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西安數位化產地倉投入使用

2020-12-13 DoNews

DoNews11月23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近日,阿里巴巴在西安的數位化產地倉投入使用。到11月底,會有3780萬斤農產品集結入倉。這些農產品將在90秒內完成分選並進入準派送狀態——效率比傳統倉提高10倍。產地倉和物流中心,以西安為中樞,輻射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其中,產地倉解決的是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難題,物流中心則暢通農產品進社區和城市餐桌的「最後一公裡」。

11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西安倉正式開倉,這也是阿里巴巴在全國布局的第五大倉。據西安倉負責人介紹,近期被列入計劃的還有甘肅洋蔥、寧夏土豆、新疆小白杏和庫爾勒香梨。在智能化生產線、阿里巴巴大數據和盒馬消費大數據三者的融合下,西安倉對農產品的日吞吐量超行業平均水平3倍。

自此,阿里巴巴在全國五大產地倉一年內全部建成,覆蓋18個省份的數字農業流通網絡「全線通車」。五大產地倉體系形成後,阿里的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將有力的升級全國農產品數位化供應鏈。

相關焦點

  • 五大產地倉全面運轉,阿里數位化供應鏈覆蓋18省份
    11月16日,億歐獲悉,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西安集運加工中心(以下簡稱西安倉)正式啟動。西安倉的運營,意味著西北農產品數位化樞紐建成。自此,阿里巴巴在全國五大產地倉一年內全部建成,覆蓋18個省份的數字農業流通網絡「全線通車」。五大產地倉體系形成後,阿里的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將有力的升級全國農產品數位化供應鏈。
  • 阿里數字農業產地倉投入使用,盒馬自建供應鏈能否玩出新花樣?
    記者 | 林北辰6月30日下午,阿里巴巴對外宣布,位於廣西、雲南的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以下簡稱產地倉)已全面運轉,年內還將在四川、陝西、山東建設三個產地倉,形成全國農產品五大集運樞紐,並在多個省會城市打造20餘個銷地倉。
  • 阿里農產品產地倉亮相 :水果「做CT」,數位化分選精確到毫米
    &nbsp&nbsp&nbsp&nbsp今年之內,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還將在四川、陝西、山東建設三個產地倉,形成全國農產品五大集運樞紐,並在多個省會城市打造20餘個銷地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一張數位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將初步成形,一年可以支撐100萬噸生鮮農產品新鮮送往全國餐桌。
  • 阿里上線科學家基地直選農產品,首批產地倉投產
    除了產銷對接,院士專家與阿里還將聯手探索數字農業創新,推進農產品產地、生產過程等多要素的數位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未來阿里將從「三個創新」方面發展數字農業。阿里農業重投產地倉此次論壇的舉辦地是位於昆明的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這是阿里的第一個產地倉。這個一萬多平米的倉庫,是農產品轉化為標準商品的樞紐。「重投入自建產地倉是我們做農業跟同行最大的區別。」
  • 阿里成都產地倉啟用 中國數字農業西南鐵三角成型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先後在廣西、雲南、山東、四川、陝西建設5個產地倉,構成全國農產品五大集運樞紐,並在多個省會城市打造20餘個銷地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形成了一張數位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一年超過100萬噸農產品被新鮮送往全國。成都倉開倉後,阿里巴巴在中國西南形成了四川、雲南、廣西鐵三角農產品數位化流通網絡。
  • 實地探訪阿里數字農業首個產地倉:阿里數字農業的「新基建
    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的首個產地倉——昆明集運加工中心,就位於這裡的長水國際機場附近。不同於以往單一存儲功能的倉庫模式,昆明產地倉的最大亮點則是數位化和自動化,集農產品貯存、保鮮、分選、包裝、發貨為一體,可以快速變農產品為商品發往全國各地。阿里為何花重金打造產地倉?產地倉背後的農產品流通供應網絡是怎樣的?
  • 5大產地倉+20個銷地倉,阿里布局數字農業的「野心」有多大?
    近日,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西安集運加工中心(簡稱西安倉)正式開倉使用,這也意味著西安將成為西北五省以水果為代表的農產品數位化集運樞紐。除西安倉外,雲南昆明、廣西南寧、四川成都、山東淄博四大產地倉也已在一年內全部建成,自此,全國形成了一張覆蓋18個省份的數字農業流通網。
  • 阿里5個產地倉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和全國盒馬、大潤發共建數位化...
    阿里5個產地倉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和全國盒馬、大潤發共建數位化銷售矩陣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8 15:
