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

2020-12-15 新東方網

報考湖南農業大學同學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湖南農業大學相關信息





園藝(本科類)

【專業名稱】園藝

【專業簡介】

專業發展歷程

湖南農業大學於1989年在全國率先創辦園藝專業,由原果樹專業、蔬菜專業和觀賞園藝專業優化整合而成,其中果樹專業和蔬菜專業創建於1958年,觀賞園藝專業創建於1985年。園藝專業作為湖南省教育廳的改革試點專業,1993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該專業正式列入全國高等學校農科專業目錄。1995年4月確定為湖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首批重點建設專業。1999年建立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獲得果樹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果樹學科被列為湖南省「十五」重點學科。2002年園藝專業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本科專業辦學水平評估,評為優秀本科專業並列為省重點本科專業。2003年,蔬菜學和園藝學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設立觀賞園藝學博士點和碩士點。2006年果樹學科被列為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2006年設立園藝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我校園藝專業再次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本科專業。2007年園藝專業實驗室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我校園藝專業已成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很有影響的專業之一。

    專業辦學定位

以鄧小平關於教育的「三個面向」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湖南,服務「三農」,建設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學研產相結合的在全國同類專業中位居前列的寬口徑園藝專業。

1.辦學層次定位:堅持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2.培養目標定位: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拓寬專業知識面,增強實踐技能,培養寬口徑園藝人才。

3.人才知識結構定位:培養基礎寬厚、專業面廣、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綜合掌握果樹、蔬菜、觀賞園藝「三園」知識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4.人才面向定位:立足湖南,面向「三農」,培養技術服務、生產開發、應用管理、教學研究高層次園藝專業技術人才。

    專業辦學特色

園藝專業的辦學特色之一在於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著力培養特色和個性人才。 本專業在設立之初就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作為專業發展的重要目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整合集成實踐教學內容,單獨設立園藝學實踐教學課,使學生從進校起就開始專業技能訓練;實踐教學建設成效顯著,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校級教學改革成果。

辦學特色之二在於構建起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位一體」平臺,形成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科學研究相結合、服務社會為落腳點,統一協調的良性機制。專業現建有國家級研究平臺1個、省級科研平臺2個,校級研究平臺4個,柑橘、馬鈴薯、葡萄、西瓜等科學研究成果顯著。通過建設科技示範基地,專業教師參與「雙百富民」科技工程,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組織學生深入基地開展社會調查、「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得到培養和鍛鍊;一批中青年教師也在實踐中迅速成長,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在此過程中,也培養了大量的農民實用技術人才。

專業所依託學科水平

園藝專業現建有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並建有果樹、蔬菜、觀賞園藝二級學科博士點,建有園藝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果樹、蔬菜、觀賞園藝二級學科碩士點。

【師資力量】

    師資介紹

園藝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現有36名教師,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24人,佔66.67%,具有碩士學位的5人,佔13.89%;其中教授15人,佔41.66%,博士生導師11人,佔30.56%,副教授14人,佔38.89%,碩士生導師27人,佔75%;講師7人,佔19.44%。美國康湟狄格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李義教授被學校聘為果樹園藝客座教授。1名教師被聘為園藝一級學科博士點領銜人,4名教師被聘為二級學科博士點領銜人,4名教師被聘為二級學科碩士點領銜人。 現1/3的教師具有出國留學經歷。

近三年以來,1名教授被評為湖南農業大學教學教師;1名教授獲湖南省青年科技獎;1名教授被確定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名教授被確定為第二層次人選;5名教授被確定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體系崗位科學家,1名副教授被確定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體系試驗站站長,1名教授獲首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

知名教授介紹

方智遠: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特聘院士,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我國著名蔬菜遺傳育種學家,主要從事甘藍遺傳育種研究,在國內率先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途徑育成我國第一個甘藍一代雜種「京豐1 號」,後又育成不同類型甘藍新品種12個,種植面積佔全國甘藍總栽培面積的60%~70%。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1995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88、2001 年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9 年獲中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2000 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石雪暉:教授,果樹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個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日本香川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葡萄栽培、育種、果樹營養生理、逆境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科技成果獎4項;選育葡萄新品種13個,柑橘新品種1個,桃新品種1個;發表學術論文98篇;出版專著、教材16本。

