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展翅40年:從小漁村,到「中國矽谷」速度

2021-01-20 河青新聞網邯鄲新聞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關注

回顧過去40年,人們習慣於驚嘆深圳所創造的奇蹟。的確,從貧窮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為現代國際化都市,輝煌屬於深圳。

輝煌的背後,更多的是那些彷徨、猶豫、糾結與波折,那些思辨、碰撞、探索與謀劃,還有那些眾多鮮為人知的艱難。

「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國際大都市」,這是描述深圳最常見的說法,無可否認,這句話非常有感染力,也讓很多人認為,深圳就是橫空出世的現代商都,「一夜之城」成為深圳的形容詞。

但實際上,深圳在改革開放前並不是一個小漁村。歷史選擇它,絕非偶然。

先從「深圳」這個市名說起。從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來看,深圳這個地名古已有之。最早被史籍記載是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縣誌》,在地裡志內「墟市」條目下的「深圳墟」,「墟」是集市的意思,而「深圳」作為地名,從那時算起至少已有332年。

當年的「深圳墟」是廣東省內著名的集市,其富庶和繁榮程度遠超周邊。這主要得益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深圳正處於幾條主要河流(深圳河、大沙河、雙流河、清水河)衝刷的平坦谷地中心,同時,還有三條連接香港的道路(元朗至惠州、南頭至沙頭角、布吉至九龍)。

「深圳墟」擁有東、南、西、北四門,最繁榮的是東門一帶。現在深圳的東門老街,便是經過數百年商賈集市和文化歷史積澱,才形成的商業旺區。如今,當你走在東門老街上,看到那幅巨大的銅版浮雕《老東門墟市圖》,或許能找到當年「深圳墟」繁榮印記。

自清初直到民國期間,「深圳墟」逐漸發展成為約三十五萬平方米的小城鎮規模,擁有火車站、騎樓、二百多間商號店鋪等。民國二十年(1931年),「深圳墟」設立「深圳鎮」。

因「深圳鎮」商貿發達、人口興旺、連接廣九鐵路而交通便利,1953年,寶安縣縣政府遂由南頭古城遷至「深圳鎮」。1979年,寶安從縣升為市,因深圳鎮知名度遠大過寶安,於是寶安便更名為「深圳」,市名也因此沿用至今。

深圳的別名「鵬城」之源,也可以證明,深圳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沃土。關於「鵬城」的由來,有象形之說,從地形來看,舒展的大鵬半島和九龍半島,構成大鵬灣兩翼,極像莊子《逍遙遊》裡「其翼若垂天之雲」的大鵬鳥。在中國文化裡,大鵬鳥是富有剛猛之氣,嚮往自由的神物。當然,這些都是對圖騰寄予崇拜和美好寓意的存在。

撥開浪漫主義的雲霧,還有一些理性的分析認為,「鵬城」是「大鵬所城」的簡稱。「大鵬所城」是明代為抗擊倭寇而設立的「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距今626年。

在明清兩代,「大鵬所城」是南中國海防軍事要塞,多次抵禦和抗擊葡萄牙、倭寇和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入侵。金戈鐵甲,物換星移。人傑地靈,古城依舊。如今,大鵬所城是深圳唯一的國家級文保單位,其歷史文化地位可見一斑。

尋根溯源,深圳的歷史還可以將其向前推7000年。或許大多數人都不曾想到,在這個城市,還能找尋到原始社會時期的印跡。經過深圳文化文物工作者大量艱辛工作,這一時期的遺址目前已發現有鹹頭嶺、大梅沙區、大黃沙等40餘處,出土的石器工具、陶器用具殘片可謂車載鬥量,這些文物無一不塵封著千年故事。

如此來看,那些認為深圳年輕的觀點,只是一孔之見。當然,7000年前那方人類探索基本生存的土地也不曾想到,經歷漫長歲月,這裡會重新聚集人氣,開啟探索人類高質量延續的新徵途。

