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洪諮夔在《落星寺》中寫到:「春秋隕石於宋五,分作金焦與星渚」 。宇宙極其龐大,從古至今,人類都對宇宙一直充滿著幻想,隨著航天技術的精進,我們離宇宙似乎越來越近了,對宇宙的了解也更加多了,實際上,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還是非常有限的。而隕石恰恰來自於宇宙之中,它們在運行時脫軌,未燃燒完便誤入地球,人們難免對於這些「天外來客」心生好奇,隕石為人類研究太空也有著很大的意義。
我們地球每天都會有這樣的天外來客,而且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的,大概每天會有五萬噸,只不過一大部分都在下落的瞬間燃盡,無法墜落到地面上,那些沒有燃盡的流星,就會變成了隕石落在地面,但實際上我們是非常難尋找的。不過還是會有一大批的人,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去尋找隕石,有一個貴州的女孩楊可欣,經常會去各地「獵隕」,她用五年的時間撿到四百公斤的隕石,這些天外來客,被以每克拉1萬元的天價懸賞,後來去哪裡了呢?
隕石因為稀有而價值連城,很多人都會購之收藏,楊可欣是一個隕石愛好者,只要有時間,她一定是在去尋找這些「天外來客」的路上,通過五年的不斷尋找,她收穫的隕石有六百餘顆。在三年前,我國西雙版納掉落了大量的隕石,楊可欣聽說之後,就果斷的開啟了她的「獵隕」之路,科學探險協會對這些天外來客展開了天價懸賞,他們給出的價格是1萬元每克拉,可謂是誘惑滿滿。在楊可欣的六百餘顆隕石裡,也有在西雙版納撿來的。說到這裡,大家肯定以為楊可欣真是發了大財,她一定會用這些隕石換取錢財。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楊可欣並沒有將它們一一賣出,她去尋找隕石並不是要換取錢財的,只是因為單純的熱愛,她捨不得拿隕石換取金錢。楊可欣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創立了隕石科普館,她把所有的隕石都拿來展覽,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隕石,也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隕石,這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一個女孩是能夠這樣面對誘惑不動搖,令人佩服。
隕石的價值不應該只是為了換取金錢,它的價值應該是可以讓人類更好的研究和探索宇宙的秘密。人生的價值也不在於你獲得了多少金錢,而在於為社會做出了多少貢獻,楊可欣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讚揚,我們在這個滿是誘惑的社會中,很難像她那樣做到不被利益所誘惑,當然隕石可以用來買賣,只是把它們用作展覽更值得我們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