熊興耀: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園藝學學科領銜人,「湖南省作物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部馬鈴薯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農林學部委員,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湖南省園藝學會理事長、湖南省馬鈴薯產業協會會長。

主要從事馬鈴薯與生物質能源研究。獲各類科研獎項11項,其中「南方冬閒田馬鈴薯種植綜合配套技術研究」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項;選育新品種7個;發表學術論文、專著和教材150餘篇(本)。

鄧子牛: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果樹學學科領銜人,國家柑橘改良中心長沙分中心主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際柑橘學會執委,中國柑橘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園藝學會熱帶南亞熱帶果樹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柑橘分會苗木分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柑橘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其中主持的「柑橘優異種質創新及特色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項;選育柑橘新品種9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

孫小武:教授,蔬菜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瓜類研究所所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家西甜瓜品種鑑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優秀專家、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七大黨代表。

主要從事瓜類研究。獲國家農牧漁業部豐收計劃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省農業豐收計劃一等獎2項,省星火計劃二等獎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選育瓜菜良種60多個;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8本。

劉明月,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蔬菜學學科領銜人,湖南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鈴薯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園藝學會長江蔬菜協會理事,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湖南省園藝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農業休閒協會專家組成員。

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育種研究。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選育農作物新品種7個;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

謝深喜:教授,博士,果樹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果樹學碩士點領銜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主要從事果樹營養生理、水分生理及分子基礎和果樹生物技術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湖南省優秀自然科學論文三等獎。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登記柑橘新品種3個;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5本。

楊國順:教授,博士,果樹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葡萄栽培、育種與加工以及生物技術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選育葡萄新品種5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本。

肖傑:教授,蔬菜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育種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2項,長沙市科技進步獎2項和湖南省農業豐收獎1項;選育蔬菜新品種17個;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何長徵:教授,博士,蔬菜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園藝本科專業負責人,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育種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項;選育新品種7個;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4本。

吳鐵明:教授,觀賞園藝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花卉諮詢專家,花卉園藝師職業技能鑑定國家題庫編寫專家組副組長,湖南省建設廳專家組專家,中國花卉協會理事,湖南省園林綠化協會副會長,湖南省花卉協會副秘書長,湖南省園藝學會園林綠化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從事園林植物資源及園林植物造景研究。獲中國花卉博覽會銀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於曉英:教授,博士,觀賞園藝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園藝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園林植物資源與應用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廣東省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選育花葉檵木新品種2個;發表學術論文60篇。

課程及教學環節】

主幹課程

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商品學、園藝生物技術、設施園藝。

主要課程

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化及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土壤肥料學、園藝植物保護、概率論、園藝研究法、園藝生態學、園藝產品採後處理、蔬菜種子學、果品營養學、插花藝術(圖1)等。

 

 圖1 插花藝術課上學生進行插花藝術創作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社會調查、園藝學實踐(圖2)、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等。

 

圖2 園藝學實踐課上石雪暉教授指導學生進行葡萄夏季修剪

主要專業實驗

園藝植物分類與種類識別、園藝場及庭院規劃設計、園藝植物繁殖、整形修剪、品種鑑定以及產品貯藏保鮮等。

【教學條件】

本專業現建有國家柑橘改良中心長沙分中心、湖南省柑橘育種中心、湖南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園藝植物研究所、馬鈴薯產業化工程中心和食用菌研究所、葡萄研究所等4個校級研究所。建有總面積達100多畝的果樹、蔬菜和觀賞園藝3個校內教學試驗基地;1997年將原有屬於果樹、蔬菜、花卉三個教研室的學科實驗室及相關研究所合併組建為園藝綜合實驗室,負責全院園藝專業及其相關學科的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園藝學綜合實驗室面積1324m2,有實驗室9間,分析室2間,計算機房2間,多媒體教室2間、組培室1間、藥品房和低耗品倉庫各1間、儀器室4間;擁有儀器設備424臺件,價值324.5萬元;擁有萬元以上儀器設備44臺件,價值94.2萬元,計算機房擁有計算機68臺。

