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類推廣ETC(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的段子遍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圈子。據悉,在一些銀行,幾乎每個工作人員都被下達了ETC的指標,在任務壓力下,銀行工作人員紛紛被逼成了優秀的段子手。
「如果有人盯著你的車窗看,請不要報警。這是銀行客戶經理,他只是想看看你有沒有安裝ETC。」
「你與意中人的距離,只差免費籤約中行ETC了。」
「ETC通行不等待,工行辦理免費快。」
「8折!8折!8折!農商銀行ETC優惠再加碼。」
ETC的突然火爆或許能從今年發改委的一份方案中找到原因。今年5月28日,發改委和交通部聯合發布《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到2019年12月底,全國ETC用戶數量要突破1.8億。而有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ETC用戶僅7656萬,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4億輛。
天風證券認為,ETC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預計今年取消省界收費站政策有望在今年內撬動超過70億ETC設備市場,2019、2020年分別有望達到71.4億、73.7億。
機構為搶食ETC蛋糕各顯神通
新政釋放出的巨大的市場紅利,吸引來了銀行、支付巨頭、運營商和保險機構等,為搶吃ETC的蛋糕,大家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行動支付霸佔各類生活消費入口的壓力下,各大行希望能在激烈的線上支付競爭中搶佔ETC的流量,同時提高銀行卡的註冊和使用率,紛紛給員工下達硬性指標。
然而,在多方市場主體激烈競爭下,也有銀行計劃開展ETC業務卻放棄的。「我們行之前說推ETC,然後說競爭太多就不做了。」華夏銀行某員工對記者表示。
而其他的參與者則目的各不相同。「運營商一般是買手機或者積分兌換,或者辦套餐贈送。而保險的主要目標在於車險,採取贈送ETC的形式回饋消費者。」
對於支付巨頭而言,搶食蛋糕的手法便是利用手中巨額的線上流量進行轉化:7月1日,騰訊宣布,車主在微信小程序或城市服務上就能直接申辦ETC,全國聯網通行。同時,用戶既可享受微信支付「先通行後扣費、無需充值」的體驗,又能在線開具電子發票。隨後支付寶也宣布,從當日(7月1日)起,支付寶可以免費辦理ETC。不過,目前支付寶只支持綁定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借記卡和信用卡的持卡人,市場仍待進一步開拓。
在全國ETC用戶數量要突破1.8億的任務要求下,各省份也紛紛出臺政策提高ETC用戶量。
以廣東省為例,今日廣東省交通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廣東省ETC用戶量突破1000萬。為了加大普及力度,全省粵通卡完全免費辦理(免服務費、粵通卡工本費、OBU設備費)。
粵通卡的發行方廣東聯合電子收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斌日前表示,目前全省粵通卡車主已超過1000萬,單日最大申請量突破5萬,但離目標任務還有很大距離。「我們將通過免費辦理粵通卡、增設安裝服務點、全面開展網際網路發行、優化粵通卡產品服務、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確保完成全年新增813萬用戶目標。」
行業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對於ETC硬體設備的提供商金溢科技、萬集科技等而言,政策釋放的利好迅速體現在股價上。
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金溢科技近兩個月股票高歌猛進,漲幅已超過70%。金溢科技2018年年報顯示, 2018年,金溢科技高速公路ETC業務收入為5.76億元,佔總收入的95.29%。
對於ETC帶來的投資機會,民生證券認為,ETC行業集中度高,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聚利科技(華銘智能擬收購)三家佔據了近 80%的市場份額。由於ETC行業存在進入壁壘:資質要求高、客戶粘性強,我們判斷未來市場格局將是強者恆強。對於未來,我們判斷:ETC設備將成為車聯網最重要的入口,預計很快將完善交通部門與公安部門的交通管理信息共享機制,構建高速公路信用體系,接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議關注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華銘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