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
一座浪漫時尚的新都市
這裡藏著數不清的傳說和秘密
其中,也有很多大連人都不一定知道
今天,就給你們說幾個
豎起耳朵仔細聽好了
1、福昌華工,他們的名字是最早的城市建設者
寺兒溝在你印象中是什麼樣子?老寺兒溝的過去你都知道嗎?福昌華工的血淚知道嗎?
相生由太郎,他在寺兒溝一帶創辦了福昌華工公司,獨攬大連港裝卸業務,經營多種項目,他還擔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大連商工會議所所長,他一手建造紅房子,壓榨華工為他帶來滾滾財源。
這個勞工肩上扛了8塊豆餅(每塊豆餅45—50斤),這是福昌華工株式會社規定的每個勞工一次搬運量的最低標準,人們把這種勞工叫"扛大扛兒"。
勞工們在大連港區裝卸大豆,每包不低於300斤
華工忍辱負重,積聚力量,成為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大連老碼頭精神的開創者。
全國各地被騙至大連港的大批勞工
2、大連歷史上曾經有過東西青泥窪這樣兩個地方!
你只知道大連有青泥窪橋,卻不知道大連曾經還有東西青泥窪?
☞潮妹來解答:
在大連商港開建以前,大連稱為青泥窪,由於沙俄、日本殖民統治者在強佔大連地區期間將青泥窪一分為二,造成在當時大清國的青泥窪這個地界上,出現了東西青泥窪這樣兩個地方。
其後,青泥窪便由東西青泥窪這兩個地方所替代。
1860年,英軍拍攝的大連最早的照片——東青泥窪
1898年的西青泥窪
3、甘井子真的有井!
甘井子為什麼叫甘井子?真的是因為有井嗎?
甘井子原來叫「黃嘴子」,只是個小漁村,曾經這個漁村的井水很苦,村子裡有個叫大水的年輕人,打井十幾年只為幫大家到甜水井,這感動了東海龍王的三公主。
三公主喬裝成漁家姑娘,將井水變成了甜水,並與大水成親,可這惹惱了東海龍王,龍王施展法術,把大水變成了井架,三公主變成了轆轤。
鄉親們為了紀念大水和三公主,將黃嘴子改名為甘井子——意思是說甘甜的井水。
傳說中龍王三公主
神話雖是虛幻的,不過據說甘井子這口井真的有。
多年前,甘井子的這口老井曾為梁、王、姜、劉四大姓氏家族的70多戶居民公用,一共養活著300多口人,後來因為該路段改造,這口井被填死了,不過甘井子公園仿製出了這口井,作為一個景觀供人參觀。
這眼井就是「甘井子」的由來
4、大連有個世界級珍寶——大連扇形車庫、轉車臺、SL7-757機車
你可別不信,這就讓你看看大連的世界級珍寶。
扇形庫、轉車臺位於西崗區海洋街,造型獨特的扇形機車庫一共有35個庫房,每個庫房門前都有一段鐵軌,35段鐵軌形成一個巨大弧形,指向圓心的轉車臺。
過去,蒸汽機車開到終點後需要掉頭。機車開上轉車臺後,不僅可以完成180度轉身,還可以順利進入扇形庫房檢修、保養。
曾經扇形庫裡還有一輛SL7-757蒸汽機車,它在世界鐵路發展史上曾風光一時,當時著名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就是由這個蒸汽機車牽引的。
5、大連地區最早的中文報紙——泰東日報
雖然現在已經是網絡時代,但是你知道大連最早的報紙是什麼嗎?
泰東日報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大連地區最早的中文報紙,1908年3月由大連華商公議會會長劉肇億、副會長郭學純等發起,由華商集資把《遼東新報》的中文版收購而創辦,主要刊登國內外新聞、市場行情、金融動態等,為華商開展業務提供參考。
初聘日本人金子平吉為副社長,專與日本人打交道,後金掌握實權,任社長,其後歷任社長均為日本人,1945年10月停刊。
6、大連市曾經的身份證叫居民證明書
你見過一個小本子的「身份證」嗎?
大連市(曾經的關東公署、旅大市)在全國而言可謂開了實行居民證明登記的先河。
1948年初,關東公安總局為確保關東地區的安全,所以在金縣公安局(現金州區)先搞頒發居民證的試點工作。
後於1949年1月3日,關東公署為掌握人口流動情況,加強治安管理,在3月1日至6日頒發居民證。
1951年5月,旅大市公安局鑑於1949年3月頒發的居民證已屆法定檢驗期和全縣1948年頒發的居民證有效期已過,決定在全市查驗和換發居民證。
直到1986年3月,大連市向市民頒發國家居民身份證的工作正式開展,大連市民持有的《旅大居民證明書》的歷史已成為過眼煙雲,永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7、大連有中國第一個城市自來水工程,比慈禧還早喝上自來水
中國修建的第一個城市自來水工程在大連,上海的是中國最早使用的自來水工程。
1879年,清政府創建北洋水師,為解決官兵飲水,清廷耗時近10年,修建了總長6180米的一條地下管線,將龍眼泉水引入旅順軍港,供給港內官兵及沿途居民,工程建成後,清政府鑄碑立傳,定名龍引泉。
這條地下「人工河」即是中國第一個城市自來水工程,由此龍引泉成為李鴻章、北洋水師的重要註腳。
「比慈禧還早喝上自來水。」這是大連人頗為引以為豪的說法。
8、大連第一中學舊址是如今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北樓
是不是有點繞口,沒事,解釋解釋你就懂了!
大連第一中學: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建立的五年制日本人中學,1917年3月建立,初名大連中學校,借用大連高等小學校校舍授課,1918年新校舍投入使用,1923年12月改為大連第一中學校。
校址在今西崗區歐勝街7號,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北樓。
9、雷鋒還曾在大連商場留影,沈從文、顧頡剛等往來名流均曾來此遊逛
你逛過大商嗎?
