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ord 中,用通配符可以實現多種查找和替換功能,例如模糊和精確查找單詞或詞組、查找以指定字母開頭的單詞、以指定字母開頭和結尾的單詞、有字母重複的單詞,替換通配符字符、替換域代碼、準確替換詞組、用替換調換詞組順序等。用通配符查找和替換關鍵是寫表達式,其它操作都是一樣的;以下是它們的具體查找和替換方法,操作中所用 Word 版本為 Word 2016。
一、Word通配符查找和替換實例一:查找單詞
(一)查找由指定開頭和結尾字母限制的單詞
1、假如要查找文檔中所有以 h 開頭、y 結尾的單詞。按 Ctrl + H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單擊「更多」展開,勾選「使用通配符」;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開頭」,再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結尾」,在「單詞開頭」和「單詞結尾」符中輸入 h*y,選擇「查找」選項卡,單擊「在以下項中查找」,選擇「主文檔」,則找到四個匹配項;操作過程步驟,如圖1所示:
2、通配符 <h*y> 查找不是特別精確,h 與 y 之間有漢字也會找出來,例如 hou 符號 fly,因此,用於替換時一定要慎重,如圖1-1所示:
(二)查找有重複字母的單詞
1、假如要查找有雙 c 連寫的單詞。按 Ctrl + H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在「查找內容」後面輸入 ac{2},單擊「更多」展開,勾選「使用通配符」,選擇「查找」選項卡,單擊「在以下項中查找」,選擇「主文檔」,則找到三個匹配項,單擊「關閉」按鈕關閉「查找與替換」窗口,操作過程步驟;如圖2所示:
2、表達式 ac{2} 大括號中的 2 表示字母 c 的重複次數,該表達式能找出所有兩個 c 連寫的單詞。
(三)查找以某些字母開頭的單詞
1、假如要查找以 adv 開頭的單詞。同樣按 Ctrl + H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勾選「使用通配符」;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開頭」,在「查找內容」後輸入 adv,選擇「查找」選項卡,單擊「在以下項中查找」,選擇「主文檔」,則找到七個匹配項,單擊「關閉」按鈕關閉「查找與替換」窗口,操作過程步驟,如圖3所示:
2、如果要查找以某些字母結尾的單詞,則選擇單詞結尾符 >,再在其前面輸入結尾的字母,例如要查找所有以 eer 結尾的單詞,表達式可以這樣寫:eer>,如圖3-1所示:
二、Word通配符查找和替換實例二:替換通配符字符
1、假如要把文檔中的所有問號(?)替換為句號(。)。同樣方法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在「查找內容」右邊輸入問號(?),在「替換為」右邊輸入句號(。),單擊「全部」替換,則所有問號被替換掉,操作過程步驟,如圖4所示:
2、如果直接在「查找內容」右邊輸入問號(?)無法替換,可以勾選「使用通配符」,然後在問號前加入反斜槓,即 \?,這樣就可以替換。
三、Word通配符查找和替換實例三:替換域代碼
1、選中要替換的文本,右鍵選中的文本,選擇「切換域代碼」(或者按 Shift + F9),則文本切換為域代碼,保持域代碼的選中狀態;按 Ctrl + F9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單擊「使用通配符」勾選它,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開頭」,則符號 < 自動填入「查找內容」左邊的輸入框中,接著輸入「黑體」;在「替換為」右邊輸入「楷體」,單擊「全部替換」,則域代碼中的黑體全部替換為「楷體」,並彈出一個詢問是否替換文檔其餘部分窗口,選擇「否」,則域代碼中所有「黑體」替換為「楷體」,關閉「查找與替換」窗口;右鍵域代碼,選擇「切換域代碼」,域代碼切換為文字,操作過程步驟,如圖5所示:
2、查找或替換域代碼必須顯示域代碼,否則無法找到,更不能替換。以上操作把「黑體」替換為「楷體」的效果圖,如圖5-1所示:
四、Word通配符查找和替換實例四:準確替換詞組
假如文檔中有「綠水」和「綠水常流」,要求只替換「綠水」,不替換「綠水常流」中的「綠水」。按 Ctrl + H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單擊「更多」展開,勾選「使用通配符」,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開頭」,輸入「綠水」,再次單擊「特殊格式」,選擇「單詞結尾」;在「替換為」右邊輸入「急流」,單擊「全部替換」,則文檔中所有以「綠」開頭、以「水」結尾的「綠水」被替換為「急流」,單擊「關閉」按鈕把「查找和替換」窗口關閉,操作過程步驟,如圖6所示:
五、Word通配符查找和替換實例五:調換詞組順序
1、假如要把詩句「上有並根藕,下有並蒂蓮。」中的「上有」和「下有」調換位置。同樣按 Ctrl + H 組合鍵,打開「查找和替換」窗口,把「(上有)(*)(下有)」複製到「查找內容」右邊的輸入框,再把 \3\2\1 複製到「替換為」右邊的輸入框(直接輸入也可以),注意勾選「使用通配符」,單擊「全部替換」,則「上有」和「下有」的順序調換過來,關閉「查找和替換」窗口,文檔中「上有」和「下有」順序已經調換,操作過程步驟,如圖7所示:
2、表達式說明。「(上有)(*)(下有)」共分為三部分,每部分都用括號括起來,中間的 * 表示任意字符;\3\2\1 表示「(上有)(*)(下有)」中按 3、2、1 的順序排序。
除上面介紹的實例外,還有常常會遇到的替換文檔所有英文、數字或漢字,它們的替換方法在《Word一次性選擇英文或數字,正選與反選所有中文,用查找與替換》一文已經介紹過,用到時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