從衛星地圖上

看深圳40年的變化

圖片來源:人民星雲數據中心

深圳南山區

雖說只是個小漁村

但是獨特的地理位置

卻賦予了這座城市獨特的使命

1980年被批准設立經濟特區

深圳灣公園日出

當時的深圳

幾乎是一片空白

絕大部分是農村人口

作為原來的寶安縣城

僅有「豬仔街」「魚仔街」兩條小巷

和一條200米長的小街

深圳晚霞

橫屏觀看

此時的深圳人才匱乏

交通、通信、水電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

40年在歷史長河中

只是短暫一瞬

對深圳來說

卻是從無到有的一段傳奇經歷

深圳高樓林立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一批批建設者

用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模式」

給深圳帶來了滄海桑田的巨變

深圳前海

從1979年到1984年短短5年間

僅深圳蛇口一隅就創造了24項「全國第一」

而深圳建市40年來

共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

突破11萬億元

而粵港澳大灣區2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

深圳培育了8家

平安、華為、恆大、騰訊、萬科等

著名的民營企業總部都在深圳

深圳城市夜景

截至2020年6月末

深圳共有境內上市公司310家

其中主板79家

中小板124家

創業板96家

科創板11家

位居全國第二

深圳,因開放而興

不斷探索新路,突破發展瓶頸

無人機、5G研發、柔性屏、機器人製造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

攝影師:曾志強

深圳福田

十幾年前外媒報導深圳時

標籤是「世界工廠」

標準配圖是流水線上裝配

國外知名品牌手機的女工

這幾年

深圳贏得的讚譽則是

「硬體天堂、創客之都、創新之城」

還擁有「矽谷」一般的稱呼——「深谷」

成為全國首個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

在全球不斷刷出創新「存在感」

2019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17459件

約佔全國申請總量的30.6%

佔廣東全省總量的70.6%

連續16年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名

2020年上半年深圳全市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接近2000個

吸收合同外資近80億美元

實際使用外資超40億美元,同比增長5%

在經濟騰飛的同時

文化發展同樣精彩

萬豐粵劇、開丁節、潮俗皮影戲、

媽祖誕慶、漁民娶親、坪山打醮

……

深圳梧桐山日落

深圳,這個已躋身國際圈的「一流都市」

保留了很多淳樸「接地氣」的民俗文化

深圳的建築風格也是土洋結合

城市裡白天耀眼的摩天大樓

到了晚上霓虹燈亮起

酒吧裡的燈紅酒綠

也盡顯西方的摩登風範

然而回歸市井

依舊能看到鄉土氣息十足的客家圍龍屋

南山大道春花天橋

鵬城深圳的雕塑

同樣展示著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

還有典型廣府圍村建築的元勳舊址

健碩的巨人

張開雙臂用力撐開大門

新的天地躍然眼前

這是在深圳博物館老館前

一尊名為「闖」的雕塑

大力士用力揮舞著錘頭鑿子

不停地開山劈石、雕刻自身

這是在蓮花山公園裡

一尊名為「自我完善」的雕塑

兩尊巍然矗立的雕塑

分明傳遞著這樣的氣息

改革開放是深圳最鮮明的符號

深圳人才公園

很多人都知道深圳「三天一層樓」的發展速度

但並不一定知道

現在的深圳已是

生機勃勃的「創新綠洲」

今天的深圳已成為

眾多創新創業者的「夢工場」

很多人都知道深圳高樓大廈多

但並不一定知道

在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分布著大大小小1090個各類公園

它們就像一張綠色的網

串聯起深圳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

深圳灣大橋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五百強紛紛落戶深圳

但並不一定知道

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

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充滿文化魅力

很多人都知道深圳人均收入高

但並不一定知道

深圳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志願者

紅樹林生態公園

過去一年

深圳又被賦予了

全新的歷史使命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從經濟特區

到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

再到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三區疊加」

深圳的前方是一幅壯美藍圖

四十年來深圳所創造的奇蹟數不勝數

而未來

深圳將承載世界更多的期盼

深圳城市夜景

過去的深圳

敢闖敢試、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

今天的深圳

將繼續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

挺立潮頭、走在最前列

大量一手訪談資料,生動真實有趣;獨具創意的理想模型,羊城村的真實故事;社會巨變的縮影,城市未來的思索

本書的寫作以2003年在廣州城中村的調查為基礎,梳理城中村變遷與改造的邏輯,並在此基礎上建構城中村改造的制度建設路徑,力圖使城中村去「汙名」化並成功轉型為現代城市社區,參與塑造城市的未來。

