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人皆避之的髒亂違建群
如今卻變身藝術區
圓明園北牆外的二河開21號院
昔日連片的公寓違建消失不見
200多畝香花綠蔭掩映著
攝影基地、國際標準的山地車訓練場地
二河開21號院標誌性建築——水塔
圓明園公園北牆外,貼著北五環廂白旗橋西南角的輔路向西走,大約四五百米後,路左側有一扇洞開的大門,「二河開21號院藝術區」幾個大字隨之映入眼帘。
一進門,鼻間飄來百花香。波斯菊、薰衣草、硫華菊、向日葵等花田鋪展開來,嫩綠的葉子、嬌豔的花朵,微風一吹,清新的空氣、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花田中間,一個個荷塘倒映著園中的景致,草屋、大水塔、風車、熱氣球錯落有致,布局其間。相映成趣的是,花海之上,是枝繁葉茂的成排的大楊樹和散落的大柳樹,小馬駒、羊駝安靜地吃著草,一派田野風光。
藝術
小馬駒
而在兩年前,這裡還是海澱區五環內面積最大的違建群。二河開21號院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佔地約300畝,產權主體為北京首農集團下屬的北京盛華四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開始,二河開21號院被陸續出租,承租人建起了大量違法建設,導致形成了各類無規劃手續房屋約8.5萬平方米,成為一處存在違法建設出租、人口無序聚居、安全隱患突出、環境衛生髒亂差等諸多問題的超大型棚戶區。
來源於網絡
2017年起,屬地青龍橋街道聯合產權單位對這裡進行疏解騰退。圍繞實現「留白增綠」轉型升級的新思路,盛華四合公司開始對騰退出來的土地進行綠化,提升區域環境品質。
來源於網絡
如今,這裡成了面積達257畝的花海,產權單位對原有的合法建築進行維修、加固,引入文創企業,將二河開21號院打造成環境優美、文化色彩濃厚的文創園區。
園區中部,是目前北京五環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攝影基地。運用自然光效、真實的道具裝飾,打造了音樂教堂、森林夜景、夢幻星空、鮮花隧道、階梯琴房、復古歐居、田園窗景等眾多精美場景,花海、風車、鮮花禮堂、許願樹等外景區域也為攝影基地增添了不少獨特韻味。
推開攝影基地旁邊古樸的大門,庭院式辦公區讓人眼前一亮,紅牆灰瓦、雅致的庭院與假山、湖泊相映成景,環境古意朦朧,古色古香,走進去便能嗅到沁人心脾的古典藝術的芬芳,仿佛一切紛紛擾擾頃刻間隱退。格柵門窗靜靜而立,似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守候著這份隨意自在,一切淡雅悠然。
在園區西部,這裡有著佔地一萬平方米的山地車訓練賽道,是北京最大的兒童單車訓練場地。純大自然的環境,原生態的賽道設計,吸引了不少家庭和單車愛好者。在這除了能體驗戶外樂趣,還可以貼近大自然來一場家庭野餐聚會,一起享受愜意的一天。
攝影基地、山地車訓練只是21號院藝術區的初始功能,接下來,21號院藝術區將建設公共藝術廣場、音樂廣場、體育運動空間,打造成一個真正服務於城市和居民的大眾藝術教育、體驗、推廣的示範園區。
文並攝/北青社區報 蔡健雅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