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埠國家一級漁港:打造現代化漁港經濟區 支撐如東漁業產業發展

2020-12-18 澎湃新聞

劉埠國家一級漁港:打造現代化漁港經濟區 支撐如東漁業產業發展

2020-08-2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海洋,

給了如東無限遐想的發展空間;

再造一個國家級漁港,

為如東實現海洋強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東統籌利用100多公裡的黃金海岸線,

發揮園區、港口資源優勢,

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

2014年開始建設劉埠國家一級漁港,

經過多年艱苦奮戰,

今年10月份將具備開港進船條件。

連日來,天氣酷熱。然而,劉埠國家一級漁港續建工程的建設者們,並沒有因為酷熱而放慢節奏,施工人員堅持奮戰一線,揮汗如雨,用堅守和擔當全力保障工程高質量推進。鄒偉勝是項目承建方如東水利電力建築工程公司的一名挖土機操作工,每天早上5點鐘,他準時來到工地,要頂著烈日工作九個多小時。「工期非常緊,除了下大雨,能施工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在正常工作。」

工程技術負責人朱峻峰表示,由於項目工期緊,工程量大,且前期遇到超長的梅雨季和近日的汛期以及颱風,施工難度加大,他們先後投入7臺挖掘機械、32臺泥漿泵、2艘挖泥船,4輛鏟車和300多名工人,從多方面著手抓緊推進工程進度。針對高溫天氣,也備足了仁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溫用品。「抓安全,軋進度,保質量,確保縣政府下達的10月份具備開港條件的任務如期完成。」

劉埠國家一級漁港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漁用碼頭、護岸及隔堤、船閘、導流堤、進港航道、換水閘、水閘、海堤、陸域港區道路、給排水管網、供配電照明、通信監控指揮系統及管理用房等配套設施。其中漁用碼頭泊位數22個,建成後可同時容納750艘漁船避風、卸魚、補給、維修,最大可通行650馬力的漁船,年卸魚量5.5萬噸。工程從2014年4月開始實體施工。目前,排水功能區的五項工程以及漁港功能區的三項工程均已完工,正在進行錨地工程的建設,累計完成投資額7億元,完成總工程量的35%。

據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負責人介紹,劉埠漁港將結合「漁港經濟區」的創新理念和重塑定義、集聚產業、豐富功能、聯動周邊的「4A」發展策略,建成一個以漁港為中心,以漁業生產為基礎,集漁業全產業鏈和第三產業於一體的現代漁港區,實現從漁港到漁港經濟區的跨越式發展,全面促進漁業經濟的轉型升級,進而帶動周邊沿海漁區小城鎮建設。

如東是海洋漁業大縣,海岸線長106公裡,佔全省的九分之一。據介紹,全縣共擁有600多艘漁船,最大功率達480馬力,但只有一座洋口國家中心漁港,且只能通行200馬力左右的船隻,幾乎一半的漁船不能進港避風作業,大功率的船隻只能捨近求遠去啟東,進長江瀏河、浙江等地的漁港,海產品外流現象嚴重。劉埠國家一級漁港的建成,不僅能大大改善全縣漁船停泊條件,解決長期困擾如東漁業經濟發展的配套設施不足的難題,還可以服務更多外籍船舶來港卸貨、交易、補給。屆時規劃4000畝漁港經濟區,將帶動水產品加工、貿易、物流、漁船修造等二、三產業的發展,推動漁區小城鎮建設,同時為洋口港作業船和海上執法船提供避風服務。建成後的漁港將成為支撐如東漁業產業發展的航母平臺,並將與小洋口閘、東安閘一起,成為如東沿海三大擋潮排澇水利樞紐。

