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最美
——記深圳市坪洲小學書香校園建設
「你有沒有為你的孩子準備一張書桌、一個書櫃、一盞檯燈、一個日記本,每周有沒有一個小時的親子閱讀時間,有沒有跟孩子一起買過書,有沒有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洲小學的家長們來說,哪怕颱風也澆不滅他們參加家長會的熱情。但是,面對校長張雲鷹不厭其煩關於閱讀的提問,不少新生家長回答起來就不像他們參會的步伐那麼堅定了。
之所以如此重視閱讀,緣於張雲鷹的職業生涯是以書為證的,沿著「讀書——教書——寫書」的人生軌跡,張雲鷹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全國知名校長。因此,當她走馬上任新成立的坪洲小學校長時,無論是學校硬體建設還是學校文化氛圍的營造,作為學校「總設計師」的她,一直不忘將閱讀嵌入到每一個細節當中,以書香營造最美校園,把閱讀的種子播進師生的心田。
讀書的教師最美
張雲鷹酷愛讀書。在坪洲小學,連學生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嗜書如命的校長,「大年三十晚上,正當我們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張校長卻還在讀書,有時候讀得興起,還不忘打個電話與作者進行交流呢!」
「我每天如果不讀報、不看書,就會覺得很惶恐。因為只有讀書,自己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引經據典,給學生以豐厚的知識和心靈的震撼。」張雲鷹說,生命的長度終歸有限,只有靠讀書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才能實現生命價值的「高端體驗」。
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文化。「讓讀書成為習慣,生活因讀書而精彩;讓讀書成為一種文化,校園因讀書而美麗。」由於小學女教師居多,張雲鷹提出了一個典雅的命題:讀書的教師最美。
學校通過「教師讀書匯報會」、「導學夥伴」、「洲際視野」等活動,引導教師把閒暇時讀書的感動和思考與大家分享。教師過生日,學校不送鮮花,不請宴席,而是由校長為過生日的教師贈送一本好書。而每年一度的「讀書的女人最美」專場文藝晚會,更是將學校的讀書活動推向高潮。晚會現場,每位女教師盛裝打扮,魅力非凡,展現出與平日不同的別樣風採。詩歌朗誦、舞蹈、小品、情景劇等,一個個教師自編自導的作品,將這群可愛的「讀書女人」襯託得如仙子一般光彩照人。
張雲鷹表示,「讀書的女人最美」並不是簡單的一場晚會,也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為了讓教師感受美、愛上美,明白書籍給自己精神和氣質帶來的潛移默化的改變,更是教師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魅力彰顯。除了專場晚會,學校還經常請教師欣賞《雷雨》、《日出》等經典話劇,觀看《雲南印象》等文藝演出,有時候僅門票就要花費四五百元。「三八」婦女節,張雲鷹還請化妝師教老師學化妝、系絲巾扣等,培養她們現代城市人的生活習慣,提升其生活品位。在張雲鷹看來,追求高雅,教育智慧和教學思維肯定會有本質變化,唯有多讀書,才能留住最美的瞬間。
「為自己而讀,讓讀書成為內在生命的一種自覺、內心深處的個人所需;為職業而讀,把讀書的精神營養轉化成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而讀,通過閱讀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讓孩子百讀不厭的書。」將閱讀變成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除了外部環境的薰染,更需要教師慎獨躬行的習慣養成。
張雲鷹說,作為教師,就應該博覽群書,構建買書、讀書、教書、寫書的教育人生,這樣的人生才是豐滿的、幸福的。
讀書的孩子最有氣質
「你以為我矮小,卑微,不美,但在靈魂上,我們是平等的!」11月13日,四季溫暖的深圳剛剛經歷一場入秋以來的寒風冷雨,但這擋不住坪洲小學六年級學生劉欣跟同學們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簡?愛》。當天下午,坪洲小學六年級舉行「推薦我最喜愛的一本課外書」活動,參賽學生以獨一無二的視角,落落大方地向在場的教師和同學推薦自己最喜愛的課外書。
