祝福
    北宋詞人王觀在送別朋友去浙東的時候,寫了一首《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詞,將這種情愫體現到了極致,原詞如下: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江南春天的美!
    《憶江南》是白居易追憶曾經漫遊江南,旅居蘇杭,而寫的組詞。共有三首,其中第一首,也是今天要說的一首,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首。此詩總寫對江南的回憶,在白居易的筆下,我們能夠領略到江南綺麗的美景,以及一片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 黃庭堅最著名的五首古詩詞,寫景如畫,景中含情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是一首懷人詩,是詩人於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春天,解去葉縣(今河南葉縣)縣尉職務時寫的。詩中描寫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勸友人也辭官歸裡與己同遊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因得不到賞識而欲歸湖山的心情。這首詩章法嚴謹清晰,結構既富於變化又完美自然。
  • 《江城子》:真摯情感下被忽視的怪異形式,蘇軾不愧詞壇大家
    而提起「悼亡詞」的名家名作,蘇軾的一首《江城子》是繞不開的話題,其在蘇軾的所有詞作當中都屬精品,甚至因此洗去了蘇詞「短於情」的負面評價。然而,讀者在被這首詞中極為真摯的感情所打動的同時,卻也容易忽略了其在表達時所呈現出的怪異。
  • 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既寫花又寫人,開篇11字便令人讚嘆
    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詞的開篇「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裡」,即金色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裡,恰好地放在美人柔細的手裡。「玉房」,是花的子房的美稱。「金蕊」,指金色的花蕊。「玉房金蕊」,是牡丹的特指,可見白居易《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至於「玉人」,自然是用來形容美麗的女人,如《詩經》:「有女如玉」。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晏幾道詞集《小山詞》·書影晏幾道有一本詞集《小山詞》,他的好友黃庭堅為詞集寫了序言。在序言中,黃庭堅毫不避諱地說晏幾道「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也就是說,晏幾道懷才不遇,加之性格使然,一生屈居於下位。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 歐陽修的一首詞,借出遊寫離情別緒,以春天之名,敬消逝的時光
    歐陽修擅長作詞,寫男女愛情,纏綿悱惻,婉轉曲折,或描繪自然美景,富於情調,直抒胸臆,融情入景,集詩詞和歌賦之大成於一身。歐陽修有一首寫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同遊,觀景後時有感而發,當時歐陽修與同僚尹洙和梅堯臣等以詩會友,相談甚歡,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而次年春,詩人和梅堯臣再次到洛陽遊歷,作此詩詞以紀念,以懷念已逝去的美好時光和人遇知己的感慨。
  • 歐陽修絕美的一首詞,開篇就寫得深情婉轉,字字句句都令人沉醉!
    正如他的一首代表詞作《蝶戀花》一樣,平日正正經經的歐陽修也有柔情似水的時候。這首詞意境絕美,開篇就寫得深情婉轉,字字句句都令人沉醉。讓我們走進這首詞: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處。
  • 十首寫春天的宋詞:人生不止苟且,還有好詞和遠方
    (《宋詞鑑賞辭典》)古人講究風雅寄託,但又忌諱說破,「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是最好的。「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為寫春草的千古名句,寫出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堪稱北宋小令詞的代表。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析】春末時節,詞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別即將回家鄉(浙東)的好友鮑浩然。雖然自己家在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難以為懷,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與春光同住。值得玩味的是,看全詞那「眉」來「眼」去的架勢,明顯像送給戀人的。詩詞大家唐圭璋說這是「以眉眼盈盈之處來顯示浙東山水的清秀」,你覺得呢?
  • 北宋才子黃庭堅,一首《水調歌頭》,描繪的桃源仙境,令人神往
    北宋才子黃庭堅,一首《水調歌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中燦爛的瑰寶,千百年來,深受世人喜愛。其中,宋詞是盛行於宋代的一種文學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兩宋時期,誕生了數不勝數的詞人,今天,我們一起通過一首詞來了解這樣一位詞人,他的詞存世不多,他以詩見長,人們往往稱其為著名詩人,他就是北宋著名文人——黃庭堅。
  • 黃庭堅:是入世,還是出世?樂觀豁達的我,真是很煩惱!
    父親看了黃庭堅一眼,黃庭堅沉吟一會兒,腦海裡出現一幅小牧童吹笛子放牛的畫面。於是,黃庭堅以牧童為題,吟出一首牧童詩。當時,黃庭堅正在書房讀書,手裡握著毛筆,想了想,答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李常聽後高興壞了,從此對黃庭堅刮目相看,時常教授他學問。 黃庭堅八歲時,曾寫一首詩為參加科舉的考生送行。
  • 杜甫寫在春天的一首詩,僅開篇5字,讀後便令人心曠神怡!
    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你心目中的春天,你認為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賀知章筆下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還是孟浩然筆下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亦或是朱熹筆下的「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其實,不管哪一句,它都滿足了我們對於春天的美好嚮往。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如何把「送別詞」寫得清新俏皮?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水是眼波橫)這是一首送別詞,但乍一看,它似乎該是一首情詞,因為開篇就寫眉毛眼睛,又跟著寫「眉眼盈盈」(「盈盈」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美女的美好),字面上實在像一首標準的情詞,但實際上,這卻是一首送別詞,因為小標題裡就明明白白地寫著:「送鮑浩然之浙東」。
  • 王勃去郊外踏青,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仲春郊外》,便是王勃其中一首代表詩作。《仲春郊外》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便是王勃春天在郊外踏青時,所見到的無處不在的春景。也從反面透露了王勃對官場的厭惡,萌發了歸隱山水田園的念頭。全詩風格清新淡雅,所描寫的春景,可以說是從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 古代最搞笑的一首「戒酒詞」,從開篇笑到尾,令人不服都不行
    例如蘇軾的大弟子,北宋著名詞人,黃庭堅在其夫人去後,曾發誓戒酒,然而15年後還是破戒了,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首詞,「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黃庭堅之後,南宋的豪放派大詞人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閒居瓢泉期間,也曾想要戒酒,還寫了一首「戒酒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這首詞名為《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了,大半生已過。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黃庭堅一個人浮現上田,情感寂寞,一時間感慨,寫了一首詞語。字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不禁想要大哭。這首詞,就是《神仙》:神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鯷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見,便勝卻人世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退路。
  • 蘇軾8首寫春天詩詞,或詩或詞,都有經典之語,總有一句你會背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首宋詞寫於蘇軾的密州時期,是蘇軾婉約詞當中非常精彩的一首。我們對於這首宋詞很熟悉,但是極少會想得到,這是一首寫在春天的宋詞作品。蘇軾在酒醉之後被大雨淋成了落湯雞,但是卻依然高歌。這樣曠達的情懷,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那句著名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詞人一生特立獨行精神的真實寫照。
  • 黃庭堅最灑脫的一首詩,開篇7字道儘快意恩仇,蘇軾看後甘拜下風
    東坡居士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境,都能拿著鍋鏟燉著東坡肉,再吟上一首《赤壁賦》,何等地風流灑脫。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東坡先生這樣率性之人,結交的好友也必是同道中人,比如他的摯交好友黃庭堅。黃庭堅和蘇軾相識數年,兩人沒事就在一起吟詩作賦,世稱「蘇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