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新媒體訊 (記者 馮志明) 昨天,總投資超10億元的國家一級漁港——劉埠漁港經濟區工程正式開工。在同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如東沿海經濟洽談會上,10多家來自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百強企業,與如東籤約項目21個,投資總額達163億元。
如東是海洋漁業大縣,海岸線106公裡,佔江蘇全省海岸線的九分之一。全縣從事海洋捕撈、養殖的漁船有1300多艘。目前,劉埠國家一級漁港已列入國家「十二五」漁港建設規劃,成為省、市、縣沿海開發重點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漁港經濟區的配套設施及「五通一平」工程。港區通過進港航道與外海主航道相連,疏港道路連通省道223、334線和國道328線(臨海高等級公路),漁港緊靠海洋鐵路如東客運站和北漁貨運站,「公、鐵、水」集疏運條件優越。作為如東的又一個國家級漁港,劉埠漁港建成後可同時容納1000艘漁船避風、卸魚、補給、維修,最大可通行650馬力的漁船,年卸魚量5.5萬噸。這不僅能極大改善全縣漁船的停泊條件,從而解決長期困擾如東漁業經濟發展配套設施不足的難題;還可以服務更多外籍船舶,提供了一個支撐漁業產業發展的全新平臺。
當前,如東正努力打造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核心區、沿海開發先導區、沿海特色產業集聚區和沿海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劉埠國家一級漁港比鄰小洋口國家中心漁港和呂四國家中心漁港。通過交通上的聯繫、功能上的錯位,劉埠漁港項目建設將打破行政區劃和漁港等級的束縛,實現「三港一體」的強大合力。劉埠國家一級漁港將在完善自身產業功能配套建設、增強漁港競爭力的同時,全面承接傳統漁業、漁船修造、餐飲旅遊等產業和功能;同時與小洋口國家中心漁港構成功能組團,重點打造以漁港、漁業為主題的漁港經濟區,進一步推動如東沿海特色海洋產業集群集聚。
據南通外向型經濟開發區負責人介紹,劉埠漁港將結合「漁港經濟區」的創新理念和重塑定義、集聚產業、豐富功能、聯動周邊的「4A」發展策略,建成一個以漁港為中心,以漁業生產為基礎,集漁業全產業鏈和第三產業於一體的現代漁港區,實現從漁港到漁港經濟區的跨越式發展,全面促進漁業經濟的轉型升級,進而帶動周邊沿海漁區小城鎮建設。按照規劃,現代漁港區以漁港為中心,以漁業生產為基礎,集漁船避風補給、水產品集散與加工、休閒漁業、物流貿易、集鎮建設和漁民轉產轉業為一體,輻射和帶動沿海地區鄉鎮發展。此外,以「漁」為主題,通過多元功能植入和擴展,加大濱海風光旅遊休閒配套服務功能,進而推動休閒娛樂、旅遊度假、餐飲住宿、商務辦公、城鎮居住等第三產業。
海洋,給了如東無限遐想的發展空間;再造一個國家級漁港,為如東實現海洋強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陸海統籌發展,讓如東更加耀眼地崛起在長三角北翼。如東統籌利用100多公裡的黃金海岸線,發揮園區、港口資源優勢,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無疑對全省沿海開放和南通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