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重再引歐洲「封城」 國際市場閃崩對中國影響大嗎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嚴重再引歐洲「封城」 國際市場閃崩對中國影響大嗎

作者: 周艾琳

[ 北京時間10月28日6時30分左右的數據顯示,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逾80000例,累計超過902萬例。 ]

由於歐美國家新冠疫情形勢再度嚴峻,部分國家「封城」預期重燃。當地時間10月28日晚,法國宣布將實施第二次全國「封城」。這一切導致隔夜歐美市場閃崩——三大美股指數均下跌超過3%,道指和標普創4個多月以來最大跌幅,科技板塊下跌超過4%,恐慌指數隨即上漲超過20%。歐洲股市已連續下跌,目前點位創五個月新低,德國DAX指數當天下跌4.17%。

10月29日開盤,A股低開高走,上證綜指一度跌超1%,截至午盤轉漲,下午仍維持漲勢,最終報收於3272.73點,上漲0.11%,連續三個交易日收高。香港恒生指數則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但收盤仍在20日均線上方。「儘管現在疫情死亡率維持低位,但法國的重症ICU病房即將飽和,這是值得警惕的指標。」資深全球宏觀交易員袁玉瑋對記者稱,後續要關注歐洲央行會否出臺新措施救市。

敦和資產管理投資經理李夢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未來加大財政刺激是大勢所趨。對於未來的基本面和政策面,疫苗仍將是決定未來疫情走向的關鍵。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儘管多國新增病例再度攀升,但死亡數量佔比仍維持低位,其中主要是受新增病例年齡結構變化的影響。因此,無論從病毒影響的程度還是經濟的前瞻指標來看,我們有理由保持一定的樂觀態度。鑑於實際利率預計不會大幅攀升,而通脹則將回升,再通脹資產組合或將逐漸優於寬鬆防禦資產組合,未來行業風格向更偏周期性的行業轉移。

海外市場再現閃崩

隔夜海外市場避險情緒重燃,歐美股市全線大跌,黃金白銀及油氣板塊領跌。28日的市場消息就顯示,歐洲考慮重啟限制措施,以緩解疫情傳播。例如,法國正在考慮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國家封鎖;德國總理默克爾則希望從11月4日起關閉所有餐館和酒吧。

根據28日當晚發布的官方疫情數據,法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36437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人數當天達到20207人;法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現為35785例,新增死亡病例244例。

美國的情況也不樂觀。北京時間10月28日6時30分左右的數據顯示,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逾80000例,累計超過902萬例。

除了疫情形勢、封鎖措施加碼等問題,美國有關新財政方案的艱難談判目前尤其引市場關注。加之美股已連續幾周難以創出新高,這也進一步打擊了市場情緒。「全球股市此前已收復一季度的所有跌幅,而在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大大降低,波動性增大,市場對新聞也更加敏感。」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羅伯遜對記者表示。

A股市場靜候風險事件落地

面對外圍市場的衝擊,A股市場的韌性再度凸顯,上證指數收高0.11%,創業板指上漲1.1%,北向資金淨流入超35億元。一些市場機構的分析認為,當前市場觀望情緒仍濃,在11月6日螞蟻集團正式登陸市場後,A股有望迎來進一步布局的機會。

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幾個交易日,A股受螞蟻集團這一大型IPO招股的虹吸效應(對比中芯國際上市)和北向資金持續流出等因素影響,短期資金面趨緊。北向資金歷史上有一定的領先性,其動向更值得關注,持續流出多是受到海外市場波動、避險情緒升溫以及美元反彈影響,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海外疫情加速擴散、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難產、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等。在他看來,就投資風格而言,除了個股圍繞三季度業績而呈現出走勢的分化外,業績缺乏驚喜但估值偏高的消費醫藥白馬股、科技股和短期超買的免稅、新能源等熱點板塊都有回調壓力。在短期回調之後,長線資金將繼續圍繞「十四五」規劃政策方向和行業基本面的未來趨勢,在不同板塊之間進行重新配置。

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科技創新仍是未來主線。另一方面,在雙循環的政策主線下,新基建和消費等內需板塊同樣值得關注。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方面表示,市場此前的震蕩調整,主要基於流動性和海外不確定性因素上升所致,但A股市場總體向好的趨勢不變,結構方向繼續關注順周期、優質消費和科技龍頭。