11月20日下午,坪洲小學五年級舉行「悅讀?思辨」辯論賽決賽,學生們引經據典、談古論今,讓人不禁聯想起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爭鳴、學術上百花競放的場景。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11月26日下午,坪洲小學的正健樓上,迴蕩著孩童稚嫩卻不失朝氣的聲音,一首《明日歌》拉開了經典誦讀比賽的序幕。
……
每年進入11月,至少每周一場的讀書活動,不斷地將坪洲小學一年一度的「悅讀節」引向深入。「一個孩子可以不會唱歌或跳舞,但一定要會讀書、喜歡讀書,讀書的孩子最有氣質。」談到如何打開孩子們閱讀的世界,張雲鷹引用鐫刻在學校裡的一副楹聯表達自己的心情,「萬載風騷雲遊四海,一簾書卷開放心靈」。
坪洲小學實行開放式教育,在學校,學生們最喜歡做的就是隨手拿起一本書閱讀。下課時間,活潑好動的學生們常常不是因為調皮搗蛋而起爭執,而是為了搶到心愛的圖書而爭吵。每個教室的班級圖書角,都塞滿了書——平均每班200多本圖書,還不包括孩子們從家裡拿來「漂流」的書。
為了孩子們的閱讀,教師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四年級的曾雪蓮老師認為,讀書不能止於閱讀紙質讀本,她通過壓縮課時節省時間讓孩子們共讀一本書,以讀書交流會、情景劇演出等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分享讀書感受;五年級的餘蘇老師「不擇手段」激發孩子們的讀書飢餓感,讓孩子們無負擔閱讀,通過同窗推薦、家委會提供書目等形式,在班上形成找書看的氛圍。
「我們會依據各年級的教材特點,進行窗口型、打井型、主題型、比較型、風箏型等開放式閱讀教學;依據學生的學情,進行預習自讀、內容理解、領悟表達等開放式閱讀教學;開展名著引讀、時文引讀、網絡引讀、繪本引讀、國學引讀等閱讀教學方法實踐。」張雲鷹介紹,為了讓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閱讀,學校實施每學期閱讀成果報告制度,開展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和讀書小明星評比,同時將課外閱讀成績納入學生學業成績的考核。
讀書的校園最有文化
走進坪洲小學,仿佛走進一座典雅的東方園林,學校的布置處處以閱讀為主題,走廊中、教室裡、書吧間,隨處可見孩子們閱讀的身影。各班營造了以閱讀為主題的班級文化,每一面牆都展示了學生們閱讀的成果:閱讀手抄報、閱讀成長卡、好書推薦等,閱讀已經成為坪洲小學最靚麗的一道文化風景。
在校園設計上,坪洲小學處處體現了書香學校該有的樣子。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深圳的氣候一直非常潮溼,因此許多建築的迴廊設計均採用開放式的結構。對此,張雲鷹把每座樓下的走廊都改裝為開放式的書架,不僅美化了學校的風景,使學校充滿了書香味道,學生們在課間或休息的時候,也可以隨時取閱適合他們年齡段的圖書。
同時,學校還專門闢出一間教室,名曰英語村,裡面有英語超市,羅列著奧運會各國隊服、掛飾、學習用品等,基本是仿照英國的超市而設計的,超市外還立著英式電話亭。張雲鷹說,坪洲小學的校園環境將來還打算加入更多的國際元素,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學生的閱讀更具「國際範兒」。
為了貼近兒童閱讀的特點,無論在學校文化還是名稱設計方面,學校處處體現積極向上、正身正心、啟智蒙童的教育理念。據張雲鷹介紹,各個功能區不是隨意安排的,有著一定的內在規律。一般情況下,年級教室會隨著樓層增高而由低到高排列,各個功能區契合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具體來說,一層是閱讀專區,二層是琴棋書畫專區,三層是陶藝專區,四層是藝術專區,五層是科技專區。
「在一層設計更多的開放式書架,有助於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二三年級需要強化動手能力,陶藝製作、剪紙等是適合他們的活動。而藝術和科技更適合五六年級的孩子,能很好地培養他們的氣質,幫助他們擁有最初的職業體驗」。張雲鷹說,這樣的設計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也是書香校園的應有之義。
一批批腹有詩書的學生,一個個匠心獨運的校園文化設計,一位位讀書的美麗教師,讓創辦僅有3年的坪洲小學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的書香學校。「我們必將繼續積極推廣兒童閱讀,營造閱讀氛圍,創建展示平臺,開拓閱讀思路,開放閱讀形式,用閱讀為每個孩子築夢!」談及未來的閱讀之路,張雲鷹信心滿滿。 (記者 馮永亮 特約記者 張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