本圖文來源:人民網,深圳樂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人民視覺網 侵刪

相關焦點

  • 深圳福田三大地標:從小漁村到大都市,創造了中國奇蹟!
    我都知道百年前的深圳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漁村,如此已成國際大都市,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發展,創造出屬於中國特有的奇蹟。深圳福田區是這個城市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從市民中心到平安大廈,從國際會展中心到福田高鐵樞紐以及深圳CBD中心,無不見證著一個由小漁村發展成一座國際大都市的飛躍過程。現在就去看看深圳福田的三大地標吧!
  • 深圳特區40周年
    今天是8月2日,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祝深圳生日快樂!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深圳的美麗!感嘆一下:原來深圳這麼美啊!深圳之名始見史籍於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
  • 廈門機場T4航站樓「大鵬展翅」成型
    廈門機場T4航站樓「大鵬展翅」已成型。23日上午10時58分,該項目鋼結構主體工程安裝宣布結束,總計1.6萬噸的鋼結構「插」在航站樓混凝土結構物上,使整個航站樓未來的模樣清晰可見。建設方北京城建集團介紹,這一重大進展之後,航站樓將開始「穿衣戴帽」――進行屋頂鋪設和玻璃幕牆安裝工序。預計明年7月,航站樓將完工投用。
  • 深圳40周年的成長: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做了哪些重大改變?
    深圳,又名「鵬城」,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40年過去了,當初的「小漁村」早已發展成為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這座生機勃勃的中國移民城市,改革開放激蕩40年,它一直走在前面,富有年輕人的銳氣、膽識、果敢、幹勁,每一秒都上演著關於夢想的拼搏故事。
  • 騰飛40年!從小漁村到創新之都,科技企業的崛起成就深圳蛻變
    2020年對於深圳經濟特區是不平凡的一年,從1980年到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已經成立整整40周,援引人民日報的文章來說,這4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破土而出、蓬勃生長的40年。回溯這40年來,大批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正在不斷紮根於這片土壤,並向世界級巨頭轉變。
  • 福州天空現「大鵬展翅」奇觀!
    而在1月8日夕陽西下之時,我國的福建福州西邊天空就驚現了一幅讓人震撼的美麗圖景——由雲層構建成了「大鵬展翅」全景圖。真的是太像了,想不到大自然會這麼神奇。遠遠看去就如一隻巨大的鵬鳥展翅高飛,似乎它發現了什麼獵物一樣,正在伸開腳爪,準備擒住這隻小獵物一樣。
  • 圖集|珠海建市40周年:從小漁村變身濱海城市
    圖集|珠海建市40周年:從小漁村變身濱海城市 2019-03-05 0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有座大樓,如大鵬展翅,網友:周圍的高樓大廈,鷹擊長空
    在深圳市內,就有一座大樓,規模龐大,雄偉氣派,猶如「大鵬展翅」,成為深圳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兩年前來過這裡,並拍下了一些照片,不知和今天相比,有什麼變化?但網友說:周圍的高樓大廈,不甘落後,鷹擊長空!這就是深圳的市民中心,那碩大的「屋頂」,可謂別具一格,如「大鵬」的翅膀,正在展翅飛翔。那健壯的「雙腳」,稱為「紅黃雙塔」,正在卯足力量。
  • 深圳的「史詩級」蝶變:從小漁村到國際創新之城
    (特區40年)深圳的「史詩級」蝶變:從小漁村到國際創新之城中新社深圳8月26日電 題:深圳的「史詩級」蝶變:從小漁村到國際創新之城中新社記者 鄭小紅 索有為從曾經的小漁村華麗蝶變為國際創新之城的深圳,8月26日迎來特區成立
  • 「太空包」加持,長安歐尚X7大鵬展翅振長空
    回歸到用戶對汽車的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設計,對整車無論是造型還是功能均無偏離的刻意雕琢,簡約而不簡單。這才是對汽車商品最好的尊重。車輛前臉採用「雲鷹「標,配合著大鵬展翅似的格柵條幅,整個前臉看上去很有張力,且給人寬厚,博大的姿態。而且寓意十分完美,乘坐在一隻雄鷹後背,大鵬展翅高飛。正所謂」鯉魚一躍變成龍,大鵬展翅振長空,前程似錦圓美夢「。
  • 大鵬推薦 | 東漁村,天后廟
