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通訊員 駱曉麗
6月8日,市交通運輸局公布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改造規劃方案,意味著鹹寧北站站前廣場要變樣了。這一消息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鹹寧北站站前廣場為什麼要改造?如何改造?改造後是什麼效果?近日,記者帶著網友疑問進行了採訪。
為什麼改造?
記者跟隨市客管處處長曾紅定一起來到鹹寧北高鐵站,她介紹,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改造的原因有五個方面:一是出站口存在拉客現象,幹擾交通秩序。站前廣場是鹹寧的窗口,拉客現象嚴重有損鹹寧的形象和臉面。
二是公交首末站點被遮擋,缺少公交誘導信息,公交線路少。記者在現場看到,公交站臺在出站口正對面,距離出站口100米左右,距離進站口180米,距離售票口250米,距離很長,而且公交站臺設施被綠植、廣告牌遮擋,沒有醒目的公交導向標示,外地來鹹寧的遊客很難發現公交站臺的位置,本地市民也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才能搭乘上公交車,給遊客和市民出行造成不便。「目前鹹寧北站僅有1路公交線路,發車間隔為10分鐘左右,前幾天增開了16路公交車,現在還在試運行。」曾紅定說。
三是落客通道容量不足,缺失落客指示、標識、標誌。交警四大隊工作人員介紹,上午到站高鐵集中在10:00至13:00,下午集中在14:00至18:00,在該兩個時間段內共52趟高鐵到達,平均每8分鐘到達1趟高鐵。高峰期內客流量大,但是目前的落客通道又窄又短,又沒有落客指示、標識、標誌,極易造成擁堵。
四是計程車候客通道短,且與出站口行人有衝突點。廣場上,計程車落客點位於售票口正前方,與私家車落客點共用1條通道;上客點位於出站口前方,候客通道總長度約為230米,僅可供35輛計程車候客,尖峰時段候客排隊車輛佔用市政道路。記者在現場未看到醒目的導向標識。
五是停車泊位數量少。停車場位於進站口前方,停車場可提供83個標準泊位,為收費停車場,車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現實需求。
怎麼改造?
曾紅定說,為加強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秩序管理,方便高鐵旅客出行,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市直有關部門就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改造規劃方案反覆調研論證。
規劃設計方案原則為:以人為本、人車分離、公交優先為出發點,以實現旅客換乘便捷、交通秩序良好、交通設施完備為落腳點,在現狀基礎上實施改造,做到少拆、少遷、少建,儘可能利用現狀已有設施和避開廣場現狀綠化,達到投資少、社會效益好、提品質提容量的良好效果。
具體來說,出站口位置增加15m寬行人風雨連廊(南北向),候車廊(東西向)寬度為5m,與風雨廊連為一體。
與落客通道相結合,在進站口位置設置拉膜結構遮陽設施。
調整現狀公交布局,多途徑、多方式組合,增加12個公交泊位,均帶專用充電樁,增設拉膜結構停車棚。增加短、平、快的擺渡型公共運輸,3個公交站臺,其中一個為擺渡型公交站臺,提高中轉效率,滿足市民和遊客方便、快捷的出行要求。
計程車上客點調整至公交站外側,上客點與候車廊相接,提高其候車容量。
落客通道在現狀基礎上實施拓寬,調整為2個車行道。
在現狀基礎上調整停車場布局,增加停車容量,增設小汽車充電樁設施(增設拉膜結構停車棚)。
增加專用接客通道,上客點設置3條車道。
增加交通誘導標誌、標線、電子抓拍設施,使功能分區更合理、更規範、更簡潔醒目。
改造後的效果如何?
「我們堅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便民利民放在優先位置,以改造為契機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和遊客,讓城市更美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金山說。
方案中公交、計程車、接客、落客功能區實現人車分離,公交、出租上客點與社會車輛分離,各功能區之間幹擾小,行人方便、安全;
結合鹹寧雨水多、日照長等實際,出站口位置設置風雨連廊,進站口位置設置景觀性拉膜結構,風雨連廊、候車廊內部地面施劃公交、出租、停車場位置導向標,首末站內增設擺渡型公交線路,倡導綠色出行、公交優先,為到站旅客提供良好的通行環境和便捷的換乘,有效預防拉客現象。
計程車候客通道擴容至82輛,為現狀的2.3倍,停車場擴容至129個泊位,含18個充電泊位,極大地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提升落客通道容量,由現狀1條通道擴至2條通道;增設專用接客通道,上客點設置3條車道,為接送旅客的車輛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設施。
方案具有對廣場植被破壞小、少拆少建、投資少、功能齊全、工期短等優點。
網友建議:
打擊黑車拉客
增加公交線路
近日,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改造規劃方案出爐,目前正在公示期,網友們紛紛就如何改造好高鐵鹹寧北站站前廣場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網友「Aries」說,廣場上,私家車進入站點不夠方便,全都是計程車站點。車站導流,應當從乘客的便利性考慮,減少經濟型考量,真正做到便民服務。
網友「TLee」說,希望站前廣場能劃一塊地方出來給接人送人的私家車停車,把標識牌都整得清清楚楚的,私家車的行車路線和的士錯開,什麼地方可以停車,什麼地方不能停車,停車能停多久,必須讓群眾一目了然。
網友「周廣」說,高鐵北站附近沒有停車點,之前有些汽車為了接人把車開到廣場上,把地面磚都壓壞了。
網友「鹹龍龍」說,希望政府能增加這條路線的公交車數量。之前下車要走很長一段路,才有公交車站,所以只能打的,或者讓親屬來接。打的士的話,附近的配套設施沒有建起來。不屬於市民生活區,很多的士都不往那邊走覺得划不來,或說有往那邊走的的士常會出現宰客的情況。增加公交車的話,就可以減少的士宰客以及車站路段的交通壓力,提高公交服務水平。
網友「Galway boy」說,公交線路少是最難受的,每次去南站不去北站就是因為交通不夠方便,建議多設置指路牌。
網友「默默」說,拉客情況太嚴重,希望相關部門加強高鐵附近的客運交通管理,嚴厲打擊黑車拉客、計程車不規範行為。
還有網友建議將現狀迎賓路兩側人行道實施拓寬,在高鐵北站站房東西側增設交通設施,預留汽車客運樞紐用地和停車用地,提高高鐵北站廣場的綜合功能,體現鹹寧城市品位。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