本專業教師注重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利用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學校的支持下,先後建立43個「雙百科技富民工程」項目點,構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位一體」平臺,形成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科學研究相結合、服務社會為落腳點,統一協調的良性機制,構成了本專業重要辦學特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就業與深造】

就業方向、就業基本情況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與果樹、蔬菜、觀賞園藝有關的技術推廣與開發、生產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培養的學生因適應面廣、基礎知識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近三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達到93%以上。

就業特色

國家實行新農村建設和土地流轉政策後、大量從事園藝種子經營、生產、營銷的產業公司興起和觀光休閒等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迫切需求大量的園藝專業人才。同時基層農業推广部門技術人員中出現年齡斷層,老一代技術人員面臨退休,也需要補充大量園藝專業人才。

    碩士、博士研究生錄取情況

    本專業近三年以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均達到30%左右,分別被錄取到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博士研究生錄取人數逐年遞增。

 

【獎助學金】

    學生可申請各級各類獎助學金,除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助學金外,學校還設有湖南農業大學獎學金、北美校友會獎學金、先正達獎學金、關工委獎學金、金岸獎學金、園丁獎學金等,以獎勵成績優異的學生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

【校友風採】

    甘霖: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1981級果樹專業。1985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考入華中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學成回湖南農業大學任教。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別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生命科學系、加拿大農業部馬鈴薯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01年5月調省農業廳任副廳長至2003年1月。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間,還先後擔任致公黨省委副主委、主委和致公黨中央常委。2003年1月湖南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11年3月調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

鄧秀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1977級果樹專業。1981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後在華中農業大學攻讀果樹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博士,教授,果樹學博士生導師。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重點項目2項,此外還主持國家「973」、國家「863」、農業部科技攻關、農業部「948」、國家移民局等各類科學項目近30項。申請發明專利1項,已審定品種2個,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2007年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6月擔任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屈冬玉: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1979級蔬菜專業。1983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蔬菜專業。中共黨員。1996年畢業於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蔬菜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馬鈴薯雜誌編委會主任,中國園藝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作物學會理事,中國科協第六屆委員會委員,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員(MAS),美國百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發展中心主任;農業部蔬菜品質檢測中心主任,國家「863」技術與現代農業項目的主題專家。2011年5月被任命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鄒學校: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1979級蔬菜專業。1983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蔬菜專業。博士,研究員,湖南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蔬菜育種與資源研究。1994年1月任湖南省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1996年4月任所長、黨支部書記,湖南湘研種苗中心總經理、湖南湘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7月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2000年9月任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2004年7月任黨委副書記,2005年2月任湖南省農科院院長。

 