    ▲東漁碼頭。圖片來源:西瓜菠蘿的海這裡是東漁村,位於大鵬半島東面、大亞灣畔的一個小漁村,村子南面背靠著的,是綠意蔥蘢的七娘山。村子不大,數十戶人家,住的大都是農村常見的那種低層樓房。偶有幾戶,房舍是灰黑色的瓦頂,生著綠苔,有點年代了,牆身則尷尬地貼著彩色瓷磚。
  • 合肥新橋機場大鵬已展翅
    如今,一座現代、簡約、大氣的航站樓恰似大鵬展翅,已蓄勢在江淮分水嶺上扶搖欲飛。  2500萬元玻璃扮靚航站樓  記者看到,航站樓已進入屋面和外圍玻璃幕牆安裝階段。屋面板有隔熱、保溫、隔溫、降噪、防水等多重作用,底層為紅色,面層為金黃色。據悉,整個航站樓的玻璃幕牆價值2500萬元,整個幕牆需要4000塊大大小小的玻璃。
  • 中標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格力電器助力魯地「大鵬展翅」
    這是繼服務有「中國鳳凰」美稱的北京大興機場之後,格力電器近期再次為國內大型機場保駕護航,以自主製造的品質中央空調助力魯地——山東「展翅騰飛」,讓南來北往的旅客感受宜人的溫度。此次招標的濟南遙牆國際機場航站區擴建北指廊工程(以下簡稱「北指廊工程」)位於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現航站樓北側,以國際航線為主,同時兼顧國內航線,建成後與老航站樓、南指廊形成「大鵬展翅,兩翼齊飛」的造型,對改善濟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意義重大,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標誌性工程。
  • 【特區40年 央企共奮進⑫】中國海油:40年情緣見證「深圳速度」
    編者按 40年前,黨和國家作出興辦經濟特區這一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緊抓發展機遇,以紮實舉措全面助力特區高質量發展,與特區共成長、共奮進。
  • 女排訓練「不務正業」:化身太極高手大鵬展翅,邊攻手練折返跑
    中國女排16名隊員參觀完國家博物館,又立馬投入緊張的亞運會、世錦賽備戰中,從網上流出的訓練視頻和照片來看,女排訓練「不務正業」,既有太極動作大鵬展翅,又有田徑訓練的折返跑。據介紹,這兩個動作分別鍛鍊隊員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 光影魅力耀大鵬,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李博 通訊員 秦建文 倪丹12月11日,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開幕,以生態旅遊+攝影藝術的模式,以獨特的影像語言,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致敬獻禮
  • 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12月11日,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開幕,以生態旅遊+攝影藝術的模式,以獨特的影像語言,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致敬獻禮。揭幕展覽的百幅作品是從2000多位攝影師的6000多幅作品中脫穎而出的佳作,除了在大鵬所城外,還將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展示廳、大鵬新區管委會舉行展覽,版塊有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專題展、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作品展、國內外知名攝影家主題展及大鵬專題展。
  • 深圳40年城市印記:從小漁村到智慧城市
    從偏居華南一隅的小漁村,到雄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的國際性大都市,深圳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深圳是一個創造奇蹟的城市,「奇蹟」的內涵不只有被稱讚的「深圳速度」,還有深圳從未停下腳步的城市變遷。
  • 天門山999級天梯玩命速降 「大鵬展翅」技驚眾人(圖)
    快到終點時,Reed Boggs突然加速,在臺階終點呈現4.5米仰角的跳臺騰空而起,完成一個漂亮的飛躍動作,順利落地,現場頓時掌聲、叫好聲一片。    隨著Reed Boggs的順利試騎,其他選手也逐個開始進行訓練,個個展示出了驚人的實力。今年的選手均參加過以超高難度著稱的美國紅牛墜山賽,在世界山地車FMB排行榜中均位居前20,都擅長挑戰非常規賽道。
  • 從小漁村到荷蘭的周阿梅:我從小就有預感出國
    開始吧,讓我們閱讀他的故事——  人物檔案:周阿梅,50歲,溫州樂清市蒲岐人,1982年赴荷蘭海牙創業,目前做外貿生意。她是從小漁村出來的美麗姑娘,當年一個義無反顧的冒險決定改變了她的命運。她的4個兄弟姐妹,也緊跟她的腳步闖世界,分別去了義大利、法國、美國,一家人都成為了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