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人口男女比達119.45:100(圖)

2020-12-20 騰訊網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45,比上一年下降了1.11個百分點。專家指出,儘管這是近年來出生人口性別比首次出現下滑,但我國出生性別結構失衡情勢依然嚴峻,不可放鬆警惕。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發布的201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2400萬,「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錯位婚姻現象將凸顯。出生性別比偏高成為當前中國人口結構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

  婚姻擠壓與人口老齡化交織

  自然情況下,出生人口性別比正常範圍在103-107之間,即每出生100個女孩,相應出生103到107個男孩。由於男孩的死亡率高於女孩,到了婚育年齡,男女比例就趨於均等。

  除了戰爭年代外,全世界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例都沒有出現過大幅度的失衡。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歷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且持續上升的過程。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47,出生性別結構開始失衡,之後,一直快速持續上升,2004年達到歷史最高紀錄121.20。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出生性別結構失衡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地區也迅速蔓延。1982年只有18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2005年,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均偏高。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憂慮地說,出生性別比持續偏高不僅會產生「婚姻擠壓」現象,還會危及我國人口生態安全。適齡男性,尤其是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男性擇偶困難,影響婚姻和家庭穩定,引發買賣婚姻等問題。盈餘男性沒有配偶和子嗣,與人口老齡化問題交織,會增加養老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未來的社會階層結構、消費結構、組織結構等將更為男性所主導,兩性間不和諧問題日益突出。

  提高女性社會地位是關鍵

  翟振武指出,出生人口性別偏高問題是具有男孩偏好國家或地區在生育率下降過程中的普遍現象,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父系繼承和女兒外嫁的隱性制度造成的,根本原因則在於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原因是B超的普及更起到了直接地推動作用。

  性別比失衡問題突出反映在農村。在「重男輕女」、「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傳統生育文化影響下,一些人借用B超等現代醫學手段進行性別鑑定,人工流產女胎現象嚴重。據調查,在江西、湖北、安徽交界地區從事非法鑑定性別的活動由隱藏變為半公開,由「坐等上門」變為「上門服務」,鑑定時的懷孕時間由16周以上縮短為12周左右,由本地小範圍變為有組織的跨區域大範圍作業。

  「從某種角度講,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也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原新認為,調查顯示,我國婦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長的幅度基本趕上男性外,其他指標尚落後於男性。

  在經濟生活方面,婦女獲取資源的機會、收入水平處於弱勢;在政治生活方面,婦女在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中仍受制較大。經濟、政治生活中的弱勢又會延伸至家庭、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沿海地區很多公司招聘農村女工時不但把年齡卡得很死,就連工作期間不準結婚、不準生育都列入內部規定。

  計生政策的激勵作用待加強

  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持續偏高,不單純是嚴峻的人口問題,更是重大的社會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把「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列為新時期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5大任務之一,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翟振武認為,近年來政府嚴肅查處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即「兩非」)的行為,在全國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關愛女孩行動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活動,改善女孩生存環境,促進性別平等,取得顯著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一是打擊「兩非」取證難。儘管使用B超等手段進行胎兒性別鑑定已被明令禁止,但是在一些私人診所和地方醫療機構,「只要是男嬰,醫生不用說話笑一笑,孕婦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如何認定醫學需要和非醫學需要終止妊娠,在技術上也有一定的難度。

  二是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的激勵作用被普惠性的惠民政策弱化。近幾年,國家高度關注民生問題,出臺了取消農業稅、義務教育免費和教育補助資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基本醫療保險等普惠性的惠民政策,實行計劃生育的群眾看到一些因超生致貧的家庭反而能夠享受低保、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孩子上學資助等好處,從普惠政策中獲得更多收益,心理不平衡,滋生多生孩子的念頭。

