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木末田園
有那麼幾部電影,那乾淨的畫面、那從容的生活、那靜靜流淌隱而不宣漸漸融洽起來的情意,真是美好的不要不要的,看完了那心裡也是羨慕的不要不要的,當然了,就想找這樣的地方,不需要太繁華,不需要很多人,不需要每天的生意多麼紅火,只是守著那份寧靜,安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這裡,我就說我看過的印象很深的三部電影。其中兩部是同一個女主演的日本電影:《海鷗食堂》、《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另外一部是桂綸美主演的一部臺灣電影,好幾年前看的了,是《第36個故事》。前兩個都是開小餐館的,後一個不是,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交換故事的小咖啡店。
我們旅行的時候,願意去的地方,除了自然景觀,多半是喜歡看到那些有特色的小店。青島、大理、麗江、陽朔、鼓浪嶼,等等,每一個小店都是它的主人的化身,它的主人的夢想的投射,浸透了一種感覺,瀰漫著一種氣息。都是極具個性化的。與那些觥籌交錯、燈紅酒綠、笑語喧華的餐館不同,這裡,也許就只有店主人一個在,也許還有一兩個臭味相投的TA的朋友或者自願前來流浪到此的夥計,或許還有一隻貓咪。也許有音樂、也許沒有音樂,但一定會有美麗的櫥窗,或者獨具匠心的設計。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歲月緩慢地流淌。來到這裡,你只要走進,只要坐下,就能把情緒放舒緩,把眼睛洗亮,把心放得平順坦然,並且,被店主人的傾注感情和創造的東西所感動。
相比那些越來越富麗堂皇的MALL,相比無比便捷的網購,我們喜歡逛這樣別致的小店,不在於血拼後的快意恩仇,而在於那一剎那的心動和不盡情思的暗湧。
我們被工業革命裹挾著、被資本裹挾著、被信息裹挾著、也被焦慮裹挾著,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反倒是那些透著自然清新溫暖人情的東西,最能打動我們內心柔軟的部分。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經常想做的,就是願意去分享自己所有的那個人。我們其實渴望與人分享。我的小院存在的本意,也是出於分享------對花的分享、書的分享、田園生活以饗各位濃濃鄉愁的分享。我這個公眾號更多的內容也是想和大家分享,而不是純粹地推介、公告,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歌、去過的地方,甚至吃過的餐飯,分享我的童年我的故鄉我的歲月,我的親情、友情、愛情,我的感悟感動感遇感懷,就像好友之間的圍爐夜話、就像閨蜜之間的促膝長談,「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而不使你心生厭倦,就夠了。
閒言少敘,趕緊給您介紹介紹這三部電影。
以前在報紙上看到《海鷗食堂》這個影片名,以為此食堂如我們學校、單位、廠礦等學生、職工就餐的大鍋飯食堂一樣,因為吃了二十幾年食堂已累覺不愛,所以,一直沒有提起興趣看這部電影。後來,從《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南極料理人》、《街角洋果子店》、《料理仙姬》等日本美食影劇一路看過來,發現日本好鍾愛美食,總是能從一粥一飯一茶中發現深意。所謂從從漢字中來(沒學過日語所以不懂片假名平假名)的「食堂」,在日語中,也許就是吃飯的地方的意思,不一定是機關企業學校的,也可能就是個小餐館。食堂本義其實並無褒貶,關鍵是食堂的飯菜,有沒有用心,是不是糊弄,咱中國地大物博,總會有好食堂,對吧?
