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為啥被人稱為「聖城」,貧窮限制你的想像!

2020-12-18 時實看點

耶路撒冷(阿拉伯語,英語,希伯來語,拉丁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位於近東的黎凡特地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地理位置位於猶大山區,地中海和死海之間,被譽為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

1980年,以色列立法承認耶路撒冷為該國「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大多數國家都在特拉維夫設有大使館。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2017年12月6日,川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決議,宣布任何聲稱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或行動「無效」。

在希臘的神話,克洛索、拉吉和阿特洛波斯三姐妹通過編織生與死的時間序列成為命運女神。當神話回到凡人世界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相互交織,孕育了耶路撒冷。這座城市肩負著「聖城」的使命,其中的秘密信息既有榮耀,也有血淚。

耶路撒冷位於西亞猶大山南,海拔790米,面積126平方公裡,人口80萬。歷史上,整個城市東臨瀕死的大海,西臨地中海,北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南接古埃及文明。耶路撒冷沐浴在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滋養中,是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重要樞紐。

從布局上看,耶路撒冷分為老城區和新區兩部分,其中只有一平方公裡是耶路撒冷的核心區域。這座古城長5公裡、高12米的城牆上有8個大門和34座城堡。市內有穆斯林區、基督教區、猶太區、亞美尼亞區四大區,宗教氛圍深厚,人文氛圍濃鬱。