  • 阿里在昆明建首個產地倉18種「雲品」有了分級標準
    原標題:阿里在昆明建首個產地倉18種「雲品」有了分級標準   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
  • 西北最大數字農業倉配體系啟用,西安聯手阿里破解農產品「前後」一...
    近日,阿里巴巴在西安的數位化產地倉投入使用。到11月底,會有3780萬斤農產品集結入倉。這些農產品將在90秒內完成分選並進入準派送狀態——這個效率比傳統倉提高了10倍。近年來,阿里不斷升級西北地區農產品上行的全鏈路,持續投入數字農業新基建。在產地倉之前,菜鳥網絡在2018年1月啟用了西安智慧物流中心,讓農產品在西北地區的配送實現當日達和次日達。產地倉和物流中心,都以西安為中樞,構成一張農產品上行的數位化倉配體系,輻射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 農產品供應鏈迎數位化變革
    「現在農業種植完全按照標準化管理,還不現實,所以我們需要在採摘後的分揀環節加大投入,做好產品等級的區分。」為此,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已有行動,其已悄然在廣西、雲南建起兩座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這兩個被稱為「產地倉」的龐然大物也已開始全面運轉。據悉,位於廣西南寧、雲南昆明的產地倉是廣西、雲南規模最大的農產品集運加工場所,分別建在當地機場附近,空運、陸運便利。
  • 阿里副總裁李少華:對農產品上行的「最前一公裡」進行重投入
    網商君阿里巴巴將加大和加快在數字農業領域的投入,完善其數字農業倉配體系。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少華在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上透露,阿里將再建幾個數位化產地倉。同時,加大自營模式下的農產品基地直採規模。
  • 阿里巴巴這個重大升級,將為你的家鄉帶來什麼新機會?
    阿里與當地合作建設的產地倉項目,「前店後倉」模式節省了物流成本,加快了發貨速度。9月30號開倉第一天,就有超過1萬個訂單從這裡發貨。 臨洮高三考生雲複課,以及南和破解物流瓶頸,背後都有數字鄉村建設的默默助攻。這樣的案例,讓當地人感到數字鄉村不是「看上去很美」的概念,而是與大家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阿里巴巴也從中看到了升級數字鄉村解決方案的驅動力。
  • 宜賓首個數位化菜市場投入使用
    宜賓首個數位化菜市場在臨港改造完成投入使用了!港騰鄰裡中心也是宜賓首個,川南首個數位化菜市! 啥叫數位化菜市呢,說白點進去後,你會發現稱不一樣,不帶現金,不帶手機都可以支付,大屏幕滾動播出菜價和產地情況!
  • 阿里產地倉模式升級農業供應鏈 天貓雙11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6%
    阿里數字農業的五大產地倉,除陝西西安倉外,雲南昆明、廣西南寧、四川成都、山東淄博的產地倉全部投入運營。這些產地倉分布在中國農業核心產區。  這些產地倉加上銷地倉,構成一張數位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一年可將100萬噸生鮮農產品直供全國餐桌。 (責任編輯:王晨曦)
  • 陳溫福院士攜12位科學家入駐淘寶 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探數字農業...
    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
  • 數位化助農減貧,聯合國官員:甘肅與阿里為全球分享中國經驗
    在23日甘肅隴南舉辦的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期間,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舉辦的一場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上,禮縣蘋果賣爆了。禮縣是中國最後一批實現「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在研討會上,結合禮縣脫貧成功的案例,甘肅隴南將當地「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百姓創業、協會服務、微媒營銷」的電商扶貧模式帶到現場,與參會嘉賓一起討論。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阿里數字農業產地倉落戶淄博 與...
    阿里數字農業產地倉落戶淄博 與淄博共建首個「盒馬市」7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與山東省淄博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建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城市(盒馬市),這也是全國首個盒馬市。據悉,「盒馬市」將會是一個「數字城市」,也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城市。基於盒馬市的「城市」規劃,雙方將共建四個標杆數字農業示範區:數字牧場、數字菜園、數字果園、數字農產品加工示範區。根據雙方協議,數字農業產業中心項目佔地面積800畝,其中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山東產地倉佔地200畝。作為集運樞紐,山東產地倉將立足淄博,輻射山東及中國北方地區的農產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