全媒體記者:高峰 陳斌

原標題:《劉埠國家一級漁港:打造現代化漁港經濟區 支撐如東漁業產業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劉埠國家一級漁港著力打造現代化漁港經濟區
    如東新媒體訊 (記者 馮志明) 昨天,總投資超10億元的國家一級漁港——劉埠漁港經濟區工程正式開工。這不僅能極大改善全縣漁船的停泊條件,從而解決長期困擾如東漁業經濟發展配套設施不足的難題;還可以服務更多外籍船舶,提供了一個支撐漁業產業發展的全新平臺。當前,如東正努力打造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核心區、沿海開發先導區、沿海特色產業集聚區和沿海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 江蘇如東建國家一級漁港總投資超10億元
    11月8日,總投資超10億元的國家一級漁港——劉埠漁港經濟區工程在雨中正式啟動開工。據了解,如東是海洋漁業大縣,海岸線106公裡,佔江蘇全省海岸線的九分之一。全縣從事海洋捕撈、養殖的漁船有1300多艘。
  • 劉埠國家一級漁港開工建設 建成後最大可通行650馬力漁船
    新華網南京11月8日電(記者 朱旭東)國家一級漁港—位於江蘇如東的劉埠漁港經濟區工程8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超過10億元,建成後最大可通行650馬力的漁船。  如東是海洋漁業大縣,海岸線106公裡,佔江蘇全省海岸線的六分之一。
  • 浙江打造12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規劃將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建設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浙江佔據12個。 根據規劃,未來這些漁港經濟區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成為漁業的增長點和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助力沿海漁港漁區融合發展漁港經濟區研究課題...
    ;對接當地區域規劃,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梳理產業鏈條,針對存在問題和不足,通過上下遊縱向延伸、橫向拓展整合,補齊漁港經濟區範圍內產業鏈條短板,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種資源要素的集聚,提升完善產業鏈,推動當地特色發展。
  • 建設「三區四核百漁港」 福建逐步打造漁港經濟區
    漁港是漁業安全生產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葉建平說,圍繞目前漁業產業發展現狀,福建正著力加強漁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三區四核百漁港」。「三區」指的是閩東綠色生態漁港區、閩中協調發展漁港區、閩南創新驅動漁港區。
  • 台州將打造兩個特色漁港經濟區,產業規模超萬億
    近日台州就出臺了打造兩個特色漁港經濟區,產業規模超萬億的消息,對於台州來說,即將迎來新發展。  ,推動形成集冷鏈加工物流、漁業配套、海洋生物、海洋裝備與漁業休閒產業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  依港拓漁:通過漁港經濟區規劃建設,完善漁港配套設施和基本服務功能,發展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市場交易等漁區二、三產業,延伸漁業產業鏈條,促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融合發展。
  • 國家重點支持新建對臺漁業基地 廈門將推動建成漁港經濟區
    ,規劃建設成國家一級漁港,遠期規劃建設為國家中心漁港進展避風港B段一期工程主體已完工廈門日報訊(記者林雯)廈門將推動建成漁港經濟區。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編制《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將以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為基礎,重點支持新建對臺漁業基地,推動形成集對臺貿易、濱海休閒旅遊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
  • 浙江打造12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帶動大灣區建設
    通訊員 姚峰 攝  浙江東臨東海,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2878個,大於10平方公裡的海島有26個,作為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規劃將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建設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浙江佔據12個。
  • 湛江灣漁港項目,建設現代化的漁港經濟區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一)項目的建設符合《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2018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規劃指出「緊緊困繞建設現代漁業、加快速設海洋強國的總體目標,積極推動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形成以中心漁港、一級漁港為核心的漁港經濟區」(二)項目的建設符合《廣東省現代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年,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印發《廣東省現代漁業發展
  • 新聞發布丨夯實漁業特色品牌 著力創建國家級綜合型漁港經濟區
    多年來,我市通過出臺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先後建成了中心漁港一期和二期、釣浜一級漁港、城南觀岙漁港,漁港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漁港服務功能得到了擴充和完善。但漁港建設未能與漁業產業發展同步,大型漁業碼頭不足等漁港配套設施問題仍然顯著,多個主要漁港無法滿足漁船全天候裝卸漁獲物的需求,漁區基礎設施建設仍顯薄弱,難以滿足支撐漁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高漁民收入和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
  • 鹽城市4個漁港經濟區獲國家規劃支持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楊亦周 通訊員 陳衛中)5月8日,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日前聯合編制了《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為強化漁業安全生產,推動漁港經濟區建設,將建設江蘇、上海-浙江、東南沿海等10大沿海漁港群。
  • 鹽城4個漁港經濟區獲國家規劃支持
    中國江蘇網5月10日訊 5月8日,記者從鹽城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日前聯合編制了《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為強化漁業安全生產,推動漁港經濟區建設,將建設江蘇、上海-浙江、東南沿海等10大沿海漁港群。
  • 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出爐 鹽城將形成4個漁港經濟區
    中國江蘇網5月10日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區域內海水產品總產量148.18萬噸,擁有海洋漁船9069艘,分布有大小漁港50座,其中中心漁港6座,一級漁港5座,二級漁港5座,三級及以下漁港34座。規劃期內支持建設中心漁港3座,新建一級漁港3座,漁船安全避風容量達到13050艘,有效避風率達到100%,推動形成贛榆、連雲、灌雲-響水、射陽、大豐、東臺、如東、海門、呂四-瀏河9個漁港經濟區。
  • 列入國家規劃!台州要建2個漁港經濟區
    台州納入上海-浙江沿海漁港群漁港經濟區是在建設現代漁港的基礎上,密切結合城鎮建設和產業集聚,使之形成以漁港為龍頭、城鎮為依託、漁業為基礎,集漁船避風補給、魚貨交易、冷鏈物流、精深加工、海洋藥物、休閒觀光、城鎮建設為一體,區域產業結構平衡、產業層次較高、輻射效應明顯的現代漁業經濟區。
  • 溫州四大漁港列入全國重點建設規劃 有望成為現代漁業經濟區
    溫州網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推動形成上海-浙江沿海漁港群等10大沿海漁港群、 93個漁港經濟區,記者昨日獲悉,溫州的洞頭、瑞安、巴曹、霞關4大漁港經濟區入列建設規劃。
  • 舟山四個漁港經濟區建設列入國家級規劃
    記者昨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力爭通過5年建設,推動形成遼東半島、渤海灣、山東半島、江蘇、上海-浙江、東南沿海、廣東、北部灣、海南島、南海等10大沿海漁港群、93個漁港經濟區,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
  • 青島3個漁港經濟區列入沿海漁港群名單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推動形成十大沿海漁港群、93個漁港經濟區,青島的即墨-嶗山漁港經濟區、膠州灣漁港經濟區、青島西海岸漁港經濟區被列入漁港建設布局。
  • 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發布 煙臺建4個漁港經濟區
    5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進一步提高漁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形成漁港經濟區。其中山東將推動形成日照黃海、嵐山等15個漁港經濟區。  山東半島沿海漁港群涉及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煙臺市、威海市、青島市、日照市,大陸岸線長3345公裡。
  • 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印發:建10大漁港群、93漁港經濟區
    視覺中國 圖5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規劃》中提到,中國是世界漁業大國,漁船數、漁民數和水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