希伯來語中,「耶路撒冷」是「城」的意思,「撒冷」是「和平」的意思,「耶路撒冷」合起來就是「和平之城」。在阿拉伯語中,耶路撒冷被稱為「戈爾德」,意思是「聖城」。在《聖經·創世紀》中,「耶路撒冷」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什麼被稱為「聖城」
    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意為「城市」,「撒冷」代表「和平」,「耶路撒冷」合起來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在阿拉伯語,耶路撒冷稱為「古德爾」,有「聖城」之意。《聖經·創世紀》中,首次出現了「耶路撒冷」的名稱。基督教的《新約》中,耶酥預感到耶路撒冷遭受的苦難,在橄欖山上哭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 耶路撒冷為什麼會被人們稱為聖城?
    了解軍事的朋友,應該知道巴以地區很多的軍事衝突,都是圍繞著耶路撒冷這座城市進行的。而耶路撒冷又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首先,巴以兩國都為了「聖城誰家的首都」這個問題而爭論不休,甚至還打得頭破血流。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於是在聯合國的介入和調停之下,耶路撒冷就成雙方共同的首都。其次,除了是兩個國家共同的首都之外,耶路撒冷還被世界人們稱為「聖城」,這是為什麼呢?
  • 聖城——耶路撒冷
    一生中值得去的地方,讓你體會信仰的力量。聖城——耶路撒冷。提到耶路撒冷大家的內心會感到不安,過去的戰亂和現在的衝突,那歷史上的耶路撒冷是怎樣的呢?  耶路撒冷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猶太教的哭牆和聖殿山;基督教的苦路和聖墓教堂;伊斯蘭教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作為信仰者的聖地,被譽為世界的中心。
  • 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城——耶路撒冷
    空中航拍的聖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市 (Jerusalem) 位於巴勒斯坦中部猶地亞山的四座山丘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宗教和傳統、歷史和神學以及神聖的處所和祈禱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為備受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聖城市。
  • 耶路撒冷為什麼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城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心中的聖城。
  • 耶路撒冷為什麼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城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心中的聖城。
  • 觸摸聖城耶路撒冷 留在哭牆的懺悔與重生
    同時它還是穆斯林的聖城,世界三大宗教匯聚的中心。在全球所有的城市裡面,你找不到第二個如此神奇的地方。耶路撒冷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塵埃,見證了世事的變遷,閱盡人間煙火,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全球矚目的中心。有一位英國作家曾說: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由死人統治活人的城市。世界上不會有哪一座城市被賦予如此多的意義,承載著這麼多的信仰。
  • 它與耶路撒冷、麥加齊名,山東曲阜憑什麼成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你可能會想到巴勒斯坦地區的耶路撒冷, 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那麼還有一個地方,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清楚,甚至是不敢想像,即在我國山東的曲阜。曲阜之於中國的意義即如耶路撒冷之於基督教世界,它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
  • 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聖城)---耶路撒冷2
    講述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認知人類文明精華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聖城耶路撒冷的大概和宗教文化,這一期我們講述耶路撒冷的歷史和最具代表建築的故事!一、耶路撒冷王國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徵時於1099年在黎凡特(Levant)建立的基督教王國。
  • 世界三大聖城之一,被譽為「東方的耶路撒冷」,山東曲阜有何能耐
    世界有三大聖城,它們分別在哪?你可能會想到巴勒斯坦地區的耶路撒冷, 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那麼還有一個地方,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清楚,甚至是不敢想像,即在我國山東的曲阜。曲阜之於中國的意義即如耶路撒冷之於基督教世界,它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 曲阜是古代東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地區,亦是周代東方的禮樂之邦,孔子誕生於尼山,成長於闕裡,設教於杏壇,出仕於魯都,歸葬於泗上,在曲阜留下了眾多活動遺蹟。那麼,問題來了,何為聖城?
  • 「三教聖城」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而希伯來人就是最早的猶太人,意思就是「渡河而來的人」。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族長亞伯拉罕率領其族人從兩河流域的烏爾城渡過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這塊當時被稱為"迦南"的土地,開啟了三千年的風雨飄搖。一、應許之城「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 聖城耶路撒冷,不花錢該怎麼玩?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共有的一個存在爭議的城市,也是這兩個國家的首都,不過實際上控制權在以色列這邊,這裡被視為信教徒心中的聖城,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中心聖地。對於那些有興趣了解宗教遺蹟和宗教文化的人,或者那些希望獨立探索城市的人,免費徒步旅行可以帶給你一段難忘的旅程。猶太,基督教和穆斯林遺址在舊城區有眾多熱門的景點,也代表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包括猶太教的聖地,以及哭牆,聖墓教堂和巖石圓頂建築,這些都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地方,同樣也是建築奇觀。
  • 疫情籠罩聖城耶路撒冷繁華不再,宗教活動移師網絡
    往年的復活節,世界各地均有數以千計的基督徒特意前往聖城耶路撒冷(Jerusalem),紀念耶穌在近2,000年前被釘死之後復活。不過正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城內只剩一片寂靜。信徒也只能透過網上崇拜和禱告,祈求信仰那位行過死蔭幽谷的神,賜予醫治和平安。
  • 「三教聖城」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而希伯來人就是最早的猶太人,意思就是「渡河而來的人」。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族長亞伯拉罕率領其族人從兩河流域的烏爾城渡過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這塊當時被稱為"迦南"的土地,開啟了三千年的風雨飄搖。一、應許之城「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 《庖丁解牛》: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再讀《庖丁解牛》才發現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原來殺牛也能做到高大上,合乎於《桑林》之樂,能乎於「目無全牛」!《說文解字》中解釋說,窮,極也。也就是說,窮的本意就是終結和盡頭,所以,走投無路、處境惡劣到極點,才能稱之為」窮「。
  • 外國土豪冰塊,賣價很高號稱冰中貴族,別讓貧窮限制想像!
    外國土豪冰塊,賣價很高號稱冰中貴族,別讓貧窮限制想像!冰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材了,冰塊的用處多種多樣,但是他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拿來吃了,對於吃貨們而言,冰塊可以做成冰沙、刨冰、冷飲等美食。在雕刻家的手中冰塊可以做成冰雕、冰燈之類的裝飾品,普通人要想獲得冰,就會接一盆涼水,然後放入冰箱中冷凍,但對於土豪們而言,他們用的冰塊也是與眾不同的,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外國的「天價」冰塊,它價值連城,號稱冰中貴族,別讓貧窮甚至想像!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
  • 疫情籠罩聖城耶路撒冷繁華不再,宗教活動移師網絡
    往年的復活節,世界各地均有數以千計的基督徒特意前往聖城耶路撒冷(Jerusalem),紀念耶穌在近2,000年前被釘死之後復活。不過正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城內只剩一片寂靜。信徒也只能透過網上崇拜和禱告,祈求信仰那位行過死蔭幽谷的神,賜予醫治和平安。
  • 三大宗教聖城耶路撒冷哭牆的由來,猶太人的心靈家園
    三千年前,古以色列王國在耶路撒冷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攻佔,聖殿被付之一炬。之後聖殿被重建,但很快又被羅馬人夷為平地,僅存西邊的一段護牆(後被稱為的哭牆)。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絕大多數猶太人逃離耶路撒冷,由此展開了兩千年大流散的血淚史。
  • 100年前阿拉伯人在「聖城」耶路撒冷製造了一場暴亂
    阿拉伯人準備前往參加「納比慕沙節」1920年4月4日,「聖城」耶路撒冷的城市廣場上聚集的人們正期待著「納比慕沙節」的開始。創造它的原因主要是阻止復活節前夕湧入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朝聖者的傳教行為。在聖城裡,基督徒正在慶祝復活節,猶太人正在為逾越節做準備。1917年英軍佔領巴勒斯坦,隨後英、土籤訂停戰協定,英國成為巴勒斯坦新的統治者。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亞瑟·巴爾弗爾承諾英國支持建立猶太人家園,這樣的主張讓「聖城」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感到不滿。
  • 耶路撒冷 真實俗世向聖城的虔誠禮拜
    頭戴黑帽、身裹長袍的正統猶太教徒帶著他們的家人堅定地走向哭牆;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耶穌受難的苦路上行進,品味著救世主在人間最後的時刻,這就是聖城耶路撒冷,信仰的彼岸。迷宮般的古老巷道從茫茫歷史中延伸到腳下,每一塊灰白的路石都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照人,四周瀰漫著沉靜的氣味,神秘悠遠中透著滄桑厚重。在這樣的街道上,每一個曲折轉彎處、每一扇小門開合間也許就把你帶進了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