相關焦點

  • 歐洲多國「封城」!疫情二次暴發,為何比第一波更嚴重……
    歐洲多國升級防疫措施 法國 法國從10月30日起,重新實施第二次全國封鎖措施,以應對日益惡化的疫情挑戰。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整個歐洲都對病毒的傳播速度感到驚訝,當前法國的第二波疫情更加嚴重。
  • 歐洲疫情反彈,德國再度封城,效果究竟如何?
    01 民主和疫情 不到八千萬人口的德國一天新增病例到達兩萬,也就相當於中國一天新增35萬病例左右的嚴重程度,這是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因此,這段時間裡我也收到了不少來自國內親友的關心和問候。一些朋友還表示了對德國和歐洲防疫政策的不解,覺得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歐洲完全可以學習。
  • 歐洲逐漸進入「封城」模式 風險資產恐再下一城
    疫情數字的飆升,令歐洲一些重要國家將先後開啟「封城」模式,在經過疫情的反覆蹂躪之後,歐洲一些國家終於明白了中國等國家在疫情防控措施上的正確性,預計會先後進入到比較嚴格的隔離期,不然今年冬季與明年春季新冠疫情將會在歐洲肆虐,歐洲經濟將會遭受重創並可能引發經濟危機與債務危機。
  • 歐洲疫情反彈多國再度全境封城 被關禁閉的民眾愛上了中國的跨境電商
    從疫情數據地圖上看,目前整個歐洲如同破布拼成的地毯,一些國家因為高危在地圖上顏色血紅,另一些國家則閃爍著令人擔憂的橙色,只有少數國家的黃色代表還沒失控。 當地時間周三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全境自周五起二次封城,預計至少持續至11月底。封城期間學校和工廠將保持開放,但飯店、酒吧等非必要營業場所將關閉。馬克龍稱法國全國都籠罩在第二波新冠疫情的陰影下。
  • 以色列再次封城,疫情又來了?別緊張中國不會傻到再次封城!
    今天,一則消息在網上炸了鍋,為防控疫情,以色列再次封城!「完了,完了!疫情又來了,中國會不會再次封城」?「網上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牡丹江市又封城了,其它地方是不是也快了」?真是細思極恐……由於第一次封城結束時仍在逾越節期間,民眾聚會有點多,造成確診病例快速增長,其中甚至出現了嬰兒病例,政府認為情況有點嚴重,於是決定再次封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以色列兩次封城都是一個原因,避免逾越節期間民眾的大規模聚集。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想起了什麼?對了,我國最初封城也是在春節期間!當初我國為什麼選擇全面封城?
  • 疫情大反彈:歐洲再次「封城」想撐過這個冬天
    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沒能控制住疫情,歐洲只能再次選擇封城。半年間,歐洲疫情經歷兩次高峰 (截自 華爾街日報)天氣轉冷,歐洲的感染人數不斷刷新著峰值。在第一波疫情中,法國單日新增病例峰值為7500例。(圖源:澎湃)歐洲「再封城」,並非難以預料。美彭博社10月27日稱,封城「就在眼前」,因為歐洲(各國)政府已經用盡辦法,沒有更好的策略了。
  • 如果輸入病例大增,國內各省會再封城嗎?
    專家頻頻警告,國內同樣會面臨輸入性病例大增的可能性。那麼,國內各省還會再進行封城嗎?對此,我們認為,預防輸入性病例大增,各地應該建立像小湯山醫院一樣的集中隔離點,入境者從機場一出來,不管什麼時候,只要體溫檢測正常的,一律送到防疫醫院進行十四天的隔離觀察,這樣才可以盡最大可能發現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的病人。
  • 國際觀察:疫情捲土重來 歐洲消費反彈存疑
    國際觀察:疫情捲土重來 歐洲消費反彈存疑 2020-11-06 15:31:20 來源:中國棉花網   由於新冠疫情二次爆發,歐洲服裝零售消費反彈陡生疑問
  • 歐洲疫情失控,倫敦封城,標誌著西方文明,輿論體系開始崩塌
    資本已經開始恐慌了,慌不擇路,從歐洲傳導到全球,能源大跌,金融市場跳水,股市暴跌,大宗商品期貨飛流直下……就連疫情控制非常好的中國,A50股指期貨也是大跌,太慘了!上帝都不會原諒,這不是跟沒有治一樣嗎?感染新冠病毒的,本身就有極大一部分人可以自行通過免疫能力恢復健康!不得不讓人懷疑,大英帝國仍然在搞所謂的「群體免疫」!不可饒恕!這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帝國,一心只記得指責他人,輪到他們自己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慫包!當初,疫情在中國武漢暴發,英國佬在幹什麼?
  • 深度|繼法德之後,英格蘭也將再度「封城」,歐洲疫情能否就此封住?
    一方面,多國領導人不得不在封城和經濟間做出平衡,不想看到三季度略有起色的經濟被「二次探底」的陰雲籠罩。另一方面,秋冬季新冠病毒活躍,以及流感因素疊加,可能使新冠感染率再現高峰,導致醫療資源不堪重負。不過專家認為,經歷了三四月份的「至暗時刻」,歐洲做好了經驗和資源上的準備,相信可以控制住疫情。
  • 歐洲「封城」不容緩美國經濟復甦難