相關焦點

  • 海南省男女比例達122:100!國內男多女少局面該如何解決?
    截止到2019年,我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男性比女性多了3049萬人,中國的確是男多女少。很多人認為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是在80年代後才出現,但其實不然,早在建國之前中國就已經是男多女少了。從人口統計表中可以看出,從1950年到今天,中國男女比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相比於1950年,2018年的女性數量有所上升,但也是僅僅增加了0.36個百分點。
  • 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去年出生人口創新低
    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的主要經濟數據,其中,也包括中國的人口狀況。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
  • 2019年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三千多萬
    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看我國2019年的人口性別結構情況:截至2019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為71527萬人,女性人口為68478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所以,我們發現從全社會男女性別比來看,我國是十分合理的。我們結合2018年我國人口數據來看一下,截至2018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總數為71351萬人,女性人口總數為68187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164萬人。結合兩年情況來看,我國目前的全社會男女性別比是比較合理的。
  • 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四川「女多男少」00後男女失衡明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四川「女多男少」,「00後」幾乎1名女孩對應1.2名男孩,男女失衡最明顯導讀: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打擊「雙非」的成果可以從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看出來: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0-4歲的性別比為113.62,明顯低於5-9歲的116.85,顯示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的下降。另一方面則是老齡化的加深。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65-69歲年齡段人口已經出現男少女多的情況,這一年齡段的性別比為95.90。
  • 2019年末大陸總人口數突破14億大關 全國出生率創新低
    大陸人口突破14億。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人口數據: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大關。不過,去年的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數值。同時,男女比例也達到104.45:100。
  • 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 海南高於全國水平
    早在20世紀,男女比例失調是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人口問題,直到21世紀後有所緩解。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
  •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 帶來嚴重社會後果(圖)
    7月11號是世界人口日,我們關注中國的人口問題,不僅有一個龐大的基數的問題,現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口比例的調整,近千年來中國的出生性別比持續偏高,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生的男孩比女孩多,這會引發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呢?如何解決呢?今天的嘉賓將跟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首先認識一下今天的嘉賓。
  • ...中國生育報告":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生育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從人口總量看,中國人口將於2024-2031年前後見頂,具體時間取決於未來鼓勵生育政策力度,2015-2100年中國人口佔全球比例或從19%降至7%。從剩男問題看,出生人口性別比1982年開始逐漸失衡,特別是在1990-2010年期間一度超過120。「剩男」問題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萬,到2040年或約4000萬。此外,失獨家庭已達百萬。  為什麼不生?
  • 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四川「女多男少」,男女失衡嚴重
    導讀: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性別比排名1-3位的地區分別為天津、廣東和上海,達到123.2、118.1和107.9。(註:女性=100)在抽樣調查中,天津男性與女性未婚人數的比例為2:1,也排名全國第一位。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四川「女多男少」,「00後」幾乎1名...
    導讀: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性別比排名1-3位的地區分別為天津、廣東和上海,達到123.2、118.1和107.9。(註:女性=100)   在抽樣調查中,天津男性與女性未婚人數的比例為2:1,也排名全國第一位。
  • 去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繼續下滑,二孩出生佔比57%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人口出生率繼續下降。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今日(1月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2019年人口出生率比2018年降低,但降幅有所減少;二孩佔出生人口比例達57%。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 2019浙江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5850萬 出生人口減少1.9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為5850萬人,與2018年末常住人口5737萬人相比,增加1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4095萬人,農村人口為1755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即城鎮化率)為70.0%,與2018年相比,上升1.1個百分點。
  • 調查稱男女比例失衡男人將娶妻難 剩女:嫁人更難
    一條是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數據稱去年我國男女比例117∶100。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2400萬,屆時將有上千萬剩男面臨「娶妻難」。也就是說,7年後,35歲左右的「鑽石」王老五也許是「磚石」王老五,成為別人愛情的鋪路石,被光榮剩下。  一條是不少高校迎接女生節。
  • 30年後,全球人口將達100億?中國人口有點誇張
    30年後,全球人口將達100億?中國人口有點誇張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大國新科技。人口問題一直是全世界都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畢竟人口問題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人口多意味著勞動力充足,但是人口過多對社會資源也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我國就是一個人口大國,現在已經達到了14億,曾經我國經濟就是依靠著充足的勞動力開始得到發展的。30年後,全球人口將達100億?中國人口有點誇張。
  • 2019年出生人口再創新低,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了?
    2019年出生人口再創新低,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了?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出生率自2018年創出歷史新低之後,2019年再度「觸底」。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為1952年以來最低,而剛剛過去的2019年再創新低。
  • 2019年河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46萬 出生人口減少7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河南常住人口穩步增長。2019年年末全省總人口1095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萬人,常住人口9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21%,比上年末提高1.50個百分點。
  • 深思:中國人口為何老年化?男女比例失調,將有3164萬男性單身!
    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中國人口國情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牽動多國的神經,中國人口的問題依然是一個「國際問題」中國人口發展史自從建國以來,國家是鼓勵生育,在1955年到1977年,這段時間裡國家實施節制生育政策,1978
  • 中國男女比例失衡了嗎?罪魁禍首究竟是誰?真有3000萬光棍麼?
    根據前幾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整體來看,80後的男女比例是101.1:100,90是109.7:100,00是118.9:100。他們所面對的婚戀市場完全不同,而你被「剩下」的原因正是性別失衡。從1970年到2009年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例圖來看,在整個1990年代,出生人口性別比突然驟升。1989年男女比例為101.2:100。
  • 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 二孩佔五成左右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3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布的《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資料圖 中新社發 韋亮 攝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近百萬在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方面,《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97434個,比上年增加10785個。其中:醫院3300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4363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03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