實習編輯:張健

相關焦點

  •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導師簡介
    先後在湖南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獲得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6~1998年在中山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現為仲愷農業技術學院農業與園林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社會兼職有: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廣東省園藝學會常務理事等。
  • 農業大學是冷門院校,這幾個專業卻是農業大學中的熱門專業
    農業大學如今屬於冷門院校,儘管有很多全國重點農業院校,但是就業前景仍然不被看好,但是再不好的院校裡邊,也有就業比較好的專業,下面介紹幾個農業大學裡就業比較好的熱門專業,以供大家參考。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主要學習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土地規劃、測量、計算、製圖、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 湖南農業大學
    339農業知識綜合一植物學:《植物生物學》周雲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遺傳學:《普通遺傳學》(第二版)楊業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肖浪濤、王三根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農業生態學:《農業生態學》鄒冬生、廖桂平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出版。
  • 雲擇校專業介紹——園藝
    但是我上大學卻不是讀的這個專業,當時選專業是家長說這個專業讀出來沒什麼用途,畢業後找工作也不好找,於是,我妥協了,把園藝這個專業從我的志願中剔除,最後上了一個電子商務專業。其實每個專業都有好和壞,行行出狀元,學好了園藝也可以成為你的財富!
  • 2019考研專業: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
    這些與考研專業相關的詳盡信息將有助於考研人深入了解專業,預祝大家2019考研金榜題名!本文為大家介紹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是園林的二級學科之一。,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薦院校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專業碩士全國較強的招生單位有:北京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
  •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武漢植物園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合開辦「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菁英班」
    4月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與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共同開辦的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高翅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穎教授、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院執行院長丁文軍教授、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主任李紹華研究員等出席了儀式。   開班儀式由李紹華主持。
  •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有哪些大學開設?
    這一專業,培養具備農業生產性建築、設施農業工程、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建築與環境、工廠化設施園藝系統、規模化養殖設備設施與環境控制、新能源開發與科學利用、城鎮區域規劃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裝備開發與集成、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6]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培養目標  掌握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了解學科發展動態,熟悉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發展水平。能熟練操作計算機並應用先進的信息工具,能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專業文獻、撰寫論文摘要,並進行一般的專業交流。
  • 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子在抱子芥採後品質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園藝學院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Chemistry》上發表題為「Effect of light on sensory quality, health-promoting phytochemical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ost-harvest baby mustard」(《光照對抱子芥採後感官品質
  • 就業率穩定,但薪酬不高的園藝專業,你想來嗎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劉慶昌說:「園藝和農學的區別在於,農學做的是大田作物(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理論、新品種、栽培、耕作制度的研究,園藝研究的是果樹、蔬菜、花卉的理論、新品種培育與栽培、耕作制度等。」 該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園藝作物的生產、栽培、育種、經營、管理及庭園綠化設計與施工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 日本東海大學林真紀夫教授訪中國農業大學談園藝節能
    中國園林網3月10日消息:3月7日下午,日本東海大學林真紀夫教授來訪水院,為師生作了主題為「溫室夏季高溫期環境調控與設施園藝生產節能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近年來,設施園藝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節能已經成為全球農業的突出問題之一。
  • 安徽農業大學的五星專業——茶學專業,就業前景喜人
    很多同學在選擇專業時都會考慮到學校的專業實力,和專業的就業前景。學校特色和實力關係到在大學裡可以獲得更多更專業的知識,就業前景則關係到畢業之後的工作和就業問題今天我們帶大家走進一個就業前景喜人的專業,茶學專業和開設有該專業的一所特色高校茶學專業「茶學」專業在大的方面分為「茶科學」和「茶文化學」
  • 2020年全國園藝學專業大學排名,喜歡種花種草的學子進來看看吧
    2、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設有園藝林學學院,其園藝學成功入選了世界「雙一流」建設學科、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湖北省品牌專業建設點、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等項目。
  • 這些省屬的農業大學,專業也很不錯,性價比也很好,值得考慮!
    內蒙古農業大學在1952年由原河北農學院、平原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山西農學院的獸醫專業整建制遷至歸綏(現呼和浩特),組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後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99年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合併組建內蒙古農業大學。
  • 湖南華容縣園藝作物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第三次)
    華容縣農業局的湖南華容縣園藝作物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第三次)進行公開招標採購,現邀請合格投標人參加投標。一、採購項目名稱、編號及預算金額1、採購項目名稱:湖南華容縣園藝作物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第三次)2、政府採購編號:華財採計(2019)052號3、採購代理編號:HRZCZB04-G19024-34、採購項目預算:903萬元5、採購項目最高限價
  • 湖南省重點大學,南華大學和湖南農業大學
    南華大學,位於湖南省衡陽市。湖南省屬重點大學,省部共建高校。學校始建於1958年,時名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歸二機部管理。1993年更名為中南工學院。2000年,由原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成全新的南華大學。原衡陽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
  • 西南農業大學200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
    》農業出版社 第二版        《蔬菜栽培學各論》(南方本) 農業出版社 第二版        《蔬菜育種學》農業出版社 第二版  15 茶學專業  茶樹栽培育種《茶樹栽培學》浙江農業大學主編 全國統編教材 第二版         《茶樹育種學》湖南農業大學主編 全國統編教材 農業出版社  制茶學《制茶學》安徽農學院主編
  • 考研:10大農林專業透析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專業概況:該專業主要是以園林植物為研究對象,研究觀賞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觀賞植物栽培養護及新品種培育等方面的問題。目前這個專業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 南華大學排名低、人氣高,湖南農業大學排名高、人氣低,為什麼呢
    包括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商學院)、南華大學(姑且稱為第二梯隊)的校友,都對母校在榜單的排名有所看法。不過,最讓我們感興趣的,並不是這幾所大學到底誰應該排前面、誰應該靠後。而是其中兩所大學,他們在排名和人氣上面的巨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