「大商」是大連商場的簡稱,它的前身叫信農町市場,是日本殖民者在濱城闢建的第一個官立零售市場,後信濃町市場因建新火車站被拆除,臨時遷到常盤橋(今青泥窪橋)附近。
1940年代,常盤橋市場改叫大連市場。1955年,商店性質由公私合營改為國營,稱為大連百貨商店。1958年9月,與大連市場零售商店合併,改稱大連市場商店。
上世紀60年代,這裡非常紅火,沈從文、顧頡剛等往來名流均曾來此遊逛,正能量的傳播者雷鋒也來過大連市場商店。
10、大連也是歷史古城, 沓氏縣,我們的母城!
大連是座朝氣蓬勃的城市,但是也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一座歷史古城。
沓氏縣,當年遼東郡最南端的一個行政治所,《漢書》、《資治通鑑》等歷史文獻中對她的記載,標誌著從漢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大連地區就是華夏古國的一部分。
沓氏縣,這個遼南大地上最早的古代行政治所,也是我們知道的遼南在史書上正式記載的第一個縣級行政建置名字,曾經管轄著現在大連地區山海田園的遠古建制。
11、上個世紀,天津街曾是繁華的「不夜城」
走,我們上「街裡」去。
天津街曾是繁華的「不夜城」,隨處可見印度人賣的絲綢、捷克人賣的皮鞋、俄國人開的飯店。
當年,日本殖民者在當時大連的中心地帶創建了兩處大型商業區。其中,車站東側的浪速町商業大街,就是今天天津街的前身,也是那時候城市裡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地段。
12、大連曾經有美國領事館
美國曾經在大連設有領事館,你知道都在哪嗎?
歷史上,大連曾有很多外國領事館,但多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撤離。
美國在大連第一處領事館(1906年9月10日-1907年9月30日),位於今西崗區站北街道團結街東側。
美國在大連第二處領事館(1907年10月1日-1917年5月),位於今中山區玉光街61號(圖中三角標誌所在地)。
美國在大連第三處領事館(1917年5月15日-1931年9月14日),位於今中山區人民路12號。
民生街1號交通銀行就是美國領事館第四處(1931年9月15日-1939年6月),也是最後一處——館址,位於今中山區民生街1號。
美國駐大連領事館重新設立(1946年5月-1949年9月30日),仍位於今中山區民生街1號。
13、大連機場的前身是清末的一處跑馬場
大連機場大家都熟悉不過,不過你知道機場曾經是跑馬場嗎?
大連周水子機場的前身是清末的一處跑馬場,1924年日本侵略者在這裡建立了機場,作為侵略中國的航空基地。
1955年蘇聯空軍將機場交還中國。至1973年,民航大連站正式組建,經過1984、1992、1999和2005年的四次大規模擴建,成為如今的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
1927年的大連機場
14、你知道周水子曾經叫「臭水子」嗎?
千萬不要覺得周水子這個名字奇怪,如果你知道它曾經叫「臭水子」,你會覺得周水子這個名字十分好聽並且文藝。
據史料記載,大連機場所在地原是一片約330公頃的沼澤地,周圍蚊蠅成群,臭氣燻天,被老百姓稱為「臭水子」。
日本人通過日俄戰爭侵佔大連後,1920年僱用中國勞工挖掘河溝,引臭水入海,填平窪地。
由於當時引水流經周家屯,加上「周」、「臭」二字音近,於是「臭水子」從1921年起就變成了「周水子」。
1973年的周水子
15、在大連有個時間囊,你知道在哪嗎?
我埋下一個時間囊,十年後再打開看看,是不是覺得很有意義,但是你知道有個時間囊只專屬於大連嗎?
☞潮妹來解答:
大連世紀倉坐落於大連市勞動公園櫻花園內,為紀念大連建市100周年,大連市修建世紀倉,將反映本世紀大連變化的100件物品珍藏其中,留給100年後的大連人開啟。
16、大連最早的一條街是團結街
大連最早的一條街是哪裡?天津街、人民路、中山路.這些都不是!
☞潮妹來解答:
1901年俄國人所作「達裡尼港規劃圖」上有清楚的標示,大連第一條街名字叫做「工程師大街」,也稱「技師大街」。
這就是現在的團結街,也被叫做「俄羅斯風情一條街」。
日軍侵佔時期的團結街全景
17、大連曾經還有一個臨時的火車站
大連火車站大家都知道在哪,但是你知道大連曾經的臨時火車站在哪嗎?
達裡尼站(大連)火車站,最早在大連建市之初由俄國人修建,當時只是一個臨時的火車站,地址位於老動物園(今中山路與友好街交會處西側)附近。
1902年,俄國人在今西崗區勝利街46號(勝利橋西側、大連火車站第七站臺附近)修建了大連歷史上第一座正式的火車站。
18、中國近代風雲人物皆與大連有緣
「戊戌變法」領袖康有為和梁啓超曾來過大連的老火車站。
梁啓超曾在大連賦詩一首:「窮苦朔月徵馬非,知為美遊為惡歸。時人頗驚遼鶴返,長路終羞宋鳥飛。水赤磨刀判自解,月明繞樹怨無枝。橫流滿地見龍穴,慾障泥丸力恐威。」
據記載,1926年7月19日「東北王」張作霖也曾來過大連,訪問期間,張作霖就住在南山的官邸裡。
怎麼樣
這些大連的秘密你都知道嗎?
▍來源:大連圖書館、大連新聞網、大連日報、網絡等
▍編輯:大連潮生活(dlcsh0755)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