說電影。小林聰美飾演的女主幸惠來到離日本最近的歐洲國家芬蘭的赫爾辛基,在日本就是因為不肯賣壽司清酒以迎合食客,所以生意一直慘澹得要命。來到芬蘭,還是這樣的任性,只賣飯糰手卷,最日本的傳統吃食。到了這裡仍然是生意慘澹也不以為然,第一個來的客人是一位喜歡日本文化的芬蘭小帥哥,因此他總能喝到免費咖啡,兩個人還聊起天,因為一首歌怎麼也想不起來,直到碰到了閉著眼睛在地圖上隨手一指,指到芬蘭,然後就搭飛機過來的小綠。後來又遇到了被電視裡芬蘭的空氣吉他比賽吸引,在父母相繼去世後便動身前往的正子。三個女人就有了淡然卻牢不可破的友誼。
安靜、細緻、從容勞動著的姿態很美,我經常被這樣的鏡頭所感動,比如當年在看《青木瓜之味》這部電影的時候,就被小女主切開青木瓜、掏出裡面如珍珠的籽粒、切絲、熗炒(越南竟然炒木瓜當菜吃?)這樣的一連串動作和細節的描畫所傾倒,這些鏡頭有南國翠綠欲滴的氤氳光輝。在最細小的事物中也含著篤定、敬意和熱愛,而不是氣急敗壞、敷衍了事、叫苦不迭,也許,這正是我們在勞動時所缺少的精神,總是把勞動當作苦役苦差。勞動本身,其實是富於美感的、讓人愉快的,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你在做你喜歡的事情。
開一個只賣飯糰手卷的食堂,就是幸惠喜歡的事情。她不妥協,也不碰硬,她就只是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情。也許一開始,也許會一直那樣,但是,最重要的,是面對自己的心意做出的選擇,所以,無怨無悔。
後來,三個小夥伴又遇到了失意的會磨很好喝的咖啡的原店主、丈夫離家出走後的悲傷的女人,慢慢地,在溫暖的不用言語的扶助和撫慰中,大家慢慢昂起頭來,迎向海邊的風,迎向溫暖的陽光,隨意、安定而自由。
《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這是一聽名字就讓人想去看的電影。劇情也是如此:母親的意外去世,讓在出版社工作的亞紀子(小林聰美 飾)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恰逢這時又遇上了公司莫名的人事調動,亞紀子於是辭掉了編輯工作,開始享受不同於以往的閒暇生活。母親留下了頗受讚譽的食堂、住宅周圍的商店街聚集著一群友善的鄰居、亞紀子在路邊邂逅了一隻流浪貓……這些點滴的事情聚集在一起,讓亞紀子決定繼承母親留下的食堂。從自己擅長的事情做起,成了亞紀子當前的想法。 於是重新裝修的老店成了提供麵包和湯的食堂,亞紀子和新招的高大女店員(伽奈 飾)開始了新的旅程。而這段旅程有麵包、湯、貓咪、商店街的好鄰居、各色顧客,還有暖洋洋的好天氣。
這是多少人的夢寐以求!也許,這對我們,已是極致的浪漫。可是我們又在種種禁錮之中。家庭、職業、戶口、孩子的教育,甚至養老、醫療,外在的和內在的,聯合捆起我們的手我們的腳,以及我們的頭腦我們的心。在很久以前,你若想這些,就是不安分,就是不切實際,好像有咒語,必然以失敗和回頭告終。
好在現在,這個世界越來越寬容,越來越多元,我們也越來越強大,強大到不在乎別人的評判,不依賴別人的給養。我們做喜歡的事情,不再會窮困潦倒,不再會頭破血流。
小林聰美在裡面說了一句話:我發現自己變自由後,與他人的時間才真正開始。這句話大有深意。
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不再被迫謀生的時候,當我們擁有自己的時間以後,我們才開始真正坦然、釋懷,以本真的面目和這個世界交流。
其實,臺灣的清新電影過於清新,是適合年輕傲嬌軟妹子的菜。比如《第36個故事》,姐妹兩個,一個叫朵兒,一個叫薔兒,開了一間咖啡店,還以物換換、甚至交換故事。桂綸美飾演朵兒,林宸希飾演薔兒。在我看來,這樣的故事,為文藝而文藝,有些矯揉,有些刻意,有些異想天開,架空了生活,不似日本電影的自然平實、意味深長。但是,每個硬幣都有它的兩面,反過來看,這也許就是它們的優點。
電影裡是雷光夏的音樂。我喜歡雷光夏的音樂,聽了她在《一席》上的演講,感動,也同時驚詫她是一個不擅言辭有些害羞而是更擅於用音樂來表達的人。
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時候,已不再那麼年輕(還不老),好像正懷著杉杉,最喜歡浪漫、清新的電影,所以,對它,不苛責,只是喜歡。我的最好的一個朋友去了深圳,她比我晚兩年生小孩,取名叫朵兒,很巧的是朵兒和杉杉同月同日,而我,和好友的媽媽是同月同日,我們實在太有緣。我就知道她肯定看過了這部電影。她是骨子裡就小資文藝浪漫的一個女人,當然,為母則強,有了小孩以後,她變得越來越有韌度與維度,寬廣、堅定、勇敢、有力量。親愛的,現在這樣的你喜歡什麼樣的電影,聽什麼樣的音樂,能告訴我和我一起分享嗎?
開一間自由自在的小店,裝人來人往的記憶,來一場原地不動的旅行。
這幾部電影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們做的,都是想到了就做了的,仿佛沒有目的,沒有計劃,
意外的美麗,就顯得特別的多。
無論是小林聰美,還是桂綸美,無論是年長一些如我還是年輕的你們,哪個人,沒有開一小店的夢?也許你會笑著羨慕,也許你會深深中毒,原本就被扼制在萌芽狀態的那些夢一如雨後青草蘑菇竹筍,瘋狂生長。如果是這樣,且不必把它們割刈,就讓它們自然生長,等待成片成林成耀眼的風景。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