    中泰鐵路項目有利於加強泰國與中國的聯繫,加強中泰運輸網絡合作和區域互聯互通,還將有助於推動泰國成為東協運輸和物流樞紐,帶動鐵路沿線地區的貿易、投資和旅遊發展,惠及各國民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中泰鐵路合作項目是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將有力帶動泰國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力?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回溯了武漢當時的情況:在僅有40多個病例時,做出元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的決定,只用了幾個小時;從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到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有幾天;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多,而當時武漢報告的病例僅有500多例。
  • 今天,歐洲第二輪封城正式啟動,影響有多大?
    在歐洲,大半年來,很多謹慎的人線下會議或見面就是這樣的模式。朋友辦公室不遠處的埃格蒙宮門前站了一堆記者,比利時聯邦政府當時正在埃格蒙宮內開會,商討收緊防疫措施。當晚7點,比利時首相德克羅正式宣布:再次封城。此前一天,隔壁鄰居法國和德國已經宣布封城。
  • 法德再次封城,中國有可能二次爆發疫情?鍾南山解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已經蔓延了半年多,不僅極大程度地影響了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同時也大大地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許多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成功防控了疫情,但是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第二波疫情又再度來襲。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利?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回溯了武漢當時的情況:在僅有40多個病例時,做出元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的決定,只用了幾個小時;從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到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有幾天;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多,而當時武漢報告的病例僅有500多例。
  • 歐洲加碼應對疫情反彈 法德同一天宣布全國「封城」!
    中新網10月29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歐洲多國新冠疫情急劇反彈,每日新增病例普遍超春季疫情暴發時峰值。10月28日,德國和法國先後宣布,將進行全國「封城」;當天,西班牙三大區達成大區邊界封鎖協議;希臘再有兩地疫情升為「紅色危險級」而被封鎖。
  • 歐洲疫情二次爆發!法德同時封國,比第一次更恐怖……
    這周,美國新冠單日新增病例還再創新高,連續兩日突破8.3萬例。但美國之外,歐洲那邊一直靜悄悄的。三、四月那一場慘烈的戰役在前,歐洲諸國一直沒敢像美國一樣真正施行群體免疫政策,也真的在一段時間內,把疫情曲線拉了下來,部分國家甚至一段時間每日新增在個位數。
  • 歐洲疫情復燃多國局部「封城」,後續將怎樣衝擊經濟?
    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魯格表示,歐洲疫情二次暴發,已接近三月水平。暴發原因是暑假旅行、復工複課和逐漸放鬆警惕,感染者以年輕人為主,但是重症率和死亡率較低。西班牙是第二輪疫情最先反彈且最先採取「封城」的國家,9月21日起對馬德裡數個城區及周邊多個市鎮執行限行政策。
  • 美英疫情經歷糟糕一周:美國單日新增超四十萬,英首相宣布封城引大...
    無論是25萬還是40萬,美國疫情的嚴峻程度都達到令人震驚的程度,「基本上每30秒就有人死於新冠病毒」。大西洋的另一端,歐洲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尤其是英國發現了一種「傳染性增強70%」的變異新冠病毒,該國衛生大臣稱,情況「正在失控」。英國首相詹森因此在19日突然宣布涉及1600萬人的「居家令」,這令原本計劃與家人共同慶祝聖誕節的民眾苦不堪言,倫敦甚至出現「連夜大逃離」的場景。
  • 德法再封城!歐洲將開啟嚴控模式!現貨黃金回調只是暫時?
    摘要 因疫情嚴重反彈,歐洲地區開始擴大封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